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時代的中國軍服,與日本軍服進行對比,為何非常接近?

2021-01-07 轉瞬間落日殘煙

在抗戰影視劇,大家對日本軍隊的軍服應該不會陌生。其實,或許很多朋友注意到了,在抗戰時期,日本軍隊的軍服樣式似乎不一樣。沒錯,在抗戰時期,日本軍隊前後使用了昭和五式軍服、98式軍服和03式軍服。一個重要的問題出現了,在30年代,舊時代的中國軍服,與日本軍服非常接近。例如當時西北軍、東北軍的軍服,與日本軍隊非常接近。為何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今天,我們就聊聊這個故事。

首先,我們聊聊日本軍服。日本原本是一個閉關鎖國的封建國家,說來也奇怪,從17世紀開始,清朝、日本、李氏朝鮮等東亞國家,前後進入了閉關鎖國的階段。其實,日本推行閉關鎖國政策非常堅決。除了清朝和李氏朝鮮的商船以外,其他國家的船隻不準在日本港口停泊。掌握日本實權的德川幕府前後6次下達封國令,嚴禁對外交流。

在19世紀的中後期,西方列強們開始紛紛染指東亞地區。作為東亞大陸上的龐然大物,曾經不可一世的清朝都一敗塗地,無力維護自己的宗藩體系。在這樣的情況下,日本當然不可能獨善其身。19世紀60年代,美國佩裡艦隊敲開了日本的國門。隨後,英國、法國、沙俄等國家前後要求日本籤署不平等條約。日本的反應比清朝迅速,日本爆發了大規模的倒幕運動,推翻了德川幕府的統治。年輕的明治天皇「大政奉還,」隨後,日本開始了至關重要的明治維新運動。

日本開始從軍事、文化、經濟、教育等各個方面,學習西方列強,被稱為脫亞入歐。日本海軍學習英國海軍,日本陸軍則學習法國陸軍,因為法國陸軍一直號稱歐洲第一。日本陸軍採用了法國陸軍的制服和法國武器。例如在甲午戰爭、日俄戰爭中,日本軍隊戴著法式平頂小帽、使用法式步槍。但是,日本逐漸發現,法國陸軍也並不靠譜。因為在普法戰爭中,法國被打得一敗塗地。

在這樣的情況下,日本陸軍開始逐步學習普魯士陸軍,也就是德國陸軍。起初,開始仿製各種德國武器,例如著名的三八大蓋步槍,其實就是德國毛瑟1898式步槍的仿製品。至於軍服的樣式,還沿用法國樣式。這樣的情況一直持續到了20世紀20年代,當時,日本軍部已經開始抬頭。日本裕仁天皇上臺以後,陸海軍要求更換軍服的樣式。在1930年,也就是日本裕仁天皇在位的第5年,日本開始換發新軍服。由於裕仁天皇的年號為昭和,因此又被稱為昭和五式軍服。

昭和五式軍服採用了普魯士軍服的標準,同時使用肩章和領章,還使用了大簷帽。肩章上是軍銜,領章上則是不同顏色的標誌,例如紅色、藍色、黑色、綠色等等,象徵著不同類型的軍兵種。例如最常見的紅色,意味著步兵聯隊的官兵。也許大家發現了,我國舊時代的軍服,與日本軍隊非常相似。具體來說是日本軍服與我國軍服非常相似,因為我國軍服在前,日本軍服在後。

情況是這樣的,在清朝統治的末期,由於遭遇了一系列的戰爭,清朝面臨著嚴重的內憂外患。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清朝開始組建北洋新軍和南洋新軍。這些新軍採用了普魯士式軍服,並且聘請德國軍官進行指導。當時的清朝軍服已經出現了肩章和領章,但是還不完善。清朝滅亡以後,我國進入了北洋軍閥統治時期。在這一階段,各地軍隊的軍服開始發生變化,其實直系軍閥、奉系軍閥、皖系軍閥的軍隊,開始更換軍服的樣式。

新軍服採用了肩章、領章同時使用的模式,肩章上是軍銜,領章分為紅色、藍色、金色等等,意味著不同的兵種和等級。言而總之,北洋軍閥統治時期的軍服,與後來的昭和五式軍服驚人的相似,畢竟大家都學習了德國經驗。在各種反映舊時代的影視劇中,都能看到北洋軍的軍服,與日本軍服樣式,確實非常接近。在北伐戰爭結束以後,由於北洋軍閥政權垮臺,新上臺的政權開始進行軍服改革。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全國各路軍閥的部隊,都開始更換軍服樣式。

請注意,由於當時的經濟水平有限,很多部隊並沒有更換軍服,僅僅是拆下了領章、肩章和帽徽,用於應付差事。所以在抗戰時期,出現了軍服顏色完全不同的情況,例如土黃色、淺灰色、深灰色等等。我們繼續聊日本軍隊,在20年代末期、30年代初期,東北軍的軍服樣式還沒有改變,在影視劇中屢屢出現。與當時的日本軍服相比,確實非常相似。

在八九十年代,我國拍攝了一些紀實性的歷史電影,例如《七七事變》《血戰臺兒莊》《血戰崑崙關》等等。在這些影視劇中,對於雙方軍服的設計是非常負責任的。例如在《七七事變》《血戰臺兒莊》中,日本軍隊還穿著昭和五式軍服,因為屬於抗戰的初期。但是到了《血戰崑崙關》中,日本軍隊已經換上了98式軍服。因為在1938年,日本軍隊開始更換98式軍服。

這些歷史節點,很多老劇都非常講究。在很多新時期拍攝的影視劇中,相當一部分都對服裝不是那麼認真。例如出現了1943年還穿昭和五式軍服的情況,日本軍服的樣式也不對。這樣的情況並非個例,我們需要牢記歷史,留給子孫後代一個正確、完整的歷史。在一部影視劇中,作者甚至看到了AK47衝鋒鎗。這是蘇聯軍隊在40年代末期才裝備的槍械,如果二戰時期,擁有這些的衝鋒鎗,使用三八大蓋步槍的日本軍隊連1年都撐不住。

相關焦點

  • 舊時代的日本軍服,為何與中國軍隊非常相似?
    今天,我們聊聊中國北洋時代的軍服與日本的昭和五式軍服。認真的說,在這一時期,中國軍服和日本軍服驚人相似,都採用了大簷帽和不同顏色的領章。那麼,兩個國家的軍服,在這一時期,為何會這麼接近呢?今天,我們就聊聊這個問題。其實,兩國學習的一個國家,那就是德國。
  • 中國軍隊的55式軍服,與同期的蘇聯軍服,為何非常相似?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關於我國軍服發展的故事。今天,我們聊聊我國的55式軍服。認真的說,55式軍服是一種非常經典的軍服,55式軍服和後來的58式軍服,總計使用了10年時間。從55式軍服的樣式來看,與同時期的蘇聯軍服非常接近。
  • 越南軍隊更換了4代軍服,東西搖擺,為何與中國非常相似?
    今天,我們聊聊越南軍隊的軍服變化。從40年代中期開始,越南軍隊前後更換了4代軍服,4代軍服的樣式完全不同,有日式、蘇式和中式。目前,越南軍隊的軍服,與我國軍服非常相似,為何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今天,我們就聊聊這個問題。首先,我們聊聊越南的近現代歷史發展。越南起初是中原王朝的主要藩屬國之一,而且是三大核心藩屬國之一。
  • 紅軍軍服為何是灰藍色?
    紅軍軍服為何是灰藍色?後來,這身校服便成為中央蘇區的統一軍服:上衣為灰色中山裝;軍帽是八角帽,帽徽為紅布五角星;軍上衣是立翻領,4個帶蓋加扣的明兜,領口上綴一副紅布領章;下裝是有插手口袋的西裝式軍褲,打綁腿。趙品三由此成為中國工農紅軍軍服的主持設計者。  後來的諸多影視作品及歷史資料中,軍服的顏色也一變再變。比如亮劍中的「李雲龍」在抗日戰爭時期身上穿的衣服總是黑黢黢、油得發亮,可實際上沿用的還是深灰色調。
  • 軍閥混戰期間,中國軍隊的軍服顏色,到底分為多少種類?
    在眾多的影視劇中,相當一部分影視劇講述了我國軍閥混戰時代的故事,例如奉系軍閥、直系軍閥等等。一個重要的問題出現了,在軍閥混戰期間,各路軍閥的軍服顏色為何都不一樣。
  • 二戰五大經典軍服,德軍帥出歷史巔峰,日本軍服「醜陋無比」!
    二戰五大經典軍服,德軍帥出歷史巔峰,日本軍服「醜陋無比」! 日本軍服:二戰時期,各國的軍服可以說是個有個的風格,首先我們來看下最熟悉的日本軍服,軍官禮服可以說是最醜陋的,特別是那尖頂帽子,看著很有喜感!
  • 紅軍軍服為何是灰藍色?陳毅「詩意」概括
    後來,這身校服便成為中央蘇區的統一軍服:上衣為灰色中山裝;軍帽是八角帽,帽徽為紅布五角星;軍上衣是立翻領,4個帶蓋加扣的明兜,領口上綴一副紅布領章;下裝是有插手口袋的西裝式軍褲,打綁腿。趙品三由此成為中國工農紅軍軍服的主持設計者。  後來的諸多影視作品及歷史資料中,軍服的顏色也一變再變。比如亮劍中的「李雲龍」在抗日戰爭時期身上穿的衣服總是黑黢黢、油得發亮,可實際上沿用的還是深灰色調。
  • 軍服誘惑!盤點動漫中那些超有型軍服!
    最近幾年軍服外套在傳承經典樣式的同時也緊貼著時尚脈搏,所以今天就讓我們來一起盤點一下近幾年劇集中有出現過哪些又帥氣又有型的軍服吧!而且這件卡其色的軍裝短款外套的廓型剪裁非常重視廓型和曲線的塑造,所以任何人穿上都能體現出霸氣的風格,尤其是女生,可以體現出颯爽軍姿。
  • 二戰時期日軍軍服為何如此難看?模仿德制軍服,卻成為四不像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全球國家中軍隊的軍服德制的,被評價為史上最帥的軍裝,畢竟德國人嚴謹的態度是不容許他們設計出劣質的產品的。但如果說哪國的軍服最難看當屬日軍軍服了,不論是軍服的款式還是用料以及剪裁上,日軍軍服和德軍軍服一比之後,實在是讓人不敢恭維。
  • 二戰德軍的軍服是誰設計的?華麗的軍服外表下,是罄竹難書的罪惡
    軍裝,是指軍人的制式服裝,現代軍裝基本脫胎自歐洲軍服,分為禮服和常服、作訓服等等。人類穿軍裝的歷史有幾千年了,早在青銅器時代的戰爭中,為了方便區分敵我,避免誤傷,軍人就開始穿相同顏色,相同款式的服裝。在近代的歐洲戰爭中,軍裝已經成為國家的象徵,人們可以通過獨具特色的軍裝分辨參戰國。尤其是二戰時的各國軍裝,基本成為現代各國軍裝的模板。
  • 《軍服管理條例》解讀
    《軍服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規範的重點內容是什麼?《條例》針對新時期軍服管理存在的問題,充分考慮國情軍情,在制度設計上,堅持從嚴管理、突出重點、便於執行的原則,具有鮮明的時代特點。一是重點規範現行軍服。《條例》將軍服界定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現行裝備的制式服裝及其標誌服飾。
  • 二戰期間,各國的軍服都是什麼樣的?德國的隊服最帥,但日本最醜
    蘇聯有500多萬軍人,是當時歐洲最大的戰場,所以對軍裝的需求也是非常巨大的。雖然蘇軍軍服的成本有所降低,但從設計上看,雖然顏色很單調。蘇聯地理位置偏北,冬季氣候特別寒冷,蘇式軍服大衣的保暖設計非常適合環境需要。1935年,蘇聯紅軍最終確定使用冬季軍大衣,幾乎與俄羅斯帝國陸軍的冬大衣類型1912相同。
  • 抗戰時期,我軍缺衣少食,為什麼卻很少有人穿繳獲的日軍軍服?
    當時,我們的八路軍條件非常艱苦,可謂是缺衣少食。雖然處在這個情況下,八路軍卻很少有人願意穿繳獲的日軍軍服,這是什麼原因呢?在諸多抗日劇中,我們總是會看到八路軍身穿破破爛爛的軍裝。在無形之中,補丁裝已經成為八路軍的標誌性特徵。八路軍的條件艱苦,缺衣少食也是眾所周知的。八路軍如此貧窮,為何仍堅持不穿繳獲的日軍軍服呢?
  • 【第379期】世界軍服發展史 感受一下軍服的魅力
    歐洲的騎士時代始於公元900年前後,持續至中世紀結束的1500年左右。但是,由於物質不足,實際上南軍的軍服為各式各樣,圖中南軍軍服是帶紅鑲邊的灰色短上衣和長褲,頭上是寬沿平氈帽。而英國陸軍則非常注重步兵的實戰裝備研究。士兵的新式野戰服和武器裝備,使英軍能在歐洲和非洲戰場上與德軍抗衡。而德軍由於投入大量的人力、財力,軍隊的裝備最為精良。其中野戰服的設計極為合體,且適合實戰。鋼盔的防彈性能也頗為良好,防禦面積較大。蘇聯陸軍的軍服卻仍舊保持著傳統的俄國式上裝和馬褲。
  • 仿製日本軍服網上能隨便買
    現代快報/ZAKER南京記者 陶維洲 鄧雯婷  仿製日本軍服網上有賣  現代快報記者發現,在網購平臺上,有不少賣仿製日本軍服的店,這些仿製軍服價格幾十塊到一兩百不等,銷量較高。  記者通過購買者的評價發現,絕大多數購買者是為了演出表演。還有人表示,買這些衣服是為了鬧婚禮的。
  • 日軍軍服沿革:越變越醜
    今天筆者為大家帶來了一份圖集,來用圖片為大家介紹一下日軍軍服的歷史沿革。第一張圖片是日軍1875年明治維新後的軍服樣式,此時士兵沒有統一的軍裝,但是軍官普遍採用明治六式軍服。這張照片是明治天皇,他身著的是大元帥肋骨服,雍容華貴,充滿西方貴族氣息,也符合當時日本軍制西化的歷史風氣。這張照片拍攝於1885年的日本陸軍士官學校,此時日本軍服受到普法戰爭中普魯士軍隊勝利的影響,開始德國化。而這張照片和上一張可以形成對比,這是十九世紀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日軍「美國化」的軍服,仿製南北戰爭美國北方軍的制服。
  • 二戰期間,希特勒為何如此注重軍服的設計?
    大家有沒有注意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各國的軍裝樣式,中國自然不提,日本的也不算美觀,美國、蘇聯軍裝屬於標準型,沒有特別顯眼的地方。但德國的軍裝卻讓人覺得比較美觀和霸氣,其主要是他們的元首希特勒十分重視對軍裝的設計。
  • 為戰爭而生的舊軍服,搖身一變成竟成為潮流時尚寵兒!
    日本和泰國街頭有很多各式各樣風格的「古著店」。而近兩年,在國內的一二線城市,大大小小的古著店也開始出現了。 軍事元素在服飾潮流中的多種新穎的改造與展示 舊軍服去哪裡了?是vintage或者全新改造?
  • 為戰爭而生的舊軍服,搖身一變成竟成為潮流時尚寵兒
    日本和泰國街頭有很多各式各樣風格的「古著店」。而近兩年,在國內的一二線城市,大大小小的古著店也開始出現了。 舊軍服去哪裡了購買二手古著的朋友一定要擦亮眼睛,拒絕「黑心二手」此外還有一部分舊軍服除了常規古著的售賣,熱愛創新的doublearms也進行一些改造,尤其喜歡進行服飾之間的拼接。當然這種風格穿起來需要點一點點勇氣。
  • 一起回顧我軍軍服發展史
    這是與夏常服配套的新式軍帽品種,設計上突出中國元素和我軍特色,更加符合中國軍人的臉型和氣質。軍裝是一位軍人外在威儀的表現,同時也是一個國家國威的象徵。隨著歷史的演變時代的進步,軍裝也在不斷發生變革。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中國人民解放軍開始進入一個嶄新的建設時期,由原來的單一軍種發展為陸海空三大軍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