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俄羅斯和俄羅斯,這對兒在外界看來關係好到「穿同一條褲子」的老鐵,眼下似乎大有鬧掰的跡象。蹊蹺的是,這鬧掰的節點,恰逢盧卡申科在白俄羅斯國內遭遇大選挑戰。兩國是真的生疏了,還是另有玄機?
騰訊新聞國際頻道獨家欄目《聚焦》,本期關注:俄白老夥計,翻篇了?
大選前夕的白俄羅斯可謂是「好戲連臺」,讓人目不暇接:先是現任總統盧卡申科的主要競選對手被取消競選資格,還沒投入選戰就被繳了械,繼而是盧卡申科本人高調宣布自己感染了新冠,被發現手纏繃帶出席會議,然後是33名俄僱傭軍人踏上白俄領土後不久,便被警方抓了個正著,「罪名」是蓄謀在大選期間製造大規模騷亂。
白俄抓捕俄籍破壞分子
破壞他國大選,屬於嚴重幹涉他國內政行為。白俄羅斯高調捅出抓捕俄籍破壞分子的新聞之後,國際社會為之瞠目結舌——這對獨立國協內最鐵的一對兄弟,關係一度好到要穿同一條褲子(結盟合併成一個國家),為何在關鍵時刻要相互拆臺,讓全世界人民在一旁看笑話?俄白關係到底怎麼了?真的是已經反目成仇回不到從前了嗎?
「烏龍案」,還是「神助攻」?
7月29日,白俄羅斯強力部門宣布,根據截獲的情報,在首都明斯克和南部地區抓獲了33名俄籍武裝分子。這33人中,據稱有28人擁有在烏克蘭頓巴斯地區作戰的經歷。盧卡申科當天緊急召開國安會會議,指責這些人在大選期間潛入白俄羅斯,有著不可告人的骯髒目的,敦促俄方做出合理解釋。但在俄方給出解釋(這33人均為俄私營軍事公司職員,借道白俄羅斯前往第三國)之後,白俄方面仍不依不饒,絲毫沒有放人的意思。
白俄抓捕俄籍破壞分子
仔細盤點這起抓人事件,其中疑竇叢生,矛盾重重:
1、據白俄強力部門描述,被捕33名武裝分子中,32人在明斯克被抓,都是清一色的精壯男子,穿著一水的卡其色服裝,紀律不是一般的嚴明(不逛小酒館更不酗酒),最終以其整齊劃一的反常表現,成功地吸引了警方的關注。這看起來不像是精心策劃的暗中破壞,倒像是明目張胆的自投羅網。正如俄《共青團真理報》所言,如果真的是要搞破壞,不可能30多人統一行動,而是會分散成若干3-4人小組分頭行動。
2、30多同胞被抓之後,俄羅斯總體反映平平:沒有提出抗議照會,沒有威脅斷交,更沒有關閉邊境或者撕毀盟約。俄副外長魯堅科召見白俄大使謝馬什科,稱白俄方面以製造大規模騷亂為由抓捕俄羅斯人,純屬「臆斷」,不符合兩國和兩國人民之間的兄弟和盟友關係。既沒有過度指責,也沒有要求立馬放人,反而重申「莫斯科永遠不會幹涉他國主權政治,更何況是諸如白俄羅斯這樣的親密盟友。」普京借發言人佩斯科夫之口回應稱,近期這件事就會得到澄清,無端被抓的俄羅斯公民將被釋放。這聽起來更像是對國內民眾的一種安撫。
3、雖然白俄兩國各執一詞,但雙方似乎並不急於把抓人事件掰扯清楚。白俄方面沒有提供詳細的口供,證明自己抓得沒錯。俄羅斯方面也沒有提供被抓人員的詳細檔案資料,以證明他們都是被冤枉的。
正是由於上述大量疑點,有俄羅斯媒體提出了一個大膽猜想:這支由俄僱傭軍人組成的「別動隊」的確是由莫斯科派出,但目的不是為了破壞白俄大選,而是給盧卡申科勝選提供「神助攻」。
雖然普京和盧卡申科合作「唱雙簧」的說法,聽起來有點陰謀論的味道。但分析人士認為,盧卡申科在大選期間高調炒作抓人事件,給自己帶來了明顯的政治好處:
1、可以名正言順地向首都明斯克和各州州府增派部隊和警力,禁止西方觀察員入境觀摩大選,從而有效抑制西方煽動「顏色革命」的可能性。
2、通過對俄示強,凸顯自己捍衛白俄國家主權獨立的強勢領導人形象,在大選中為自己圈一波粉,也堵住了指責其過分親俄人的嘴巴。
唯一看似受到傷害的,是白俄羅斯與俄羅斯之間的傳統老鐵關係。
普京和盧卡申科一起打冰球
2014,是個分水嶺
最親近的人,往往傷害彼此最深。
俄羅斯與白俄羅斯,曾經如膠似漆,恩愛有加。1994年,40歲的盧卡申科當選白俄羅斯總統之後,採取了全面融入俄羅斯的外交政策。1995年1月,盧卡申科與葉爾欽籤署《海關同盟決定》,當年兩國就取消邊界,雙方公民無需護照即可自由來往。1996年4日,兩國籤署《成立主權國家共同體條約》,決定成立俄白共同體。次年4月,兩國籤署《俄羅斯與白俄羅斯聯盟條約》,將共同體升級為俄白聯盟。1999年12月,俄白正式締結《建立聯盟國家條約》,明確了兩國一體化的路線圖:2001年起實行統一的稅收政策,2005年起實行統一的貿易和關稅政策。2000年,俄白舉行雙方批准聯盟條約文本的互換儀式,標誌著兩國已正式訂立「婚約」。
背靠俄羅斯這棵大樹,白俄羅斯相較於其他獨立國協國家,不僅經濟是最早恢復到獨立前水平的,社會也是最為穩定有序的。但是,好景不長,兩國因為柴米油鹽這樣的生活瑣事生出嫌隙。2002年俄對白俄「斷氣(指天然氣)」,矛盾一度激化。此後雙方相互指責不斷,俄嫌白俄不停索取,貪得無厭,白俄則怨俄對「自家人」太摳門,不夠大方。不過,此間雙方雖然吵吵鬧鬧,但一體化進程仍在曲折中前行。
真正的拐點出現在2014年,克裡米亞事件之後。一方面,俄羅斯以公投方式收復克島之後,白俄國內對俄防範心理加重,擔心與俄深度融合,最終也會導致主權和領土的喪失。另一方面,俄羅斯在遭遇美歐制裁之後,經濟一蹶不振,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對白俄的關照和體貼自然是大不如前。
正是在2014年之後,盧卡申科對俄態度的兩面性愈發明顯。在國內場合,盧卡申科控訴普京每年都拿能源問題卡白俄的脖,逼迫自己「下跪」乞求;但在國際場合,盧卡申科卻與普京把酒言歡,誓言白俄羅斯與俄羅斯不離不棄,永遠是俄羅斯的鐵桿盟友。
與此同時,為了迎合國內主流民意,盧卡申科已經排除了未來俄白合併成一國的可能性,而這一直是普京和俄羅斯孜孜追求的外交目標。盧卡申科多次強調,只要自己一息尚存,就會全力維護白俄羅斯的主權獨立,絕不屈從於外界壓力。為了獲得與俄「抗衡」的籌碼,盧卡申科甚至開始向美國和歐盟「暗拋媚眼」。去年,中斷了11年之久的白美大級使外交關係正式得以恢復。
在普京眼中,盧卡申科仍是「對的人」
8月9日,白俄羅斯將舉行總統大選。盧卡申科手握充沛的政治與宣傳資源,加之此前已將主要對手清除出局,其第六次順利當選幾乎已是板上釘釘。但此前默默無聞的另一位女性候選人季哈諾夫斯卡婭振臂一呼,迅速成為各個反對派一致擁護的領袖人物,對盧卡申科構成不小的威脅。
盧卡申科在大選前夕發表國情諮文
季哈諾夫斯卡婭是著名博主、獨立候選人季哈諾夫斯基(目前已經被捕)的妻子。她替夫出徵,目的就是推翻盧卡申科政權。7月30日,白俄反對派聯合在明斯克人民友誼公園舉辦了有數萬人參加的競選造勢活動。季哈諾夫斯卡婭公布了自己的施政綱領,主要包括:無罪釋放盧卡申科時代的全部政治犯;舉行全民公投,重歸1994年法律;如果當選,6個月內將重新舉行一次總統大選,之前被剝奪參選資格的人均可參加,讓民眾自由公正地選出心目中的總統,自己則主動讓賢。
可以看出,季哈諾夫斯卡婭的競選打法更具煽動性,迎合了對白俄當局不滿選民的心理。這無疑使得8月9日的大選平添了諸多變數,也加劇了爆發街頭革命的風險。
一位民眾駐足觀看白俄羅斯2020年大選宣傳海報
俄白兩國分析人士普遍認為,儘管盧卡申科動輒給普京上眼藥水,和俄羅斯唱對臺戲,但就目前形勢而言,盧卡申科仍是莫斯科最中意的白俄總統人選。原因很簡單,如果反對派上臺執政,勢必會推翻以前的政策,和烏克蘭一樣投入美歐懷抱。而盧卡申科雖然私下小動作不斷,但總體上維護俄白友誼。其當總統26年來形成的政策慣性,使得他很難改弦更張。
如果「白俄老爹」盧卡申科再次順利當選,俄白關係仍將沿著既定軌道向前滑行。普京和盧卡申科這對老哥倆兒,還會時不時約上一場友誼冰球賽。而英俊的小王子尼古拉,每年也會跟著老爹到訪莫斯科或者索契,順便俘獲大批俄羅斯女粉絲的芳心。
本期作者:劉聖任
本文獨家供稿騰訊平臺,未經允許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