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難片電影題材的似乎少不了這樣的情節,就是人類去挖掘那些上萬年,或者上億年的生物遺骸,最終也是給人類帶來各種災難,入侵、感染、破壞環境無一倖免。近年來,科學家在西伯利亞凍土裡又有新的發現,這次是小鳥的遺骸。根據科學家們的現場分析,這種鳥類叫做角百靈,至今已經有4.6萬年的歷史。讓人意想不到的是這具小鳥的遺骸,無論在哪一方面都保存得完好,並且還攜帶遠古的基因,極其具有研究價值。
如此久遠的小鳥要重見天日,可以說利與弊並存,畢竟對它的了解不夠,不清楚在遠古的基因中有沒有攜帶什麼目前人類也無法解決的病毒。環境學者認為,小鳥遺骸解凍並非是件好事,這意味著將會有大量類似冰封萬年的遺骸解凍,危機悄悄來臨。
當然,從遠大的方向看,這個事件發生的背後原因才是讓人更加擔心的。導致冰封萬年小鳥遺骸解凍的罪魁禍首是全球氣候變暖的問題。溫室氣體的排放每年都在遞增,導致地球的平均氣溫升高,值得注意的是,各個區域氣溫的升高並不都是很明顯的。
但是在極地的寒冷地區,尤其是西伯利亞地區的氣溫總體上升3.2攝氏度,這就讓那裡冰凍已久的凍土層開始解凍。凍土層又叫「永久凍土」,這些本來就是永久不解封,如今卻開始解凍,會給我們居住的地球帶來什麼重大影響?
首先這些凍土層主要廣泛分布在寒冷地區,這些凍土裡面也是包含眾多遠古生物,都是人類從未親眼見過的,這也說明大量的碳元素被凍封在永久凍土裡。大概像這樣的凍土層,在陸上佔據25%。
生物學家曾做過這樣的數據調查,發現凍土層裡的碳含量達到1.8萬億噸,也就是說如果解凍了,那這些大量的碳元素會在外界各種生物的幫助下,以二氧化碳、甲烷的形式釋放。最終的結果,只會讓事態進入死循環,溫室效應不斷加劇,全球變暖如約而至。
溫室效應還算是小事,假如釋放出人類未知的病毒,社會將會被一層陰影籠罩著。畢竟,低溫只能讓它們沉睡,沒有真正將它們扼殺掉。只要有適宜的環境與溫度,便可卷席全球,一切都是未知的,值得肯定的是對人類來說存在巨大的隱患。
另外凍土層還有大量的水銀,數量是地球其它地區的兩倍,超乎人類的想像。水銀本身就是一種有害物質,如果凍土解凍,它們就會直接裸露在地表上。然後,再通過蒸發、下沉等形式逐漸擴散到整個自然界,對環境造成嚴重的汙染,人類也在劫難逃。
似乎,這一切影響最終都會回歸到人類,所以人類是時候警醒起來了,這次的小鳥解凍只不過是給人類的一個警鐘。地球是我們的家園,我們就有責任,有擔當保護我們居住的環境,可以從小事做起,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