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園區·看工業|甕安經濟開發區:「三廢」變「三寶」 打造綠色工業...

2020-12-13 天眼新聞

7月16日,恰逢入伏,走進甕安經濟開發區,一派綠色化、清潔化、循環化的發展景象令人眼前一亮:企業生產設備有序運轉,轟鳴的機械運轉聲聲聲入耳,汙水處理廠員工正對進出水進行嚴格的監測……

甕安龍馬公司的環保站

甕安縣龍馬磷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甕安龍馬)是一家主要從事黃磷生產、銷售等的企業,走進公司,蜻蜓飛舞的「花園式」園區,與傳統高汙染、高耗能的黃磷行業形成鮮明對比。

黃磷不僅有毒,粗放生產還會嚴重威脅環境安全,如何做好汙染防治成了擺在甕安龍馬以及甕安縣黃磷企業面前急需解決的難題。

2018年,甕安龍馬投資2.2億元建設黃磷尾氣綜合利用及廠區清潔化改造項目,解決制約黃磷行業發展的環保瓶頸,實現了黃磷尾氣的回收利用,徹底消滅了「朝天一把火」的現狀。

目前,公司現在已實現了98%的黃磷尾氣回收利用率,用於發電、替代燃煤,減少環境汙染,使黃磷尾氣的熱能得到綜合利用,全年可發電1億千瓦時。

「2014年以來,公司陸續開展了黃磷電爐新建、磷渣微粉項目、廠區清汙分流及環保站建設技改項目和黃磷清潔生產技術改造等多個項目,目的就是實現黃磷的綠色化、清潔化生產。」甕安龍馬副總經理譚華林說,下一步還將擬建赤磷及潤滑劑級五硫化二磷項目,在甕安當地延伸黃磷下遊產業鏈,提升產品附加值,全面形成磷電一體化循環經濟產業鏈,促進當地經濟高質量發展。

金正大諾泰爾的矽鈣鉀鎂肥生產線

和甕安龍馬一樣,作為甕安磷化工龍頭企業,金正大諾泰爾化學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正大)自2011年規劃建廠就按照循環經濟的方式,邊建設、邊準備、邊生產,決心將磷石膏「吃幹榨淨」,增加磷資源附加值。

「所有化肥品種裡,磷肥利用率最低、浪費最重,所以在建廠伊始,公司就在探索磷化工高效清潔利用的技術新路線。」金正大總工程師姚華龍說。

如何才能提高磷資源利用率,把磷渣、磷石膏等廢棄品變成產品?

「核心就在『硫』上做功夫,以溼法磷酸生產所產生的磷石膏為主要原料,生產硫酸,副產水泥,可以實現年消化磷石膏180萬噸以上。」姚華龍說,磷石膏制酸聯產水泥這項技術實現了硫資源的循環利用,解決了磷石膏堆存方式帶來的佔地、汙染及安全問題,實現了百分百磷石膏以渣定產,循環利用。

2019年,金正大聚磷酸銨裝置以及聚磷酸鈣鎂、磷酸二氫鉀、α-石膏磷酸生產線的四大裝置投產,為我國磷礦資源循環利用和清潔生產規模化、產業化發展邁出關鍵一步。

甕安經開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副主任張杰說:「園區以磷化工為主導產業,工業廢物產生量大,我們要求企業採用先進的生產工藝和清潔原料,以儘可能少產生工業固體廢物。」

通過技術改造,甕安龍馬和金正大等企業實現了工業廢氣、廢渣的循環利用,處理好園區產生的工業廢水也是重要的一環。

汙水處理廠內,監管著處理後的出水總磷含量

「此時金正大進水總磷含量4.630mg/L,經過處理後的出水總磷為0.068mg/L。」走進工業汙水處理廠,系統對進出水進行實時監測。

「曾經的甕安河流域總磷汙染治理形勢嚴峻,汙染源正是磷礦山開採、磷化工企業生產廢水等。」甕安縣工信局局長歐偉說,2016年開始,甕安縣積極探索制治分離、治管分離機制,完善汙染物排放許可制度,實行企事業單位汙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制度,對於磷礦開採產生的無機磷採用12道攔河壩逐級沉降,對於磷化工企業產生的有機磷,企業先自行處理達標後經園區汙水處理廠再次處理總磷含量控制在0.2mg/L以內後排放,在工業園區環保管理上,絕不讓一滴超標廢水流出園區。

歐偉說:「經過處理以後的出水總磷含量,遠低於國家對於河流水質管理的標準。2018年6月以來,甕安河天文出境斷面水體總磷月均值已降至0.2mg/L以內。」

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王法 陳玲

編輯 劉力維

編審 李玉紅

相關焦點

  • 進園區·看工業|甕安經開區:變「廢」為寶 向綠色發展要動力
    夏日時節,走進甕安經濟開發區,各大企業廠區內生產設備有序運轉,轟鳴的機械運轉聲聲聲入耳,汙水處理廠員工們對進出水進行嚴格的監測……一派綠色化、清潔化、循環化的發展景象令人眼前一亮。甕安經開區規劃建設於2009年9月,是全國首批進入綠色園區示範園區的工業園區之一。
  • 永康經濟開發區唱響高質量發展主旋律
    作為永康工業經濟的排頭兵、高質量發展的急先鋒,永康經濟開發區始終與中央、省、市發展同頻共振,緊緊抓住產業轉型升級、產業結構調整、科技創新培育、綠色循環發展、生態環境整治等牛鼻子工程,以分秒必爭的「開發區速度」,演繹出慷慨激昂的創業故事,吹響了高質量發展的嘹亮號角,凝聚起催人奮進的強大動能。
  • 以廢治廢、變廢為寶,大力發展綠色經濟促發展
    大力發展綠色經濟是我縣推動工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近年來,我縣積極引導企業循環利用資源,打造「廢物循環利用產業鏈」,強化科技創新,從原來的每年消納3萬餘噸的大理石廢漿到如今的每年可消納20多萬噸,在「以廢治廢、變廢為寶」的路上實現質的飛躍,助推我縣經濟高質量發展
  • 惠州市桓烯實業有限公司考察組赴甕安考察交流
    5月7日,惠州市桓烯實業有限公司總經理鄭玉路,技術經理張良鋒一行赴甕安考察,對接洽談化工添加劑(聚丙烯)項目。甕安縣委常委、縣政府副縣長王滌非,甕安縣政府副縣長、經濟開發區黨工委委員李朝中,甕安縣現代化工技術顧問、經濟開發區總工程師劉正西陪同考察並參加座談。
  • 邢臺經濟開發區128家工業企業稅收大增的奧秘
    今年以來,河北省邢臺經濟開發區以「畝均論英雄」改革為契機,嚴格落實《邢臺市工業企業差別化政策八條意見》,將128家佔地3畝以上的工業企業按照畝均稅收高低和「一高兩低」門檻分為ABCD四類,在投資、用地、用能、財政補助和信貸等方面實施差別化政策,加大對A類企業的激勵扶持,促進B類、C類企業加快提升,倒逼D類企業轉型或淘汰出清。
  • 宿州市新添國家級工業綠色園區、綠色設計產品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布了全國第五批綠色製造名單,我市宿馬園區獲得國家級綠色工業園區稱號,安徽淮宿建材有限公司的愛樂生物質木塑複合材料獲得國家級綠色設計產品稱號。記者從市經信局獲悉,近年來,我市著力構建新時代綠色製造體系,加速工業綠色轉型升級,在園區、企業綠色發展方面進行了大量探索,在破解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矛盾方面取得積極成效。目前,我市共有國家級綠色工業園區1個、國家級綠色設計產品1個、省級綠色工廠7個。
  • ...十四五」打造「工業4.0」園區、科創園區、美麗園區、智慧園區
    陳挺晨:以環保整改為契機,在「十四五」打造「工業4.0」園區、科創園區、美麗園區、智慧園區 2020-11-06 23: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園區經濟成帶動全省經濟發展的火車頭
    2019年西寧(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柴達木循環經濟試驗區和海東工業園區分別完成工業總產值約595億元、650億元、140億元,三大園區工業總產值約佔全省規上工業總產值的60%,產業鏈清晰、融合集聚、優勢互補、競相發展的產業格局已經初見雛形,園區經濟已成為帶動全省經濟發展的火車頭和主戰場。
  • 淄博東嶽經濟開發區入選2019中國化工園區潛力10強!
    (圖片來源:環保在線)5月23日,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化工園區工作委員會(以下簡稱園區委)在廣東惠州召開的「2019中國化工園區與產業發展論壇」上發布了2019中國化工園區30強名單(以下簡稱30強)和潛力10強園區名單。
  • 市北經濟開發區:綠色鋪就高質量發展底色
    近年來,市北經濟開發區積極踐行新發展理念,在優化項目招引體系、調整提升產業結構、推進園區循環化改造等方面持續發力,推動園區走上高質量綠色發展之路。先後獲得山東省低碳經濟示範園區、山東省高端裝備製造產業園、山東省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園區、首批國家級綠色園區等榮譽稱號。
  • 澄城工業經濟加快轉型升級步伐
    十三五以來,澄城縣深入實施「工業興縣」戰略,聚力推動煤炭、捲菸和新能源等優勢產業轉型升級,全力打造現代工業產業體系。 一是工業經濟穩步發展,優勢產業貢獻突出。預計「十三五」期間全縣規上工業總產值完成235億元,工業增加值共完成96.98億元,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增加值89.13億元。光伏製造、捲菸行業、新能源、新型建材四大優勢產業的主導地位日益突出,對工業經濟貢獻率達70%以上。二是項目建設紮實推進,發展後勁不斷增強。成功招引邦威服飾、鑫運環保、大唐發電、好運古建、恆泰氫能等一些大企業來澄投資興業,共引進重點工業項目31個,投資164.9億元。
  • ...澳漢科技董事長當選為中國木材保護工業協會綠色板材工業分會副...
    一、企業動態澳漢科技董事長當選為中國木材保護工業協會綠色板材工業分會副會長12月22日,中國木材保護工業協會在北京舉辦「綠色功能板材高質置發展研討會」。此次會議上,中國木材保護工業協會綠色板材工業分會正式成立,按照相關文件及協會章程規定,澳漢科技董事長鮑炯先生當選此協會副會長。
  • 泗陽:「三園」共建唱響工業強縣「變奏曲」
    工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石,是縣域經濟發展的主戰場。「十三五」以來,泗陽主動適應工業經濟新常態,把握工業發展新環境,推動工業轉型新發展,積極推進工業發展調、轉、促,唱響工業轉型提檔「變奏曲」,實現了「三園」共建,發展新跨躍,整體工業經濟綜合實力大幅提升。梁婷:大項目、好項目相繼在泗陽落地生根,遍地開花。
  • 六合經濟開發區添「國字號」名片
    12月20日,由中國亞洲經濟發展協會、《環球時報》社和中國經濟新聞聯播網聯合主辦的「2020中國經濟高峰論壇暨第十八屆中國經濟人物年會」在北京舉行。現場,「2020中國經濟營商環境十大創新示範區」名單發布,六合經濟開發區榜上有名,這也是江蘇省唯一一個入圍榜單的開發園區。
  • 六合經濟開發區獲評「2020中國經濟營商環境十大創新示範區」
    」在北京隆重舉行,六合經濟開發區榮獲「2020中國經濟營商環境十大創新示範區」。結合全員服務體系建設,利用5G、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六合經濟開發區正在搭建企業服務大數據平臺,為開發區企業提供智能化、專業化、細緻化的創新管理及運營服務,重點推進開發區規上工業企業上雲,依據數位化運行分析,全面強化產業鏈上下遊信息協同能力,併科學制定個性化企業培育方案,加速企業數位化轉型,力爭在「十四五」期間培育一批獨角獸、行業領軍型及百億級單打冠軍企業
  • 嘉興:海鹽工業經濟按下高質量發展「加速鍵」
    曾經,「撿到籃裡都是菜」的招商引資思路,讓海鹽工業經濟大而不強。項目強則工業強!為此,海鹽變「引資」為「選資」,圍繞拉長產業鏈條、豐富產業集群,形成了全產業招商圖譜的基本框架。「引」與「選」的一字之差,讓一批世界500強企業、國內500強企業以及行業龍頭企業紛至沓來。
  • 十年砥礪鑄輝煌 風勁帆滿正當時——湖北陽新經濟技術開發區發展紀實
    她,承載著130萬陽新人民振興工業、打造新經濟增長的願望,肩負著實現產業集聚發展、高速發展的重任。  在10年的時間裡,湖北陽新經濟技術開發區經歷了從零到有,再到黃石市三大園區之一,並向省級園區邁進的華麗轉身。在這條聚變式發展的道路上,她昂首闊步,堅定不移,創造著一個個奇蹟。
  • 青神縣工業開發區綠色竹纖維綜合利用產業園項目(一期工程)順利...
    截至2020年11月,由市工投公司下屬四川歐臣實業公司代建代管的青神縣工業開發區綠色竹纖維綜合利用產業園項目(一期工程)已完成施工產值1.5億元,順利完成總進度的50%。青神縣工業開發區綠色竹纖維綜合利用產業園項目(一期工程)是省重點項目,也是歐臣公司代建的第一個工業產業類園區項目,項目佔地1016畝,建築面積約7萬平方米,總投資3.6億元。2019年7月項目啟動後,市工投公司高度重視項目建設各環節,組織專業管理團隊駐守施工現場,主動配合青神縣政府及管委會相關工作,有效做好項目現場的管理。
  • 江蘇東海經濟開發區投資環境介紹
    東海縣先後獲評綜合實力、綠色發展、投資潛力、新型城鎮化、創新能力等5個全國「百強」,培育了矽材料、食品加工、機械汽配、新型建材、循環經濟五大產業板塊,稻麥、果蔬、食品加工、食用菌四大農業產業鏈條。東海經濟開發區是東海經濟發展的主引擎、主陣地、主力軍,成立於1992年,1995年被批准為省級開發區,規劃面積22平方公裡,處於長三角、江蘇沿海、沿東隴海線三大經濟疊加區。
  • 安徽固鎮經濟開發區熱電聯產規劃(2020-2030)_蚌埠市人民政府
    但是根據園區近期引進企業情況,尤其園區引進的聚乳酸產業,用氣量極大,目前園區正在建設的6爐3機已經無法滿足園區用熱需求,為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更好地建設資源節約型、 環境友好型社會,滿足開發區區因發展建設而日益增長的用熱需求,完善城市和工業園區基礎設施,改善固鎮經濟開發區投資環境,達到節約能源、環境保護和經濟效益的和諧統一,打造碧水藍天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