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ckroach Labs」創辦於2015年2月,其於2018年推出的商業開源資料庫CockroachDB,用於服務公司的內部任務。
據透露,此次D輪融資的投資方為Altimeter Capitaland Bond Capital,前者也是公司C輪融資的領投方。截至目前,「Cockroach Labs」已經累積了超過1.951億美金的融資,融資來自包括Google Ventures、紅點創投和老虎基金在內的知名投資機構和基金。
融資進程圖片來自「Crunchbase」
儘管「Cockroach Labs」沒有公布具體估值,但據估計,此輪融資後,公司將躋身獨角獸行列。
疫情推動的融資
在官方披露的融資公告中,「Cockroach Labs」直言,此次的新冠疫情推動了企業的整體融資進程,疫情期間,該公司開源產品的客戶數量增長了近300%。疫情在衝擊了零售等傳統業務之外,也為包含「Cockroach Labs」在內的新業務公司創造了一系列市場機遇。
對「Cockroach Labs」來說,疫情改變了企業的辦公方式,讓更多公司體會到了轉變辦公方式的重要性。從短期上看,使用開源數據平臺的短期效應體現在讓依賴協同工作的員工們可以使用更加輕便靈活的辦公平臺,而面對大規模的彈性數據,開源數據平臺也可以幫助疏解企業在人力和物力上的負擔和限制,幫助企業維護技術棧。這一及時需求讓更多使用數據的公司開始轉向開源平臺謀求保障業務穩定運行;除卻「降本增效」的及時性需求,長期來看,引入開源數據平臺也從很大程度上幫助企業「未雨綢繆」,讓企業的傳統數據處理流程更適應更新後的多組織和數據處理架構。開源數據平臺使企業的數據處理流程從「導入、轉化、裝載(extract, transform, load,ETL)」轉變成「導入、裝載、轉化(extract, load, transform,ELT)」,使任何能夠使用SQL查詢語句的工作人員得以方便的調取數據,並使用自己習慣的數據分析工具進行處理,適應了企業數據調取、分析需求分散、人員組織不集中的現狀;數據託管的形式也讓企業降低了數據儲存和平臺運維的成本,更好的規範人效。
「CockroachLabs」旗下的CockroachDB定位「輕量級的雲上SaaS系統」。通過完全託管的CockroachDB,使用者可快速拓展數據節點,從不同的雲端實現跨雲端的數據調取,進行本地化部署(on-prem),而省去資料庫日常維護和安全確認的時間。企業用戶可採取可伸縮的形式進行大規模部署,而突破傳統SaaS系統在數據規模和數量上的限制。「CockroachLabs」還進一步孵化了Cockroach Clouds,助力企業將構建的新應用程式和更新現有應用程式遷移到雲,提供一個「在線且始終可用」的升級雲端資料庫,進一步提高效能。據介紹,「CockroachLabs」主要通過收取包括備份等其他高級功能的企業版本使用費用和訂閱資料庫服務的額外託管費用盈利。
「開源恰恰是最賺錢的」
疫情期間的遠程辦公放大了開源項目的協作優勢,4月以來,國外多個開源平臺接連收穫了多筆融資:「Fishtown Analystics」的 dbt收穫了A輪1290萬美元融資,開源平臺「Confluent」也在4月21日官宣完成了E輪2.5億美元融資後,其累積融資額已經突破4.559億美元,是行業內未上市企業中累積融資額最高的企業。賽道內已上市的「MongoDB」則斥資3900萬美元收購了面向應用程式的開源資料庫「Realm」,充斥自己的移動解決方案工具庫,後者已經擁有了350家公司的用戶。值得注意的是,阿里巴巴也在4月底首次出手,注資歐洲開源資料庫「MariaDB」,據透露,阿里雲的首席工程師馮宇將加入這家初創公司的董事會。有分析評論將此次交易稱為:「阿里巴巴在海外領域最引人注目的雲交易」,指出此次交易凸顯了阿里巴巴對雲市場的重視和市場野心。
儘管國內對開源市場的認知度有限,但開源社區與開源軟體市場火熱已久,業內業態多樣,生態欣欣向榮。OSS Capital的統計顯示,到目前為止,全球收入超過1億美元的商業開源軟體已經有41個,成功實現IPO的項目有10個。在開源企業的名單中,我們可以一窺賽道內的百花齊放:我們在其中既可以找到專注容器雲的「Docker」,也可以找到支撐起「全球一半最忙碌的網站和應用的開源Web的伺服器「Nginx」和號稱「世界上最大的軟體註冊中心」的「npm」。在人工智慧的開源框架中,更有「誰擁有最流行的開源項目,誰就掌握了話語權,從而主導行業的發展方向」的說法。
開源強大的吸金能力也吸引了大公司和最頂尖的基金創投機構的注視。無論是上市後的PE水平、融資回報率,開源企業都遠超其他賽道企業,在投資人眼中,開源項目的業務穩定性較高、項目窗口期較長,可容納不同項目業務、用多倍槓桿撬動企服市場,具有較高的投資價值。
近年來,國內的開源市場也逐漸崛起。儘管中科院計算所先進計算機系統研究中心主任、中國開放指令生態(RISC-V)聯盟秘書長包雲崗在《開源項目風險分析與對策建議》報告解讀中曾提及:GitHub.com 明確聲明 GitHub.com、 GitHub Enterprise Server,以及兩者上的信息都是被出口管制的,但中國企業和市場擁抱「開源」的決心不可低估。2019年8月,華為消費者BG軟體部總裁王成錄就透露:「華為正在和國內幾個主要的合作夥伴與國家討論成立中國開源基金會,該基金會最快將在一兩個月內運營起來。」對於從業者來說,開源生態中中國的「失位」與當前中國雲計算市場下的不匹配已經影響到了整體市場的向好發展。大公司聯合、「數字基建」助攻下,中國開源市場或在2020年迎來開源元年。
關於
若您對開源市場觀察有興趣,您還可以關注:
《開源激蕩 30 年:從免費社區到價值數十億美元公司》
《36氪專訪 | 雲啟資本陳昱:開源模式是用多倍槓桿撬動企業服務賽道》
《焦點分析 | 被微軟75億收購的 GitHub,無法承受失去中國之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