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說明:山東艦近況 央視頻截圖
東方網·演兵場12月15日報導:入列即將滿一年,解放軍首艘國產航母山東艦又有好消息傳來!山東艦今年已經第三次出海訓練,期間還連續數日高密度起降艦載戰鬥機,戰鬥力正在不斷生成中。昨日,央視軍事披露了山東艦近期的訓練畫面,顯示該艦正航行在遠海大洋執行任務。
圖片說明:殲-15戰機升上甲板 央視頻截圖
央視軍事在報導中明確指出,殲-15艦載戰鬥機連續多天高頻率起降,完成最大架次出動回收等課目!山東艦海訓落實雙指揮員制,各級政治工作幹部和軍事幹部共同研判,指揮戰鬥員完成各項任務!
三次出海馬蹄急
去年12月17日,山東艦在海南三亞某軍港正式入列,交付人民海軍。作為解放軍首艘國產航空母艦,該艦自2013年底開建起就牽動了無數軍迷的心,入列後的數次出海訓練更是會引發各界關注。
資料圖:山東艦今年第二次出海
算上最近的這一次,山東艦分別於今年的五月下旬到六月中旬,幾乎整個九個月共計三次出海訓練實驗。山東艦入列首年即能出海超過50天,這離不開之前遼寧艦的臥薪嘗膽和積累經驗。在今年年初疫情突然襲來的情況下,一艘新入列的大型艦艇要保持這樣的出海率實屬不易。
要知道,即使是在航母大國美國,福特級航母的首艦在入列的第一年也僅僅實現81天的出海率。然而,在全國疫情撲朔迷離的2月份,入列剛滿兩個月的山東艦,依舊開展了一場全艦性的損管演練,為未來出海訓練作戰做好準備,《解放軍報》還在頭版報導了此次訓練。
資料圖:山東艦第一次出海就至少攜帶了7架殲-15艦載戰鬥機
不妨盤點一下山東艦幾次出海的官方報導,感受其戰鬥力生成的過程。5月27日期《軍事報導》透露山東艦已出海域執行訓練任務。報導配圖顯示,山東艦那次最少攜帶了7架殲-15艦載戰鬥機和2架艦載直升機。在當月的國防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發言人任國強表示:山東艦當月進行海上試驗,並結合開展相關科目訓練。此次訓練,目的是檢驗武器裝備性能,提高航母訓練水平,進一步提升部隊履行使命任務能力 。
在9月份國防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發言人譚克非在回應「記者有關雙航母作戰」相關問題時指出:中國海軍遼寧艦和山東艦已分別完成例行訓練和海上試驗。上述活動的目的是檢驗武器裝備性能和部隊訓練水平,提升履行使命任務的能力。
資料圖:山東艦進行艦載機起降訓練 央視軍事截圖
針對之前兩次出海訓練,山東艦艦長來奕軍在今年10月接受採訪時表示:首艘國產航母山東艦交接入列10個月以來,不斷加強戰法訓法研究,已圓滿完成一系列海上試驗訓練項目。聚焦實戰,紮實開展航空保障、損害管制、應急處置等訓練,從嚴從難摔打部隊,航母核心能力穩步提升。
載機編號露玄機
圖片說明:一架機號為「33」的殲-15 央視頻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次央視軍事披露的相關畫面中,一架機號為「33」的殲-15「飛鯊」艦載機在甲板上起飛,這也是該型艦載機「3字」打頭的編號首次曝光。在此之前,殲-15艦載機的編號都是「1字」「2字」開頭,例如在山東艦的入列儀式上,甲板上就有「22」「23」「24」等編號的「飛鯊」戰機。
資料圖:艦機融合!山東艦交接入列儀式現場
演兵場猜測,這很有可能意味著人民海軍航母艦載機的隊伍又「擴容」了。事實上,今年有關於航母艦載機飛行員隊伍建設的好消息不斷傳來,例如人民海軍首批生長飛行學員已於日前成功著艦。
而所謂生長學員,即海軍從高中直接招收,定點培養出來的,而非從其他戰機飛行員改裝而來。這次的首批生長學員年齡20餘歲,航母艦載機飛行員隊伍的年輕化做出重大貢獻。
資料圖:11月上旬,飛行學員駕駛殲-15在遼寧艦成功著艦
《解放軍報》指出:「生長學員成功取得航母著艦資質認證,翻開了海軍艦載戰鬥機飛行員培養的新篇章,助推艦載戰鬥機飛行員培養駛上「快車道」,標誌著海軍航母戰鬥力建設又向前推進了一大步。」
12月13日播出《軍事報導》欄目來到了海軍航空大學某場站,揭秘了這群生長學員快速成長背後的秘密。在該場站,氣象預報、加油補給、餐飲夥食和檢查保養等工作都在精益求精,支持艦載機飛行員高效率培養。
圖片說明:央視截圖
報導中還披露,解放軍航母艦載機飛行員的訓練強度非常之大。一天的訓練工作從天光微亮就開始,而最後一架次飛機一直要到晚上11點才降落。
資料圖:艦載機飛行員從初中生抓起!
此外,海軍近年來依託部分重點高中建立青少年航空學校,從初中應屆畢業生中選拔培養熱愛海空、適合飛行、素質全面的苗子組建航空實驗班。例如在湖南省湘潭縣一中,首屆海航班的23名學生、普通班3名學生順利畢業,成為海軍航空大學的飛行學員,錄取率達到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