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是撰稿人@駱白蔻
電影取代了一個與我們願望更融洽的世界
說起犯罪片啟蒙,很多影迷會率先想起《兩桿大煙槍》和《偷拐搶騙》。
拍攝於1998年的《兩桿大煙槍》,至今穩坐豆瓣電影TOP250的第57名;2000年的《偷拐搶騙》則由15萬人打出了8.5的高分。
這兩部經典犯罪喜劇片,都出自於一人之手——英國導演蓋·裡奇。
黑幫火併+多線敘事+凌厲剪輯,是他行走江湖的三大板斧。後來的效仿者有不少,但無人能達到他那種行雲流水的境地。
能複製蓋·裡奇風格的,只有他自己。
這不,他的新作《紳士們》新鮮出爐。
至於觀感嘛,一個字:爽!
蓋·裡奇的面子就是大,喊一嗓子,好萊塢男神們就雲集響應。
單看《紳士們》的華麗卡司,都是多少年都湊不齊的一班人馬。
馬修·麥康納,2014年憑藉《達拉斯買家俱樂部》斬獲奧斯卡影帝。
鮮肉時期演過不少愛情輕喜劇,人到中年終於轉型成功,撕下了「帥氣花瓶」的標籤。《林肯律師》《星際穿越》等一系列轉型之作,讓他躋身好萊塢超級男神的行列中。
查理·漢納姆,暱稱「湖南哥」,自出道以來給人的印象就是:好帥一男的。
但真正的演藝爆發期,是30歲以後。《亞瑟王:鬥獸爭霸》《巴比龍》讓觀眾一睹他美好的肉體,湖南也名正言順晉升為叔圈扛把子。
休·格蘭特,從20歲火到60歲。
年輕的時候,拘泥於「英倫紳士」的角色(《莫裡斯》《四個婚禮和一個葬禮》),近年來卻有放飛自我的趨勢,戲路變得越來越廣(《雲圖》《帕丁熊2》)。
科林·法瑞爾,一張濃眉囧字臉是科林叔的標誌。
他既能在商業片中展現其喜劇天分(《殺手沒有假期》),又能hold住文藝片中的悶騷氣質(《龍蝦》《牡丹花下》)。
有了四位男神加盟的《紳士們》,堪稱叔圈101,神仙打架,各領風騷。
借著這幾張王牌,電影又講出了怎樣的故事呢?我們接著往下看。
米奇(馬修·麥康納 飾),在英國做大麻生意的美國毒梟。他畢業於名牌大學,是高學歷高智商的黑幫玩家。從種植到售賣的整套流程,都掌握在他的手心中。
人到中年,荷包鼓鼓,便想著退出江湖。
米奇聯繫了買家馬修,打算以4億美元的價格將全套設備轉讓給他。
金盆洗手前的最後一票,通常都不會順利。米奇的這筆生意也不例外。多股勢力的介入,讓局面變得複雜起來。
華人黑幫頭目乾眼(亨利·戈爾丁 飾),也想和米奇做交易。但他不僅不斷壓價,還多次出言不遜。
一群街頭混混,闖入了米奇的大麻工廠大鬧一場。
他們背後的男人,卻是一個體質清奇的教練(科林·法瑞爾 飾)。
米奇本就感到力不從心,最得力的手下雷蒙德(查理·漢納姆 飾)卻又犯了事。
在一樁與此無關的活動中,由於他的疏忽,俄國政治家的兒子意外墜樓身亡。
屋漏偏逢連夜雨,報社記者兼私人偵探弗雷徹(休·格蘭特 飾)突然拜訪雷蒙德家。
他聲稱掌握了一手情報,想藉機向米奇敲詐2000萬。
暈了暈了,這不就是黑幫版「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嘛!
《紳士們》在豆瓣的口碑很不錯,好於94%的喜劇片和93%的犯罪片。
其實類型片的商業性都很強,《紳士們》也不例外,屬於那種適合在電影院觀看的爆米花爽片。
但蓋·裡奇的高明之處在於:即使是商業類型片,也要烙上作者印記。
所謂作者性,指的就是電影導演能在一系列影片中反覆使用個人元素,彰顯出獨特的風格印記。
從長片處女作《兩桿大煙槍》到今日的《紳士們》,蓋·裡奇元素從未缺席過。
首先是主角團一定要「好看」,字面意義的賞心悅目。他們之間火花四濺,隨便拉兩位就能湊成激情四射的CP。
比如《大偵探福爾摩斯》中的好基友——福爾摩斯與華生。觀眾不用化身列文虎克在夾縫中找糖,他倆同框即餵糖。
gay裡奇,是叫gay裡奇吧?
《紳士們》就更不用說了,弗雷徹和雷蒙德之間的對話不知有多少虎狼之詞。
蓋·裡奇太知道怎樣害一個腐女一生了,論臺詞的騷而不悶,小萬隻服他!
天若有情天亦老,我為「查休」續一秒
不論出身,不論財富,不論階層,只要登上蓋·裡奇的大舞臺,你就是整條gai最帥的仔。
穿著英倫馬甲,身披廓形風衣,圍巾墨鏡和帽子等點睛元素也一個不能少。
蓋·裡奇的宗旨就是:穿最靚的衫,持最強的槍,挨最毒的打。
其次,蓋·裡奇擅長的多線雜糅+花式剪輯,已構成獨特的視聽美學。
《兩桿大煙槍》借一筆高額賭債,讓玩牌青年、毒販子、供應商等幫派悉數登場;
《偷拐搶騙》的矛盾因鑽石而起,拳擊經紀人、黑幫老大、軍火商等團體伺機而動。
《紳士們》同樣以小事件串起大矛盾,以毒梟生意串起多股勢力。
敘事線不斷在米奇、雷蒙德、乾眼等人之間交錯進行,不看到最後一秒不知道這場群戲的贏家究竟是誰。
多線敘事容易讓電影有種碎片感。為了讓劇情更加連貫,蓋·裡奇採用了高明的轉場方式。
相似的場景物件、相同的音樂臺詞,均成為了凌厲剪輯的關鍵點。
最後一點,則是貫穿蓋·裡奇所有作品的黑色幽默。
比如,他對「吉普賽人」充滿執念。
上:《偷拐搶騙》;下:《紳士們》
比如,他總讓主角們在關鍵時刻瞎嘮嗑,人均深度話癆。
在多層諷刺與揶揄之下,現實主義題材電影,也呈現出一種魔幻的荒誕感。
除了在每部作品中都致敬自己一把,蓋·裡奇還在《紳士們》中致敬了一些經典作品。
《教父》的開頭,一個商人央求老教父替自己女兒報仇,幾個侮辱她的流氓必須得到教訓。《紳士們》也有類似的橋段,貴族來找米奇幫忙,想找回和不良少年混在一起的女兒。
《紳士們》中關於報社老闆和豬的親密接觸,則不能不讓人聯想到《黑鏡》中最經典的一集——英國首相陷入「豬門」醜聞。
電影中關於商人交易,還有一個「割一磅肉」的橋段。很明顯,這是在向莎士比亞的《威尼斯商人》致敬。
電影《紳士們》中設立了一對對比鮮明的對照組:盜亦有道的老派紳士vs道行尚淺的年輕混混。
前者以米奇為代表,是西裝革履的場面人,嚴格遵循著叢林法則;後者以教練的學生、乾眼為代表,初生牛犢不怕虎,行走江湖毫無章法規矩。
而《紳士們》中隱藏的導演傾向,自然是對米奇持褒揚態度,並否定年輕混混們的行為。
有趣的是,這群年輕混混,正是蓋·裡奇20年前電影中樂於表現的主角。
我們很容易從這些相似的面孔中,找到《兩桿大煙槍》和《偷拐搶騙》裡主角團的影子。
戲內的米奇正在經歷中年危機的水逆期,戲外的蓋·裡奇又何嘗不是?
近年來,圍繞蓋·裡奇最大的爭議就是: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年輕的時候,他憑藉《兩桿大煙槍》出道即巔峰,被驚豔的觀眾捧上神壇。人人都愛有故事的少年天才,更何況蓋·裡奇的作品中還有遮擋不住的靈氣。
《兩桿大煙槍》首映禮,蓋·裡奇(中)也是帥過的
近幾年,人到中年的蓋·裡奇開始飽受靈感枯竭的折磨。
先是以編劇身份在劇版《偷拐搶騙》炒了炒冷飯,再搗鼓了一部英國人的情結之作《亞瑟王:鬥獸爭霸》,但這兩部作品都反響平平。
去年和迪士尼合作的《阿拉丁》雖然口碑和票房都不錯,但改編動畫作品也無形中設立了一些禁錮發揮的條條框框。
直到《紳士們》,蓋·裡奇才用熟悉的海域,交出了一份寶刀未老的答卷。
那個腦迴路清奇、愛說騷話愛打架的蓋·裡奇終於回歸了。
這不由得讓人萬分期待著:他的下一部作品又會帶來怎樣的驚喜呢?
註:本文部分圖片來源於豆瓣及網絡,若有侵權請主動聯繫我們。
【猜你喜歡】
點擊即可閱讀
又出一部滲人的爆款恐怖片
周迅+黃覺,這對CP可以嗑嗎?
出圈刷屏的動森,為啥全民都在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