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柚每周情報:美團醫美首發《醫美市場趨勢洞察報告》

2020-12-15 西柚健康說

1、全國:《關於建立健全職工基本醫療保險門診共濟保障機制的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

8月26日,國家醫療保障局就《關於建立健全職工基本醫療保險門診共濟保障機制的指導意見》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意見》提出,建立完善普通門診醫療費用統籌保障機制,從高血壓、糖尿病等群眾負擔較重的門診慢性病入手,逐步將多發病、常見病的普通門診醫療費納入統籌基金支付範圍。一是普通門診開始納入統籌基金支付範圍,比例不低於50%;二是單位繳費全部劃入統籌帳戶,個人帳戶原則上控制本人參保繳費基數2%以內;三是使用範圍拓寬,「可用於支付職工本人及配偶、父母、子女在定點零售藥店購買藥品、醫用耗材發生的由個人負擔的費用。」(新浪網)

2、商務部、科技部調整發布《中國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術目錄》

2020年8月28日,商務部、科技部調整發布《中國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術目錄》。本次《目錄》共涉及53項技術條目:與醫藥製造業相關的禁止出口的技術條目3項;限制出口的技術條目5項。(蒲公英)

3、北京:居民健康素養監測方案

8月24日,北京衛健委發布《2020年北京市居民健康素養監測方案》的通知。通知決定,北京衛健委在全市範圍內開展2020年居民健康素養監測,調查採用分層多階段整群抽樣方法,分別從學校、單位和社區抽取調查對象,主要內容包括基本健康知識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與行為和基本技能3個方面。同時要求各區健康教育專業機構按照統一要求組織實施現場調查、質量控制及資料上報等工作。(北京衛健委)

4、湖北:著力加強「4大體系、1個平臺」建設

近日,湖北衛健委完成編制《公共衛生體系補短板工程實施方案》,指出,今後3年湖北著力加強疾病預防控制體系、醫療救治體系、院前急救體系、基層防控體系、重大疫情信息平臺建設。目前,已落實項目建設資金542億元,開工項目322個。省衛健委介紹,要把提升監測預警、核酸檢測、醫療救治擺在重要位置,重點推進發熱門診、核酸檢測實驗室和可轉換病區建設。(湖北日報)

5、重慶:發布智慧醫療工作方案,重慶人終生健康信息都將上「雲」

8月25日,重慶人民政府發布《關於印發重慶市智慧醫療工作方案(2020—2022年)的通知》。《方案》提出,到2021年,重慶基本建成「衛生健康雲」和全民健康大數據服務平臺;到2022年,重慶全面建成智慧醫療基礎體系,健康醫療大數據全面匯聚和標準化,採取建立「衛生健康雲」,完善全民健康信息資料庫等措施,建成國內領先的智慧醫療應用示範城市和醫療智能產業基地。(重慶人民政府)

1、微創植介入器械

申淇醫療獲數億元C輪融資

8月24日,高值醫療耗材研發企業申淇醫療已完成數億元人民幣C輪融資,本次融資由高瓴創投和濟峰資本共同投資,老股東三正健康投資和杏澤資本繼續加持,點石資本擔任獨家財務顧問。本輪融資將用於推動申淇醫療新產品的臨床推進以及上市產品的加速市場推廣和產業化。(新浪網)

2、機器人科技

邁步機器人獲數千萬元A輪融資

8月26日,深圳市邁步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已完成數千萬元A輪融資,由珠海科溋投資、聯想創投、浙江德寧實業聯合投資。邁步機器人聯合創始人兼CEO陳功表示,本輪融資主要用於核心技術的持續投入、產品的迭代更新、市場運營投入及人才梯隊建設。(36kr)

3、腫瘤免疫診療

裕策生物完成近3億元人民幣C輪融資

8月25日,深圳裕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完成近3億元人民幣C輪戰略融資,由元知科技醫療領投,普華資本追加跟資,探針資本擔任獨家財務顧問。本輪融資所得主要用於擴大市場覆蓋,推動TMB檢測大panel產品報證,建立市場化的腫瘤免疫藥企臨床研究服務平臺。(動脈網)

4、女性健康服務

Hologic以8000萬美元收購Acessa Health公司

8月26日,女性健康服務公司Hologic已經收購了子宮肌瘤微創治療創新公司Acessa Health Inc.,收購價格約為8000萬美元現金,外加基於未來收入增長的或有付款。Acessa Health銷售的Acessa ProVu系統是一種完全集成的腹腔鏡系統,它將射頻消融與先進的腹腔內超聲可視化和引導圖譜相結合,使醫生能夠有效和安全地治療有症狀的良性子宮肌瘤女性。臨床研究表明,Acessa ProVu系統是子宮切除術和子宮肌瘤切除術的安全微創替代方案。(mpo-mag)

1、中國生物新冠滅活疫苗國際臨床(Ⅲ期)接種人數已超2萬

8月24日,據央視新聞報導,中國生物新冠滅活疫苗國際臨床(Ⅲ期)入組接種人數已超過2萬人,安全性良好,有效性在進一步觀察中,入組速度好於預期,非常值得期待。國藥集團中國生物在北京和武漢兩個生物製品研究所分別建設了高等級生物安全生產設施,這兩個研究所的生產車間投入使用後,中國生物將能夠保證新冠疫苗年產能合計達到2.2億劑次。此外,8月23日,國內多家企業已經下發通知,組織員工自願接種新冠肺炎疫苗,已開始組織接種人員名單,將分批進行接種。企業內部員工透露,原則上,部分人員將優先考慮,包括計劃赴海外工作員工、經常出差人員、市場銷售人員等。(賽柏藍)

2、2019年中國醫藥工業百強系列榜單發布

8月25日,2020全國藥店周暨中國醫藥工業百強年會開幕。在2019年度中國中藥企業TOP100排行榜中,廣藥集團、步長製藥、華潤三九位列前三甲;在2019年度中國CRO(含CDMO)企業TOP20排行榜中,藥明康德、藥明生物、泰格醫藥位列前三甲;在2019年度中國醫療器械(含IVD)企業TOP20排行榜中,邁瑞醫療、威高股份、樂普醫療位列前三甲;在2019年度中國生物醫藥(含血液製品、疫苗、胰島素等)企業TOP20排行榜中,百濟神州、長春高新、智飛生物位列前三甲。(米內網)

3、騰訊醫療健康聯合微眾銀行成立聯合實驗室

8月24日,騰訊醫療健康與微眾銀行宣布成立聯合實驗室,結合騰訊天衍實驗室在醫療影像、醫療機器學習與自然語言處理的技術積累,以及微眾銀行AI團隊在聯邦學習上的領先技術,雙方將共同攻堅醫療聯邦學習(Medical Federated Learning),搭建隱私保護數據平臺,探索醫療領域的智能化應用。(藥智網)

4、魚躍醫療擬與螞蟻集團等設立螞蟻消金

8月24日,魚躍醫療公告,擬與螞蟻集團、寧德時代、千方科技、國泰世華銀行、南洋商業銀行和中國華融一起設立螞蟻消費金融公司,註冊資本高達80億元,注資規模與捷信消費金融並列行業第一。根據公告,螞蟻消費金融有限公司成立以後業務範圍主要有:開展消費金融相關業務,經營範圍包括發放個人消費貸款、接受股東境內子公司及境內股東的存款、發行金融債券、境內同業拆借等。(新浪網)

5、飛利浦與中國聯通聯合發布《5G智慧醫療全流程服務白皮書》

8月24日,飛利浦與中國聯通在2020中華醫院信息網絡大會上共同研究編制《5G智慧醫療全流程服務白皮書》。此次發布的白皮書針對患者在就醫的全流程進行5G智慧醫療服務解析,院間遠程會診、院後個人健康管理等應用的具體場景、關鍵技術、配置需求以及典型應用案例,從院前、院內、院後等各環節逐步實現5G+智慧應用創新。(美通社)

1、北航團隊研發新冠病毒快速檢測晶片,可同時檢測多種病毒

8月28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生物醫學工程高精尖創新中心和生醫學院青年千人常凌乾教授團隊用兩周的時間,成功研製出快速、高靈敏度的多參數新型核酸檢測晶片,以核酸恆溫擴增檢測技術為關鍵技術,結合多參數檢測微孔器件,同時開展新型冠狀病毒快速核酸檢測、患者快速篩查模型構建等相關檢測技術研究。常凌乾表示,這種低成本(2 元 / 片)的、具有聚合物微孔陣列的晶片,每個孔都可以作為反應的區域,可以在整個晶片上做幾十到上百種檢測。(小桔燈網)

圖片來自網絡

2、小甑科技推出專業醫療級別的控糖智能產品

8月28日,小甑科技推出的專業醫療級別的控糖智能產品,在海外市場已經獲得60餘萬用戶的認可。小甑科技搭建的這一套控糖產品組合,包括巧釜低糖炊、上置水箱低糖炊、低糖杯等。其中巧釜低糖炊是目前進展最快的核心產品,它可以理解成一個具備專業醫療技術的、智能控糖的電飯鍋。小甑科技研發的低糖炊可以去除米飯中促成人體脂肪生長和血糖快速升高的快消澱粉,有效降低米飯的升糖指數(GI值),最高可以濾除米飯中99.73%的快消澱粉。(36kr)

3、日本京都市推廣手持口罩

新冠肺炎疫情仍在日本持續蔓延。為了既有效避免病毒感染,又能痛快享受美食,日本京都一所大學研發了一款「手持口罩」,並計劃在京都市內的大學及餐飲店等進行推廣。據日本NHK電視臺26日報導,25日,20餘名餐飲行業代表聚集在京都市上京區一家酒店,使用手持口罩樣品吃飯。人們吃飯時放下口罩,拿勺子、叉子把美食送入口中,當有人過來要說話時,舉起口罩遮住面部,再進行交談。(新浪醫藥)

1、中生製藥創始人卸任

近日,中生製藥發布公告稱,公司首席執行長謝炳卸任,並獲調任為公司董事會資深副主席。謝炳將留任公司執行董事以及執行董事委員會及提名委員會成員。董事會同時宣布,李一獲委任為本公司執行董事及首席執行長。(中生製藥公告)

2、美敦力董事會任命Kevin Lofton為新董事2020年

8月24日,美敦力宣布任命Kevin Lofton為董事會獨立董事,自2020年9月15日起生效。Lofton先生是一位資深的醫療保健主管、創新者和戰略家。他曾在美國一些最大的醫院系統擔任了25年的執行長。最近,他作為CommonSpirit Health的執行長退休,在他的職業生涯中,Lofton先生在整個醫療領域產生了廣泛的影響。(biospace)

德勤聯合美團醫美首發《醫美市場趨勢洞察報告》

8月27日,德勤聯合美團醫美在峰會上首發《醫美市場趨勢洞察報告》,報告顯示,2020年中國醫美市場規模預計達1975億元,受疫情影響增速下挫,但年複合增長率預計仍將超過15%。20~35歲女性是醫美消費主力軍,其中30歲以上的『姐姐』們消費水平更高。上海、北京的醫美消費力領跑全國,南方城市醫美消費的熱度普遍要高於北方城市。《報告》還預測,未來幾年,中國醫美市場規模增速將逐年提升,到2023年預計可突破3000億元。(中國經濟網)

-END-

本期情報員|究法 趙雲

本期編輯|究法

外媒觀察|趙雲

— 歡迎大家留言互動,提出寶貴建議 —

相關焦點

  • 美團醫美618消費報告:「醫美之都」成都美體塑性、植髮項目訂單量...
    美團醫美618消費報告:「醫美之都」成都美體塑性、植髮項目訂單量全國第一 近日,美團醫美發布《 2020 年 618 美麗重啟消費報告》, 618 活動期間,美團醫美線上交易額超過
  • 「輕醫美」將成醫美市場發展趨勢
    原標題:「輕醫美」將成醫美市場發展趨勢   1月14日,A股醫美概念股朗姿股份股價跌停,愛美客和華熙生物也大跌;2020年12月28日在港上市的瑞麗醫美繼續破發
  • 美團大學聯合中整協啟動醫美網際網路運營師職業標準制定
    來源:新華網8月27日,美團大學、美團大學美業學院聯合中國整形美容協會標準化工作委員會,在京啟動「醫美網際網路運營師」職業能力要求即人才標準制定,為服務經濟人才發展工作助力。德勤和美團醫美26日聯合發布的《醫美市場趨勢洞察報告》顯示,2020年中國醫療美容市場規模預計將達到1975億元,2020至2023年複合增長率預計超15%。在蓬勃發展的醫美行業中,以醫美醫生、市場營銷、網際網路運營師、服務顧問等為代表的新興職業,從業人員預計超10萬人,發展潛力巨大。
  • 疫情下的醫美2020:市場縮水超300億 輕醫美火熱、線上平臺崛起
    經過了三個月左右的蟄伏,醫美行業開始發力。更美APP數據表明,平臺用戶四月總醫美消費金額相對三月穩健提升,醫美市場正在復甦。隨著機構逐步復工、白領的正常上班,醫美消費力較二月、三月明顯加強,在上海、廣州、北京等經濟發達地區尤為突出。根據美團醫美發布《2020年618美麗重啟消費報告》顯示,3月開始醫美逐步顯現復甦趨勢,從線上流量看,4月初即已恢復到疫情前水平。
  • 美團醫美618消費報告:深圳、杭州、廣州包攬全國脫毛...
    近日,美團醫美發布《2020年618美麗重啟消費報告》,618活動期間,美團醫美線上交易額超過21.7億,同比增長133%,輕醫美服務持續受歡迎。  「這次618,我們還引入了直播、視頻面診等新技術,以及專業醫生這樣的新角色,和機構一起讓輕醫美的服務保障更深化,為求美者的消費決策提供更多專業信息參考,也幫行業更快實現真正的復甦回暖。」
  • 美團醫美《618美麗重啟消費報告》:00後消費訂單78%為輕醫美項目
    近日,美團醫美發布《2020年618美麗重啟消費報告》,618活動期間,美團醫美線上交易額超過21.7億,同比增長133%,輕醫美服務持續受歡迎。疫情後的醫美行業呈現「V型復甦」美團醫美《618美麗重啟消費報告》顯示,3月開始,醫美逐步呈現復甦趨勢,從線上流量看,4月初即已恢復到疫情前水平。618活動期間線上流量比2月同期增長242%,行業呈現明顯的「V型復甦」趨勢。美麗也是一種剛需。
  • 中國醫美市場邁入產業發展成熟期
    德勤14日發布《中國醫美市場趨勢洞察報告》(下稱「報告」)。報告預計,醫美企業將從戰略上向輕醫美發展,而監管改革和重新洗牌亦將重塑整個行業格局,推動其向更高質量、標準靠攏,邁入產業發展成熟期。
  • 低價「陷阱」、套路貸、違規經營 美團醫美亂象幾時休?
    自2017年起,美團便瞄準了醫美市場,也似乎嘗到了甜頭。然而,記者發現,美團醫美高額盈利的背後,實則還存在從業人員素質低、違規經營等行業亂象,一些自詡美容醫療機構的商家甚至沒有醫療執業許可。  高額盈利的背後,美團醫美實則亂象叢生  從2017年涉足醫美行業,到2018年迅速成立醫美業務部,瞄準醫美市場。
  • 醫美亂象屢見不鮮,美團醫美是力挽狂瀾還是推波助瀾?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當生活水平提高,人們對於美麗與自信的需求日益凸顯,隨之而來的是國內醫美行業市場的快速發展與醫美平臺的高歌猛進。「雙十一」拆包裹的餘熱尚未過去,蹲直播、屯醫美的「小姐姐」們已經開始緊鑼密鼓地預約醫美服務了。對於醫美行業,今年的「雙十一」被定義為醫美界的「雙十一元年」,在天貓、京東、美團等巨頭平臺,以及新氧、更美等垂直類平臺的共同參與下,陣容格外豪華。
  • 新氧和美團的醫美戰爭
    隨著這些醫美機構關停,一些高端醫生資源和高端客戶流入市場,而醫美設備也陷入了降價潮,徐莉渴望自己成為能夠吃到這份「醫美寒冬紅利」的人。   「在高端醫美這一塊,奪走客戶異常困難,這樣的客戶洗牌潮不會再遇到了。」但徐莉的野心遇到了一個變數。在她原本的預計之中,疫情之後的醫美市場應該迅速復甦,所以她需要迅速完成人員、店面、設備的擴張,以承接市場機會。
  • 美團殺入醫美分期,來勢洶洶
    網際網路巨頭下場殺入醫美分期市場,流量等各方資源都遠超傳統分期機構,勢必在一定程度上撬動當前這一傳統場景分期市場格局。當然,從這一布局也不難窺探,美團在消費金融方面的觸角,將延伸到更遠更深的場景中。美團集齊三大消費金融業務據美團APP顯示,美團的醫美分期,屬於其「生活費分期」板塊之一。
  • 美團醫美數據:消費人次全國第三;頭皮護理將...
    美團醫美數據:消費人次全國第三  √ 商務部:未來一年14.4%的企業計劃增加化妝用品進口  √ Tom Ford要賣護膚品了,咖啡因和日本綠茶是主要成分   1   馬應龍八寶口紅正式出爐;在韓國,普通工薪階層每周都至少會做一次頭皮護理。
  • 要做醫美界名創優品,「星和醫美」用「生美+醫美+保養品」切入內地市場 | 早起看早期
    數據顯示,中國生美市場容量早在2015年底就突破3000億元,未來有望突破萬億規模;在醫美市場,今年預計有近2000萬中國人參與消費,整體規模或達2245億元,同比增速27.57%;護膚品的市場規模也將近4000億元,增速達22.09%。
  • 美團、更美涉售違規醫美產品,美白針溶脂針大行其道
    (原標題:美團、更美涉售違規醫美產品,美白針溶脂針大行其道)
  • 醫美 | 醫美機構是不是下一個「愛爾眼科」?
    近年來蒙眼狂奔的醫美行業引來了大量掘金的非正規機構,擾亂市場價格。根據艾瑞諮詢發布的《2020年中國醫療美容行業洞察白皮書》,目前合法醫美機構的行業佔比僅為14%,合法又合規開展醫美項目的機構僅佔行業的12%。在具有醫療美容資質的1.3萬家機構中,超過2000家存在超範圍經營,而非法經營的美容店鋪更是超過8萬家。就拿近年來大熱的抗衰神器「熱瑪吉」為例。
  • 美團醫美618視頻面診醫生超過3000名,加速...
    來源:創商網近日,美團醫美發布《2020年618美麗重啟消費報告》,618活動期間,美團醫美線上交易額超過21.7億,同比增長133%,輕醫美服務持續受歡迎。疫情後的醫美行業呈現「V型復甦」美團醫美《618美麗重啟消費報告》顯示,3月開始,醫美逐步呈現復甦趨勢,從線上流量看,4月初即已恢復到疫情前水平。618活動期間線上流量比2月同期增長242%,行業呈現明顯的「V型復甦」趨勢。美麗也是一種剛需。
  • 醫美「黑洞」:毛利率超茅臺 僅14%的機構合法
    熱瑪吉、光子嫩膚、玻尿酸注射、水光針美服、隆鼻、吸脂……脫下隱秘又昂貴的外衣,醫美項目正以常態化姿態進入大眾視野。近年來,醫美行業迎來曙光,已經成就了千億級市場,在線上化趨勢之下,也誕生了赴美上市的網際網路醫美平臺第一股。
  • 2020福布斯生活系列洞察《2020中國醫美行業白皮書》即將發布 敬請...
    出於對生活美學的探索與追求,福布斯中國推出「2020福布斯生活系列洞察」,探索新時代背景下時尚、健康、消費、居住、出行、科技、理財、教育等前沿趨勢,聚焦當前背景下新中產生活方式的轉變與創新,致力打造生活愛好者與行業創新者的跨界交流平臺,見證並傳遞中國新消費時代的生活美學。
  • 市場增速被腰斬 監管日趨嚴苛 醫美將走向何處?
    據《2020年中國醫療美容行業洞察白皮書》顯示,我國具備醫療美容資質的機構約1.3萬家,而非法經營的醫美店鋪數量超過8萬家,合法醫美機構僅佔行業的14%。不僅如此,在合法的醫美機構中,依然存在15%超範圍經營的現象。危與機總是如影隨形。疫情後期,醫美相關技術和服務場景開始迭代,醫美機構的線上化進程加速。而隨著政策法規的逐步完善,醫美行業也開始朝著規範化和良性競爭方向發展。
  • 美團醫美:叫賣水貨熱瑪吉,是機構的鍋還是平臺的錯?
    醫美是消費醫療的一個重要應用場景,全球醫美市場進入穩步增長階段,2018年中國醫美市場規模為1220億元;2021年,中國將有望超過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的醫美市場;根據FS機構預測,全球醫美市場在2022年有望達到2612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