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見的女人》:性與生活,請給她們說「不」的權利

2020-12-08 果汁兒有點甜

故事的背景是上個世紀50年代的裡約,在妹妹吉達為愛私奔後,尤麗狄茜與妹妹終身未見,在同一座城市裡各自經歷著生活的苦難,活在最親近的男人們隱瞞的真相裡。影片充滿了對父權社會之下女性所受壓迫的控訴。

敘事、色彩、構圖

敘事以古典主義通信和日記為主體的敘事形式清晰地呈現人物的時空對比,兩位女性獨白式的敘述冷靜而又克制,呼應當下「女性書寫」的主題,無形中牽動人心。

色彩電影具有明顯的南美風情,色調總體偏暗、偏藍綠、偏暗黃色調。畫面色彩符合人物性格特點,暗示人物命運,與巴西獨特的文化氛圍契合,使得影片具有一種詭異又神秘的美。

構圖精心設計的油畫式構圖,融合了古典與現代的美感,影片通過構圖來揭示女性的處境,在雙人構圖中,通過前後景的錯落安排來表達女性之間悲喜相通的情感。

看不見

看不見的對方

影片開頭夢境般的處理,是對後面整個情節的隱喻。

因為她們父親和姐姐丈夫的阻撓,姐妹倆至死都沒有相見的機會,即使生活在身邊,也如迷霧遮擋一般看不見對方,在同一座城市裡經歷著各自的苦難。

把兩姐妹分開的,不僅是父權的壓迫,還有社會貧富階級之間的差異

看不見的自我

尤麗狄茜對父親安排的順從,對丈夫欲望的妥協,對婚姻生活的無力。

受婚姻束縛、思想被囚禁的母親認為尤麗狄茜的音樂夢想,對女人來說是多餘的、次要的。

「因為在彈琴時我消失了」

尤麗狄茜只有沉浸在鋼琴的音樂世界裡她才擁有完整的意識,她不再是依賴於男性的妻子、母親、家庭主婦。在彈琴時,她才能看得見自己,她在自己的世界裡感受到了自由,這是她日日重複日子裡的救贖。

看不見的女性

男權社會體系下,從人到社會,對女性要麼給予要麼剝奪,設定女人世界的邊界與法則。對服從的女人給予受限的世界,對抗拒的女人剝奪她的生存,女人作為人類社會的一半構成的存在被視而不見。

影片中,男性擁有絕對的話語權。吉達被趕出家門時,媽媽甚至連阻止的權利都沒有,似乎每一個男人都想囚禁女性,就像母親和尤麗狄茜被禁錮在家庭的雜務和索愛的床上,無視她的夢想,也正像父親和尤麗狄茜的丈夫一起將吉達這個汙點摒棄,變得隱形看不見一樣。

原生家庭的痛父親是權威的象徵,也是扼殺親情的利器。

在父親眼中,追逐愛情並私奔的行為是恥辱,給吉達塞錢的行為更是一個父親對女兒尊嚴的踐踏。

父親刮魚鱗的狠厲也凌遲著妹妹對家庭溫暖的渴望。母親只是父親的附屬品,在驅逐女兒的過程中她沒有抗爭的權利。

極具諷刺的是家庭製造了生活騙局,而不是溫暖。

父權社會的壓迫體現在失衡的家庭倫理關係中,姐姐和妹妹在家庭的話語權被父權所壓制,妹妹逐漸對親情產生了深深的抽離感。

原生家庭的創傷間隔了血緣上最本質的情感。所謂的家庭是生活的同謀者。

兩性之間的痛

吉達遭到摯愛的背叛,而尤麗狄茜猶如困獸在婚姻的囚籠裡掙扎,雙方的「看不見」都給對方製造了美好的人生。

女性意識被男性主導的話語權所壓制、蔑視,生理、心理皆被男性主導。

尤麗狄茜逐漸在丈夫強制的壓迫下逐漸妥協,丈夫支配著她的身心,在尤麗狄茜對性產生懵懂時便粗暴強勢地佔有了她,情慾的發洩成為傷人的利器,女性的生育權成為了男性的附屬品,而吉達在男性的世界中塑造自己。

所謂的夢想只屬於兩個人,她們隱形於社會。

社會的痛

影片中的性別歧視不僅來自於人,也來自社會。對於男性的權力,社會制度給予下意識的擁護,男性的尊嚴與地位被絕對彰顯。女性的妥協不僅來自於施壓的人,也來自社會的歧視與排斥。

社會階級也無形中拉遠了雙方的距離,一座城市,隔絕雙方的是城市的建築還是身份等級的差距?強烈的對比中「看不見」尤為沉痛。

女性「單身母親」的身份成為社會規範化的標籤,電影的控訴壓抑而沉痛,而現實更為殘酷。

性,與權力

影片中的男權思想和性緊密相連。影片中關於性的描寫,都充斥著壓抑暴力,女性作為一種洩慾工具,忍受著男性極端的雄性行為。

吉達用自己的身體換取嗎啡,無形中物化自己。說明在她的潛意識裡認為性可以作為一種補償,一種工具,甚至是一種能實實在在看見的東西。

男權思想的控制,不僅僅有身體的控制,也包括精神上的「洗腦」。

男性社會中認為女人具有與生俱來的負面意義,被認為是骯髒的,下流的。是男性社會裡誘惑一般的存在,扮演著被徵服、被馴化的角色。

女性長期處於一種「被操控」的狀態下,長期的精神控制使得女性開始自我審查、自我閹割。

「我本應該把那條可怕的綠裙子剪成碎片」

女性的外表為男性的行為賦予所謂的「合理性」,外貌、衣著都被看作是取悅男性的工具,認為女性是男人的附屬品和戰利品,層層的性別枷鎖,導致男權控制下的女性越來越「看不見」。

性之下還有生育:女性被淪為生育工具。性被看作是男性的權力,妥協與讓步的通常是女性。

吉達在懷孕的狀態下被男友拋棄,姐姐尤麗狄茜因為因為「母親」的角色,放棄了自己多年的夢想。

女性被家庭倫理與道德綁架,被婚姻囚禁,自主意識逐漸喪失。

Everything in the world is about sex expect sex itself,sex is about power.

「生活中的一切都和性有關,除了性本身,性關乎權力。」這一權力賦予了男性話語權和社會地位,可以不受女性的抗拒的影響,向對方貫徹並且實施自身的意志。

世界上所有的競爭,都是為了擁有更優越的繁衍的條件,這是出於動物的本能,是寫在基因裡的東西,人類也不例外。

男權社會下這一點更加明顯:男性擁有更多更大的主導權,不管是在性上,還是在社會力量上。而女性往往只能被動接受,接受這種「看不見的自己,看得見的人生」。

我是果汁兒,想被你捧在手心裡,用聲音和文字溫暖你的心,喜歡就關注我吧,我們下期再見。

相關焦點

  • 坎城冷門佳片《看不見的女人》:她們被無視的人生
    它就是巴西電影《看不見的女人》。在打分網站IMDb上,電影得到了8.0的高分。《銀幕》雜誌稱讚電影「深厚情感超越任何言語」,更提醒觀眾「最好要準備手帕」。畢業於紐約大學的巴西導演卡裡姆·埃諾茲是一個擅長用視覺和色彩講故事的人,作品常常關注LGBT等小眾人群。
  • 男女博弈的核心:性與權利
    這不是一篇適合所有人閱讀的文章,人生尚未有過起伏跌宕且腦運動長期處於安靜狀態的讀者,請務必不要繼續看下去。第一段話即是表態也是測試。如果你看了這幾十個字就心生不悅,情緒如此泛濫又容易被挑釁的你更不適合看下去。我收到一封這樣的來信——拾一,您好。
  • 性行為中,女性有說「不」的權利嗎?
    世界高速運轉,她們投身其中。她們正以一種「新」的方式塑造自己的事業和生活。 這是英國性教育宣傳片《Tea Consent》向人們科普性知情同意的方式,拿請人飲茶類比人們在交往中取得性知情同意的幾種情形,它明確了性行為知情同意中幾個核心準則:一個人在意願不明確、中途改變主意或者處在無意識狀態時,都不代表他們「同意」。
  • 拒絕談「性」色變,看她們怎麼玩!
    性是成年兩性相互吸引的焦點性是生命得以繁衍的關鍵性是家庭教育的重要一篇世界各國的女人在情感表達和情趣需求等方面大不相同,美國女人奔放、意法女人優雅、日韓女人青春、中國女人隱晦……但我們絕不對「性」閉目塞聽,我們要一起走進女人的內心世界,打開我們的「性福觀」!
  • 他的《她們》:沒有女漢子,只有第三性
    這並不是一個能簡單地用陳世美秦香蓮模板概括的故事,在那個時代甚至不是什麼新鮮的故事,比如路遙小說《人生》裡的高加林。她希望通過婚姻過上好日子,但這不是他想要的好日子。他有追求自己更好生活的權利,也通過努力獲得了通往新生活的車票,而她想改變命運,只能依靠他,或別的男人。她是如此,《她們》中的大多數也一樣。
  • 「女人為什麼不該看男人手機?」三個女人說了大實話
    由於手機的特殊性,在兩性關係中,很多女人為了證實男人對自己的愛,或者滿足自己的安全感,常常會要求查看對方的手機。認為這是自己理所應得的權利,這是為了維護這段關係的穩定。其實這反而給雙方關係埋下了隱患。女人為什麼不該看男人手機呢?我請教了周邊的女性朋友,她們跟我分享了自己的想法。
  • 看不見的性奴隸
    「12年來,我一直很想和男人一起達到高潮,現在聽起來,似乎是永遠不可能達成的夢想了。和他在一起,我就像個可愛的太監,只有當我自己獨處(自慰)的時候,我才是一個性慾完滿的正常人。」    這個女人為何要說她和自己做愛,就是個「性慾完滿的正常人」,可是她和男人做愛時卻是個「可愛的太監」?從她的告白中,我們發現女性正陷入性愛的兩難之中。
  • 與其說是關於性的暴力,不如說是關於權利
    臺灣青年作家:林奕含(1991-2017)即使捂住眼睛不去看開篇那行:「改編自真人真事」、暫時忘記作者林奕含的真實遭遇、拋棄一切的輿論渲染和流量指引、回歸到文本、回歸到房思琪本身,這仍然是一本值得認真閱讀的小說。
  • 【創業雞湯】【奧斯卡2020】《她們》的動人金句,「我們有權利決定自己所愛」
    想必因為疫情,許久沒看電影了吧?從電影中我們總能感到溫暖與安慰,是創客們閒暇時不錯的心靈寄託。
  • 做不了女人,也不能成為男人的「第三性」 | 獨立自由照耀不到的陰影
    更重要的是,身為女人的「人」——「她們」,應當主動選擇,勇於主導自己的命運。  這便是閻連科在《她們》這本書中,首次提出的概念——女性「第三性」: 除了與生俱來的生理性特徵(第一性),和後天歷史、政治加諸於女性的第二性,還有文化、環境使她們像男人一樣作為「社會勞動者」的他性。 而這樣的特質,不僅存在於母親那一輩,閻連科同輩的鄉村女性,幾乎在重複著同樣的生活。
  • 專訪|《看不見的女人》主演卡羅爾·杜阿特,為邊緣群體發聲
    在嚴重不平等、階層固化、男權主義根深蒂固的拉丁美洲,女性在社會和家庭生活中的地位不高。巴西選美、模特行業發達,性交易行業合法,而全球謀殺女性比例最高的28個國家裡,有一半在拉美地區。女性題材,在拉美電影中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
  • 男人說:好女人必須看A片
    甭說娶這種女人為妻,就是做女友也萬萬使不得。公允地講,由於受此觀念影響及國人死要面子假充正經的德行,不少女人即使想看願看愛看,也只能一個勁憋著忍著難受著,至少不敢光明正大心底坦然的去看,有些女人實在熬不住也只得關緊房門偷偷摸摸的觀賞,並陶醉其中倖幸然而樂此不疲。     我要強調娶妻的一個重要條件--這個女人必須愛看A片。
  • 珍妮弗勞倫斯裸照背後:觸犯隱私權比女人享受性還道德?
    珍妮弗勞倫斯裸照背後:觸犯隱私權比女人享受性還道德?你能想像沒有隱私的名人生活嗎?
  • 女人到中年,「不貪三情,不見三人,不聚三會」,是啥意思?
    可年齡的增長畢竟屬於規律性的事件,所以縱使是女人再怎麼不願意,她們也總有一天會面臨歲數變得比較大的情況。尤其是當她們的歲數大到進入了中年階段的時候,為了能繼續過足夠幸福快樂的生活,除了要特別注意一下自己的身體變化外,還得特別注意切莫去做下面這幾件事。否則的話,步入中年階段的她們,就有可能過得比較不幸了。一、「不貪三情」。
  • 叫她們性奴隸,侮辱了慰安婦老人?
    這件事在當時不了了之,直到最近隨著電影《二十二》的上映,《中國婦女報》舊事重提,呼籲社會使用「性奴隸」這個稱呼來替代慰安婦。但在網上,你很難看到支持的聲音,人們說:請給這些老人一點起碼的尊嚴,誰希望被叫做性奴隸?
  • 千億化妝品市場規模背後,女人正在失去不化妝的權利
    當然,化妝與不化妝都是每個人的權利與自由。只是,在2019年達到4225億、2022年突破5000億元的蓬勃發展的美妝市場規模裡,在「螳螂財經」看來,看似能夠自由選擇的女人,正在失去不化妝的權利。千億市場規模的化妝品,已經成為生活必需品與Nina同作為95後的小魚,從踏進大學的校門開始,就學會了化妝。
  • 努斯鮑姆:被視作一個女人而非一個人,是她們悲劇的開端
    在努斯鮑姆看來,這些女性的生活是如此貧乏,她們所處的環境使她們各方面能力都受到嚴重限制,在一個如此不公正的環境中,人是不可能活得有尊嚴的。同時,在被剝奪了太多權利和機會的情況下,她們也無法做出真正意義上的選擇。試想一下,如果我們將選擇權交付到她們手中,她們真的能不活成這樣嗎?
  • 波伏娃:女人的性與快感
    她給他寫了一封信,向他重複說,「對她來說,這會是一次極為嚴重的損害」。約定的那天早上,她交給他一封信,但他看也不看就放在口袋裡,他把她帶到旅館;他在精神上控制了她,她愛他;她跟隨著他。「我像被催眠一樣。一路上,我懇求他饒了我……我一點兒也不知道是怎麼到達旅館的。我唯一記得的是,我全身劇烈地發抖。我的同伴竭力讓我平靜下來;在我長久地抗拒之後,他才取得成功。
  • 男女平等 性請先行
    西方婦女運動發展到現在,跟我們的重大不同就是,在性的定義上,男女越來越趨同採訪開始前,潘綏銘先生調整了一下《人物》記者椅子的位置——「別對著面坐,那成審犯人了;這麼斜角坐,才平等,才是社會調查該有的樣子。」
  • 女人的性衝動與快感
    土地所有者確認對自己土地的權利,主婦確認對自己房子的權利,宣稱「不許進入」;特別是,由於有人剝奪女人的超越性,所以她們小心翼翼地保衛她們的親近之物,她們的房間、她們的大櫃、她們的箱子都是神聖的。柯萊特敘述,有一天,一個年老的妓女對她說:「夫人,任何男人都從來沒有進過我的房間;對於我要同男人幹的事,巴黎夠大的了。」她掌握不了自己的身體,但至少擁有一片自己的土地,不許別人接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