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合格的吃貨,肉製品必然是不可缺少的的食物之一,生活當中肉的種類非常豐富,有「地上跑的」豬肉、羊肉、牛肉,「水裡遊的」各種各樣的魚肉,以及「不能飛上天的鳥類動物」雞肉、鴨肉等。
在面對這些美味可口的肉製品時,不少人一定會疑惑,同樣是肉,為什麼豬肉、羊肉、牛肉是紅色的,魚肉是白色的,雞肉是粉色的呢?
肌肉的顏色主要是由攜帶氧氣的呈色物質肌紅蛋白決定的,動物肉的顏色反映了這塊肌肉為該動物提供迅速發力還是持久發力。
肌纖維分為白肌纖維和紅肌纖維,白肌纖維通過氧氣和肝糖原獲取能量,並且能進行短時間的無氧呼吸,為身體提供迅速的發力,而紅肌纖維則是通過氧氣和脂肪獲取能量,為身體提供持久的發力。
豬肉、羊肉、牛肉:
豬、羊、牛作為陸地上的有蹄動物,需要長時間的保持身體站立支撐自身的重量,所以肌肉中紅肌纖維含量偏高,豬肉、羊肉、牛肉才會呈現出紅色,而其中牛的體重最重,所以牛肉相比豬、羊肉更紅一些。
魚肉:
而魚肉之所以會是白色,和魚的生活環境有很大關係,魚生活在水中,依靠水的浮力而不是持久發力來支撐自身的重量,不過水中的阻力卻比陸地、天空中要大很多,魚需要迅速發力才能保持身體的靈活,所以魚的肌肉中白肌纖維比例高於紅肌纖維,魚肉呈現出白色。
不過值得一提的還有兩種常見的非白色魚肉:三文魚和金槍魚。
三文魚的魚肉通常呈現出偏橘色,野生三文魚的橘色肌肉,顏色主要來源三文魚的食物甲殼類生物中的蝦青素,而人工飼養的三文魚為了顏色更美觀一些,會在飼料中添加一定量的胡蘿蔔素,胡蘿蔔素使人工飼養三文魚的肌肉呈現出橘色。
金槍魚腮肌已經退化,想要獲取氧氣,需要不停的遊動使水流流過腮部獲取,如果金槍魚停止遊動,便會因缺氧窒息而死亡,這種獨特的身體結構使它們從出生的那一刻到死亡位置都在不停的遊動著,不停遊動則需要肌肉的持久發力,所以肌肉中的紅肌纖維比例非常高,金槍魚肉也就呈現出了深紅色。
雞肉:
肌肉中紅、白肌纖維的比例不只受後天習性的影響,也受先天遺傳因素的影響。
雞是一種不會飛的鳥類動物,鳥類動物的胸大肌是負責牽動翅膀的飛行肌肉,而雞不會飛所以很少用到這塊肌肉,所以肌肉中能夠持久發力的紅肌纖維比例很低,雞更多的時候是走路或者站立的,所以雞的大腿需要一定的持久發力,所以雞大腿肉顏色相比其他部位肌肉顏色會更紅一些。
鴨肉的顏色通常比雞肉顏色偏紅一些,是因為鴨子的肌肉中紅肌纖維比例比雞要高一些,雖然雞和鴨同樣不會飛,但鴨子的祖先是一種耐力很強且善於飛行的候鳥,受先天遺傳因素的影響,鴨子的紅肌纖維比例要比雞高。
沒有評論的冷知識是沒有靈魂的↓↓
(本文由『守株不待兔』原創,每天分享最冷、最新、最全面的冷知識!喜歡記得關注一下哦~圖片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