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文化主要流行於廣東的梅州、河源、惠州、韶關、江西贛州、福建龍巖、廣西賀州等地基於國內外其他客家人聚集地,圍屋是中華客家文化中的一種獨具特色的民俗建築,被譽為是東方的「古羅馬城堡」,被中外建築學界稱為中國民居建築的五大特色!
在廣東省梅州市豐順縣湯南鎮新樓村,有一座保存完整、規模宏大、城堡式的古建築,而這裡出名的原因並不是因為這座建築,而是當地有一個非常特殊的地方,被稱為是廣東名字最特別的古堡,在字典中尋不到,連家鄉人都讀錯多年!
湯南鎮是梅州市的「南大門」,距離豐順縣城4公裡處,前面說到這座古堡因為名字特別而出名,連家鄉人都讀錯多年,不知道大家知道「種玊上圍」的「玊」怎麼讀嗎?相信很多人看到這個名字都會下意識地覺得「玊」讀「yù」吧?
但這個生僻字可不是讀「yù」,但它的外形跟「玉」很像,但它真正的讀音是「sù」,不要說我們這些外地人了,就是他們本地人數百年來也都是讀「yù」,由於在字典裡都找不到它,所以知道專家來看過之後確認這個字應該讀「sù」,才慢慢有人開始改口!
在瀏覽器查詢「玊」這個字的含義,它三個釋意,其一是有疵點的玉;其二是琢玉的工人;其三指的是姓氏,但對於「種玊上圍」名字的由來,至今都沒有一致的說法!
但專家學者給出了一種說法,他們認為:「種是培育的意思,而玉則是璞玉。隱喻羅氏先祖希望後人們能在經過教育之後能像璞玉一樣高貴、出色」認為這裡是一個培養人才的地方。
種玊上圍也俗稱「上圍古寨」,是順治年間的建築物,這座古寨歷時18年才正式修建完成,距今已經有350年的歷史了,我家裡還有一個傳說,古寨裡面種植著5棵參天古榕,據說,這是因為這裡走出了五位舉人,所以每一棵樹代表著一個舉人,因此,這些樹木的年齡也有大小之分!
種玊上圍佔地面積1.8萬平方米,你從高空俯瞰它,就宛如一隻臥著的巨蟹,其城牆則是以36天罡,72地煞共108塊圍築而成,設有正西門、北平門、南安門,只要把三門一閂,便固若金湯,無懈可擊!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去過這個地方呢?會想要到這邊旅行嗎?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
感謝你們的閱讀,小編每天都期待能看到你們閱讀的足跡。為了能寫出你們喜歡的文章,如果有什麼建議可以向小編提出,小編也歡迎大家對這篇文章評論。喜歡這篇文章的話就給小編點個讚吧,我們下次再約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