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歲的他幹了件比數錢更幸福的事兒

2020-12-18 環球網

原標題:60歲的他,幹了件比數錢更幸福的事兒……

雲南省瀾滄縣蒿枝壩村是中國工程院院士、植物病理學專家朱有勇的第二個家。院士怎麼把家安在了小村寨?這還要從5年前說起。

60歲院士的新生活:進村 教農民種地

2015年,朱有勇60歲,按照自己的設想,他將在這一年開始新的生活:退休,從香格裡拉開始,途徑西藏多地,最後到達拉薩,用66天徒步走西藏。但是,2015年,精準扶貧全面鋪開,位於雲南省西南部的瀾滄縣成了中國工程院的定點扶貧縣。

雖然當時朱有勇已經60歲,但在工程院院士隊伍裡,他還算是年輕人,扶貧的重任自然就落在了他的肩上。瀾滄縣貧困程度深,貧困面積大,尤其是素質性貧困特別嚴重,將實驗室從校園裡搬到土地上,朱有勇還是心有顧慮。

朱有勇:在紙上寫論文,寫錯了把它撕了就完了,在土地上寫論文,農民辛辛苦苦按你的方法做,沒有收成怎麼辦?減產怎麼辦?賺不到錢怎麼辦?這是撕不掉的。說到底我們還是一個教書匠,真要教書匠帶著一村村農民富起來,確實有難度。

「冬閒田」有甜頭:一畝地怎麼能收入一萬元?

2016年,朱有勇與中國工程院相關領導在瀾滄拉祜族自治縣做了一次深入考察。拉祜族是由原始社會直接過渡到社會主義社會的「直過民族」,習慣了遊牧打獵,對種地了解不多。他們住在四處漏風的籬笆房、家裡只有幾袋苞谷、幾隻雞、一頭豬,但卻絲毫不覺得哪裡有問題,這深深觸動了朱有勇。他為自己沒能早點來到這裡感到內疚,卻也發現了改變現狀的可能性。

通過對氣候、土壤、降雨等自然條件的科學分析,朱有勇發現,這裡特別適合開展冬早蔬菜產業,尤其是冬季馬鈴薯。馬鈴薯是全球四大糧食作物之一,市場需求量大,在這裡可以每年11、12月份播種,3個月後就可以收穫。朱有勇選擇瀾滄縣最貧困的竹塘鄉蒿枝壩村作為試點,長期駐紮下來。當地的農民不光對馬鈴薯不了解,讓他們改變冬天曬太陽的習慣也很難。而且,在他們的概念裡,扶貧就是給點錢,說服大家種冬季馬鈴薯並不容易。

朱有勇:我們主要的辦法還是讓農民眼見為實,我們把他們的地拿過來種,種完以後收成給他們,當年我們種了100畝,效果非常好,平均每畝地產3.1噸。

2017年春天,蒿枝壩村的土地裡,躺著密密麻麻的大土豆,收購商紛紛從北京、西安趕來,以三塊多錢一斤的價格收購,一畝地老百姓就能收入將近1萬塊錢。

穿迷彩的培訓班:種出了國際水平的馬鈴薯

當一畝地3萬多噸的土豆已經讓老百姓嘗到甜頭時,朱有勇正在為新的問題發愁,老百姓你一畝我一畝地種植,難以形成規模化。

朱有勇:這些直過民族不像內地的農民很容易盤算,內地農民一看到這個甜頭可能馬上就種20畝30畝去了,但拉祜族不是這樣。我覺得扶貧不光是給他技術,一定要給他扶志,志氣的志,還要扶智,智慧的智。

記者:這個您怎麼改?

朱有勇:讓他得到更多的實惠,有錢他可以把房子修得更好一點,可以買手機,可以買摩託車,就可以到其他地方走一走看一看。

2017年,朱有勇在蒿枝壩村開辦技能培訓班,無論男女老少,不問出身學歷,只要想致富就可以參加面試,面試通過就能免費上學。

為了克服因長期貧困滋生的萎靡氣息,朱有勇要求上課的學員穿上迷彩服,提高精氣神。

培訓班上,學員不僅要學習種植的基礎知識,大部分時間要和院士一起下地,犁地、播種、收穫。

朱有勇:現在他們自己種的積極性很高,種得非常標準,是現代農業的水平,這裡種植的冬季馬鈴薯水平跟國際水平一樣。現在農民個個都是經常來問,我有多少松林我有多少地,我可以種什麼?我要致富我要發展,我要做100畝做200畝,完全變樣了。現在農民看到人跟你打招呼,還會說話,我覺得這個變化比他們多掙幾個錢更可喜,比什麼都重要。

冬季馬鈴薯班、上山採藥班、冬季蔬菜班……前前後後,朱有勇已經開設了二十多個技能培訓班,培養了一千多名鄉土人才。如今,瀾滄的農產品生產種植已經逐漸成熟。去年11月,朱有勇又和一家電商公司聯合打造了農村電子商務班,教農戶們把農產品賣出去,讓利益留在農民自己手中。

10億專利無償貢獻 「這比數錢要幸福」

走進瀾滄縣思茅松林,中藥材林下三七正在這裡生長。三七是一種珍貴的中藥材,根、花、葉、莖都有著藥用價值,但三七種植對土壤、氣候和技術都有很高的要求,其中,根腐病更是很難防治,這導致三七種植過程中大量使用化肥、農藥,帶來了農殘增多的問題。

過去四十多年,朱有勇致力於用生態的方法來控制作物病蟲害的研究,最終找到了一種利用部分作物之間相生相剋的原理來控制病蟲害的方法。2000年,他的研究成果在國際權威期刊《自然》上作為封面文章發表,獲得了科學界的高度認可。

在瀾滄調研時他發現,瀾滄大面積的思茅松林與三七之間具有相融相生的特性,非常適宜種植林下三七。

朱有勇:這裡都是腐殖土,松林掉了很多松針下來,一年積一年就變成了腐殖土,腐殖土種三七,不會生病。我的專利就是相生相剋,我們就發現松樹跟三七是相生的。

松樹揮發和淋溶的化合物,一方面能促進三七生長,另一方面還能抑制病蟲害的發生。同時,松針腐爛後形成的有機質能充分滿足三七生長的養分需求。所以林下三七不需要打藥和施肥。有人因此開出10億人民幣的高價,希望購買朱有勇的技術,但他拒絕了。朱有勇將自己的發明專利捐獻出來,給企業和個人無償使用,只提出了一個條件:企業種植林下三七,不能用一粒化肥、不能打一滴農藥,最終利潤的15%要捐獻出來,分給當地的村民。

朱有勇:我們的目標是用這種生產方式取代過去不太好的生產方式,生產出良好的、生態的、有機的、藥效好的三七,讓所有人受益,讓產業走上健康的發展道路,這獲得的東西比數錢要幸福得多,厚重得多。

將三七價格控制在合理範圍 讓哪兒的老百姓都吃得起

2019年10月9日,首批種植的林下三七到了採挖的季節,一場林下三七的競賣會在瀾滄大塘子村進行。競價環節只進行了不到兩分鐘時間。現場商家紛紛舉牌,正當主持人準備迎接下一個高價時,朱有勇叫停了競標。價格最終停在了鮮品每市斤1050元的水平上,換算成幹成品約8400元/公斤,比市面上的普通三七貴了不少。

朱有勇:每月四五千塊錢的退休老人怎麼吃得起?這違背了我們的初心,我們做科研做這些都是為老百姓,你賣這麼貴,企業是賺大錢了,老百姓吃不起,要讓大家都吃得起,何必在乎多收一點錢少收一點錢。

林下三七的種植為瀾滄扶貧打開了局面。瀾滄地區森林面積廣闊,適合林下三七生長的思茅松林也比比皆是。2017年,林下三七的種植面積擴展到了300畝,2018年接近7000畝。據瀾滄縣林業部門調研,全縣有50餘萬畝思茅松林,其中適合三七生長的有40餘萬畝,按此發展,將會形成一個巨大的林下產業。

走出實驗室 回到自己內心

當越來越多的人給朱有勇貼上「農民院士」的標籤時,在朱有勇心裡,正在經歷一場回歸。

朱有勇出生在雲南省紅河州的一個小苗寨,憧憬過城裡人的生活,但是,1977年,朱有勇收到了雲南農業大學植物保護專業的錄取通知書。朱有勇在植物病理學領域不斷深耕,2011年,56歲的他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在母校雲南農業大學的主樓裡,有他籌建的國家重點實驗室,他的很多科研成果都出自這裡。雖然這些都與農業有關,但直到來了瀾滄,朱有勇才覺得自己回到了過去。

朱有勇:我們天天在高校在實驗室裡面,感興趣我們論文的發表,影響因子的高低,能不能拿到獎。每次來到這裡心很靜,到田裡面走一走心很安。我不停地來,來了就不想回去,回去待個兩三天,心就慌了。擔心越來越多了,自己給自己過不去,還不下雨,我的馬鈴薯、蔬菜、林下三七旱死了,我會著急。

記者:這是您自己喜歡的狀態嗎?

朱有勇:是的,再幹幾年幹不動了,就收工了。我65歲了,有遺憾的地方,非常遺憾,我60歲退休走西藏的心願還沒有完成。我不敢去,離開這裡2個月要命了。

在瀾滄這幾年,朱有勇一步步融入當地人的生活,一點點推動當地思想觀念的轉變、貧困發生率的下降。朱有勇說,2020年,瀾滄縣脫貧摘帽之時,他將懷著喜悅的心情,去完成徒步走西藏的心願,這也是對瀾滄縣脫貧摘帽的一種慶祝。

相關焦點

  • 人到60多歲,再找老伴兒要談好這3件事兒
    今天我們聊一下60多歲的人再找老伴需要注意的一些事情。有些人可能就會問了:60多歲為什麼還要再找個伴兒?我覺得除非是在一些農村,老人跟自己的孩子住在一起,一大家子人熱熱鬧鬧的,他可能對另一半沒有太多的需求,可以不找。但是一般的獨居的老人都是需要有個伴兒的。因為他們在精神上是很孤單的,平時看電視、散步,都需要身邊有個伴可以一起說說話。
  • 年過60,有三件事比孤獨終老要更可怕,別不信
    01 沒有一間自己的房子其實人到了六十歲,又怎麼會還沒有一套自己的房子呢,只不過是把房子給了自己的孩子,然後和孩子住在一起罷了。王大爺就是這樣的,但是和孩子的家庭生活習慣又大不相同,王大爺還總喜歡用他的那一套思想教育小孫子,兒媳婦就有些不樂意,所以總是會有很多的矛盾。
  • 他將國貨帶向國外,靠「功夫鞋」數錢數到手軟
    專注才能贏得成功,對於陳子建來說,他之所以能夠成功就是因為他專注地做一件事,並在這件事不斷的創新才能保持它的久盛不衰。陳子建在大學畢業後因找不到滿意的工作,於是他便和朋友合開了一家體育用品店。但是做生意哪有想像中那麼的簡單,他的生意簡直是慘不忍睹,為了改善自己的店鋪,於是他在表哥邀請下,來到巴基斯坦第一大城市喀拉蚩,準備放開手大幹一場。陳子建來到喀拉蚩還是幹了自己的老本行,經營的是中國「老牌國貨」。但是生意一如既往地清淡,連交房租和水電費都不夠。陳子建十分苦悶,弄不清問題到底出在哪。有的時候,機遇就是可遇而不可求,貴人出招,別有功效。
  • 60歲生日在隔離酒店過,女兒送他的禮物超讚
    這是 12 月 24 日晚上 8 點 37 分,林樂斌和女兒林婧的微信對話,這一天是他農曆生日,也是他在隔離酒店做志願者的第 5 天,晚上,大連公益愛心聯盟還為他訂製了一枚生日蛋糕,送上滿滿的祝福。記者了解到,今年夏天,他也曾到隔離酒店做了 6 天志願者。
  • 幸福地創造幸福!天杭建校60周年慶典,收穫重磅「生日禮物」
    60年前,這是一個部隊家屬大院裡幾個班的小學校,現在,天杭已是擁有3個校區、9個年級、92個班的教育集團。校長邱曙光在致辭中感慨萬千,60年,一路走來,有艱辛、更有從容,有痛苦、更有快樂。天杭師友代表——江幹區教育局黨委書記、局長徐暉高度評價了天杭60年來的深度發展,認為天杭以「幸福地創造幸福」的辦學理念跑出了優質普惠發展的「江幹速度」,甲子校慶是天杭辦學歷程中的裡程碑,相信這場慶典能夠成為師生心中有溫度、有特色、有記憶的又一天杭故事。
  • 「疫情結束後,第一件事想幹什麼?」他脫口而出了五個字……
    90後新警齊宇和60後所長張輝同在一個值班組,今年的大年三十、大年初一,正趕上他倆值班。齊宇的父母在40公裡外的小鎮上,離年還大老早呢,他就在心裡盤算著,「初二早上交完班,就回老家給爸媽補個團圓年,如果時間允許,再把爸媽和小妹接到市裡來。」
  • 隨身空間,被惡毒奶奶賣給五十歲老光棍,她空間糧食、鑽石數不完
    導語:隨身空間,被惡毒奶奶賣給五十歲老光棍,她空間糧食、鑽石數不完大家好啊,葉羽品小說,只為你推薦好看的小說,歡迎大家點讚關注哦,每天都為你更新不同小說,絕對不會讓你出現書荒!今天本文內容概括:她被惡毒的奶奶賣給了一個有著殘疾五十歲的老光棍,幸好她的空間糧食、鑽石應有盡有,數不完,開始做著自己天天數錢數到手抽筋的幸福日子。第一本《重生五十年代有空間》——紅燒豆腐乾精彩片段搶先看:「嬌嬌,等你出月子我帶你去林子裡玩,那裡好多藥材我都不認識,現在還能找到好多蘑菇。
  • 四個瞬間,說說百姓幸福事兒
    收好官開好局  臨近新年,站在2018年年末的節點回望:「脫貧了」「漲工資了」「住上新房了」「創業成功了」「生態環境更好了」……一組組生動的熱詞,一個個鮮活的故事,一張張幸福的笑臉,讓這一年的民生畫卷厚重而溫暖。  傾力改善民生,加速幸福趕超。
  • 人到中年,忙著數錢!40歲生龍活虎、最不缺錢的4大生肖!
    ,略顯遺憾,但下面這4個生肖朋友卻是例外,40歲的時候倒是他們最「生龍活虎」的年紀,這個年紀的他們不但財運好,身體也不遜於當年,有錢花,更有力氣數錢!生肖龍生肖屬龍人,大器晚成命,有緣富貴但是不容易一蹴而就,總要受些辛苦才能實現人生目標,在40歲之前往往是虎落平陽被犬欺,事業不是很順利,然而五行土命格註定了屬龍人將於後半生風生水起,40歲開始財運大好,有錢花、數錢忙,還不會把自己累壞,好日子是最長的!
  • 60歲的離婚女人:獨身八年,離婚後的生活讓我明白幸福的意義
    一位60歲的離婚女人,用自己的實際感受來為大家講述嫁了一個「病嬌型」男人是一種什麼樣的感受。她說:「獨身八年,離婚後的生活讓我明白幸福的意義!」01米虹米阿姨,今年已經60歲了。52歲那年,她在這樣一種一般女人就算與丈夫之間存在很多問題,但熬過50歲,大多認命保持現狀、湊合到老的年齡階段,卻鼓起勇氣與對方結束了長達31年的婚姻,恢復了單身。離婚之後,她沒有再婚,就一個人過著簡單的生活。沒有別人以為的孤單、寂寞、空虛之類的那種傷春悲秋,只感覺到自由自在、舒暢與快活。
  • 還記得何家勁「60歲約定」嗎?對方依然單身,另一前任則幸福滿滿
    還記得何家勁「60歲約定」嗎?對方依然單身,另一前任則幸福滿滿。不久前,很多網友在短視頻平臺上刷到了一代動作明星何家勁,60歲的他,看起來依然精神奕奕,雙目炯炯有神,如同小夥子一般,而在人們豔羨他凍齡的同時,很多人也都想起了何家勁的那個「60歲約定」。大家應該記得,當年何家勁和演員金素梅有過一段刻骨銘心的戀情,在分手後,兩人曾約定如果雙方在60歲時還單身的話,那麼就在一起度過餘生。
  • 那年那兔那些事兒:兔子裝備真霸氣,說明書更淳樸,撿最大的幹
    那年那兔那些事兒:兔子裝備真霸氣,說明書更淳樸,撿最大的幹 原標題:那年那兔那些事兒:兔子裝備真霸氣,說明書更淳樸,
  • 鼠年剪紙哪些事兒,你知道嗎?
    明年就是鼠年啦,我準備了有關老鼠的吉祥圖案和大家分享鼠年剪紙的那些事兒!在民俗裡,老鼠是財神手中的招財之物,所以老鼠就有了今天的這個寓意:招財進寶,生意興隆,財來數錢。於是乎老鼠就成了運財吉星,深受大家的喜愛。
  • 「財神爺都稱讚」的4大生肖,家中有一個不得了,數錢數到手抽筋
    「財神爺都稱讚」的4大生肖,家中有一個不得了,數錢數到手抽筋 他們在工作中有很大的天賦和勇氣,他們的生活往往先苦後甜,然後是無盡的幸福。屬龍人是這個家庭的支柱。他們對自己的職業充滿信心和進取精神。他們一生都在享受財神的幫助,不斷獲得機會和財富。
  • 實驗證明:數錢可以減輕心理和生理的痛苦感
    每個人都需要指出他或她希望與哪個小組成員一起完成即將到來的任務,但是實驗者最終通過隨機分配來確定一起參與任務的人選,旨在模擬出一個社會接受和社會拒絕的情景。最後,被試者被要求列出他們一生中所珍視的除金錢之外的10件事,然後被要求指出其中哪件事他們願意放棄,並轉換成1000萬元人民幣。實驗結果發現,心理痛苦的被試者選擇的硬幣尺寸顯著大於控制組,並且更願意放棄生命中最重要的事來換取1000萬人民幣。
  • 700公裡外的60件棉大衣
    700公裡外的60件棉大衣 2020-03-11 16: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說件重要的事兒~
    關注我小紅書的童鞋可能早早就知道了這件事,這幾天陸續有人留言給我,在這裡統一回復下:感謝大家的祝福,筆芯。
  • 60歲僧人的提醒:婚姻不順時,想想這三件事兒,可以慢慢褪去黴運
    其中一個男人站了起來,說:「師傅,我這幾年事業上很順,可是婚姻上卻不知道怎麼回事,和老婆怎麼相處也相處不好,說實在的,我感覺她實在是太土氣了,現在我們物質生活已經好了,可是她總也不肯打扮,我是個生意人,總免不了一些應酬,可每次帶她出去我都沒面子,但是,我並沒有拋棄她,只是覺得她有點太落伍了,為這件事兒,我們沒少吵架,以致感覺現在很不順。師傅,你說我怎麼這麼倒黴呢?遇到這麼一個老婆?」
  • 和田玉手把件的那些事兒
    朝隆合:玉器.收藏.藝術——植根文化生命力 這年頭,誰沒有個籽料把件,都不好意思說是玩玉的,在和田玉界負有盛名的把件,以其精緻小巧的外形,沉穩內斂的氣質,超高的增值係數,吸引著玉友們忍不住想要盤玩。
  • 65歲張國立突然身敗名裂,只因幹了這件事!
    65歲張國立突然身敗名裂,只因幹了這件事! 說起張國立 大家肯定都比較熟悉 他在熒幕上留下過許多經典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