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上海大師賽,費德勒不敵小茲維列夫止步8強當晚,有球迷曬出這樣一張圖片:比賽中,費德勒因為判罰與現場主裁罕見的發生爭論,「你知道有多少黃牛都靠我嘛!」網友更在費德勒身旁P出搞笑對話。
玩笑之餘,作為此前國內費德勒唯一到訪的賽事,大家都知道費德勒對於上海對於大師賽的意義。在天王逐漸老去的今天,上海大師賽官方也明白,總有一天要面臨費德勒退役的那一天。
將費德勒效應發揮到極致
「我愛死你們了!」2019年上海大師賽現場,費德勒的這句努力的蹩腳中文瞬間登上微博熱搜榜。每年來到上海,費德勒秀中文是必不可少的環節。贏下首場比賽後,費天王的現場的那句:「阿拉,上海,贊!」引得現場觀眾的陣陣歡呼聲。
除了四大滿貫,ATP男子1000賽事全年有9站比賽,上海大師賽是其中之一,也是亞洲唯一一站。這也是亞洲球迷近距離看到男子網壇頂尖巨星,特別是見到費德勒最好的機會。
「擁有」費德勒,上海大師賽自然不能錯過藉助費德勒營銷的機會。在外灘散步、坐上海地鐵去賽場,費德勒「第二故鄉」的概念深入人心。
今年開賽前,上海大師賽只為贊助商舉辦了一場「直擊大師」的內部草地派對,受邀的嘉賓均是上海大師賽的贊助商代表。派對現場費德勒、李娜都現身,費德勒更是現場化身「大廚」,為嘉賓們BBQ。想像下,費天王親手為你送上他親自烹飪的美食,哪個贊助商會不開心呢?
大師賽如何成為最強賺錢賽事
今年首屆珠海冠軍賽期間,曾經遇到過當地一位資深網球粉絲。他向我們感慨如今可以在家門口看到ATP頂級選手的機會,而在十年前,自己還要特別飛到上海看網球賽。
呂華勇第一次來上海,還是1995年。當時他和他的工作夥伴在上海承辦ATP喜力公開賽。從1998年喜力賽登陸上海,到後來的大師杯,再到如今的大師賽,上海的網球職業賽基因已經有20年,上海也成為中國大陸地區最早開展網球運動的城市。
「所有賽事的變化如同這座城市的成長一樣讓人非常感懷,上海無疑是發展最快的,這是一種深入這座城市骨髓裡的基因。」作為上海大師賽賽事總監的呂華勇坦言,這些年來,最令他欣喜的是看到越來越多人對國際體育賽事的熱愛。以網球為例,從起初喜力公開賽總決賽的3000多名觀眾到如今大師杯賽總決賽14200多名,一票難求的情況時有發生。
作為中國經濟貿易中心,國內國際化程度最高上海擁有著中國其他城市無法企及的強大市場,眾多國際品牌的中國總部也大都紮根上海。作為全球化的運動,外資企業對網球賽事的熱衷程度也頗高,而ATP1000賽事的頂尖球星也與這些國外高端品牌的定位相符。
高端冰淇淋品牌哈根達斯已經贊助大師賽10年了,品牌在中國的總部是上海,全國400家店鋪中上海佔了80家,哈根達斯中國市場總監周澍坦言,當初決定贊助大師賽,賽事與品牌城市策略最為相匹配。
大師賽對於品牌的 多芬在2017年開始贊助上海大師賽,據全球品牌總監莊一琳介紹,在贊助大師賽贊助期間,品牌男士沐浴和洗髮產品在電子商務平臺銷量提升超過100%。
截止2019年,上海大師賽已經擁有各級和各品類贊助商達32家,當之無愧的成為最賺錢的國內網球賽事。
費德勒後大師賽何去何從
相比於百年大滿貫,上海的網球歷史的確顯得還很稚嫩,但這20年足以收穫一代網壇巨星。1998年也是費德勒步入職業網球賽場的年份。四季輪換,當年初出茅廬的愣頭小夥,成長為如今的球王。
2019年,費德勒已經38歲,未來,如果上海大師賽沒有了費德勒,還會如此受到粉絲和贊助商的青睞麼?
莊一琳表示,當年品牌選擇與大師賽合作,「費德勒效應」的確是一方面的考量,但品牌的原則是贊助與品牌形象契合的高端體育賽事,倡導多樣化,而不是綁定某一個球星。
「費德勒粉絲基礎很強大,但大師賽已經舉辦這麼久,已經是一個IP,現在國內也是全民運動的風潮,今後會有越來越多的人是喜歡網球這項運動,聊網球,不僅僅只是為了某一個人。」周澍表示,就算有一天費德勒退役也不會影響品牌對大師賽的贊助。
10月13日,96年出生的梅德韋傑夫捧起上海大師賽男單冠軍獎盃,11年來,上海大師賽終於誕生「四巨頭」外的新冠軍。在費德勒、小德接連輸球後,95後運動員佔據男單4強席位,就連費德勒自己都說,新生代正在敲門。
通過費德勒在上海引發的巨大效應,新生代球星們也從天王身上看到中國市場的巨大潛力。
這一次來到中國參加中網和上海大師賽,希臘美少年西西帕斯不僅帶來了老媽,還帶上了自己負責中國事物的經紀人。為了幫兒子最大程度的「吸粉」,老媽還親自上陣送票給兒子中國粉絲會的粉絲,不僅送票,還從球員休息室裡帶出水果和水分發給球迷。
「還是整體看賽事。就像桑普拉斯、阿加西退役後,費德勒出現了。」大師賽贊助商Roca中國市場總監夏菁坦言,不同球員有不同個體特性,品牌如今也在考慮和觀察年輕運動員。
在費德勒和小德出局後,半決賽梅德韋傑夫對陣西西帕斯的半決賽,現場上座率仍達到8成。而梅德韋傑夫與小茲維列夫的決賽當天,上海大師賽更是滿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