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樣性·小百科(63) | 脊椎動物•孟加拉眼鏡蛇:不動嘴你還...

2021-01-21 澎湃新聞
生物多樣性·小百科(63) | 脊椎動物•孟加拉眼鏡蛇:不動嘴你還當我是病貓

2020-08-07 14: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今天

要帶大家了解的是

脊椎動物·孟加拉眼鏡蛇

孟加拉眼鏡蛇,脊椎動物,爬行綱,有鱗目,眼鏡蛇科,眼鏡蛇屬。多棲息於溫溼度較高丘陵、低山雜草灌木叢中,以嚙齒類、蛙、蜥蜴、較小的蛇甚至是較弱小的同類為食。國內分布於廣西、雲南、四川和西藏南部。照片攝於西雙版納。

此物種體長在1.3~1.6m左右,體色多為棕褐或灰褐色,陽光照射下泛棕黃色,背部有黑褐色橫細紋。

孟加拉眼鏡蛇又名單眼鏡蛇,不是說它是「獨眼龍」,而是在其後頸皮褶上有一個橢圓形斑紋,形似眼鏡,但此圓斑孤立存在,這也是它主要區別於別種眼鏡蛇的特徵。當它發出警告時,便是鼓起頸部,發出「呲、呲」的聲音進行威脅,此時後頸的「眼鏡」更加明顯,照片中的孟加拉眼鏡蛇就是正在發出警告。

閉起嘴巴的孟加拉眼鏡蛇看起來比較「溫和」,可是如果它張開嘴,不管是那紫黑的舌頭,還是明晃晃的兩顆大毒牙,都會讓你意識到,這是一條毒蛇。

不過,和人們認知中大多毒蛇有典型的「三角頭」不同,孟加拉眼鏡蛇「頭型」更接近長橢圓形,相對於國內常見的蝰蛇科、蝮蛇亞科的短尾蝮、中介蝮、白眉蝮、竹葉青、尖吻蝮(五步蛇)等毒蛇「一言不合就開咬」,且咬到後100%會注射毒液不同,孟加拉眼鏡蛇也有一定機率是幹咬(也就是不注射毒液),正是這樣的特性,使得泰國、印度的耍蛇人都選擇孟加拉眼鏡蛇為表演「道具」。

不過「幹咬」不等於致命率低,孟加拉眼鏡蛇為劇毒蛇,毒液類型為混合型毒素,其中以神經性毒素為主,LD50值(半數致死量)在中國遠高於很多常見毒蛇,平均100毫克以上的排毒量使它在國內毒蛇致死率中排名較前,在沒抗毒血清的情況下相當致命,就算有抗毒血清加以治療,也有很大機率患上各種後遺症。

範毅,生態攝影師。連續4年獲得國際花園攝影師年賽大獎,獲2018首屆中國生態攝影大賽野生動植物類一等獎。致力於拍攝中國西部尤其是雲南境內的人文景觀以及生物多樣性之美。

(來源:雲南網)

原標題:《生物多樣性·小百科(63) | 脊椎動物•孟加拉眼鏡蛇:不動嘴你還當我是病貓》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脊椎動物 孟加拉眼鏡蛇:不動嘴你還當我是病貓
    美麗雲南——生物多樣性百科 今天要帶大家了解的是 脊椎動物·孟加拉眼鏡蛇 脊椎動物,爬行綱,有鱗目,眼鏡蛇科,眼鏡蛇屬。
  • 生物多樣性·小百科(75) | 脊椎動物•戴帽葉猴:我不是皮猴,我想...
    生物多樣性·小百科(75) | 脊椎動物•戴帽葉猴:我不是皮猴,我想靜靜!戴帽葉猴,脊椎動物,哺乳綱,靈長目,猴科,又稱熊氏帽葉猴、蕭氏葉猴,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主要棲息於海拔1100~2400米的常綠闊葉林季雨林和半常綠森林中,國內主要分布於獨龍江中下遊。照片攝於獨龍江。
  • 「生物多樣性百科」脊椎動物大眼斜鱗蛇:說我不好吃?這個鍋我不背!
    今天要帶大家了解的是脊椎動物大眼斜鱗蛇。脊椎動物大眼斜鱗蛇Pseudoxenodon macrops脊椎動物,爬行綱,蛇目,遊蛇科,斜鱗蛇屬。別名斜鱗蛇、中華斜鱗蛇、大斜鱗蛇。棲息於植被茂盛的高原山區、山溪邊、菜園地和石堆縫等。國內大部分地方均有分布。
  • 【生物多樣性百科】脊椎動物·藍翡翠:白圍脖藍禮服的紳士
    相關閱讀:【生物多樣性百科】地衣·紅臍鱗:環境監測的「晴雨表」【生物多樣性百科】種子植物·滇山茶:雲南百花之最【生物多樣性百科】脊椎動物·綠孔雀:尾屏碩大美麗【生物多樣性百科】種子植物·寄生花:孤生一花【生物多樣性百科】脊椎動物·雙角犀鳥
  • 【生物多樣性百科】脊椎動物·血雉:愛社交的素食主義者
    一般不起飛,主要通過迅速奔跑和藏匿來逃避敵害。照片攝於梅裡雪山。彭建生,藏族,生態攝影師,香格裡拉攝影家協會副主席。長期奔波於青藏高原與橫斷山區,致力用鏡頭詮釋自然之美,生態之美。相關閱讀:【生物多樣性百科】地衣·紅臍鱗:環境監測的「晴雨表」【生物多樣性百科】種子植物·滇山茶:雲南百花之最【生物多樣性百科】脊椎動物·綠孔雀:尾屏碩大美麗【生物多樣性百科】種子植物·寄生花:孤生一花【生物多樣性百科】脊椎動物·雙角犀鳥
  • 【生物多樣性百科】脊椎動物·大金背啄木鳥:天生秀恩愛狂魔
    【生物多樣性百科】脊椎動物·大金背啄木鳥:天生秀恩愛狂魔 2020-04-22 17: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生物多樣性百科】脊椎動物·黑頂蛙口夜鷹​:嘴大吃四方
    【生物多樣性百科】脊椎動物·黑頂蛙口夜鷹​:嘴大吃四方 2020-04-16 13: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生物多樣性百科】脊椎動物·黃鼬:我是黃鼠狼,史上最冤的偷雞賊!
    美麗雲南——生物多樣性百科 今天 要帶大家了解的是 脊椎動物·黃鼬
  • 生物多樣性·小百科(7) | 綿頭雪兔子:雪白絨毛 敦實可愛
    生物多樣性·小百科(7) | 綿頭雪兔子:雪白絨毛 敦實可愛 2020-01-22 15: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生物多樣性·小百科(18) |節肢動物·三帶環鍬甲:山野中的好戰分子
    生物多樣性·小百科(18) |節肢動物·三帶環鍬甲:山野中的好戰分子 2020-03-18 12: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生物多樣性百科】脊椎動物·大壁虎:我是守宮不是守宮砂!
    今天的生物多樣性百科要帶大家了解的是——脊椎動物·大壁虎。大壁虎 作品來源:範毅  大壁虎(Gekko gecko)脊椎動物,爬行動物綱,有鱗目,壁虎科  傳說用硃砂餵養壁虎,養到三年以上或滿三斤重,待壁虎全身通紅時,在七月初七將其烤乾碾成末或搗爛取漿,點在宮中女子的玉臂之上,經過數日不洗滌,便可滲入皮下,從此臂上有了一個豔紅斑點,即「守宮砂」。除非女子「失身」,否則守宮砂終身不褪。  古人對守宮砂早就提出了質疑。
  • 生物多樣性·小百科(47) | 種子植物·疣柄魔芋:我不是「屍香魔芋...
    生物多樣性·小百科(47) | 種子植物·疣柄魔芋:我不是「屍香魔芋」,但能臭到你懷疑人生 2020-05-29 16: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生物多樣性百科】脊椎動物·大綠臭蛙:別惹我,小心我的惡臭攻擊
    今天要帶大家了解的是脊椎動物·大綠臭蛙。  大綠臭蛙  Odorrana  graminea  脊椎動物>左凌仁,自然攝影師,《中國國家地理》特約編輯,長期拍攝國內野生動植物,致力於表達生物多樣性之美
  • 「生物多樣性百科」脊椎動物·血雀:網紅都沒我紅
    今天要帶大家了解的是脊椎動物·血雀。血雀Haematospiza sipahi脊椎動物,鳥綱,雀形目,雀科,血雀屬。棲於海拔2000m 左右的松樹林或杉樹林中。國內分布於雲南、西藏等省份。照片攝於高黎貢山。
  • 「生物多樣性百科」脊椎動物·巨松鼠:確認過眼神,它就是「松鼠界...
    今天要帶大家了解的是脊椎動物·巨松鼠。巨松鼠Ratufa bicolor脊椎動物,哺乳綱,齧齒目,松鼠科。俗名黑大松鼠,黑狸、樹狗,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國內主要分布於雲南、廣西、海南、西藏東南部等地。照片攝於德宏盈江。
  • 解鎖自然的力量|提升生物多樣性
    從物種多樣性層面,目前全球42%的陸地無脊椎動物、34%的淡水無脊椎動物和25%的海洋無脊椎動物被認為瀕臨滅絕。1970至2014年期間,全球脊椎動物物種種群豐度平均下降了60%(UNEP,2019)。從生態系統多樣性層面,自然生態系統範圍和健康狀況的全球指標與基線相比平均下降了47%(IPBES,2019)。
  • 「行業觀察」解鎖自然的力量|提升生物多樣性
    從物種多樣性層面,目前全球42%的陸地無脊椎動物、34%的淡水無脊椎動物和25%的海洋無脊椎動物被認為瀕臨滅絕。1970至2014年期間,全球脊椎動物物種種群豐度平均下降了60%(UNEP,2019)。從生態系統多樣性層面,自然生態系統範圍和健康狀況的全球指標與基線相比平均下降了47%(IPBES,2019)。
  • 雲南生物產業開發和生物多樣性保護座談會在昆召開
    10月25日,雲南生物產業開發和生物多樣性保護座談會昆明召開。座談會由中國民營科技實業家協會主辦,來自雲南大專院校、科研機構、大健康產業、高原特色農業等領域的知名專家、學者、企業家等20餘人參會,就明年在昆明舉辦的《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進行探討。
  • 「生物多樣性百科」節肢動物·甜無墊蜂:為植物傳宗接代也就是幾秒...
    美麗雲南——生物多樣性百科今天小編要帶大家了解的是節肢動物·甜無墊蜂甜無墊蜂Amegilla dulcifera接納異己,快速適應,作出改變,這也是雲南生物多樣性動態變化的特徵之一。劉光裕,在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從事科普、環境教育、民族文化與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同時也是植物、昆蟲和蜘蛛愛好者,科普作家、中科院網絡科普聯盟「啟明星」獲得者,發現了「抑制甜味」神奇植物寬葉匙羹藤。
  • BIFA:亞洲生物多樣性信息基金|綠會國際部分享
    關注中國綠髮會,訂閱綠色未來近期,中國綠髮會全球生物多樣性信息網絡(GBIF)工作組獲悉,由GBIF與日本環境省共同推出的亞洲生物多樣性信息基金(BIFA)項目第五期將給9個即將在亞洲地區開展的生物多樣性數據提案提供資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