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香港《星島日報》「東網」等港媒報導,法國總領事位於香港山頂金馬麟山道8號的官邸15日被竊。香港警方到場調查,發現住宅窗戶被打破,懷疑匪徒由窗戶進入,經初步點算,價值數千港元的廚具,以及約1500港元(約合1330元人民幣)及200歐元(約合1537元人民幣)被盜。
法國駐港總領事官邸。(圖片來源:香港《星島日報》)
據報導,15日下午3時許,香港警方接到報案稱,位於山頂的法國總領事官邸,屋內有搜掠痕跡,窗戶被破壞,懷疑被人破窗潛入盜竊。警方隨後到場調查,法國駐港澳總領事官明遠(Alexandre Giorgini)其後也返回寓所了解。
報導中提到,15日早上法國駐港總領事官邸內沒有人,領事一家與傭工全部離開,下午傭工返回後,發現窗戶被人撬毀,於是通知領事及報警。經初步點算,約值5,000港元的廚具、約200歐元及約1,500港元現金被盜。案件列爆竊,交由中區警區刑事調查隊跟進,正追緝竊賊歸案,暫時沒有人被捕。「修例風波」至今超過半年時間,香港爆竊與打劫事件頻發。香港《大公報》曾報導稱,暴徒接連發起非法暴力活動,警方疲於奔命,歹徒渾水摸魚趁亂犯案,以致香港爆竊與打劫案件數顯著增加。
據警方統計數字顯示,香港的金鋪和表行等劫案近年每年只有2至5宗,2019年上半年也只有1宗,但單是2019年11月份已發生至少5宗金鋪和表行劫案。爆竊案在過去3個月更大幅飆升。有消息稱,2019年6月至9月爆竊案有720宗,按年急升49%;車內盜竊有415宗,按年上升34%;劫案有53宗,按年升7%;刑事毀壞及襲警案分別上升近30%及一倍。
延伸閱讀:
英百年報紙抹黑港警,反被英領事館打臉,亂港暴徒:被「深深背叛」
亂港分子的上躥下跳,時不時,還在香港上演。
11日下午,香港警察就在英國駐香港總領事館外拘捕了一批「示威者」,包括一名15歲女子。
據媒體報導,警方接到報案稱有人在領事館外進行塗鴉、噴標語。隨後警方派防暴警員到場並截查在場人士,在一名15歲女子的攜帶物品中搜到一支噴漆,故以「涉嫌刑事毀壞」將其拘捕。
按理說,這本來是一起普通的執法行為,警方對媒體透露,11日下午的行動是接到英國駐香港總領事館方面的報案後出警的。
警方也披露,在行動前和執法期間,都有知會領事館,並就如何處理一直與領事館溝通。
香港警察在社交媒體上發布消息:警方接報
13日,香港警方在其社交媒體上,發布《警察訊息》的視頻上也提到了此案。
英國《泰晤士報》造謠生事 抹黑香港警察
然而,13日英國報紙《泰晤士報》卻刊登了一篇題為《香港警察「擅闖」英國領館實施拘捕》的文章,試圖為亂港分子「洗地」。
文章稱,香港警察被指擅自闖入英國駐港領事館內院並拘捕抗議者,「一位英國人權活動者表示(領事館)並沒有請求香港警方出動」,要求英國領事館及外交部就此作出解釋。
領館回信打臉英國《泰晤士報》
14日晚,「港獨」組織「香港自由新聞」很「沮喪」地發了一篇推文:
「英國外交和聯邦事務部證實,因為領館外有發生潛在犯罪行為的可能,英國領事館通知港警,最後有示威者被拘捕。」
這篇貼文,不小心披露了真相,戳穿了《泰晤士報》指責香港警察「非法逮捕」的造謠行為。
英國駐香港總領事館在回應「香港自由新聞」的信中明確表示,當晚是他們通知香港警方領事館外有發生犯罪行為的危險,香港警方接警後來到位於金鐘的領事館外,最終做出了拘捕決定。
△「香港自由新聞」發表英國領館回信截圖
百年報紙《泰晤士報》被pia pia打臉。
亂港暴徒表示「很受傷」頗有些被「深深背叛」的絕望
英國領事館的回信也讓一些「亂港暴徒」倍感失望,而對於那些自視還是「英國子民」的暴徒來說,這簡直是「深深的背叛」↓↓↓
「我真的沒想到!震驚!」↓↓↓
「英國政府甚至不敢提到給香港警察『打過電話』的事實,而是說:分享了信息!!!丟人!」↓↓↓
「英國一次又一次背叛香港人,我知道很多人喜歡英國,但現在是時候認清楚,他們根本幫不上忙!」↓↓↓
「18國領袖」致信林鄭月娥批港警,是眼瞎還是心黑?特區政府回應
翻開新聞,看到毒媒《立場新聞》標題「18 國 40議員、宗教領袖致林鄭公開信關注警暴」,心頭一驚,當年有八國聯軍侵華,難道現有18國聯軍攻香港?
有理哥打開細看,沒看到哪18國,也沒看到啥領袖,最大的就是英國下議院前議長白高漢、前外相聶偉敬。恕我孤陋寡聞,這兩個人我也沒聽過,但是既然能單獨點出來,好吧好吧,我就當你是「議員、宗教領袖」吧。
我們來看看公開信,信是給特首林鄭月娥的,我們一條條來讀。
「領袖」們說:極度關注警察在聖誕期間武力升級,對警方近距離向「和平示威者」、「無辜的路人」發射催淚彈、胡椒噴霧、橡膠子彈,感到非常震驚,甚至有兒童和青少年被毆打,有的人面部被橡膠子彈射中,可以造成嚴重傷亡,違反國際標準。
聖誕節,好像不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但是你們既然關心那也可以說說。平安夜,黑衣暴徒除了「日常項目」毆打市民、破壞不同政見的商店、打砸中資企業、襲擊警察之外,還打砸燒了英資企業滙豐銀行的旺角分行。只因為滙豐銀行依照法律程序,凍結了支持暴亂的「星火同盟」洗黑錢帳戶。
「領袖」們看到了「和平示威者」、「無辜的路人」是怎麼對待不支持暴亂的商店嗎?
忘記了「領袖」們都躲在萬裡之外的歐美了,只有港人才能看到事實。2019年12月25日港媒東網新聞就以《黑暴勢堵尖沙咀,平安夜不平安》為標題,報導了平安夜黑衣暴徒大肆破壞油尖旺的暴行。蒙面黑衣人在市民慶祝聖誕的熱門地點尖沙咀傾巢而出,四處堵路破壞,挖掘地磚作為武器襲擊在場警察,警方施放催淚彈、橡膠彈還擊,並出動水炮車及裝甲車止暴,黑衣人沿旺角方向且戰且退,期間一度在旺角站縱火,迫使港鐵要關閉該站,打斷港鐵通宵行車服務。同時破壞旺角滙豐大廈的玻璃幕牆並縱火,噴漆塗鴉,騷亂一直持續至聖誕凌晨仍未結束。
鐵一般的事實擺在面前都看不見,「領袖」們是眼瞎了吧!
同樣的事情,如果發生在「領袖」們的英國,會怎麼樣?
2019年4月,倫敦氣候變化活動人士遊行抗議。輪到自己國內,英國毫不猶豫舉起「法治」的大旗,對衝擊社會治安的越界行為,抓人清場。警棍、催淚彈、防暴彈齊上陣。英國《每日郵報》直接將此次的示威者稱為「暴民」與「烏合之眾」;《英國電訊報》則形容示威者是「大腦死亡的假內行」。據《衛報》報導,時任英國內政大臣賈維德還直接呼籲動用全部執法力量去對付「佔領」城市街道的抗議者,並讓警方不要「心慈手軟」。警方在執法時也的確沒有手軟,一周內便拘捕了近千名示威者。
「領袖」們的雙標不止對萬裡之外的中國香港眼瞎,對自己國家的事件也睜眼瞎。
接下來「領袖」們又說:「留意到警隊侵犯採訪自由」。
所謂的 「記者」、所謂的「採訪自由」被侵犯分別是什麼?「領袖」說的應該是這些吧:
2019年8月12日,黑衣暴徒圍攻正常採訪的香港中通社女記者,強迫記者刪除採訪設備中的圖片。
2019年8月13日,《環球時報》記者付國豪在採訪香港機場非法集會中,被暴徒毆打、非法拘禁、捆綁、凌辱。
2019年8月20日,一群香港記者,於香港警察記者會上充滿敵意地包圍一名廣東電視臺記者,要求她出示記者證以證明身份,企圖進行驅逐。
2019年8月至10月,香港最大電視臺TVB,因為直播中播放了暴徒打砸搶燒的畫面,被暴徒報復。採訪車多次被砸,記者多次被打,攝像機多次被摔。導致電視臺無奈向法院申請「禁制令」,禁止毆打TVB記者。
大量香港市民,也僅僅只是因為對示威現場拍照,即被黑衣人以攔截、盤查、檢查手機等方式侵犯個人隱私,甚至被「私了」。黑暴使他們失去了公民應有的隱私和記錄權力,乃至人身安全。
新聞自由不只是新聞界的自由,而是涉及每個人的自由,看不見、摸不著,但關係到每一個人。香港社會因為黑暴橫行,逐漸失去曾經擁有的新聞自由。「領袖」們不關心香港市民、不關心客觀中立的媒體,卻根據自己臆想懷疑港府打壓「黃媒」、「黑記」的「採訪自由」,而與之相反的事實卻又再次「看不見」。
然後呢?「領袖」們還說「暴力行為是對警暴恐懼。」
事實是什麼?香港警察在聖誕節期間以至在過去六個月所採取的行動只是應對暴徒的破壞襲擊行為。香港警察一直保持克制,並以最低武力去恢復社會秩序。就武力使用而言,警方有清晰指引,符合國際人權標準。
自去年6月9日起,過千場示威、遊行、集會,許多演變成為暴亂。一直以來,香港警察都配合和平、合法的公眾集會和遊行,尊重香港市民合法遊行、集會的權力。但如果示威者訴諸暴力、破壞正常社會秩序,警方在別無選擇及在情況許可下發出警告後,會使用適當的武力防止市民生命及財產受損。這也是放之四海皆準的真理。
如果香港警察不採取行動,暴徒將不斷升級暴力、到處破壞,甚至製造致命武器。香港理工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兩家大學,都因為校園被暴徒毀壞,至今仍在修復。香港立法會大樓,也因為警方為避免人員擁擠踩踏導致傷亡,撤出後遭受滅頂之災,內部被暴徒嚴重破壞。
過去六個月,雖然香港警察不斷努力,但蒙面暴徒依然破壞大量公共設施和商店、縱火、投擲燃燒彈,以及在多區肆意襲擊警務人員和持不同意見的市民,嚴重擾亂社會秩序。一名無辜市民在光天化日下被暴徒放火焚燒,另一名清潔工被暴徒用磚頭砸死。截至今年1月1日,共有520名警務人員在該場風波中受傷。
因為香港警察的專業、克制,沒有任何示威者因為警方的行動而死亡,反而多名警務人員在行動中嚴重受傷。這些都是血淋淋的事實,如果外國「領袖」統統都看不到,那確實不是「眼瞎」,而是「心黑」了。
對於「領袖」們的「眼瞎」、「心黑」,特區政府迅速發表措辭強硬的聲明,「嚴正反駁外國政客和人士聯署公開信中的失實誤導言論」,指香港是中國不可分離的部分,外國政客和團體不應以任何形式幹預香港內部事務,又指公開信以制裁作為威脅,嚴重幹預香港管治、自治,以及國家主權,「任何政府都不會容忍這種行為或向這種壓力屈服」。
不管來的是八國聯軍,還是十八國領袖,抑或銀河系聯盟,香港事務就是中國事務,有事請找中國中央政府。謝謝。
來源:綜合環球網、央視新聞、有理兒有面微信公眾號
流程編輯:tf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