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開學了,孩子作業才剛開始寫,了解這些知識幫孩子樹立時間觀念

2020-12-13 育兒寶

「老師剛剛發通知說,還有兩周就要開學了,寒假作業做完了嗎?」

「還沒有呢,我馬上做。」

十天後

「兒子作業還剩多少啊?再有兩三天就要去學校了,老師肯定要檢查作業的。」

「快了快了,別催我了。」

看了上述的對話,你是不是感覺特別熟悉啊?在催孩子學習寫作業這方面,家長可謂是煞費苦心。

而孩子呢,也常常對家長的這種催促覺得不耐煩,結果到了開學前三天才開始著急,熬夜加班加點地寫作業。

這個時候,孩子常常一邊寫一邊暗暗下定決心:「下次放假我一定要先完成作業再去玩。」

結果到了下一次放假的時候,孩子早就將這次的「感悟」拋到腦後,開始了新的一次拖延。

這種拖延行為其實就是一種沒有時間觀念的典型表現。

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對於孩子的學習和生活都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下面我們就一起來探討下怎樣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吧!

一、建立時間觀念的意義

1.時間觀念是成功的基石

很多成功人士的成功都要歸功於時間管理的成功。

1957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獲得者李政道先生被人們追問成功的秘訣,他這樣說到:「普通人每天有二十四個小時,而我每天有25個小時。」

這話看似很奇怪,一個人怎麼會憑空多出來一個小時呢?難道他過得不是地球時間嗎?

其實,這句話說明了李先生做好了自己的時間管理,從而就有了充足的時間去幹自己想幹的事情,進一步為走向成功打下基礎。

2.缺乏時間觀念影響學習成果

時間對於每一個人都是很公平的,不會因為你富裕而多加一秒,也不會因為你口袋無物就少給一分。

因此,對於相同的時間,如果孩子可以好好利用時間,那麼他在學習的時候就會覺得時間過得飛快並且充滿快樂。

如果孩子沒有時間觀念,拖拖拉拉,不僅感受不到學習的樂趣,反而會覺得收穫不了好的學習效果。

二、提高孩子感知時間的能力

很多家長抱怨孩子沒有時間觀念,其實孩子的時間觀念不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循序漸進地培養。

首先,只有孩子擁有了感知時間的能力,他才會有時間觀念,從而學會管理時間。

1.在日常生活中感知時間

孩子每天最熟悉的生活就是自己的日常生活,所以想讓孩子接受一個新觀點最好的辦法就是融入到生活中去。

因此,在孩子每天進行固定的日常活動的時候,家長可以慢慢給孩子滲透時間觀念。

比如說,在進行一日三餐、午睡、吃下午甜點等固定活動時,家長可以事前提醒孩子「我們要在下午三點的時候吃小熊餅乾」「晚上六點要開始吃晚飯啦」。這樣,孩子就可以慢慢對於時間有一些概念,認識到原來時間和自己的生活息息相關。

2.把抽象的時間具體化

對於三到六歲的幼兒來說,具象思維還是佔據主題地位,孩子對於圖形比較敏感。

因此,家長可以利用一些圖畫來輔助孩子感知時間。比如說,家長可以把孩子的日常活動用簡筆畫畫下來,然後按照發生的時間貼在對應時間的鐘表旁。

這樣一來,孩子看到簡筆畫 再看看旁邊對應的數字,慢慢地就能對於時間有一個大體地把握。

三、幫助孩子掌握管理時間的方法

著名管理大師彼得.德魯克曾經說過一句話:「不能管理時間,便什麼也不能管理。時間是世界上最短缺的資源,除非嚴加管理,否則就會一事無成。」

1.培養孩子珍惜時間的意識

從小我們就被教育要珍惜時間,雖然聽起來像是大道理,但是珍惜時間是一個自古以來的教育主題。

俗語說得好:「一寸光陰一寸金」。意識可以指導實踐,如果孩子平時就有珍惜時間的意識,那麼他在做事情的時候就不會太過於拖拖拉拉。

另外,家長可以通過文學作品來讓孩子增加珍惜時間的意識。

2.制定做事計劃

有時候面對一件比較難的事情,孩子特別容易有一種畏難心理,從而會選擇逃避。

這個時候,家長作為孩子的領路人,可以幫助孩子制定一個可行的計劃表 把困難的任務進行分解。

當一個大的任務被切割成一小塊的小任務時,孩子就會覺得沒那麼難了,也願意邁出第一步去嘗試。這對於解決孩子磨磨蹭蹭的問題很有幫助。

在假期期間,孩子脫離了集體生活,每天在家裡的生活不像幼兒園那樣有固定的活動。這個時候家長可以啟發孩子一起制定一個家庭活動計劃表。

在制定計劃的時候,家長不要擅自做主,而要充分尊重孩子的意見,以孩子為主體。

3.捋順做事順序

孩子有時候磨磨蹭蹭不肯做某件事情,其實是因為沒有理清事情的來龍去脈和順序。

因此 家長想讓孩子學會管理時間,就要幫助孩子學會捋順做事的順序,讓孩子在心裡對於事情有一個底。

當孩子理清做事的順序之後,他會對什麼時間做什麼事情有一個概念,不至於手忙腳亂。

4.掌握做事時間

在完成上面三步之後,孩子想要有時間觀念,那麼必須能夠掌握自己做某件事情的時間,這樣才能在規定時間做好該做的事情。

比如說,孩子吃飯磨磨蹭蹭,每頓飯要吃一個小時。家長想要孩子改掉吃飯拖拉的習慣,就要在飯前告知孩子吃飯要在半個小時之內完成。

如果孩子不能理解,那麼家長可以換一種說法,在分針從12走到6這個時間段內要用完餐。

諸如此類 家長要在孩子日常生活中讓孩子慢慢把握好做事的時間。

好了,今天的育兒小知識就和大家探討到這裡了,各位家長朋友們有更好的建議一定要在下方留言分享哦!

相關焦點

  • 開學前孩子辛苦寫了一天的作業,一個操作全沒了,因為文具太高級
    臨近開學的時候最興奮的人莫過於家長了,終於可以把熊孩子送到學校去了。但是大多孩子一聽到開學卻不太開心,畢竟放假的時候已經放飛自我這麼久了,再去上學有點不適應。還有一些孩子,就是剛放假的時候太興奮,拼命地玩,等快要上學才發現假期的作業沒完成。
  • 孩子寫作業拖拉磨蹭,媽媽在一旁邪火亂串?教孩子自己安排時間吧
    我開始琢磨,如何改善這種局面?常見情況:明明很多作業,他一開始總是不急不忙,到最後寫不完開始哭訴作業多、自己累。在這樣的局面下,我評估了他的作業量,再結合他寫作業的速度,我發現,只要事間安排合理、寫作業時認真專注,搞定作業之餘是完全有時間玩的。原來是時間安排不合理!
  • 孩子寫作業慢的原因都在這裡了,趁早改正是關鍵!
    但要注意的是,不要全部「一古腦兒」講給孩子聽,而應是啟發孩子,最後還是要靠孩子自己領悟。孩子知識儲備夠了,寫作業興趣高了,速度自然就快了。因為,人們對於喜歡的、有趣的事都樂意去做,而對於枯燥乏味的事,則是能拖則拖。所以,對於不喜歡寫作業的孩子,父母要儘量調動孩子寫作業的興趣。
  • 姚晨輔導孩子寫作業「抓狂」,專注力差的孩子,寫作業有多難?
    然而這樣一個女明星,在生完孩子之後,同樣也面臨輔導孩子作業頭疼的問題。姚晨的兒子小土豆慢慢長大後,到了上學的年齡,身為寶媽的姚晨不得不開始操心孩子的學習問題。有一天,老師給小土豆布置了一個寫作文的任務,作文要求100字左右,就是這樣一個作業使得姚晨對孩子大發脾氣。
  • 「補作業」難度升級 你為孩子的寒假作業頭疼了嗎?
    寒假「餘額」不足,為了補作業,學生和家長都已經使出渾身解數。遼寧某小學四年級學生家長徐先生則主動承包了做手抄報和寫讀後感兩項作業。「這些事孩子哪裡會做?尤其是做小報,開學前我還專門去列印店花錢找人幫忙設計了一下。」  西安某中學初一學生顧明(化名)為了完成「製作電子版作文集」這一作業更是「全家總動員」。
  • 假期孩子「作息混亂」怎麼辦?學會這3招,讓娃變得有時間觀念
    剛剛放假的時候,大多數家長對於孩子的管教都是比較松的,總覺得孩子平時上課挺累的,好不容易放假了,就讓他歇歇吧,所以孩子多睡會兒懶覺、多看會兒電視、多玩會兒遊戲,都是被允許的。但是,一眨眼,暑假大半都過去了,家長們意識到,必須督促著孩子早起床、關掉電視、放下手機,拿起作業和課本的時候,才發現,孩子已經處於「作息混亂」,「沒有時間觀念」的狀況。
  • 如何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這是我見過最好的答案
    因此,在幼年時期,幫助孩子樹立良好的時間觀念尤其重要。不少孩子把這些名言警句背得滾瓜爛熟,做事卻依然拖拖拉拉,讓好不容易修煉「成佛」的媽媽一秒破功,化身移動計時器不停催促。其實,不是孩子沒有時間觀念,而是時間太抽象,孩子根本體會不到。
  • 孩子寫作業「太費勁」,怎麼辦?
    等她把全部作業寫完,已經凌晨23:30半,好幾次都凌晨0:30以後了。結果是大部分寫到這個時間幾次還沒寫完就睡著了,你心疼她,不會再把她叫醒,只能第二天早上提前一小時叫起來再寫。但這樣帶來了好幾次遲到的後果,所以,在我的女兒被點名沒寫完作業或者錯題太多之前,也會經常被老師在家長群裡被點名「遲到」,而這些後果,孩子在經歷了很多次後,終於開始主動要求爸爸或者麻麻來幫忙輔導作業了...
  • 孩子不用書桌,總愛趴在沙發上寫作業?3招幫你解決這個問題
    學生時期是他們成長路上非常漫長的一段時期,在這段期間裡,孩子們寫作業時就會有各種各樣的問題,這些都是在所難免的。這時就需要家長發揮引導作用了。張小慧是一名三年級的學生,從上小學開始,小慧的媽媽就發現小慧經常喜歡趴在床上或者沙發上寫作業。小慧的媽媽認為這樣非常不利於小慧的身體發育,經常監督和改正小慧的這種行為。「小慧,快去寫作業!坐在書桌上寫,不要趴在床上。」
  • 小學生寒假作息時間表及創意寒假作業清單,快提前給孩子收藏好!
    這個時候,就不能放縱孩子,一直讓孩子沉浸在過年的歡樂中了,應該幫孩子收收心,回歸正常的學習狀態,為孩子的開學做準備。01完成寒假作業寒假開始前,老師都會給孩子布置寒假作業,這些作業裡有學習作業,也有生活作業。孩子在寒假期間,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認真完成老師布置的寒假作業,不要敷衍了事,更不要拖到開學前才開始趕作業。
  • 「孩子主動要求寫作業」聽到這句話老母親都酸了:這是別人家的娃
    文|福林媽咪在寶媽微信群裡面,一個新加入的寶媽一上來就炫耀「我家兒子想寫作業,妹妹找他玩他都不理,怎麼辦?」其他的寶媽排隊發「羨慕,我酸了,別人家的孩子」。「居然有孩子自己想寫作業?」在學校開學的時候,那些曾經歡呼雀躍慶祝孩子「終於去上學了」的老母親,現在又開始被孩子的作業愁掉了頭。
  • 沒開學,孩子長期在家作息混亂了怎麼辦?一張表,幫助孩子發現「時間...
    1、三個技巧幫助孩子快速建立時間觀念 1)從生活環境上讓孩子感受時間的存在 時間是看不見的,我們需要藉助鐘錶、沙漏、計時器等能夠體現時間的工具,讓孩子感受到時間的存在。這是幫助孩子建立時間觀念的第一步,也是培養孩子時間管理能力的基礎。
  • 家長如何輔導孩子作業——從心理到實操完整版
    家長對孩子認知的盲區①孩子一教就會,會了就不該再出錯②孩子應該知道正確的做法,不需要教③孩子應該長期堅持良好習慣【建議】①家長應該樹立正確的思維觀念:小學低年級的兒童寫作業速度快,考驗的是孩子課堂知識掌握情況、時間安排能力、書寫速度等綜合能力,這些能力越到高年級越重要。一點作業都磨磨蹭蹭寫不好,何談上了高年級去提高成績?所以,陪一二年級孩子寫作業的時候,不妨先領他回顧一下當天的課堂知識,做好準備工作;然後一起制定一個計劃。
  • 孩子做事愛磨蹭,催他不管用,幫孩子建立時間觀念讓孩子告別磨蹭
    原因一:孩子沒有時間觀念很多孩子喜歡磨蹭的一大原因,其實和他們沒有時間觀念有關。因為很多小孩,特別是剛上小學的孩子,往往對時間並沒有概念,他們甚至不知道該如何看鐘表。所以,五分鐘、十分鐘這些時間段,在孩子的眼裡,似乎並沒有太多的區別。
  • 如何正確地陪孩子寫作業
    除了讓孩子又快又好的完成作業之外,還要做更好的情感上的連結。具體操作:相信每一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上上課,好好聽講,下課好好寫作業。但是更多的情況是,孩子放學回到家,尤其是小學低年級的小朋友。總有各種理由拒絕做的。書桌前開始學習。
  • 為什麼要幫孩子寫作業,這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
    朋友一臉苦笑:「有孩子了,能上哪浪去?昨晚,幫孩子寫作業寫了一個小時,還是丟三落四,偷工減料的寫, 一大早上又起來做完飯,又寫了幾筆,才將將巴巴的寫完!」 「那不能不寫嗎?」一個小孩子還在幼兒園的朋友問一臉迷惑地問道。 「不能!孩子膽小,怕老師說!」 「這老師留的作業也太多了吧!」
  • 孩子寫作業困難,經常開小差,幾個小妙招,幫助孩子提高專注力
    小胖已經上四年級了,每天放學回到家便坐在書桌前,打開書本和作業本,看似非常認真地做作業。但過不了幾分鐘,他便開始沒有了進一步動作。小胖媽媽看到後,想過來提醒一下孩子「是有什麼問題了嗎?」小胖似乎嚇了一跳。又開始匆忙地做作業。
  • 哪個媽媽願意歇斯底裡,還不是被孩子寫作業拖延症給逼的?
    還不是因為到了睡覺時間,孩子還在書桌前埋頭苦幹,覺得孩子該睡覺了,心疼孩子。心疼的情緒一上來,沒有把控好,不由得借題發揮,越扯越遠,越想越焦急,越焦急越生氣,越生氣越無法控制。讓孩子解決了寫作業的拖延症,早早完成學習,才能給媽媽們留一點母慈子孝的時間呀!
  • 家長避坑指南:開學為孩子準備新書和文具,這3個問題你要了解
    本身學習還可以,家長踩了坑,把書和文具買回來,孩子用上一段時間,對學習造成了影響,家長還不知道,認為是孩子沒有適應新學期的學習節奏,這便是個問題了。 為孩子開學準備新書和文具沒有錯,但有3個問題需要家長了解和關注,家長避坑指南分享給大家,希望對廣大家長朋友們有所幫助。新學期到來之際,家長們花掉的每一筆教育經費,應該都能為孩子帶來學習收益,對他們的學習有所幫助,這才是值得的教育投資。
  • 孩子拖延並不可怕,父母巧用SMART法則,幫孩子提高行動力
    全國各地的小學生們陸續開學,父母們歡欣雀躍,終於可以把熊孩子還給老師了,孩子們卻一點兒也高興不起來,又要早起上學了,再掐指算著開學的時間,該補的作業還有一大堆,欲哭無淚。眼看開學沒幾天,作業還剩一大半。馬上開學怎麼辦,現在加油來得及。從此每天按時起,從早到晚補作業。何時不再補作業?誰有高招盼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