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許望 綜合報導
紐約時間5月8日晚上對於藝術拍賣市場來說是一個不平靜的夜晚,在洛克菲勒廣場的佳士得拍賣大廳,伴隨著一次又一次的落槌,一批新的藝術品拍賣紀錄隨之敲定:畢卡索《拿著花籃的女孩》以1.15億美元成交,打破其「玫瑰時期」作品價格紀錄;莫奈《綻放的睡蓮》以8468.75萬美元成交,馬蒂斯《側臥的宮娥與玉蘭花》以8075萬美元成交,分別創下藝術家作品拍賣世界紀錄;同場另有德拉克羅瓦、莫蘭迪等藝術家創下作品拍賣紀錄。
這一系列重量級拍品都來自「佩吉及大衛·洛克菲勒夫婦珍藏」系列拍賣中首先登場的「十九及二十世紀藝術」晚間拍賣,該專場44件作品全數成交,以「白手套」之姿攬金逾6.46億美元,創造了單一專場拍賣的最高價紀錄,也為洛克菲勒夫婦藏品的系列拍賣迎來開門紅。
價值超10億美元的世紀拍賣
時間回到2017年3月,洛克菲勒家族第三代掌門人,101歲的大衛·洛克菲勒去世。同年6月7日,佳士得拍賣行對外宣布,大衛·洛克菲勒遺產委員會委託佳士得拍賣佩吉與大衛·洛克菲勒夫婦二人的私人珍藏,逾1500件藏品的拍賣所得將全部捐贈給12家機構,延續洛克菲勒夫婦生前的慈善事業。
這一系列拍賣分為線上線下兩部分進行:5月8日至5月10日持續三天的線下拍賣中,除「十九及二十世紀藝術」晚間拍賣外,另有兩場「英國及歐洲家具、瓷器及裝飾藝術品」拍賣,一場「美洲藝術」晚間拍賣,一場「藝術品」日間拍賣,及一場「旅行及美國珍品」拍賣;5月1日至5月11日,部分拍品同期在網上進行拍賣。
在拍賣開始前,一位佳士得拍賣師在接受路透社採訪時表示,這一系列拍賣最終總成交價可能超過5億美元,而就現在來看,已經結束的「十九及二十世紀藝術」晚間拍賣總成交價逾6.46億美元,「美洲藝術」總成交價逾1.06億美元,遠超當初預估。據衛報報導,有專家表示,該系列拍賣的最終總成交價可能超過10億美元。
「佩吉及大衛·洛克菲勒夫婦珍藏系列拍賣」被稱作「世紀大拍賣」,多件大師級藝術家的巔峰作品及數量龐大、種類繁多的藝術品集中出現在市場上,的確可能是百年才有一次的盛況。
「十九及二十世紀藝術」晚間拍賣最受關注的三件作品中,《拿著花籃的女孩》是畢卡索「玫瑰時期」代表作品,那時他剛剛從「藍色時期」轉型,這件作品曾屬於詩人格特魯德·斯泰因,1968年由大衛·洛克菲勒收藏。《綻放的睡蓮》則是莫奈晚期的巔峰之作。1955年,巴黎畫商卡蒂亞·格蘭諾夫從莫奈于吉維尼的工作室挑選了一批莫奈後期的畫作,並在1956年於其畫廊內展出其中的30件。在阿爾弗雷德·巴爾的推薦下,洛克菲勒夫婦從格蘭諾夫那裡買下了這件《綻放的睡蓮》。《側臥的宮娥與玉蘭花》創作於1923年,這幅作品被認為是馬蒂斯創作巔峰時期的標誌性代表作。馬蒂斯也是大衛的母親艾比·奧爾德裡奇·洛克菲勒最欣賞的藝術家之一。大衛·洛克菲勒於1958年購入這件作品。
除經典名作外,洛克菲勒家族作為超級大藏家的聲譽無形之中也提升了許多普通藏品的價值,其中藏家效應最顯著的拍品,當屬紐約時間5月9日「美洲藝術」晚間拍賣上吉爾伯特·斯圖爾特作於1795年的畫作《喬治·華盛頓(沃恩型)》。這件作品估價為80萬至120萬美元,在競拍超過11分鐘後,最終以超過估價近十倍的1156.25萬美元成交,毫無疑問創下藝術家拍賣世界紀錄。
「美洲藝術」晚間拍賣的41件藏品同樣全數拍出,全場最高價為1426.25萬美元成交的威廉·德·庫寧畫作《無題XIX》,41件拍品總成交額逾1.06億美元。
充斥著大師名作的「十九及二十世紀藝術」晚間拍賣是整個系列拍賣的重頭戲,在此之後將上拍的大量英式及歐式家具、歐洲瓷器、中國外銷瓷器、銀器、美國裝飾藝術及家具則彰顯了洛克菲勒夫婦收藏涉獵之廣,同時也為不同偏好的藏家提供了更多選擇。
不可複製的收藏,持續發揮餘熱
洛克菲勒家族的顯赫聲名無疑為這場拍賣增色不少,一個多世紀以來,洛克菲勒家族在美國的石油、銀行、政治、慈善等領域影響深遠。佳士得副主席Jonathan Rendell在接受彭博社採訪時表示:「洛克菲勒家族幾乎是美國的王室。」
在洛克菲勒夫婦的藝術收藏生涯中,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以下簡稱MoMA)第一任館長阿爾弗雷德·巴爾及其夫人——MoMA董事會成員瑪麗格麗特·巴爾扮演了關鍵角色。巴爾夫婦幫助他們了解19世紀晚期及20世紀早期的藝術作品,並指導他們形成了自己的印象派和現代藝術收藏,這些藏品大多在1940至1960年代間購得。大衛·洛克菲勒在收藏期間曾表示:「商人應當效仿佛羅倫斯的美第奇家族,支持今天的藝術。」
在不到十年的時間裡,洛克菲勒夫婦成為了成熟的藏家。研究洛克菲勒家族的歷史學家彼得J.詹森在接受時代周刊採訪時表示,戰後是收藏藝術品的絕好時機。「當時市面上出現了大批藝術作品,這是因為原本擁有這些作品的英國人和法國人還沒從戰爭中恢復過來,而他們能放到市場上流通的一大資產就是藝術品,所以這些藝術品才有機會流入美國藏家的手中。」
值得一提的是,如今鼎鼎有名的MoMA原本就與洛克菲勒家族密不可分。1929年,正是在大衛·洛克菲勒的母親艾比·奧爾德裡奇·洛克菲勒與其好友瑪莉·昆·蘇利文與莉莉·布裡斯的提議與贊助下,MoMA的前身——一個旨在幫助大眾了解現代藝術的美術館才得以成立,MoMA的營建和藏品管理也主要由洛克菲勒家族提供財務支持。大衛·洛克菲勒和他的哥哥,前紐約市長尼爾遜·洛克菲勒都曾擔任MoMA董事長。
頂級美術館的背景,來自行家的專業指導,絕佳的時機,雄厚的財力,所有因素加在一起,使得洛克菲勒夫婦走出了一條不可複製的收藏之路。
「佩吉及大衛·洛克菲勒夫婦珍藏」系列拍賣所得將全部捐贈給12家機構,包括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洛克菲勒兄弟基金會、哈佛大學這樣的大型機構和美國農田信託、緬因州海岸遺產信託這樣相對較小的公益組織等。這些機構也都是洛克菲勒家族的長期資助機構,其中哈佛大學是大衛·洛克菲勒的母校,洛克菲勒兄弟基金會則於1940年由洛克菲勒家族創立,在可持續發展、全球和平、藝術文化等多個方面發揮作用。
在這場世紀拍賣後,洛克菲勒夫婦耗費心力收藏的龐大藏品將分散至世界各處,而大衛·洛克菲勒早在1992年就對此有所預期,他說:「最終,所有這些曾帶給我與佩吉無比愉悅的藏品將再度與世人分享。我們希望,如同它們陪伴我們的過去數十載一樣,將會帶給他們同樣的滿足與歡欣。」
本文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 作者:許望 責任編輯: 鍾齊鳴_NF5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