今天看到一句話:兩個人結婚,不是女生一個人脫離自己原本的家,去融入男方的家庭,而是各自脫離各自的家庭組成一個新的家庭。
但是基本上,結婚後都是女人在適應男方的家人。女人嫁過來之後,就開始開始跟男方家庭的生活習慣、思想觀念等磨合碰撞,若是婆家人把女人當成自己家人,一切都是值得的。關鍵是很多婆婆甚至老公,都覺得女人是外人,娶回家是用來洗衣做飯生孩子的,這樣一來女人就毫無地位可言。
曾經聽閨蜜說過,她結婚後,因為房子沒下來不得不跟公婆住一起,但是有些合不來,她跟老公說之前在娘家的時候,遇到事情並不是長輩說了算,而是誰講理誰有道理聽誰的。老公卻嗤之以鼻:這是我家,嫁過來就得按我家的規矩。
為此,兩個人鬧到差點離婚,若不是因為孩子,閨蜜早就離開了。
讀者周敏同樣遇到了這樣的問題,她覺得不管對婆家人多好,都是理所應該的,但若是她做得不算好,老公就開始對她各種挑剔。
周敏是城裡的女孩,獨生女,父母都有退休金,從小到大父母很寵愛她,但並不溺愛她,她也並不是那種矯情的女孩子。周敏渴望真摯的感情,覺得只要兩個人有愛情,其他都是沒什麼的。她和老公孫宇是在自習室相識的,她覺得孫宇玉樹臨風,還喜歡學習,對他好感度倍增。後來她無意中被舍友拉著去球場看比賽,發現孫宇打籃球也很帥氣,她有些心動了。
孫宇也注意到了她,覺得她溫柔漂亮,是自己理想中的女友,他主動要到了周敏的手機號,一來二去兩個人就這麼在一起了。兩人是真心相愛的,一起牽著手走過圖書館,教室,足球場,每一步都有他們愛都印記。
愛情是兩個人的事情,是簡單又純粹的,但結婚卻是大事,要牽扯到很多方面。畢業後兩個人決定留在大城市,一年後他們兩個人準備結婚。
第一次去孫宇家的時候,周敏就有些不適應,他家是農村的,住的是平房,家裡有些簡陋,廁所雖然不是露天的但是挺髒的,廚房裡亂七八糟的。孫宇可能是看出了她的侷促,對她說:結婚後我們住城裡,會有新房子的。周敏覺得挺有道理的。
周敏父母並不同意兩人結婚,說結婚要牽扯的東西很多,她卻說只要兩個人真心相愛,是沒有什麼事情不可解決的,兩個人後來還是結婚了。
結婚後,婆婆說想去城裡住一陣子,於是住到了兒子家裡,公公說沒去大城市住過,索性也搬過來住著了。本來周敏和老公住一起時,還沒有什麼,兩個人感情可以,也相互遷就包容著,但是公婆住進來後,矛盾和摩擦開始了。
首先是衛生問題,公婆不喜歡洗腳,衣服穿到不能穿了才會洗,兩個人很節約,上廁所有時候不捨得衝水,看電視不捨得開燈,路上看到啥塑料瓶子什麼公公都撿回來說以後能賣,堆在牆角簡直是太損形象了,周敏哭笑不得。
再就是做飯的問題,婆婆來了沒啥事,早上醒得早,因此說做飯她全包了。婆婆做飯也就是能把菜煮熟吧,不捨得多放油放肉,一小塊豬肉能吃一周,也就是每次炒菜切下來放一點點肉渣渣。婆婆喜歡把各種菜摻著炒,比如說花菜炒豆角,茄子炒西紅柿等,這搭配也太混亂了。
他們決定結婚後晚一年再要孩子,結果公婆來了後,天天催著周敏要孩子。婆婆經常用「跟你們一樣大的,孩子都會打醬油了」「年紀大了不好生孩子」這種話來教育周敏。
最過分的是,婆婆覺得周敏天天玩電腦太費電了,睡覺還晚,一次周敏晚上工作時有事出去了一趟,結果婆婆自作主張把她的電腦電源給拔了,周敏回來要崩潰了,因為裡面很多文件都沒保存,辛辛苦苦大半天都白做了。她質問婆婆,開始婆婆不承認,後來說「是我拔的怎麼了,天天開著電腦浪費電,一點都不會過日子」,周敏說:「你能不能不管我們的事情啊?真是吃飽了沒事撐得。」
結果婆婆一聽,覺得兒媳竟然會跟自己頂嘴,關上門哇哇大哭,老公下班後正好趕回來,他一看這情況,伸手給了周敏一巴掌。周敏愣了,自己有什麼錯呢?她跑回娘家住了兩個星期。
老公去接她的時候,周敏說要是公婆還繼續住在那裡,她就不回去。老公無奈說公婆已經回老家了,之前的事情是他太衝動了,讓她回來,周敏順著這個臺階也就下去了,跟著老公回到了家。
結果第二天老公就提議讓自己父母過來住,還說周敏作為兒媳實在是太過分了,周敏堅決不同意,她本來就說結婚後分開住是比較好的。
結果老公生氣了:「不讓我爸媽來住,那把房子賣了吧,把錢都還給他們,讓他們自己養老就行了。」周敏聽到這句話,很不是滋味,她怒懟:「行,把我家的50萬還給我。要說出錢,我們家出的比你們家多,不過拉倒,誰稀罕!」
小結:結婚後,兩代人生活在一起,剛開始的時候有些平靜,後來卻因為生活習慣等鬧得不愉快。文中的婆婆太強勢了,可能覺得晚輩就必須要服從自己,受不了兒媳的一句頂嘴。但是做兒媳,憑什麼要事事遷就著公婆呢?如果兒子拎得清,主動跟父母分開住,也許這樣婚姻會更好。如果兒子總是偏袒自己父母,說什麼賣房子的話,那麼婚姻早晚要毀了。
【免責聲明】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公眾號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