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的回答就是,為什麼不呢!Balmain這個品牌本身就是一個奢華與好品味的代名詞。這次可以花很少的錢買到巴黎時裝貴族的設計。Balmain從來就是一種貴族美學的時裝樣子。它代表了奢侈,好品味,貴族式的生活方式,提到Balmain,就會讓人聯想到拿破崙的白蘭地,冬季去瑞士滑雪,夏日裡,被日光照耀出的凡爾賽宮的金碧輝煌,這就是Balmain,從誕生之日起,它就非常lavish,慷慨充滿激情,如法國大革命中起伏的血性與口號。以Balmain為代表的二戰後巴黎時裝,把一種奢華享樂的美學感覺重新帶回了時尚界。
在Peter Sarstedt演唱的那首《Where Do You Go To (My Lovely)》中,巴黎時裝品牌Balmain被提及,它連同歌詞中其他被提及的彰顯個人好品味的事物一道被歌唱著,在一派憂傷中,我們得知一個高級品味的巴黎女人的衣服基本就是Balmain。先來聽一下這首歌唱了Balmain的歌曲吧:
歌詞有云:
You talk like Marlene Dietrich
And you dance like Zizi Jeanmaire
Your clothes are all made by Balmain
And there's diamonds and pearls in your hair yes there are
You live in a fancy apartment
Off the Boulevard Saint Michel
Where you keep your Rolling Stones records
And a friend of Sacha Distel yes you do
But where do you go to my lovely
When you're alone in your bed
Tell me the thoughts that surround you
I want to look inside your head yes I do
I've seen all your qualifications
You got from the Sorbonne
And the painting you stole from Picasso
Your loveliness goes on and on yes it does……
初次聽到這首曲子是在美國鬼才導演Wes Anderson(《布達佩斯大飯店》的導演)導演的短片《騎士酒店》(Hotel Chevalier ,2007)中,女主演Natalie Portman與男主演Jason Schwartzman站在巴黎酒店的陽臺上,這曲憂傷又戲謔的歌被反覆吟唱,它像是一曲關於品味,愛情與失去的歌曲,我們各自穿戴好西裝,選出那件Balmain,這些都是關於時裝的情愫,它們在其他媒介中被映襯與牽扯,牽扯出的實則是一種類似於巴黎氣質的魅力光環,就此,Balmain放佛成為了一種巴黎與好品味的代名詞?
(Hotel Chevalier劇照。)
(Balmain的創始人Pierre Balmain在女模特身上調整自己設計的Balmain女裝,1947年,巴黎。)
Balmain的創始人是Pierre Balmain ,1914年5月18日出生於法國聖尚德莫列訥 (Savoie, St.Jean De Maurienne)。1945年,Pierre Balmain在巴黎的 Rue Francois 第一街上開設了自己名字的高級時裝公司。Pierre Balmain用自己的設計讓女性形象旋即擺脫了戰爭時代痛苦的創傷,給予巴黎女人瀟灑而富有魁力的外形。此前,因為戰時物資的缺乏,法國時裝設計走了簡約和精簡的路線,二戰剛一結束,Pierre Balmain的設計理念又把巴黎時裝的一種雍容華貴與精緻典雅帶了回來。有一則軼事是,年輕的Pierre Balmain與Christian Dior先生在巴黎共事過一段時間,但二人卻是競爭對手,一個豔麗,一個優雅,現在回憶起來,真是一場不分伯仲的好戲啊!正是因為誠如Christian Dior,Pierre Balmain這樣的設計師的努力,使得巴黎自二戰後迅速恢復時裝之都的美譽。如果把時裝比喻成一種人類的fantasy,我們愛做夢,愛美的心境因為有了Pierre Balmain的點綴與雕琢,成就了一時的大美,而這樣的fantasy才能幸福存在,一了時裝人士的夙願吧。
Pierre Balmain先生在服裝上使用的標籤是他的全名「Pierre Balmain」,當時絕大多數時裝設計師都是如此。眾所周知,Pierre Balmain最擅長設計日常套裝,溜肩的收腰小外套被視為上世紀50年代的經典造型之一,因此他也獲得了「日裝之王」的美名。1982年6月29日, Pierre Balmain於巴黎辭世。Pierre Balmain辭世之後,Balmain品牌的火炬先後傳給了著名設計師 Erik Mortensen 和年輕的 Herve Pierre。不得不提到設計師Christophe Decarnin對於Balmain的傳承與創新,並且奠定了如今我們對於當代Balmain的印象:摩登、性感、街頭、帶著強烈的搖滾氣息,也是Christophe Decarnin為Balmain創立的全新風格,作為一位法國人,Christophe Decarnin深知法國女人喜歡穿什麼,準確來說是巴黎女人喜歡穿什麼,她們的氣質、她們的色彩、她們的姿勢,同時他屬於這個時代,他知道年輕人關注的話題和關注的人物,他知道如何將全新的設計與古典的元素相結合,這些基本認知為他的設計奠定了方向和基礎。而使他的設計能夠如此受歡迎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Christophe Decarnin給了女性穿著的力量,一種前所未有的體驗:將性感和摩登建立在舒適隨意的街頭美學上。這或許是他與Pierre Balmain最大的相似處:知其所需,予其所需。
現任Balmain的設計總監是Olivier Rousteing,這位年輕設計師於2011年接下Balmain的創意總監一職。Olivier Rousteing畢業於法國ESMOD高級時裝藝術學院,曾為義大利著名設計師Robert Cavlli工作過6年,2009年開始為Balmain工作,為Balmain的前任創意總監Christophe Decarnin的副手。從這幾年的表現來看,Olivier Rousteing並沒有辜負他的天分和Balmain品牌長久積累下來的人氣。他在延續時尚、性感、有點叛逆和街頭這幾個Balmain經典風格的同時,還建立了屬於自己的磁場。
(Balmain 2013年秋冬男裝系列,巴黎昔日奢靡的宮廷風格依然依稀可辨。)
(Balmain 2013年秋冬男裝系列。)
(Balmain 2015年春夏男裝系列,拼色機車夾克是這一季的亮點,從街頭風中吸取了嶄新靈感。)
(Balmain展示的是野性但是獨立的都市性感味道。)
(Balmain現任設計師Olivier Rousteing。)
(Balmain現任設計師Olivier Rousteing是一個悶騷的主。)
談到這次和H&M的合作,Olivier Rousteing說,「這會是一個挑戰,我不想失去工藝,不想丟掉Balmain的貴氣和魅力,但我也想和大街上不同年齡的人們對話,這個系列將不同於其他。」相信,傳承了Balmain經典的法國高級時裝屋的貴族氣質,混合了新時代的青年文化風潮,Balmain X H&M系列絕對會是熱愛時尚,追逐好品味,又充滿了新世代不羈性格的你,可以去駕馭和輕鬆擁有的時裝新品。
首先,一道回顧一下前不久在紐約呈現的今次Balmain X H&M秀吧!
(華麗,大氣,充滿一絲巴黎宮廷的雍容,但不失時髦的現代氣息。)
(在Balmain 2015春夏男裝系列中,曾有類似的拼色機車夾克出現。)
(超模Karlie Kloss也為Balmain X H&M行騷!)
(Balmain X H&M 女裝細節。)
(本次Balmain X H&M的廣告大片中,特別有中國男模郝允祥的身影,凸顯了Balmain X H&M依然可以被亞洲人駕馭的無限可能!)
此前有評論認為Balmain的高貴與法國血統可能和亞洲人的體型與氣質不太符合,不過從現在已經曝光的中國明星身穿Balmain X H&M的圖片來看,Balmain X H&M的華麗,搖滾與迷幻,依然可以被亞洲身型所carry,並且產生出一種別樣的時裝效果,各位時裝人士大可嘗試搭配一番,塑造自我好品味與好風格。
「小鮮肉」鹿晗演繹Balmain X H&M 設計師合作系列男裝經典單品混搭,青春洋溢帥氣十足!
「男神偶像」李晨穿著Balmain X H&M 設計師合作系列男裝,打造帥氣機車風。
當然,還有我的女神Sammi鄭秀文也在微博上示範分享了Balmain X H&M女裝,這款可以襯託女王範兒的閃亮洋裝裙,性感又凸顯時髦的都會氣質,是夜場女王的首選。
而就此系列的男裝來看,以下是「賣飛佛」——我自己非常喜歡的男士單品,基於本平臺比較偏心男士打扮,所以就選擇我喜歡的男士單品分享一下給大家吧:
張樸
作家,挪威奧斯陸大學媒體學碩士,曾在BBC實習工作。出版文集《孤獨要趁好時光:我的歐洲私旅行》《香港的前後時光》(內地與港臺版)《仿佛,一場告別》。
歡迎掃描以下二維碼,訂閱我的微信公眾平臺:張樸好時光!微信號:je_suis_zhangpu,在這裡,我和你分享我的私人旅行,獨立雜誌,藝文風景,城市文化,時裝旨趣。若你喜歡,點擊右上,分享到你的朋友圈,告知你的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