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將嚴查六類汙水排放行為 攜手四川共保川渝地區生態環境

2020-12-15 封面新聞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封面新聞記者 楊渝 實習生 李永蘭

2019年長江幹流重慶段斷面水質優良比例97.6%,成渝地區將開展跨界河流的聯合尋河、聯合會商、信息共享、聯合督查及聯合執法等行動……4月8日,重慶市生態環境局召開2020年整治汙水偷排直排亂排專項行動新聞發布會。

27家汙水偷排偷放問題經營者被關停

「2019年整治汙水偷排直排亂排專項行動取得積極成效。」發布會上,重慶市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行政執法總隊負責人劉芹介紹,去年重慶全市排查發現汙水偷排偷放問題4191個,已完成整改4002個,整改率95.49%。期間,生態環境部門共查處環境違法案件681件,依法關停存在汙水偷排偷放問題經營者27家。

這六類汙水排放行為將被嚴查

封面新聞記者在發布會上了解到,今年專項行動將從十個生態環境重點方面問題入手,對通過暗管、滲井、滲坑、灌注或者不正常運行汙染防治設施等違法排放汙水;排放未經消毒處理的醫療廢水;無汙染治理設施直排、亂排汙水;超標排放汙水;以逃避監管方式違法排放汙水;群眾反映強烈、損害群眾利益,主觀惡意排汙,監測數據弄虛作假等六類違法行為進行重點查處。

川渝兩地將攜手共保生態環境

據了解,2018年重慶市就與四川省籤署了關於川渝地區《跨界河流聯防聯控合作協議》。而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大背景下,新聞發布會上也重點介紹了川渝兩地今年將持續深化合作機制,聯防聯控、共保生態環境。

「川渝兩地接下來將在合作協議的落細落實上下功夫。」重慶市河長辦公室副主任、市水利局局長任麗娟稱,今年將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合作為契機,進一步加大聯防聯控力度,同時策劃開展地區跨界河流的聯合尋河、聯合會商、信息共享、聯合督查以及聯合執法等多項工作,讓川渝地區成為山清水秀美麗之地,也成為高品質的生態環境宜居地。

相關焦點

  • 共護碧水藍天 看川渝如何攜手擦亮生態「底色」
    在重慶市梁平區任市河(新盛河)旁的汙水處理廠外,一處小微溼地格外引入注目。據梁平區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這是任市河(新盛河)水環境治理工程的重要措施之一。發源於梁平區的任市河(新盛河),位於川渝交界處,左岸是重慶梁平區,右岸是四川開江縣。今年3—6月,任市河(新盛河)聯盟橋斷面的水質連續3個月超標。
  • 共護碧水藍天 看川渝如何攜手擦亮生態「底色」 2020年12月15日 09...
    這裡面的每一種植物都是經過精心選擇的,汙水流入這處溼地,通過植物淨化,可以進一步提升出水水質,確保實現汙水處理廠穩定達標排放。」在重慶市梁平區任市河(新盛河)旁的汙水處理廠外,一處小微溼地格外引入注目。據梁平區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這是任市河(新盛河)水環境治理工程的重要措施之一。  發源於梁平區的任市河(新盛河),位於川渝交界處,左岸是重慶梁平區,右岸是四川開江縣。
  • 天府行動—2020年嘉陵江川渝跨界突發環境事件應急聯合演練
    為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及習近平總書記在重慶、武漢、南京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加快推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生態共建環境共保,保護長江上遊水源涵養地,有效防範生態環境風險,切實築牢生態環境安全屏障,按照生態環境部、水利部《關於建立跨省流域上下遊突發水環境汙染事件聯防聯控機制的指導意見
  • 川渝生態環保督察形成合力 攜手治理任市河
    這裡面的每一種植物都是經過精心選擇的,汙水流入這處溼地,通過植物淨化,可以進一步提升出水水質,確保實現汙水處理廠穩定達標排放。」在重慶市梁平區任市河(新盛河)旁的汙水處理廠外,一處小微溼地格外引入注目。據梁平區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這是任市河(新盛河)水環境治理工程的重要措施之一。
  • 四川大竹重慶梁平合力共治嘉陵江支流銅缽河
    川渝跨區域檢察協作構築長江上遊支流水體保護屏障 今年來,大竹縣院按照《深化川渝地區合作推進成渝城市群一體化發展重點工作方案》要求,圍繞梁平、墊江、鄰水、大竹高質量發展,構建兩地四院統籌謀劃、共擔使命、雙向互動、協調共進、優勢互補、合作共贏的工作格局,加強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領域公益訴訟檢察協作,圍繞銅缽河、御臨河、明月山沿線水源、資源、生態、生物多樣性保護等重點領域,因地制宜聯合開展小專項監督活動。
  • 這一年川渝CP為我們帶來了哪些驚喜?
    根據2020年8月川渝聯合出臺的《川渝毗鄰地區合作共建區域發展功能平臺推進方案》,雙方將共建9個毗鄰地區合作平臺,涉及四川的瀘州、廣安、達州、遂寧、資陽、內江共6個地級市,以及重慶的合川、江津、榮昌、永川、墊江、渝北、長壽、大足、開州、梁平、合川、城口、潼南13個區縣。
  • 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 重慶四川籤署川渝中醫藥一體化發展...
    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 文翰 李野 攝影報導5月21日,重慶市衛生健康委(重慶市中醫管理局)與四川省中醫藥管理局在重慶籤署川渝中醫藥一體化發展合作協議,川渝兩地將攜手翻開中醫藥協同發展新篇章,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
  • 川渝分家帶來了什麼?重慶直轄,四川工業大洗牌
    有人說重慶在川被刻意打壓,導致其重慶在川時的發展十分滯後,今天我們回顧那場川渝分家歷史,川渝分家究竟帶來了什麼?重慶真的被打壓了嗎?況且山東還是北方第一大強省,又地處東部沿海,省內平原一望無際,而四川的地理區位及地貌的先天條件就難以比擬山東,在特定的環境和因素下,要做到完全公平公正是沒有可能的,發展勢必要「犧牲」,就像改革開放初期一樣。
  • 生態環境部通報執法正面清單第三批典型案例並對相關辦案單位予以...
    生態環境部對浙江省杭州市生態環境局桐廬分局、廣東省汕頭市生態環境保護綜合執法局、福建省泉州市生態環境局、四川省成都市生態環境局、重慶市大足區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行政執法支隊、安徽省合肥市生態環境局辦案工作提出表揚。要求各級生態環境部門將正面清單作為支持服務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的重要舉措,積極學習借鑑有關經驗做法,進一步優化執法方式,提高執法效能。
  • 川渝攜手奏響「雙城記」最強音
    >今天,推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重慶四川黨政聯席會議第二次會議以視頻連線的方式舉行。因疫情期間不方便見面,川渝兩地黨委政府於3月17日,通過視頻連線的方式,召開了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重慶四川黨政聯席會議第一次會議。重慶市委書記陳敏爾在會上表示,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是川渝兩地發展的重大利好,也是需要擔當的重大責任和重要使命。
  • 氣候賦能生態宜居高地建設 川渝16地4產品成功申創國家級氣候品牌
    四川省氣象局與重慶市氣象局堅定貫徹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戰略部署,深耕氣象與文旅融合範式,立足生態氣候資源開發和利用,廣泛開展旅遊氣候資源評估,積極引導各縣(市、區)申創國家級氣候生態品牌,傾力打造「四川生態氣候標誌」「重慶氣候宜居宜遊鄉村」巴蜀氣候標誌,大力推動氣象力量深度融入巴蜀文旅走廊建設。
  • 川渝國企齊聚重慶萬州 一批川渝合作項目落地
    12月7日至8日,由四川省國資委、重慶市國資委、重慶萬州區人民政府、四川達州市人民政府、重慶開州區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川東北、渝東北地區一體化發展「2020川渝國企萬州行」活動在萬州區舉行,央屬國企及川渝兩省市40多家地方國企與萬州、達州、開州三地籤約項目43個,協議投資1153億元,涉及交通、產業、環保、物流、金融
  • 主動牽手重慶「兄弟」鄉鎮 四川大竹觀音鎮要當川渝合作排頭兵
    今年4月,大竹縣文旅中心以及重慶市梁平區袁驛鎮、屏錦鎮、七星鎮、碧山鎮、竹山鎮等單位,在觀音鎮就一體化協同發展達成共識:川渝兩地的友鄰鄉鎮將聯合推進基礎設施、旅遊開發、產業發展、公共服務共建共享,加快培育新的發展動能,積極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
  • 重慶法院公益訴訟與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訴訟典型案例
    07重慶君織都印染有限公司等汙染環境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基本案情】君織都公司主要經營印染漿紗、棉紗加工等。鄭偉系該公司法定代表人,嚴雲峰系汙水處理負責人,賀仲金系負責排放汙水的工人。嚴雲峰向鄭偉建議偷排放廢水,鄭偉表示同意。
  • 川渝跨界演練突發環境事件應急處置
    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助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攜手共築長江上遊重要生態屏障,11月26日,四川省、重慶市兩地落實《跨省流域上下遊突發水環境汙染事件聯防聯控機制》,聯合舉行2020年嘉陵江川渝跨界突發環境事件應急演練。
  • 生態環境部通報生態環境保護重點工作進展並就生態環境監測等有關...
    生態環境部門將堅持統籌兼顧,做好全面落實「六保」任務生態環保工作,進一步深化生態環境領域「放管服」改革。堅持精準治汙,做到問題精準、時間精準、區位精準、對象精準和措施精準。堅持科學治汙,做到科學決策、科學監管、科學治理,切實提高環境治理的系統性和有效性。堅持依法治汙,牢固樹立法治思維,用法治的力量保護生態環境。
  • 助力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 成渝雙城特產館亮相新光天地重慶
    即日起,市民不用出重慶,就能在該特產館買到來自德陽市、廣元市、眉山市、廣安市、攀枝花市和成都雙流區、金牛區等四川多地的農特產品。   成渝雙城特產館由渝北區商務委攜手新光天地美麗市場超市打造,是渝北區深入貫徹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戰略部署,與四川友城深化市場拓展合作,支持特色產品、優質農副產品進入雙方超市、農產品市場的重要舉措之一。
  • 川渝聯手巡查跨界河流 籤訂《銅缽河聯防聯治協議》打造川渝跨界...
    重慶日報訊 (記者 陳維燈 實習生 何星熠)9月3日,川渝兩地生態環境部門及達州、梁平兩地相關部門聯合對跨界河流銅缽河進行了巡查,並籤訂了《銅缽河聯防聯治協議》,將銅缽河流域治理作為川渝跨界流域聯動共治示範區進行打造。
  • 【壯麗70年 奮鬥新時代】白洋澱打響生態環境「保衛戰」 水質改善...
    白洋澱是雄安新區的重要生態支撐。水是鋪就雄安新區藍綠底色的原料,也是實現白洋澱生態修復的靈魂。  雄安新區設立之初,一場白洋澱生態保衛戰已拉開帷幕。外源汙染管控、內源汙染治理、生態補水成為白洋澱治理成敗的關鍵。  4月3日,記者從河北省生態環境廳獲悉,為快速推進白洋澱生態環境治理與修復,今年雄安新區將實施6大類45個白洋澱治理工程項目。
  • 川渝16地4產品成功申創國家級氣候品牌
    四川省氣象局與重慶市氣象局堅定貫徹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戰略部署,深耕氣象與文旅融合範式,立足生態氣候資源開發和利用,廣泛開展旅遊氣候資源評估,積極引導各縣(市、區)申創國家級氣候生態品牌,傾力打造「四川生態氣候標誌」「重慶氣候宜居宜遊鄉村」巴蜀氣候標誌,大力推動氣象力量深度融入巴蜀文旅走廊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