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北京市小湯山醫院正式啟用。作為北京市屬醫院,北京清華長庚醫院分三批共計支援小湯山31位白衣戰士,助力境外輸入人員疫情防控。
為盡力保證市民正常工作生活秩序,北京市疫情防控領導小組決定,小湯山醫院主要用於境外來(返)京人員中需篩查人員、疑似病例及輕型、普通型確診患者治療。籌備過程中,北京清華長庚醫院即時響應,根據北京市醫院管理中心部署,先後組織3批支援隊,醫、護、技領域全覆蓋。
首批支援已過月
早在2月17日,北京清華長庚醫院首批支援小湯山醫院的4名護理人員就已出發,進行前期儲備培訓並參與院區內的護理規劃工作。早在選派支援武漢的隊員時,急診護理組長、黨員何曉慶就在自主報名之列,第一批援外隊員出發後,她還特意問護士長,「我還在支援武漢的名單中吧?我請求不要把我排除。」重症專業護士連世文是該批次中唯一的一名男護士,也是患者們常誇的吃苦耐勞的小夥。呼吸專業護士白偉具有呼吸科與普內科病房患者照護的豐富經驗;同樣來自呼吸專業的李美慧,不僅工作認真,性格開朗、溝通能力強也是護士長選派她時考慮的一個重要理由,「緩解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常見的緊張焦慮情緒」。
第二批20人快速集結出發
3月9日,北京清華長庚醫院第二批支援小湯山醫療隊20名醫護人員集結完畢出發。4名醫師分別來自感染內科學、呼吸內科學、心血管內科學、急救醫學專業;16名護士,來自心臟內科、神經內科、腫瘤內科、腎臟內科、呼吸內科、急診、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兒科、肝膽外科、泌尿外科等10餘個科室的相關專業。
「疫情爆發以來,我就早已做好隨時上戰場的心理準備。這是一項光榮的任務。我們一定不辜負醫院的希望,保證完成好任務。」普通內科主任醫師馬序竹說。王英華護理長也表達了同樣的想法,隨著前三批援外醫療隊出發,她一直在等待著上「前線」的通知。護理隊伍中,來自耳鼻咽喉頭頸外科的專科護士郝珊珊,老家是湖北襄陽的,在看到家鄉各市爆發疫情的新聞後,她就向黨支部書記提出了支援申請,「我是湖北人,又是黨員,更應該站出來。」出發前,她說道,「感謝全國這麼多同道一起保佑我的家鄉,我也會全力做好小湯山的支援工作。」
圖為北京清華長庚醫院支援小湯山隊員在進行病房布置
每一批隊員出徵,醫院都準備了充分的生活和防護物資,並做好後方保障,解除隊員們的後顧之憂。院領導及各科部主管、同仁紛紛相送,叮囑最多的是做好防護,強調最多的是平安凱旋。無論在哪一方戰場,你們是醫者仁心的白衣戰士,同時也是自強不息的清華人,北京清華長庚醫院等你們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