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服務需求多,看病就診有困難,家居生活盼親情|老年人健康養老...

2020-12-15 瀟湘晨報

為了引導全社會增強接納、尊重、幫助老年人的關愛意識和增強老年人自尊、自立、自強的自愛意識,也為了解老年朋友在醫療、養老、健康、生活、休閒等方面的需求,近日,《老年健康報》聯合健康中國新媒體、新華網客戶端《新華直通車》共同發起了針對60歲以上老年群體的「老年人健康養老需求調查問卷」。調查結果顯示,老年群體對於健康信息、社區服務以及就醫服務等,有非常急迫的需求。而在就醫過程中遇到的困難,成為老年群體亟需解決的問題。

在參與本次調查的老年人中,男性為43.06%,女性為56.94%,女性比男性參與積極性稍高一些。其中60歲-69歲的老年人居多,為59.55%;其次是70歲-79歲的老年人,為27.84%;80歲以上的老年人佔比12.61%。此調查數據說明年輕的老年人更善於掌握新技術,參與線上調查的積極性也更高。

健康服務需求多

關於老年人想要了解的健康信息,養生保健、防病治病、心理衛生等知識類為61.49%,飲食營養、生活消費、休閒娛樂等生活類為58.2%,養老、照護、醫保等政策類為57.46%,求醫問藥、養老機構、居家照護等服務類為51.19%。這些數據表明,老年群體對於各類健康相關信息的需求比較均衡,涉及的類別範圍較廣,無論是醫養保險政策類、求醫養老服務類、健康科普知識類,還是消費休閒生活類,都有半數左右的老年人想要了解。

在老年人需要的社區服務項目調查中,57.84%選擇健身、棋牌、觀影、舉辦各種興趣培訓班等文化休閒活動,51.87%選擇保健康復、床旁護理、上門醫療、心理諮詢、陪同就醫等健康護理類,47.04%選擇建立綠色急救通道等緊急救援類,42.54%選擇日間照料、整理家務、送餐送藥、代買生活必需品等生活輔助類,還有11.2%選擇其他。從這個數據可以看出,目前社區能夠提供的老年文化休閒活動還不足以滿足老年人的需求,同時,老年人對於醫藥照護等相關的服務也非常需要。

看病就診有困難

調查顯示,當感覺身體不適時,59.4%的老年人會自己在家裡吃些常備藥,46.42%的老年人獨自去醫院就診,36.34%的老年人由他人陪同就診,11.57%的老年人有人幫忙購藥,還有9.7%的老年人選擇其他方式解決。

在看病就醫的過程中,老年人面臨多項困難,68.66%的老年人認為看病等待時間長,選擇不會使用醫院自助設備、不會網上掛號和預約就醫、不知該掛哪科的號的老年人,分別佔比43.96%、42.69%、41.94%,對看病流程不了解的老年人為31.87%,還有11.19%的老年人選擇其他。可見,當老年人需要就醫時,常常會感到力不從心,而能夠由他人陪同就診的老年人比例並不高。老年患者成為特別需要幫助的就醫群體。

家居生活盼親情

在老年人居住方式的調查中,居家獨自一人或與老伴居住的比例最大,為62.82%;居家與子女生活在一起的老年人為32.54%;而白天去社區日間照料中心,晚上回家,以及入住養老院的老年人則寥寥無幾。當問及與晚輩的交流狀況時,57.31%的老年人表示交流情況一般,37.46%表示交流順暢,還有5.22%表示很難交流。

來源:健康中國

責任編輯:貴州健康報 石磊

審核:曾韜 龍豔

【來源:健康貴州】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新區將為特殊困難老年人購買居家養老服務
    12月18日,隨著新區彩虹城、棲霞、小橫路、文曲中心社區分別與中川鎮衛生院、新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棲霞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雅苑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秦川中心衛生院、西岔中心衛生院籤訂居家養老服務協議,標誌著新區居家養老服務全面開啟,新區養老服務工作將迎來一個全新的信息化優質化服務時代。
  • 全國老齡辦: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中做好老年人照顧服務工作
    當前,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中,廣大老年人特別是獨居、高齡、失能等特殊困難老年人,在生活、就醫、照護、心理健康等方面面臨一系列實際困難和問題。各地要充分認識常態化疫情防控中做好老年人照顧服務工作的重要性,在全面落實疫情防控措施的同時,高度關注廣大老年人的現實需求,及時幫助有需要的老年人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困難和問題,堅決防止衝擊社會道德底線的事情發生,切實保障老年人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 一線觀察:智能時代,烏魯木齊老年人看病方便嗎?別讓技術困難將老人...
    如今,智能設備已經深入到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除了現場自助掛號,查詢核酸檢測報告、線上預約等都要用到智能設備。對於學習使用智能設備,老年人的態度如何?「我70歲的時候,兒子給我買了手機教我上網,我現在身上的衣服都是自己在網上買的,今天學會了在網上預約掛號,以後看病就更方便了。」
  • 長沙構建「社區15分鐘養老服務圈」
    據巴普護理院董事長文華介紹,該護理院集養老院、護理院和居家上門服務於一體,作為嵌入式社區養老服務綜合體,護理院針對不同的老人需求提供不同的精細化、標準化養老服務,「健康的老人可以在這裡休閒娛樂,遇到小病小痛也可以在診室尋醫問藥;生活不能自理的高齡老人,也可以在這裡享受貼心的醫養結合的專業服務」。
  • 為老年人打造便捷智能生活,vivo亮相工信部適老化展示會
    老年人面臨的「數字鴻溝」問題也引發了國家和全社會的高度關注,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了《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加快推進智慧生活惠及老年群體,逐步破解「數字鴻溝」難題。作為終端廠商,vivo致力於為老年用戶定製更全面、更貼心的智慧功能和服務,為老年人打造便捷智能生活。
  • 手機購物看病 老年人搞不掂
    或許有些人還會想:即便是老年人,找子女幫個忙,或者學一學操作方法,應該也不會太困難。可是,採訪時記者卻注意到,來到醫院後,老年人因為使用智慧型手機困難面露難色的樣子。畢竟,我們都早已習慣了,僅憑一部手機就能走遍四方的「智能生活」。然而對不會熟練使用手機的老年人來說,越跑越快的資訊時代,他們真的有些不知所措。
  • 飛利浦智能鎖解讀智能家居如何踐行智慧養老?
    聚焦銀髮經濟,探索智慧養老隨著生活觀念的轉變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群體的消費結構和消費需求普遍呈現品質化、多元化、便利化等趨勢。在阿里巴巴發布的《老年人數字生活報告》中顯示,中國60歲以上老年群體消費金額在2017年至2019年的複合增長率高達20.9%;疫情期間,其消費金額同比增速第二,僅次於以「買買買」定義自我的「00後」。
  • 越來越多人籤約享受醫療服務 家庭醫生請進門 居民有了健康守門人
    南報融媒體記者 徐琦攝   身體不舒服,一個電話直接諮詢醫生;有困難不方便去醫院就診,預約醫生上門服務;大醫院專家號不容易掛上,「大咖」親自來社區坐診……在南京市鼓樓區,家庭醫生工作室的存在,讓基層醫療服務便利又給力。    近年來,鼓樓區全面落實分級診療制度,越來越多的居民與家庭醫生籤約,享受「家庭式」「親情式」醫療服務。
  • 事關咱的父母,臨沂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有了這些小目標
    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全面建立居家探訪制度,面向獨居、高齡、經濟困難等特殊居家老年人開展關懷訪視、生活陪伴、心理諮詢、精神慰藉等服務。2020年底前,全市基本建立居家養老巡視探訪服務制度,實現90%以上老年人能夠享受在社會化服務幫助下的自助式居家養老。開展助老食堂試點。
  • 國務院辦公廳:各類日常生活場景中,必須保留老年人熟悉的傳統服務...
    在各類日常生活場景中,必須保留老年人熟悉的傳統服務方式,充分保障在運用智能技術方面遇到困難的老年人的基本需求;緊貼老年人需求特點,加強技術創新,提供更多智能化適老產品和服務,促進智能技術有效推廣應用,讓老年人能用、會用、敢用、想用。堅持「兩條腿」走路,使智能化管理適應老年人,並不斷改進傳統服務方式,為老年人提供更周全、更貼心、更直接的便利化服務。
  • 菏澤成武:電子健康卡覆蓋,雲掛號讓看病零距離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周千清 通訊員 張正春 李星華「現在咱老百姓看病,只要你會玩智慧型手機,擁有自己的電子健康卡,就等於有了『手機醫院』,掛號不用排隊,醫院的大夫想找誰就找誰;繳款手機支付,交錢不用排隊了,想在哪裡交錢就在哪裡交錢;查看檢查結果刷一下手機就行
  • 關於老年人看病就醫
    整合大連全市二級以上公立醫院號源,將不低於30%比例的預約號源提前1周作為家庭醫生專用號源向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開放,家庭醫生為有需要轉診的籤約居民優先提供二、三級醫院專家和專科門診號、大型檢驗檢查、住院床位等預約。  開展家庭醫生上門巡診、精神慰藉等服務,滿足老年人基本生活需求。
  • 每日健康(北京)康養團隊為社區居家養老新添夜間臨時照料服務
    每日健康(北京)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團隊2020年走訪了北京近300個社區,這些是老年人的常見問題。您可能會聽到經常聽到的願望-「我想留在自己的家中!」 好消息是,有了正確的幫助,您也許可以做到這一點。隨著年齡的增長,留在自己的家裡被稱為「適當的老化」。本文包含一些建議,可幫助您找到繼續獨立生活所需的幫助。
  • 麒盛科技智能床入選《智慧健康養老產品及服務推廣目錄(2020年版)》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民政部和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三部委公布《智慧健康養老產品及服務推廣目錄(2020年版)》,以促進智慧健康養老優秀產品和服務推廣應用,麒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智能床作為智能養老監護設備入選。
  • 改善困難老年人家庭居住條件 鎮海啟動居家適老化改造項目
    「居家適老化改造聚焦老年人安全、健康等功能性需求,選擇適配性產品,主要對地面、牆體、居室、廚房間、衛生間等進行改造。」詹文華介紹,「今天的工程,主要對如廁洗澡安全、室內行走便利、居家環境改善、智能監測跟進、輔助器具適配等方面進行提升,提高老年人的居家生活品質。」當天傍晚,李友昌的老屋實現了「脫胎換骨」的變化。
  • 遼寧省批准瀋陽市居家養老服務條例
    依據《瀋陽市居家養老服務條例》,居家養老服務包括「全託、日託、助餐、助潔、助浴、助行及代購代繳等生活照料服務」「健康管理、疾病防治、醫療康復等醫療衛生服務」「關懷訪視、生活陪伴、心理諮詢、情緒疏導、臨終關懷等精神慰藉服務」「緊急救援服務」「文化教育、體育健身服務」「維權法律服務」。
  • 困難老年人補貼怎麼領?尊老金怎麼發?看這裡→
    系統梳理政策,建立三級基本養老服務指導該目錄對全省現行各類養老服務政策進行系統梳理,共包含困難老年人保障、老年人福利、老年人優待等三大類13個服務項目,涉及特殊困難重點老年人的基本生活服務、困難老年人家庭居家適老化改造、尊老金發放、基本醫療保險異地就醫結算、老年教育、戶口遷移等內容,並明確了服務項目的對象、內容及標準、政策依據和責任單位。
  • 全國農村公共服務典型案例——北京平谷:「醫養聯動」破解農村養老...
    平谷區搭建醫護到家服務平臺,成立醫護到家公司,藉助醫療機構醫生護士等優勢醫療資源,採取多點執業方式,提供上門換尿管、胃管、褥瘡護理三項服務,解決居家養老不能外出、需要專業護理人員的護理需求。2.社區級(村級)-醫養驛站。醫養驛站是社區衛生服務站與養老驛站的結合,在村或者社區級別設立,主要解決能夠行動但做飯困難老年人的生活問題。
  • 「萬眾一心」給老年人滿滿的健康關愛
    如巨鹿縣充分整合縣鄉村醫療衛生和養老資源,創新實施「醫養一體、兩院融合」服務模式,一是統籌衛生健康、民政等資源,引導擬新建的醫療衛生和養老機構一體立項、一體建設,創建集醫療、康復、養老等於一體的「醫養綜合體」;二是鼓勵有規模、有實力的醫療衛生或養老機構,由單一的醫療衛生或養老功能向「醫養綜合體」功能拓展擴容;三是對不具備新建、改建成「醫養綜合體」條件的養老和醫療衛生機構,引導雙方按照「自由結合、互利共贏
  • 新銳丨5G+AI:智慧健康養老迎來「數字」機遇
    未來智能養老的主要形式是智能家居的普遍應用。我國智能養老產業從2012年起步,經歷了倡導、試點,從2017年開始進入全國推廣階段。2017年2月,國家三部委聯合發布了《智慧健康養老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17~2020年)》,標誌著第一個國家級智能養老產業規劃出臺,我國智能養老產業迎來了發展的黃金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