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長來上課⑦丨棕樹營小學胡維群:課堂上的「溫馨媽媽」~

2020-12-23 澎湃新聞

原創 貓頭鷹小助理 昆明教育

西山區棕樹營小學

校長 胡維群

為人親和,做事乾淨利落,臉上總是綻放笑容……

在同事眼裡,西山區棕樹營小學黨支部書記、校長胡維群是為人率直、做事雷厲風行的好校長;

在學生眼裡,她散發著母親的氣息,是一位溫馨的「校長媽媽」。

校長名片

胡維群,西山區棕樹營小學黨支部書記、校長,從教26年。

雲南省第一屆教育督導評估專家

昆明市先進德育工作者

昆明市優秀園丁

西山區優秀教師

西山區優秀共產黨員

西山區學科帶頭人

「最美西山人」

「胡維群書記工作室」主持人

1

溫馨有趣的課堂

周四上午,學校組織的「講好身邊故事」「1+N」課堂剛結束,距下節課還差4分鐘,胡維群拿起教案,直接走進另一間教室——二年級(2)班。

她打開電子顯示屏、調試好課件,準備講授《衛生與保健》。

叮鈴鈴……清脆的上課鈴響起,同學們快步走進教室。

胡維群微笑著說:「今天我們的主題是不吃變質腐爛的食物。」她一邊打開課件一邊提出第一個問題:「同學們,變質腐爛的食物能不能吃?」

「不能。」孩子們異口同聲地回答。

聽到大家的回答,胡維群展示課件裡的圖片,裡面有發黴的麵包、發芽的洋芋、腐爛的蘋果等。她繼續問道:「吃了變質腐爛的食物會怎樣?」

孩子們有的陷入沉思,有的和同桌小聲討論,有的瞪大眼睛,目光集中到變質食物的圖片上,仿佛上面寫著答案。

胡維群沒有急著讓學生回答,而是走下講臺來到一位同學身邊,輕輕地把他的帽子整理好後,才開始循循善誘, 點名讓其他同學回答問題。

「吃了肚子會痛。」「吃了會拉肚子。」「吃了會中毒。」……

「你答得真棒!」「你回答得真好!」現場,同學們各抒己見,胡維群聽了也不住點頭,誇大家是愛動腦筋的好孩子。

二年級學生正處於好動的階段,在課堂上偶爾也會有一些小插曲。

在同學們爭先恐後回答問題之時,坐在第一排的「小德榮(化名)」,突然不見了。

胡維群從後排走到前排才發現,小德榮正蹲在課桌下面玩耍。見此情景,胡維群並沒有批評他,而是話鋒一轉,笑著問大家:「我們正在上《衛生與保健》課,小德榮的座位處有很多碎紙屑怎麼辦?」

「把碎紙屑撿起來。」聽到同學們齊聲回答,小德榮蹲下身子,把地上的紙屑撿起來放進了垃圾桶。

看到小德榮回到座位上,胡維群還不忘表揚:「對了嘛,這次小德榮能知錯就改,大家為他鼓鼓掌!」

不知不覺中,下課鈴已響起,同學們還沉浸在熱烈的氣氛中,絲毫沒有要下課的意思。

40分鐘的課堂上,胡維群以「不吃變質腐爛的食物」為教學主題,通過閱讀課文、回答問題、相互交流,讓同學們知道變質腐爛食物對身體的危害,知道偏食、挑食對健康的影響,學會怎樣辨別變質腐爛食物。

幫學生整理衣領,為學生整理帽子,學生上課不專心時不是批評而是鼓勵改正……一節課,胡維群4次幫學生整理衣帽,處處散發媽媽的溫暖氣息。

同時,胡維群臉上總是掛著親切的笑容,她善於正面表揚與適當鼓勵相結合,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熱情,整節課師生互動有趣,課堂氣氛活躍。

用二年級(2)班徐筠涵的話說:「胡校長從一年級就上我們的《道德與法治》課,她對同學們只有鼓勵,沒有責罵,感覺胡校長更像媽媽。」

2

用嚴謹和愛心灌溉校園

學生認可胡維群,那她在同事眼中又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非常實幹,為人率直,做事雷厲風行。」棕樹營小學教師慄亞莉認為,胡維群作為學校黨支部書記、校長,要負責的事情很多,但是對待工作總是一絲不苟。她始終用自己的行動踐行著「師德上樹一座豐碑,教學上是一把好手」的黨員承諾,是老師們學習的好榜樣,孩子們喜歡的大朋友。

「一位好校長,就是一所好學校。」在教師周霧雯眼中,胡維群愛校如家,忠於職守,用責任和擔當。用實際行動詮釋自己對教育管理的深刻理解;用愛心和寬容的大愛情懷,對學校管理進行生動註解。

棕樹營小學是西山區首批窗口學校,建校於1993年,現有1316名學生。

建校27年,棕樹營小學先後被評為全國創新型學校、教育部歌舞劇試點學校、教育部「十五」規劃重點項目「心智美育」兒童教育研究試驗學校、全國中小學棋類教學課題研究實驗基地、雲南省規範化建設示範黨支部、雲南省現代教育示範學校等殊榮,連續多年獲得西山區年終考評一等獎。

棕樹營小學憑什麼成為西山區乃至昆明市名校?

胡維群介紹,學校取得的成績,主要源於學校堅持「三定」:定思想、定目標、定教法。

首先是確定辦學思想。

棕樹營小學以黨的教育方針為目標,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文化建設,以文化自信為核心,結合學校特點,明確「三風一訓」——確立「立德善教,樂學善行」校訓,「團結奮發,創新奉獻」的校風,「為人師表,愛生敬業」的教風,「樂學、勤學、主動學」的學風,「為每個孩子的持續發展和幸福奠基」的辦學目標。

在教師隊伍建設中,棕樹營小學充分發揮學校黨組織的先鋒示範作用,通過「黨建強教學,教學亮黨建」成效,而讓黨支部的核心作用,讓黨員榜樣作用得到強化,做到「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讓全體教師思想意識得到提升。同時還擬定不同的自我發展需求,讓老師們「跳一跳就能摘到蘋果」。

確定了辦學思想,辦學目標怎麼定?

棕樹營小學重視「五育」,讓每一位學生品行端正、主動學習、身體健康、正確審美、熱愛勞動,懂得自我防護、融入集體、心理健康。同時還要求教師從「教」向「育」轉變。「育」德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到學生的成長中,「育」方法讓同學們明白,真正競爭力就是學習能力。

在教學方法方面,隨著人工智慧等新興技術走入校園和課堂,棕樹營小學教師已不再是憑經驗、滿堂灌進行知識的傳授,而是實施優質資源共享,如「1+N」已實現城鄉課堂共享、校內同級教師課堂共享,達到高質量的授課和優質的共建資源。

記者手記

第一次認識胡維群,是2020年5月6日小學開學期間,錄製校長寄語時。

為人親和、做事乾淨利落、臉上總是綻放笑容,這是胡維群給人的第一印象。

胡維群是一位認真負責,深諳兒童心理,富有教學經驗的好校長。

在教學中,她刻苦鑽研、虛心求教,不斷改進自己的教學方式,不斷提高學生學習質量,培養學生良好的學風和學習習慣,培養學生自學和獨立思考的能力。

在管理中,她時而是孩子們溫柔耐心的慈母,時而是同事們值得信賴的好姐妹,時而又是一個敢為人先、敢於擔當,勇於創新面對挑戰的好校長。

在對待學生和同事時,她常說:「給大家一份愛的同時,我也能收穫快樂!」當同學們犯錯誤時,她會不厭其煩地講道理;當同事們取得成績時,她比誰都開心。

END

記者:楊官榮

攝影:黃曉松

原標題:《校長來上課⑦丨棕樹營小學胡維群:課堂上的「溫馨媽媽」~》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棕樹營街道又多網紅打卡地 黨群服務中心變身彩虹室
    掌上春城訊抬頭可見片片白雲,腳下踩著藍色沙灘,身後一片彩虹入畫來……近些日子,西山區棕樹營街道棕樹營北區社區的居民們驚奇地發現,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在朋友圈裡成了「網紅」,不斷聞訊趕來「打卡」的人們讓社區人氣暴漲。
  • 校長當眾批評,老師卻我行我素,課堂上到底該不該使用擴音器?
    隨著越來越多的年輕教師加入到教師隊伍中來,他們也帶來了很多新鮮事物,擴音器就是其中常見的一個。看著年輕人佩戴著擴音器上課,感覺現在的年輕人真是聰明。不過這件事卻引起了校長的強烈反對,甚至於在學校全體會上,校長對於部分年輕教師上課使用擴音器的現象,還進行了公開的批評。按照校長的觀點,剛入職的年輕教師,應該是精力充沛、氣勢正盛的年紀,完全沒有必要藉助於類似於擴音器這樣的設備來上課。
  • 秀慧課堂丨秋天的第一場美麗課堂,等你來報名!
    秀慧課堂丨秋天的第一場美麗課堂,等你來報名!October 2020美麗課堂主辦單位:洞頭區婦聯金秋十月 氣溫驟降開始穿起長袖蓋起厚被子了愛美的小仙女們開始各種保養保溼面霜 護手霜 潤唇膏等等看著市場上琳琅滿目的產品
  • 法潤童心丨法官媽媽進課堂
    法潤童心丨法官媽媽進課堂 2020-12-18 17: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阿衰:金老師教奇招,小水上課不睡覺,校長給他加薪
    在學習中,學生聽課後覺得很累很無聊,但事實上老師也很辛苦:他們認真備課,在講臺上大汗淋漓地講話,只是為了讓每個學生都有所收穫,但很多學生還是聽懂了不一定。因此為了吸引學生在課堂上專心聽講,理解知識,教師要盡力吸引學生注意力,這不是,在《阿衰online》中金乘5中,作為一個積極進取的教師,他們也在探索有趣的教學方法……老師上課跳舞?優秀的教師走進課堂總是充滿精神,全班充滿活力,課後他們會和學生告別。
  • 校長論壇丨300餘名省內外校(園)長同上「五育並舉」大課堂~
    我的課堂沒有標準答案,你們儘管發言!」這是在12月18日舉行的昆明市第四屆校(園)長論壇上,蘇州十中前校長柳袁照對在場所有校長、園長說的話。論壇上,來自省內外的300餘位校長、園長及教育體育系統相關負責人圍繞著「五育並舉、特色發展」這一議題,共話教育、共謀發展。
  • 校(園)長來上課⑥丨江濱幼兒園李秋璇:歌聲裡的「育兒密碼」~
    李秋璇不等、不靠、不推諉,從自身做起,從當下做起,把自己的理想、境界、專業和愛呈現在工作崗位上。她說:「無論我們有多麼優秀的專業和技能,每一分每一秒,我們都要呈現和表達在每一個崗位上、每一個細節上、每一個孩子的身上。這就是我們的工作,也是我們在江濱的追求。」
  • 棕樹上的「花」,見到請別破壞,能治血崩!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移動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讓咱們很輕鬆就能從手機裡學到一些新鮮的東西,就拿今天要分享給大家的棕樹花來說吧,如果你是出生在農村的就一定認識它,當棕樹開花時,小夥伴們就會爬上樹把棕樹花給掰下來玩耍,那時誰也不知道,這種棕樹花是如此的珍貴,可做藥也可食用。
  • 校長邀您來講課!緯五路一小這樣豐富孩子的網上課堂
    劉醫師通過緯五一的「雲」課堂,以神農嘗百草這個故事展示遠古時期人們為了飲食、生存所付出的努力和犧牲,從而引出了「飲食養生」的主題。藥物和食物皆屬天然之品,二者在性能上有相通之處,同樣具有形色氣味質等特性。同時,介紹了日常飲食中的食物有哪些是既可以作為食物,又可以作為藥物的。
  • 小學生上課吃荔枝,七八分鐘後被噎死,校長:跟學校無關
    有這樣一件事發生在開封,一位學生在上課的時候偷吃東西,結果被噎死,學生家長因此要求學校賠償,而學校卻表示與自己無關,不承擔任何責任。現在學校不允許孩子們在課堂上吃東西,紀律也很嚴,不能隨便聊天,更不能隨便吃東西,這是最起碼的要求,但是有的學生是因為肚子餓或者其他原因,要在課堂上吃東西,那也沒辦法,有的學生是在課堂上偷偷吃東西,這種情況也很普遍,要麼就是買一包辣條買點點心,要麼就是在開封市一個小學生上課時吃的,這個學生用課本擋住自己的嘴巴,讓老師看不見,然後拿起一顆荔枝塞進嘴裡,可是不幸的事發生了
  • 直面疫情·校長訪談|青島愛之帆學校校長於人婷:現在的歲月靜好是...
    為了更好地進行疫情防控,減少疫情對師生、家長的影響,彼此借鑑好的經驗做法,半島教育開通「直面疫情·校長訪談」專欄,特邀島城各學校校長作客,來聽聽在疫情防控期間,他們都是如何應對的。本期對話人物:青島愛之帆學校校長 於人婷記者:「停課不停學」期間,學校是如何組織師生上網課的?老師、家長和學生是如何應對疫情影響的?
  • 大山女孩的「校長媽媽」——記雲南麗江華坪女子高級中學校長張桂梅
    大山女孩的「校長媽媽」——記雲南麗江華坪女子高級中學校長張桂梅11月30日中午,記者剛剛踏進雲南麗江華坪女子高中的校門,便看到一名女學生依偎在校長張桂梅懷裡哭泣。「想爸爸了就到墳上跟他說說話,要好好讀書,不能讓爸爸失望。」張桂梅話音還未落,便從兜裡掏出一個信封,塞到女孩母親手裡。信封裡裝著的,是教育部給她看病的1萬元慰問金。
  • 衰漫畫:金金「瘋狂炒股」帶入課堂?坑了校長慘遭報復撕咬!
    上回說到阿衰又闖禍了,一如既往臉臉把阿衰逮到了金金面前,但與以往不同,金金不僅沒懲罰阿衰還說阿衰對他的評價是在誇他,但第二天態度卻變了,明明阿衰自己寫完作業還做了好事,但卻被金金各種打罰,最後經莊庫的解釋才知道金金喜怒無常的關鍵是他正在炒股。
  • 對話蕃茄田藝術鄭州校長coco丨為什麼家長選擇鄭州蕃茄田藝術?
    比如之前上過的一節課主題是「榴槤泰美味」,傳統一些的講課方式可能是給孩子看圖片,用語言描述它的特徵然後讓孩子去創作,孩子會覺得雲裡霧裡,但在我們的課堂上老師會拿來榴槤讓孩子近距離觀察,親身體驗,摸一摸,聞一聞,嘗一嘗它的味道。
  • 「吃雞」小學生上課畫98k,遭同桌嫉妒舉報,卻獲校長嘉獎!
    上一期小編給各位絕地求生小夥伴們分享了一位沉迷遊戲無法自拔的小朋友連上課都還在課本上畫腦海中的遊戲畫面,希望各位和平精英玩家能夠引以為戒可以適當體驗遊戲放鬆身心壓力,但是不要過度沉迷影響學業或者工作,甚至影響身體和心理健康就得不償失了!
  • 山林的禮物:棕樹,在農村你見過哪些用法?
    棕樹,算是山村老家裡比較常見的樹種!它不像城裡的風景品種規劃的整齊好看,山村裡的棕樹生長得比較隨意!不知道是哪裡飄來的種子,東長一棵,西長一堆的,或大或小,參差不齊!沒有人去打理,只是任由它們頑強的生長!
  • 準媽媽課堂丨夏天來了,如何為寶寶選擇和使用防曬霜?
    疫情防控常態化下,為加強對準媽媽的關愛,北京市婦女聯合會聯合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會、父母必讀雜誌社共同推出「準媽媽課堂」,為準媽媽、0-3歲嬰幼兒提供科學的疫情防護指南,送上一份來自「娘家人」特殊的溫暖。
  • 在線直播上課軟體有哪些?有好的直播上課軟體麼
    在線直播上課軟體目前是有很多的,如果想選擇一個適合自己的的,那麼就必須要了解清楚他們,都有哪一些,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說說在線直播上課軟體有哪些?在線直播上課軟體1.釘釘疫情讓釘釘幾乎成為全民上課軟體,支持老師和學員隨時隨地開課,培訓效率高。
  • 50則精彩課堂口令,老師們趕快收藏
    課堂監控也同樣如此,它雖然有可以遵循的基本規則,但卻沒有固定的套路或模式去照搬運用。在「有法」與「無法」之間如何實現科學與藝術的有效交融,就取決於老師駕馭或調控課堂的能力大小。 課堂口令可以很好地幫助老師駕馭和調控教學課堂,因此,今天小編特別帶來了50則精彩口令,一起學起來吧
  • 兩個考來杭州的華坪女生說 她們的校長是「張媽媽」和「大魔頭」
    故事傳開,人們讚嘆張桂梅的奉獻、隱忍、犧牲,榮譽紛至沓來——「全國先進工作者」,「全國師德標兵」,「全國五一勞動獎狀」……但沒有哪一種榮譽,比得上硬扎扎的數字:12年來,張桂梅送1804名女孩走出大山;今年,又有150人考上本科,本科率超94%。但張桂梅仍不滿意。徐玉珂知道,經歷喪偶、癌症,和十幾種病痛之後,「張媽媽」的這口氣,撐在她們這群姑娘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