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凌晨,來鄭州探親的11歲少年朱可起床撒尿時,發現臥室門口的地面上,一條大蚯蚓在快速蠕動,它身體呈深紫色,形似蚯蚓,體型細小,長約10釐米,頭部的鱗片非常細碎,不時吐出白色的細舌。省動物學會常務理事徐新傑認出它是世界上最小的一種蛇,叫鉤盲蛇。由於體型細小,善於掘洞,因此經常被誤認為蚯蚓,在我國北方很罕見。
蛇類小常識:|中國最常見的毒蛇
夏季是各種蛇類活躍的季節,大家行走山野,應該了解一點關於它們的知識,以免受傷,總的來說:膽大心細,行走草叢,注意腳下,遇到蛇不用慌,你不惹它,它也懶得理你,行進時打草驚蛇很有效,高腰鞋和長褲很重要。以下是我國常見的毒蛇,要小心喲!
1、金環蛇
它是與銀環蛇相近似的一種劇毒蛇。它與銀環蛇的區別點是:體軀較粗大,一般長1米以上;通身呈黑黃相間的少數明顯的稜骨,尾略呈三稜形,末端扁而圓鈍。黑環與黃環幾乎等寬,肛鱗完整,尾下鱗片為單片。
2、銀環蛇
屬爬行綱、蛇目、眼鏡蛇科的一種劇毒蛇。體長1米左右,頭部呈圓形,稍大於頸,有前溝牙,通身背面具有黑白相間的橫紋,白色橫紋較黃色橫紋窄,尾端較尖細,這些特徵可與其他具有黑白相間環紋的蛇相別。
3、眼鏡蛇
屬眼鏡蛇科有毒蛇。它的頭部呈橢圓形,由於它被激怒時,頭部可豎立前半身,這時頸部肋骨擴張,使頸部膨扁,而且頸背部白色眼鏡樣的斑紋異常顯露。因此而得名。身長一般1-2米,體背呈黑色或黑褐色,有個別的蛇有若干細窄的白色橫紋,蛇活動時更為明顯。腹面色較淺,頸部腹面有兩個黑色點斑及一黑色橫帶。
4、眼鏡王蛇
頭部呈橢圓形,頸部能膨扁,前半身亦可豎立,所以有許多方面與眼鏡蛇相似,但與眼鏡蛇亦有明顯區別:如眼鏡王蛇軀體較大,全長一般在2-3米,最長可達6米;體重10公斤以上,在受驚時與眼鏡蛇一樣能豎起前身扁起的膨頸,發出"呼呼"聲,並向前方攻擊。
5、蝮蛇
頭呈三角形,有頰窩,吻鱗明顯,鼻間鱗寬,外側緣尖細,背鱗明顯,全長約60-70釐米。背面灰褐色,頭背有一深色八字形斑,顳部有一鑲黑色邊的細白眉紋,軀幹背面斑紋較大,一般有2行深褐色圓斑,左右交錯排列,有的有深淺相同的橫斑。或有分散不規則的斑點,體側有 一列棕色斑點,腹面灰白或灰褐色,雜有黑斑。
6、蝰蛇
體長約1米左右,頭較大,略呈三角形,與頸部有明顯區別,體粗壯而尾較短,頭背面被著起稜的小鱗片,體背棕灰色,頭背有三塊圓斑,體背也有三個縱行大圓斑,背脊一行圓斑與兩側交錯排列,圓斑中央紫褐色,四周黑色,鑲以黃白色邊。腹面灰白色,有3-5行近於半月形的深棕色斑。
7、五步蛇
又名尖吻腹。體長1-2米,有的在2米以上。頭部明顯呈三角形,吻端尖而向前上方翹起,體背面深棕色或棕褐色,腹部黃白色,有明顯的念珠斑。
8、竹葉青
體長0.5-1米,頭部呈明顯三角形,頭背面被小鱗片,眼睛紅色,體背和兩側都是鮮綠色,腹面為淺綠色,體側各有一條黃色、白色或紅白兩色的縱線紋,尾背和尾端都為焦紅色。尾巴較短,具有纏繞性。
9、烙鐵頭
體長約0.7-0.9米,最長可達1.3米。頭部明顯呈三角形,頸細,形如烙鐵,故稱烙鐵頭。體背面為淡棕色或棕褐色,背脊上有一行暗紫色波狀紋,腹面淺褐色,散以深棕色細點。
10、海蛇
海蛇科與眼鏡蛇科一樣,都是具有前溝牙的毒蛇。世界上已知有50多種海蛇,我國15種,廣西沿海所產的海蛇有青環海蛇、環紋海蛇、淡灰海蛇、平頦海蛇、小頭海蛇和海蝰6種。
有獎品:
【夏日青春季啟動】關注都市頻道微信贏更多精彩好禮。每天上午7:44—11:48,鎖定都市頻道,打開微信搖一搖,選擇「電視」之後對著電視搖動手機,就有機會贏取話費、U盤大獎!參與之前一定要提前關注都市頻道訂閱號(掃描下方二維碼)。
歡迎關注河南電視臺都市頻道,你想看的小夥伴都在這裡↓↓↓
《食客準備著》17:25播出
《打魚曬網》17:55播出
《都市報導擴大版》18:35播出
《都市報導》19:25播出
《都市劇場》20:15播出
《都市007》22:35播出
《你最有才》第八季每周六20:15火熱上線!
有大事,看都市,新聞熱線:0371-65732233
更多信息,點擊原文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