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蕩市下「固收+」成理財關鍵詞 博時「雙王」組合再出新品

2020-12-14 新浪財經

來源:新浪基金

在權益市場大幅震蕩的行情下,做相對穩健的投資成為了眾多基民的首選,契合這類需求的「固收+」策略基金因此備受市場青睞,前4月規模增長超過50%。(數據來源:Wind,「固收+」策略基金數據為二級債基以及投資範圍中權益資產投資比例在40%以下、固收資產投資比例在60%以上的偏債混合基金數據,不含FOF)

博時基金旗下的「雙王」基金經理王申和王衍勝,是當下市場上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固收+」股債雙基金經理組合,二人現共同搭配管理多隻優質「固收+」策略基金,在近兩年的震蕩市下為投資者創造了優秀的投資體驗。

深耕「固收+」領域:股債搭配 策略到位

「固收+」策略基金是指通過主投較低風險的債券等固定收益類資產構建一定的基礎收益,同時輔以小部分權益資產來增強收益,並滿足一定回撤控制要求的基金。「固收+」基金一般以絕對收益為目標,適合希望獲得高一點的收益但是又難以承受股市較大波動的投資者。

博時固收+「雙王」組合王申和王衍勝目前共同管理了博時宏觀回報債券(A:050016;B:051016;C:050116)及博時天頤債券(A:050023;C:050123)等優質「固收+」策略基金,其中王申負責固收部分的投資,王衍勝負責權益部分的投資,通過專業分工、股債合理搭配,達到更精準實現「固收+」投資策略的目的。

王申是博時基金固定收益總部研究組負責人、研究組總監,博士學歷的他擁有近十年宏觀固收投研經驗,對自上而下的宏觀利率和大類資產配置有資深的研究經驗,管理過多類公募基金產品。在投資過程中會以基本面自上而下驅動的大類資產配置視角為主,輔助對各類資產收益波動周期位置的量化分析,通過基本面和資產量化分析結合來實現絕對收益。

權益投資基金經理王衍勝則擁有七年大型公募基金投研經驗,擅長自下而上獲取絕對收益,持股相對集中,喜歡從安全邊際和預期差中找機會。

兩人共同管理的代表性「固收+」基金是博時宏觀回報債券,該基金A類份額自2018年3月19日「雙王」共同管理以來,在上證綜指下跌超過12%的市場環境下實現了28.11%的累計回報,年化回報達12.39%,過去兩年業績在銀河證券同類排名5/197,2018年業績在銀行證券同類基金中排名第一。憑藉這樣優秀的業績,博時宏觀回報債券榮獲了證券時報「2018年度一年積極債券型明星基金獎」,目前銀河證券、晨星三年期評級均為五星級。

博時天頤債券則是「雙王」目前在共同管理的另外一隻經典「固收+」基金,該基金在王衍勝任職期間(2018年3年19日至今,與其他基金經理共管)實現收益25.89%,年化回報11.47%,過去兩年業績在銀河證券同類排名9/197。今年2月,王申再度與王衍勝聯手深耕「固收+」,開始共同管理該基金。

王申、王衍勝在管「固收+」產品業績表現

(數據來源:博時基金、銀河證券、Wind,數據截至20200430,銀河證券同類是指債券基金-普通債券型基金-普通債券型基金(二級)(A類),基金經理管理的基金過往業績不代表未來表現)

值得一提的是,「雙王」組合即將開始他們在「固收+」領域的第三次合作,5月8日起,二人擬任基金經理的博時恆裕6個月持有期混合基金(A:009332;C:009333)正式發行,該基金投資於股票資產的比例不高於基金資產的30%,在「固收+」的投資策略上疊加了6個月持有期模式,對每份基金份額確認設置六個月的最短持有期,最短持有期期滿後(含最短持有期到期日當日)投資者可以根據需求繼續持有或隨時贖回,方便靈活,或將進一步提升投資者在震蕩市下的投資體驗。

展望後市:債券投資堅守票息為王 股票投資精選高安全邊際個股

「固收+」的投資簡單來說是用專業的判斷幫投資者做大類資產配置,需要綜合考慮宏觀經濟基本面、企業盈利狀況、股票市場情緒、估值等多重因素,根據市場情況對資產配置比例做出對應的調整,因此基金經理對市場的綜合判斷非常重要,這也是股債雙基金經理搭配管理在「固收+」投資上的優勢所在。

今年一季度,在新冠疫情的衝擊下,GDP增速大幅下行,1季度實際GDP同比大幅下降-6.8%,名義GDP增速降至-5.3%。

王申認為,從歷史上看,利率是和名義GDP增速高度正相關的。1季度經濟處於「冰凍」狀態,隨著復工復產和政府刺激政策的推進,預計二季度GDP增速降有所修復。但也要看到,由於全球供應鏈中的核心經濟體美國和歐洲,目前尚未全面復工復產,外需在二季度將依然疲軟,二季度GDP增速即便反彈,其反彈幅度也較為有限,但經濟增長反彈的方向是較為明確的。

他認為,經濟增長壓力最大的時期可能已經過去了,名義利率目前正處於底部區間,其短期大幅下行的概率不大。而從中長期來看,隨著名義增速中樞的進一步下行,利率依然存在進一步的下行空間。

在當前的宏觀環境下,王申表示「固收+」組合的債券投資部分比較適合以信用債為底倉,適度通過長久期利率債進行波段操作,堅守票息為王的策略。在具體的信用債細分類別上,他認為,在疫情的衝擊下,預計產業債將繼續承壓,在目前的違約企業中,產業債的佔比最高;在政府加槓桿穩增長的政策背景下,城投平臺或將成為穩增長的重要抓手,其系統重要性顯著增強,城投債目前依然具有一定的票息優勢;而隨著地產銷售的回暖,地產融資政策的放鬆,房地產企業整體的信用風險將顯著下降,雖然當前地產債的性價比已經顯著下降,但依然能貢獻一定的絕對收益。

展望國內股市的後續走向,王衍勝則表示,決定2020年全年市場表現的兩大因素分別是市場流動性和經濟基本面;一季度市場流動性對國內股市起到了決定性作用,預計二季度經濟基本面對市場的作用會逐步增強,A股市場走勢預計窄幅震蕩,指數性機會相對不明顯,但行業表現差異仍然突出。

具體來說,王衍勝認為,首先從全球宏觀環境來看,全球新冠疫情尤其是海外目前仍然處於相對嚴重階段,雖然邊際上有改善的跡象,但未來發展態勢仍無定論;海外市場在經歷前期集中下跌後近期出現較好反彈,顯示短期流動性危機初步緩解,但未來的信用風險難言解除。

其次,從國內股市微觀生態來看,考慮到國內抗擊疫情已取得初步的勝利,同時宏觀流動性層面政府也採取了較好的對衝措施,A股投資者情緒相對穩定且相比海外市場更為樂觀;目前A股估值水平整體處於歷史中低水平,但壓制未來市場趨勢性上漲的因素主要來自基本面的二季度企業盈利相對不佳。市場未來潛在利好的政策因素包括自上而下對內改革步伐的加速及深化,同時國內巨大內需市場的緩慢復甦及政府對經濟刺激政策的實施帶來經濟階段性景氣度的較快提升。市場未來所面臨的潛在風險仍然是全球政經環境巨大的不確定性以及國內地產等主導行業的發展能否保持相對穩定。

投資層面,王衍勝表示對於自己而言,正在發行的博時恆裕的權益投資將以絕對收益為目標,通過深度研究和持續跟蹤上市公司及相關產業,買入具有高安全邊際的個股並長期持有,選股的方向集中在醫藥TMT高端製造等新興成長性行業。

博時恆裕產品風險等級:中

基金有風險 投資需謹慎

王申任職時間:2015-05-22至今;王衍勝任職時間:2018-03-19至今

王申任職時間:2020-2-24至今;王衍勝任職時間:2018-03-19至今

王申任職時間:2019-10-14至今

相關焦點

  • 基金扎堆發行「固收+」策略產品 偏債混合型基金年內平均收益率11%
    多位基金經理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均表示,在當前股市、債市先後震蕩調整背景下,「固收+」產品的投資策略以債券基金打底,能貢獻組合收益的安全墊,同時精選優質權益類產品,把握市場機會的增厚收益,是穩健投資者的良好選擇。
  • 各類公司的固收、類固收理財產品還能買嗎
    保本增值型資金是指國債、其他高等級債券、養老金等固收或者類固收類產品,很多人也把信託歸到這一類別裡面了。而30%的高收益型資金是指股票、基金等產品。所以很多朋友絞盡腦汁的在想這40%的固收類產品到底買什麼呢?在回答這個問題前,我們先弄明白固收、類固收到底包括哪些類型的產品?
  • 震蕩市如何治癒投資糾結症?有哪些硬核避險基金可選?
    2、「固收+」策略基金  「固收+」成公募基金新晉網紅 真能成穩定收益神器?  「固收+」這個名詞近期經常出現在各大基金朋友圈,也受到不少投資者關注,有成為「新晉網紅」的潛質。目前這類產品中不少採用「固收+打新」等策略,屬於風格穩健產品。  數據顯示,目前有463隻偏債混合類基金(各類型分開計算),最近3年平均回報為18.98%,最近3年表現較好的有易方達安心回饋、易方達安盈回報、長安鑫益增強、銀河銀泰理財分紅、東方紅睿逸、博時樂臻、東方紅價值精選、博時弘泰等。
  • 「固收+」基金火力全開 今年規模已翻倍
    其中,新發基金成為「固收+」基金規模大擴容的主力,新發規模2910.75億元,在4000億元新增規模中佔了七成以上。多位業內人士表示,「固收+」產品的規模增長與基礎市場行情走勢密切關聯,產品在震蕩市呈現出強大的吸金能力。
  • 固收+理財,到底「+」的是什麼
    #最近,各大銀行頻頻發布「固收+」新品,並且受到了投資者們的熱烈追捧。那麼「固收+」到底什麼意思呢,這個「+」是要加什麼呢?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固收+」理財產品。1、固收+產品的定義固收+產品並沒有官方的定義,但市場上普遍共識,固收+產品為以固定收益類資產作為基礎收益,同時配置一定比例權益類資產或增強策略從而增厚收益的產品。
  • 固收+銀行理財表現如何?
    一、固收+產品的基本分類 「固收+」產品一般指的是以絕對收益為目標,以風險較低的債券等固定收益類資產為底倉構建的一種理財產品,該類產品通常在嚴格控制回撤的前提下配置風險資產及策略以增厚收益,具有收益穩健、風險可控的特徵。作為銀行固收類理財產品中備受追捧的新品種,2019年固收+產品數量[1]在銀行固收類產品中的比例達到四分之一。
  • 「固收+」有何魔力?寶盈「祥」系列再推新品
    作為當下的受到熱捧的理財概念,「固收+」到底有何魔力?我們需要先了解, 什麼是「固收+」? 「固收+」是市場中一種投資策略,通常是以固定收益類資產打底,再搭配其他資產博取增強收益的策略。
  • 「固收+」正興起,未來或替代理財產品
    「理財已死,『固收+』當立」、「XX銀行定製的『固收+』產品發行規模破百億」……,市場上關於「固收+」的聲音越來越多, 「固收+」產品數量和規模均出現爆發式增長。截至12月8日,主打股債策略的「固收+」基金(以偏債混合基金、二級債基為統計口徑)顯示出強大的「吸金」能力,整體發行量已達3340億元。過去的2019年,「固收+」產品全年發行數量為70隻,募集總規模690億元。2020年存量「固收+」產品也獲得較多淨申購,同比來看平均份額增長28%,規模增長30%。
  • 機警理財日報 丨工銀理財兩處長被帶走調查 工行固收今年來已4人...
    機警理財,機智投資 【風險預警】 1、工銀理財兩處長被查禍起委外腐敗 工銀理財固收處處長李超(原資本處處長)、交易室處長易重彬
  • 「固收+」頻上新 公募多樣化做加法
    數據顯示,以初始基金為統計口徑(下同),在目前100多隻確定了發行時間的新基金中,「固收+」產品的數量達到了23隻,分別為18隻偏債混合基金和5隻二級債基。從基金管理人來看,23隻「固收+」產品大多出自頭部機構,如博時基金、廣發基金,還有招商基金、鵬華基金等老牌固收大戶。
  • 「固收+」成理財承接利器,鵬華招華成穩健投資好去處
    在資管新規打破剛兌大背景下,低風險理財產品收益率持續下降
  • 扎堆購買 大唐財富:固收類產品成上市公司重要理財渠道
    「房住不炒」的政策環境下,曾經最受高淨值人群青睞的房產投資似乎已經無法為財富保駕護航。面對紛繁的市場,哪些投資品類最受投資者尤其是高淨值人群歡迎,股票?基金?股權?這些都不是!有錢人的最愛是「固收」和「固收+」產品!扎堆搶購他們選擇穩穩的幸福作為一家專業的財富管理機構,自2011年成立以來,大唐財富為眾多高淨值客戶提供資產配置服務。
  • 匯華理財首隻新品亮相 主打固收增強策略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王彭)12月10日,匯華理財首款產品――匯嘉封閉式固定收益類理財產品正式發售。據公開資料顯示,該產品的投資思路是結合靈活主動的資產配置與成熟的動態風險預算策略,在各市場環境下充分發揮主動管理的投研能力,合理配置大類資產,捕捉市場機會,以實現絕對收益目標。
  • 首發規模是去年的4.3倍,「固收+」基金為何突然火了?
    也就是說,今年以來「固收+」產品新發規模將至少是去年的4.3倍。就在上個月底,某頭部公募發行的一隻「固收+」產品引來近200億資金的瘋狂追捧,再一次印證了「固收+」的魅力和火爆。隨著「固收+」產品的火爆,多家頭部公募基金也紛紛加碼布局這一領域。
  • 「固收+」爆紅!穿越牛熊八成產品賺錢,關於固收私募你知道多少
    疫情和石油戰造成了年內全球經濟衰退的風險,加劇了市場波動,每逢股市調整之際,比起大起大落的收益,不少投資者便會更傾向於將目光投向相對穩健的理財產品,震蕩市之下更想要穩健的幸福。在全球低利率蔓延、宏觀貨幣政策相對寬鬆的背景下,兼顧固收與權益資產、避險作用與收益增厚能力俱佳的「固收+」類產品持續受到投資者的關注。
  • 銀華基金鄒維娜:給「穩穩的幸福」加點糖 「固收+」成理財替代新方向
    隨著資管新規過渡期步入倒計時,萬億銀行理財向淨值化轉型勢不可擋,為公募「固收+」產品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在股債劇烈波動的環境中,固收加什麼、怎麼加,才能給投資者帶來低回撤的穩健收益?銀華招利擬任基金經理鄒維娜在實踐中探索出了一條新思路。  固收怎麼加?
  • 銀行理財收益率滑坡,有沒有替代品?這款「固收+」了解一下|特約發布
    並且在政策要求打破剛兌的背景下,銀行理財也紛紛改成了淨值化產品,不再像過去那樣穩賺不賠。去年一波債市暴雷,個別銀行理財也曾出現過當期產品虧損。前幾年躺贏5%以上收益率的好日子,似乎回不去了。對「穩健型投資者」而言,有沒有一些替代性選擇呢?日前民生銀行聯合嘉實基金等18家大型基金公司,全新推出理財替代主品牌「民生磐石」。
  • FOF賦能"固收+" 這場"固收+"plus直播吸引數萬人圍觀
    該基金將採用"固收+"策略,同時依託嘉實基金實力雄厚的資產配置團隊以及王牌FOF舵手鄭科等多重優勢,為投資者打造不一樣的"固收+",為穩健投資提供新選擇。嘉實基金資產配置投資部執行總監鄭科打造"固收+"升級版,穩健理財新選擇FOF的優勢和魅力FOF就是一站式為客戶解決了挑基金的困難,投資體驗非常好,不用費心費力挑選基金等優勢,再加上FOF背後是一個資配團隊,它通過很科學的資產配置的方法論,不僅僅在挑選基金
  • 再議「固收+」的攻守道
    多名金融市場專業人士均對《證券市場周刊》記者表示,「固收+」產品契合了低利率環境下的老百姓(603883,股吧)穩健理財的需求,又順應了當前監管部門對資管產品「淨值化」的指導要求,因而有其強大的內在成長邏輯。展望2021年,在資管新規大限到期、權益類資產預期回報下降的背景下,「固收+」產品還有望在財富管理產品譜系當中佔據更大的份額。
  • 富國基金固收+新品正發行 全能型選手俞曉斌擔綱
    產品走向淨值化、「保本」逐漸成為過去時、「固收+」產品需求熱度上升等一系列聲音, 都預示著「固收+」產品正成為低利率時代下投資者資產配置的「剛需」。近期各大基金公司密集推出「固收+」基金,搶佔發行市場,這麼多的「固收+」產品,投資者該如何選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