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剽悍行動營對我來說,是無意間闖進了認知的森林,吃下一顆猛藥,開啟一場奇妙的旅行。
「Before:解惑混沌」
入營前的我像陀螺一樣沒有無目的地不停旋轉,陷入長期的混沌而不自知。我讀書學習、鍛鍊身體、挑戰舒適區,努力想成為理想中的自己,但大部分行動都沒能成功,為什麼呢?因為沒有方法,不得要領。而行動營給困惑的我指了一條明路:要行動得先解放思想。
「一顆猛藥」
22天11本書,5個課程,輸出22篇打卡文,還要參與社群活動。對於一個平時隨性讀書,從不寫作的人來說,這任務未免有點多了。我心想也許這不是一個那麼嚴肅的行動營。
我完全想錯了:入營雙選階段,排長大米就單獨微我,從早起時間,讀書,寫作,準點打卡,怎麼力爭優秀,事無巨細交代很詳細。還反覆確認我是否能完成任務,如果不行的話會影響團隊拿大獎。瞬間燃起了我的勝負欲,別人能做到我肯定也行,我決定死磕22天。
「After:猛藥的效力」
學習真的是反人性的,這22天裡我每天都是保持「高壓狀態「,坐著看書,站著看書,躺著看書,一天至少4個小時以上的時間在讀書。最神奇的是到現在每天看書對我來說,就像渴了很久那樣大口大口的喝水,居然覺得暢快無比。我自覺地關閉了手機的推送,戒掉了三不五時查看手機的習慣,把大塊的時間留給學習。現在回頭去看,行動營是生生地把我的手機癌給治好了,而且不帶任何聲響。
「思啟指導」
我最頭痛是寫作。腦袋一片空白卡殼,掐點打卡,寫到三更半夜,寫不出來硬寫,對於在行動營的我來說是常有的事情。還好行動營每天都有關於寫作的各類指導:沒有思路沒有點子,每天中午思啟會見面,優秀的老鐵幫你拆書拆題,分解點看面,腦洞碰撞;還有專業的老師點評指導:從標題,在內容,在結構怎麼首尾呼應,怎麼引起觀眾情感共鳴,可謂手把手地教你學寫作。並且隨著看的書多了,語言和文字的感覺也會有所提升了,思想和觀點也變得更加清晰和有力。驚喜的是,作為寫作小白的我還拿到了兩次「今日最佳」的獎勵。
「榜樣分享」
要說在行動營最大的收穫,莫過於聽貓叔的分享課。真的是改變我的認知,拆掉我思維的牆。下面的兩點給我感觸頗深。第一,需求是最好的老師,賣是更好的學。我常常瞎學沒有目的地學很多東西,或者學得東西也不用,時間久了就荒廢或者忘記了。其實在對外輸出的過程中,得到有效的反饋,進步也會更快。
第二,貓叔還一直強調要多跟牛人學習,有意識的構建自己朋友圈。相信打造高質量的朋友圈的重要性一直被很多人忽視,與牛人同行,你才會是牛人。
「找到同類」
參加行動營不能只關注讀書寫作,學習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裡面的人。參加行動營的老鐵,都是經報名篩選進來、願改變、肯學習、想成長的優秀老鐵。行動營創造了一個同類的世界,每一個老鐵都是我成長踐行路上的同行者。
22天學習下來,感覺自己任督二脈被打通,思維和眼界與之前全然不同。當我手上揣著剽悍行動營給的地圖和升級秘技,肯定不願意再倒退到沒有方向的瞎努力,如何讓這22天成為一個開始而不是終點。
我給自己做了三個嶄新的計劃。
1. 2020年挑戰100本書,其中包括專業書籍50本。
2. 踐行每日日更,堅持每天寫作500字。
3. 打造高質量的朋友圈,從每月連接一個牛人開始。
最後,奉上行動營兩個金句:「幹掉懶慫拖,提升讀寫說」,「踐行,踐行,極致的踐行」。願我們都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相逢在高處。
剽悍一隻貓是誰?
暢銷書《一年頂十年:個人財富與影響力升級指南》作者、社群商業戰略專家、樊登讀書首席社群顧問、個人成長戰略深度研究者&踐行者、微信公眾號矩陣有百萬讀者、學習型社群「剽悍江湖」創始人、極致踐行者大會/社群商業牛人大會發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