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形葉——研究植物環境適應性的「理想型」

2020-12-18 中國生物技術網

由於全球性的氣候變化加劇,洪澇、乾旱等災害天氣頻繁發生。環境變化對植物,尤其是農作物的生長、發育和產量等都產生了深遠影響,嚴重威脅著人類的糧食安全。由於植物營固著生活,無法通過走動來躲避不良環境,它們「窮則變,變則通」,進化出了多種變異的形態結構來適應環境。例如,仙人掌的針狀葉能夠有效的減少蒸發,豬籠草和狸藻等的捕蟲囊能夠將動物化身「肥料」以獲取營養等。

與這些植物不同,本篇講述的是一些依靠自身表型的可塑性來適應環境變化的植物,它們的葉子「會變身」,同一植株在不同的環境下能產生截然不同的葉形,而不同葉形具有適應相應環境的功能。這一現象稱為「異形葉」,為我們研究植物的環境適應機制提供了獨特的模型。

異形葉的「前世今生」

生物的性狀主要由基因決定,這一點得到了「中心法則」的充分驗證。然而,一些基因型相同的植物在不同環境下能產生完全不同的表型,說明外在環境對植物表型也具有重要影響(圖1)。對生活在水陸交替地帶的溼生/水生植物來說,隨著水位的升降,它們不得不適應陸生和水生兩種生境。在漫長的歲月中,這些植物漸漸進化出表型可塑的能力,這也是異形葉現象多見於水陸交替帶的原因。

圖1 代表性異形葉植物(圖片來源:中科院水生所

A:粉綠狐尾藻(Myriophyllum aquaticum);B:圓葉節節菜(Rotala rotundifolia)

異形葉研究最早可追溯到上世紀初,人們發現光照、溫度、溼度和二氧化碳(CO2)等環境因素均能調控異形葉植物的葉形變化,並逐漸建立起了環境因子和植物表型的對應關係。其中,較典型的研究代表是水毛茛(Batrachium bungei),已作為植物表型可塑性的代表植物出現在各類生物課本上。研究表明,除水生/陸生環境外,光周期(晝夜周期中光照期和暗期長短的交替變化)、溼度變化等也能夠顯著調控水毛茛的葉形變化。總體而言,異形葉植物的水生葉常為深裂、絲狀或線形,角質層和氣孔退化或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葉片變得細、長、薄,這種形態大大方便了它們直接在水體中進行氣體交換和養分吸收,而維管束退化和通氣組織增加則是為了更好地適應水流波動和氣體運輸。

與之對應,陸生葉的葉形較為簡單,具有較厚的角質層以抵禦陽光的傷害,葉緣完整,氣孔和維管束較發達,利於通過蒸騰作用等過程進行物質運輸和氣體交換,並在最大程度上獲取光能。這種可塑性的外形和結構能夠使異形葉植物在不同環境下有效地調節水可用性、採光面積、氣體交換和營養吸收,保證生長發育的順利進行。

植物激素也是影響異形葉植物表型的重要調節因子。研究表明,環境主要通過調節植物激素的變化來實現葉形的可塑性調控。通過對植株施加脫落酸、赤黴素和乙烯等多種植物激素,研究人員從激素生理和形態解剖層面分析了多種植物激素對葉形的調控規律。其中,研究較為深入的代表性激素是脫落酸和乙烯,他們能夠拮抗調控多種異形葉植物的表型變化。脫落酸產生於遠古時期,在植物祖先登陸時進化產生,協調乾旱、氣體交換等多個發育過程,也廣泛參與了異形葉植物在陸生狀態下表型的產生。乙烯則在水淹環境下大量積累,能夠通過促進葉形變化和莖稈伸長,使植物適應或逃避水生環境。

由於異形葉現象在多種植物中普遍存在,研究人員選取的研究材料也是多種多樣:蘋屬、毛茛屬、蔊菜屬、慈姑屬、睡蓮屬、狐尾藻和水馬齒屬等多種異形葉植物均被用作研究材料,也取得了一定研究進展。

進入21世紀後,隨著分子生物學的興起,人們開始探索從分子層面研究異形葉發育的分子機制。通過轉錄組測序和組學分析等技術,研究人員挖掘到了許多在不同環境下差異表達的基因,這些基因涉及表型調控、激素信號和脅迫適應等諸多層面,為研究異形葉調控的分子機制提供了必要的數據基礎。然而,由於這些異形葉植物均非模式植物,遺傳背景複雜、培養繁殖困難、基因信息缺乏,許多植物難以通過遺傳轉化進行基因功能驗證,其背後的分子機制也始終懸而未決。

「獨闢蹊徑,柳暗花明」

先前的相關研究由於植物材料的限制和遺傳轉化體系的局限,無法採用轉基因技術準確驗證基因的功能,也限制了該領域的研究。為此,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在篩選和分析多種水生植物基礎上,提出了一種新的適於異形葉研究的植物-異葉水蓑衣(Hygrophila difformis),並通過實驗條件的優化建成了一系列研究體系(圖2)。該植物的葉形對環境因子敏感,水陸生境、溼度、溫度和光照等環境因子能顯著影響該植物的葉片形態;其葉形對植物激素的響應也具有廣泛的代表性;繁殖方便(可扦插、葉片繁殖,一周即可獲得再生植株)、遺傳轉化簡易(約3個月),具有其它異形葉植物所不具有的典型優勢,是研究異形葉現象的理想材料(Li等,2017)。

圖2 異葉水蓑衣的表型及激素分布圖片來源:Li et al. 2020

A:陸生植株.B:沉水植株.C:陸生葉.D:沉水葉.標尺= 1cm

E-H:轉入細胞分裂素報告基因TCS::GUS的葉片GUS染色. 標尺= 1 mm

葉片從幼到老依次從左到右排列,藍色代表細胞分裂素在葉片中的分布。

近日,該課題組進一步優化了異葉水蓑衣的遺傳轉化體系,通過優化其組織培養和遺傳轉化條件,將其穩定遺傳轉化效率提高到14%以上(Li等,2020)。研究人員將細胞分裂素(一種植物激素,主要調控細胞分裂、組織分化和植物生長)的報告基因TCS::GUS轉入異葉水蓑衣並構建轉化株系,結合外源激素施加和內源激素測定,首次揭示了細胞分裂素在異葉水蓑衣葉形調控中的重要作用。

由於異形葉是研究植物環境適應性的理想模型,揭示以異葉水蓑衣為代表的異形葉植物的發生、發育機制對於我們深刻認識植物適應環境的機理,進而理解全球氣候變化局面下植物如何進一步演變有著重要意義,異形葉研究也將大有可為。

參考文獻:

1. Li G,Hu S, Yang J, et al (2017). Water-Wisteria as an ideal plant to studyheterophylly in higher aquatic plants. Plant Cell Rep 36(8): 1225-1236.

2. LiG, Hu S, Yang J, et al (2020). Establishment of an Agrobacterium mediatedtransformation protocol for the detection of cytokinin in the heterophyllousplant Hygrophila difformis (Acanthaceae). Plant Cell Rep doi:10.1007/s00299-020-02527-x.

來源: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相關焦點

  • 植物葉形一定是由基因決定的嗎?不一定
    一般認為,生物的表型是由基因決定的,而最近我國科研人員卻用一種植物中存在的異形葉現象說明:環境可以決定表型。 異形葉是指基因相同的植物其葉形隨環境差異而不同的現象,是植物適應環境的一種策略。雖然人們對這種現象早有認識,但受研究材料和實驗方法的限制,無法揭示其中的奧秘。
  • 如何提升企業在環境變化中的「適應性」?
    越是危機時刻,越是企業塑造「適應性」的關鍵時刻。所以,在這樣一個特殊的年份,很多企業都在忙著轉型和創新。  在自然界,很多動植物為了生存,會改變自己的形態、溫度或顏色,來適應環境的變化。最典型的,就是變色龍。這種變色能力,既有利於它們隱藏自己,又有利於捕捉獵物。  在商業領域也是如此。
  • 研究揭示蝙蝠適應性進化
    研究揭示蝙蝠適應性進化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7/24 16:52:37 愛爾蘭都柏林大學Emma C. Teeling、德國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Eugene W.
  • 光強在藥用植物研究中的應用現狀
    光強在藥用植物研究中的應用現狀1.研究目的植物中有用化學物質特別是藥用有效成分主要為植物的次生代謝產物。次生代謝產物在植物與生態環境關係中充當著重要的角色。次生代謝實際上是植物在長期進化中對環境適應的結果。在某種程度上,次生代謝產物的產生和變化比初生代謝產物與環境有著更強的相關性和對應性。對環境因子影響植物次生代謝產物的探討,可以為某些具有重要藥用和經濟價值的次生代謝產物的高效生產提供理論依據和實踐指導,因而這方面的研究工作顯得尤為重要。
  • 宿舍和辦公室小環境,適合養什麼盆栽植物?
    盆栽植物確實能給單調的家居環境增色不少,但植物的生長離不開陽光和通風,所以室內養植物最好能以耐蔭的觀葉植物為主,且需要保持通風良好,不然植物難以養得長久!小房間適合養什麼盆栽植物?1、虎尾蘭:虎尾蘭屬於非常小清新的盆栽植物,裝飾效果也很好,可耐半蔭,稍耐寒,生長速度較慢,可兩年換盆一次。日常打理澆水間幹間溼,生長期勤施薄肥即可。2、綠蘿:綠蘿不僅價格便宜,也是實至名歸環保衛士。即可土培也可水養,可耐半蔭、在室內散射光環境下就能生長良好,葉片青翠,既可垂盆生長也可攀爬生長,裝飾效果佳。
  • 姿態萬千的沙生植物,最適合室內環境的觀賞植物
    今天要給大家介紹一類植物——沙生植物。什麼叫沙生植物呢,其實歸納起來就是原生於沙漠或乾旱沙地等環境的耐旱植物的統稱,這類植物分別屬於不同的科屬,但有很多共同的特點,比如能夠在乾旱高溫的環境中生長,比如開花較為漫長等,但這些植物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十分適應室內的環境。
  • 再說一次:捕蟲植物不管抓蚊子!
    這兩個品種的親本皆為:愛蘭捕蟲堇(也叫愛勒氏捕蟲堇)P. ehlersiae和墨蘭捕蟲堇P. moranensis,兩者的葉片區別不大,僅僅在花的紋理略微有不同。兩種常見捕蟲堇品種的花。圖片:cascade carnivores捕蟲堇集中分布在墨西哥為主的中美洲地區,有超過50%的捕蟲堇生長在這。
  • 研究揭示RNA結合蛋白VdNop12在植物病原真菌致病和低溫適應中的作用
    相關研究結果以「VdNop12, containing two tandem RRM domains, is a crucial factor for pathogenicity and cold adaption in Verticillium dahliae」為題發表在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雜誌上。
  • 分型後生存不容易嗎?做好這幾點,植物生根快,長得好
    切割葉子主要是減少水分蒸發,促進植物生長,但是,由於其生長速度快,對環境的適應性強,無需擔心葉片不能生長的情況。當然,我們也可以選擇在分種時保留葉子,如果被迫留葉,在後期維護時要及時補水,避免植物缺水,否則,會影響植物對新環境的適應性,甚至導致分株的失敗。② 切割母株時剪斷纏結的根會影響後期後代的生長嗎?
  • 積雪變化對荒漠草本植物根系生長影響研究獲進展
    根系的性狀特徵決定植物對地下資源的獲取能力,從而影響植物的生長與分布,對維持生態系統的結構與功能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在此背景下,解析不同生活型荒漠草本植物根系性狀對積雪覆蓋變化的響應特徵,可為深入理解積雪改變如何影響整個荒漠生態系統提供重要參考。
  • 這些爬藤植物,可以把你家裡爬滿綠色
    很多人都想把家裡變成花園,可是卻無從下手,那麼不妨試試藤蔓植物吧!今天小編給您帶來15種庭院綠化藤蔓植物,都是家居美化的良好品種,有了它們您的花園夢不再遙遠!蔦蘿的花期一般從7月上旬至9月下旬,每天開放一批,晨開午後即蔫。它的蔓生莖細長光滑,長可達4~5米,柔軟,極富攀援性,是理想的綠籬植物。蔦蘿抗逆力強,管理簡便。人工播種,可於每年3~4月份進行。
  • 能有效淨化空氣的室內植物
    植物大部分都能吸收二氧化碳並釋放出氧氣,其中有些還能有效淨化空氣,吸收空氣中的有害氣體、吸附塵土,並且能適應室內擺放環境,例如有以下幾種:吊蘭養殖容易,適應性強,最為傳統的居室垂掛植物之一。它葉片細長柔軟,從葉腋中抽生出小植株,由盆沿向下垂,舒展散垂,似花朵,四季常綠。
  • 易烊千璽的理想型,王一博的理想型,得知蔡徐坤的理想型:就這?
    易烊千璽的理想型,王一博的理想型,得知蔡徐坤的理想型:就這?每個人都是有自己的擇偶標準的,而對於粉絲們來說,最關心的莫過於是自己偶像的理想型是怎麼樣的,然後紛紛思考自己與偶像的理想型相差多遠,接下來就跟小編一起看一下,當紅男星的理想型是怎麼樣的。
  • 薇甘菊:「瘋狂」的植物殺手
    近日,中國農科院深圳農業基因組研究所研究員萬方浩、錢萬強和樊偉團隊與合作者共同構建了染色體水平的高質量薇甘菊參考基因組,從多個角度揭示了薇甘菊在全球入侵過程中的環境適應性進化和快速生長的分子機制,為薇甘菊的靶向分子幹預防控新技術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與新方法。相關研究成果1月17日發表於《自然—通訊》。
  • 【藤蔓植物】給你的庭院增添一抹耀眼景致...
    蔦蘿抗逆力強,管理簡便。人工播種,可於每年3~4月份進行。  爬山虎適應性強,喜陰溼環境,但不怕強光,耐寒,耐旱,耐貧瘠,氣候適應性廣泛,在暖溫帶以南冬季也可以保持半常綠或常綠狀態。  藤本月季適應性強,耐寒耐旱,喜陽光,光照不足時莖蔓細長弱軟,花色變淺,花量減少。喜溫暖背風、空氣流通的環境。
  • 乘風破浪的植物蛋白,誰將是替代大豆、豌豆蛋白的新生代原料?
    此外哥本哈根大學研究發現,蠶豆是大豆最有前途的可持續性蛋白替代品,它能提供比大豆更好的蛋白替代作用。鷹嘴豆蛋白:營養全面型的優質擔當鷹嘴豆蛋白是近年來新興的且關注度極高的替代蛋白,它有很多天然優勢。如營養價值高,它含18種胺基酸,總胺基酸含量為869mg/g,必需胺基酸含量為353mg/g,接近WHO/FAO推薦的理想蛋白質胺基酸組成(360mg/g)。鷹嘴豆蛋白的體外模擬消化率為97.9%,胺基酸評分為60.5,其蛋白質總體營養價值高於常見的谷薯類及雜豆類植物蛋白,是僅次於大豆蛋白的雜豆類植物蛋白來源。
  • 肖戰理想型,蔡徐坤理想型,張藝興理想型,看到王一博:要求真多
    肖戰的理想型,蔡徐坤的理想型,張藝興的理想型,看到王一博:要求真多相信很多小夥伴平時都是非常喜歡追星的吧,而且對於這些追星族的小夥伴來說了解自己的愛豆是必須要做的事情,其中當然也包括了解他們的擇偶標準了。
  • 最新研究:環保酵素作為環境友好型家庭清潔劑的可能性
    環保酵素廚餘垃圾的再利用和管理可以減少對人類健康和環境危害,還能創造有價值的產品。環保酵素就是廚餘垃圾發酵產生的一種具有附加值產品。本項目研究了環保酵素的酶活性和殺菌抑菌活性,並對其應用於家庭清潔能力進行了分析。
  • 佳作推薦|不同環境條件下宿主植物中微生物的變化
    本期佳作利用代謝組+16S的研究策略探究不同環境條件下宿主植物中微生物的變化,發現植物和微生物之間的有益聯繫可以增強植物對非生物脅迫的耐受性。原文於2020年5月於mSystems上在線發表。不同環境條件下宿主植物中微生物的變化Plant Hosts Modify Belowground Microbial CommunityResponse to Extreme Drought作者:Allison M.
  • 王大陸的理想型,趙品霖的理想型,範丞丞的理想型,看到華晨宇:誰不...
    娛樂圈有很多的明星發展是很好的,因此媒體就會問他們一些理想型之類的問題,聽到他們的回答,粉絲也是能夠知道,原來自己的偶像喜歡的是這樣的女人,王大陸、趙品霖、範丞丞不算什麼,看到華晨宇網友直呼誰不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