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說美國海軍是真強,說是全世界海軍加一塊,打不過美國海軍。筆者今天就能給美國海軍抗衡全球海軍這種說法下個結論:絕對不可能。那有人要說了,明明全世界的航母加一塊,噸位都沒有美國航母噸位大,明明全世界的兩棲攻擊艦加一塊,都沒有美國兩棲攻擊艦噸位大,明明全世界神盾驅逐艦加一塊,還沒有美國的多,怎麼三大件都比全世界加一塊多的美國,無法挑戰世界海軍了呢?其實答案很簡單:紙面上看到的,都是數字,實戰中可不是比大小的。
咱就先說說美國海軍這10艘航母吧,今年的4月3日,美國海軍代理部長莫德利宣稱,美國海軍已經炒了羅斯福號航母艦長克洛澤的「魷魚」,因為他讓這艘航母上的疫情信息暴露在全球關注之下。當時人們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美國的疫情爆發上,但是很少有人關注到,當時隨著羅斯福號航母的暫時停止運轉,美國海軍陷入了沒有航母可用的境地。
擁有11艘航母的美國海軍暫時沒有航母可用?這還真不是一句玩笑話,在今年4月初,美國海軍福特號航母沒有形成戰鬥力,在2024年前無法實現作戰部署;而華盛頓號航母則在進行維護升級,還需要更換核燃料棒,工程持續3年之久,要等到2023年才能重新服役,同樣狀態的還有斯坦尼斯號航母,也在進行核燃料棒的更換。
至於尼米茲級航母的最後1艘,也就是喬治·布希號航母,他當時正在進行連續服役10年後的第一次中期維修,需要耗時兩年;卡爾文森號航母則在進行小維修,也需要最少1年才能完成工程。對於美國來說,當時儲備了3艘隨時可以動用的航母,分別是羅斯福號、杜魯門號、艾森豪號,但是這三艘航母在今年4月都出現了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導致在羅斯福號航母停止運行後,美國在全球範圍內出現了無航母可用的境地。
事實上,坐擁11艘航母的美國海軍,根本無法實現11艘航母同時在服役狀態,即便是每年只對1艘進行維修,完成整個維修也需要11年之久,然後又是一輪。11艘航母不能同時處於戰備狀態,這只是美國海軍實力上的一個短板,另外一個就是,美國根本無法支撐在同一個戰區投入4艘航母同時作戰,而美國海軍無論是訓練還是作戰,歷史上同時在一個海域投入的航母數量,最多就是4艘。
為什麼是4艘呢?是因為後勤保障無法支持4艘航母同時作戰。1艘尼米茲級航母要正常作戰,需要艦員3200多人,其中2800多人是航母常備人員,400多人是航空兵部隊的人員,全副武裝的4艘航母,光人就有12800人,加上航母編隊內的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伯克級驅逐艦上的艦員,一個航母為4艘的美國航母艦隊,等於把數萬大軍漂浮在海上,無依無靠,不能生產物資,只能完全依靠後方補給,他們不光是要吃喝拉撒穿住行,他們還要娛樂、衛生、郵政、通信等保障,而且他們最終還是要作戰。
可想而知,這麼多人在海上連續作戰,物資消耗是多麼巨大,以美國如今的海軍後勤保障能力,完全無法支持下去,當然,後勤保障和維修也不過是美國海軍的又一個短板,還有一點,那就是對手的強大。雖然世界上的海軍力量在紙面上無法和美軍抗衡,但是有些國家擁有自己的軍事系統,奪取制海權的,有時候並不僅僅是海軍的艦艇。
而在東方得我國,海軍擁有2艘現役的6萬噸級大型航母,還在建造1艘003型8萬噸級大型彈射航母,另外還有3艘4萬噸級的075型兩棲攻擊艦,已經開始就更大的076型彈射型兩棲攻擊艦展開招標,擁有8艘現役的萬噸級大型驅逐艦055型,以及超過30艘的中華神盾驅逐艦,是世界上盾艦第二多的國家,海軍三大件除了航母之外,其餘軍艦都在質量和數量上超過了美國海軍的一半,在岸基力量和天基力量的支援下,我國海軍是一點都不懼怕美國海軍的。
算上東風-17飛彈、東風-21D飛彈、東風-26飛彈等飛彈,我們更不必害怕美國海軍的實力。當然,我國也只是世界海軍中的一個重要國家,還有一個就是俄羅斯,俄羅斯海軍水面力量雖然不如中國,但是也擁有2艘核動力巡洋艦,1艘6萬噸級大型航母,3艘光榮級巡洋艦,另有數十艘的核潛艇,包括全球最先進的885型亞森級攻擊核潛艇,955型北風之神級飛彈核潛艇,都是美國核潛艇不可比擬的。
再者,隨著高超音速飛彈時代的來臨,美國海軍的防禦體系效能在不斷被削弱,俄羅斯的匕首飛彈,我國的東風-17飛彈,都是在大氣層內以超過10馬赫飛行,且能夠機動變軌的飛彈,美國對此是沒有防禦能力的。最後,與世界為敵,意味著失去所有的資源、市場,以美國如今的資源產能和能源儲備,完全不足以單獨挑戰世界。
一國挑戰世界,這種瘋狂的想法從來都會失敗,而且會敗的很快,要知道,百年前的英國曾經在綜合國力上超過第二名和第三名大國之和,如今的美國尚且沒有這樣的實力,人類歷史上排名第一的超級大國領先優勢最大的時期,也就是英國的日不落帝國時期,他都沒能實現對主要對手法國、德國等國的絕對壓制,何況如今的美國?所以,完全無需擔心,世界聯軍肯定是必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