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則VMware全球裁員的消息迅速在國內業界傳開。在中美博弈加劇,美政府日益加大針對我國科技企業打壓和封鎖的背景下,此消息尤為引人關注。有跡象顯示,在國內私有雲市場平靜表象之下似乎正暗流湧動,悄悄醞釀著什麼……
VMware裁員引發猜想
據了解,目前這則裁員消息已經得到了VMware方面的確認,裁員旨在進行「勞動力再平衡」。但VMware並未透露此次裁員的數量和所涉及的區域。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次裁員前後,VMware全球渠道負責人Jenni Flinders、Joyce Mullen先後離職,似乎預示VMware的渠道體系正在經歷一場巨大變化。
人員數量的減少,尤其是渠道力量投入的減少,常被視作是企業市場收縮的信號。
儘管WVware並未透露具體的裁員計劃和針對的區域,但在中美博弈加劇,美國政府加深打壓和封鎖中國科技企業的背景下,顯然難以避免引發人們對其在中國市場投入方面的消極聯想。
此前,迫於美政府行政禁令的影響,美系廠商紛紛與華為、中興等中國合作夥伴「撇清」關係,但這種「撇清」的後果顯然也導致了自身在華業績及市場份額的大幅減縮。
國內私有雲市場格局或生變
事實上,讓國內業界聯想的原因,除了VMware的裁員動作,另一方面,則是我國科技企業在自主創新領域突飛猛進的邁進步伐,以及信創體系的日益走向壯大。尤其在雲計算市場,隨著「國產雲」品牌紛紛發力,且獲得用戶及數據調研機構的肯定及認可,國內私有雲市場格局正在悄然發生變化。
對於國內私有雲市場而言,VMware作為該領域巨頭曾牢牢佔據調研機構報告的領導者及創新象限。但如今,國內雲廠商正在迎頭趕上。據調研機構計世資訊發布的數據報告顯示,我國私有雲市場在2019年漸入佳境,也引發了眾巨頭的競爭。期間,由華為、新華三、華雲數據組成的「三華」陣營在國內私有雲領導者象限展露頭角。
而自2019年以來,」尤其在信創體系的背景下,「三華」陣營在國內私有雲市場版圖中的地位愈加明顯,發展更是勢不可擋。而這也都體現在國內、外的眾多調研機構的私有雲市場數據報告中。
例如由國際權威數據調研機構Gartner發布的2019超融合魔力象限。在全球15家入選企業中,華為與華雲數據作為中國三家入選企業中的兩家雙雙榮登,且部分指標達到全球領先水平;而在由Gartner稍晚發布的《超融合基礎設施功能解析》專項報告的雲計算相關排名中,華雲數據與華為緊跟國際品牌位列中國廠商第一、第二位。
信創體系引領「國產雲」發展,「三華」陣營惹眼
值得一提的是,信創是我國為強化信息技術應用創新發展而提出的一項國家發展戰略。在信創領域,當年在私有雲領域引領潮頭的「三華」陣營正在加強合作,且與包括聯想、浪潮等在內優秀國產廠商共建國產化生態。信創體系在我國的私有雲領域的所發揮的支撐和引領作用也日益凸顯。
2019年,華雲數據聯手華為共同打造的安超一體機,基於華為鯤鵬920處理器,各項性能指標表現卓越,明顯優於基於Xeon-Gold 6138CPU x86一體機。安超雲一體機亦被稱作信創「雲基座」,可以廣泛的適配和支持信創生態。相信,未來其也必將成為支持信創生態創新和中國私有雲用戶業務創新的重要基礎設施。
在支持信創方面,華為與華雲數據正圍繞各自優勢,大力推進信創的布局及落地。例如華為依託於在晶片研發領域的實力,大力布局鯤鵬生態。目前已在包括深圳、成都、南京、江蘇等在內的多個國內省市地區建立了鯤鵬生態園區。
華雲數據則憑藉自身在雲及超融合方面的強大實力,在包括無錫、安徽、江蘇等在內的國內多個省市地區拓展自己的信創版圖。例如在安徽牽頭建設運營了「安徽信息技術應用創新適配驗證中心」,在合肥打造了首個「信創雲數據中心」;在江蘇,聯合眾多信創產業生態廠商共同建設運營了「江蘇省信息技術應用創新攻關基地」。
在美政府實施科技打壓和封鎖政策背景下,實現自主可控成為新階段國人的共同夢想。可以預見,在中國私有雲市場上,伴隨著「三華」陣營版圖地位的逐漸強化,以及其所發揮的支撐和引領作用的不斷凸顯,一場以「國產雲」為核心的市場新格局正在逐步成形。未來,中國私有雲市場將會如何蓬勃發展?我們不妨拭目以待!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責任編輯:kj005
文章投訴熱線:156 0057 2229 投訴郵箱:29132 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