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機瘋了,就這一張照片拍了8年!

2020-12-22 騰訊網

下面這張照片,

雖然並非出自《國家地理》攝影師之手,

但就圖片本身所傳達的力量而言,

真真正正讓編者「三月不知肉味」。

一張看似平常的圖片,

卻吸收了太多太多的日精月華。

(點擊下圖可查看高清版)

攝影:Regina Valkenborgh

它的全部曝光時間長達8年零1個月!

圖片上太陽留下的明亮軌跡,

共有2953條!

這應該是目前已知——

曝光時間最長的照片。

這款相機的「快門」如果能說話,

一定會覺得自己名字裡的「快」字太過搞笑;

參與曝光的底片如果再耽擱幾年時間,

估計可以申請「修煉成精」了。

2012年,英國赫特福德大學藝術系研究生Regina Valkenborgh開始了這張照片的拍攝。她對復古的針孔成像手段很感興趣,因此用空啤酒罐製成針孔相機,並將「啤酒罐相機」放置在貝福德伯裡天文臺的望遠鏡處——然後忘記了它的存在,「啤酒罐相機」就這樣一直被放置到今年9月:一張照片,足足拍了8年多!

貝福德伯裡(BAYFORDBURY)附近湖泊,拍攝時長:2011年12月22日-2012年6月21日

攝影:Regina Valkenborgh

針孔相機,其實是照相機的原型——暗箱,這種相機一般沒有鏡頭,利用小孔成像原理,直接在密閉盒子上挖一個小孔,讓光線透射進來,形成倒像,並在影像清晰呈現的位置裝置感光底片,完成曝光與成像;快門的開合主要靠手。

由於針孔(光圈)非常小,所以景深極大;由於沒有鏡頭,所以沒有畸變;針孔相機視情形不同,往往需要較長曝光時間,最短需幾分鐘,動輒則曝光數小時以上。德國攝影藝術家Michael Weseley是針孔攝影的專家,他自稱「幾乎可以進行無限時長的照片曝光」。

(※以下組圖來源於Michael Weseley個人官網wesely.org)

德國柏林萊比錫廣場附近,拍攝時長:2011年11月9日-2014年10月8日

攝影:Michael Weseley

柏林共和國宮附近,拍攝時長:2006年8月28日-2008年12月19日

攝影:Michael Weseley

柏林吉皮士大街(Gipsstrasse)某後院, 拍攝時長:2009年4月8日-2010年4月8日

攝影:Michael Weseley

柏林萊比錫廣場,加拿大使館附近,拍攝時長:2003年5月2日-2005年4月28日

攝影:Michael Weseley

把相機置於某個安靜角落,

僅用一張照片,

卻記錄下數小時、

甚至數年的神奇「光景」,

這在攝影誕生之初,

首先是一件技術上無法解決的問題,

其次,也是一件非常浪漫的事情——

圖為攝影史公認第一張照片:《窗外的光景》,由法國人Joseph Nicéphore Nièpce於1826年拍攝於其家中,由於技術所限,當時的曝光時長必須大於8小時才有影像,因此畫面中左右兩邊均有陽光照射痕跡。(另有說法本圖誕生於1827年;還有說法第一張照片為另一張作品,但均為Nièpce所攝)

攝影:Joseph Nicéphore Nièpce

曝光,

可以長達數小時、數年、甚至近十年——

更有甚者,

名為Jonathon Keats的美國藝術家

聲稱要將曝光時間——

增加到「上千年」!

美國藝術家Jonathon Keats,計劃拍攝一張曝光時長為1000年的照片——圖為Jonathon Keats特製針孔相機。

圖源:petapixel.com

相機將會放置在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藝術博物館(ASU)內進行曝光。

圖源:petapixel.com

※PS:衷心希望我們都有幸看見那曝光千年的畫面內容,提前感謝藝術家Jonathon Keats給予我們這如此如此難得的機會——感謝有你,我們一起靜盼......

相關焦點

  • 拍好這一張(金臺隨感)
    不同的地點、人群、場景,將過往的歲月點滴串起,以至於一些已漸淡忘的經歷,被一張張照片再次勾勒廓清——這張拍在廣州,恰是兩年前的此時,一起拍照的朋友,此後許久未見,得找機會聚聚了;這張拍於貴州一個貧困村,當時去採訪脫貧工作,照片裡的村黨支部書記,正給我介紹當地的扶貧產業,滿臉幸福喜悅,不知那裡的百姓,如今日子怎麼樣;這張拍在黃河邊,是我第一次見到黃河,那急湍湧蕩、奔騰不息的壯闊氣勢,令我至今難忘……
  • 平價相機挑戰—拍好一張照片一定要頂級器材嗎
    在入坑初期,我有過這樣一種體會,沒有足夠的預算,妥協了器材,入了便宜的入門相機和鏡頭,由於並不精通攝影基本技法也不精通後期技術,觀察也不仔細,往往拍出來的照片,無論視覺效果或是內容,都顯得平淡無奇,無法令人產生情緒共鳴,發人思考。平價相機拍不出好照片嗎?
  • 女孩子如何給自己拍一張美麗的照片?
    做好第一次無法成功拍攝的準備-練習,從大約十張照片中找到適合你的社交網絡的一張照片。相機相機的所有者,甚至更專業的所有者,將能夠獲得最佳的圖像質量。在使用它拍攝的照片中,你可以看到所有的細節和背景,並且色彩儘可能準確地傳輸。
  • 一勞永逸拍好照片,搞定相機裡的最有用設置!
    對於攝影師來說調整白平衡是為了還原現場的色調,而對於普通攝影愛好者來說調整白平衡就是為了增加照片的趣味性!先來看一張照片:上面這張照片是在同一時刻用不用白平衡拍出來的照片,第一張是正常情況,第二張就偏暖了,第三張偏冷了,這是通過調整白平衡來實現的。而這三張照片都是相機拍的JPEG格式的圖未經任何PS直接放上來的。
  • 這些歷史經典照片都是用什麼品牌的相機拍出來的?
    11968年12月24日,NASA的阿波羅8號飛船正在軌道上繞月飛行。當指揮艙繞倒第4圈,到達月球背面時。太空人威廉·安德斯突然看到地球正從月球的地平線上緩緩升起。安德斯趕忙拍下了這張照片。這張照片的拍攝使用了哈蘇500el相機,相機經過了改裝,使用柯達Ektachrome膠捲。
  • 學會相機的操作,可以拍出很有意思的照片喲!
    各位小夥伴們,大家晚上好,最近光影小哥在網上看到很多小夥伴們對相機的操作一竅不通,用相機拍出來的照片還不如用手機拍出來的好看。小夥伴們知道是很麼原因導致的嗎?沒錯,就是因為小夥伴們對相機的參數設置不了解,所以拍出來的照片就會平平無奇,還不如手機拍出來的好看。
  • 怎麼拍好一張人像照片
    怎麼樣拍出一張美美的照片?關於風景照,其實入門比較容易,好一點的構圖,加上好一點的時機就可以。時機就是早餐和傍晚,這時候的光是最美的。至於構圖,網上教程太多了,如果長方形的照片一開始找不到感覺,可以先嘗試拍正方形。難的其實是人像照,人是富含情緒的,他不是出現在構圖裡對的位置就行,他還得呈現那個位置的正確情緒。所以一個好的人像攝影師,還得是半個導演。
  • 這真的是一組有味道的照片@今天拍點啥(O840386039) #一甜相機 #一...
    這真的是一組有味道的照片@今天拍點啥(O840386039) #一甜相機 #一甜達人 #拍照
  • 這位保姆生前一貧如洗,死後她拍的照片一張賣8000美金
    一張好的照片,除了光影構圖之外,還表達了相機(手機)背後那雙眼睛對世界的認知和態度。你如何看待這個世界,就通過這個小小的取景框表達出來,並不是每個人都敢於表達自己所見所想。甚至有的手機拍出來的照片,已經趕超單反了。為什麼有的人拍的照片,一眼看上去就能觸動我們,讓我們駐足凝視,而我們大多數人拍的照片,卻沒有幾張拿得出手的。以上照片,出自一個名叫薇薇安·邁兒(Vivian Maier)的美國女子,她拍攝的照片,透著一種無法言說的魔力,可她的職業不是攝影師,而是保姆。
  • 照片還會這樣拍?這些場景不用就浪費了,趕緊打開相機嘗試一下
    攝影是一門藝術,不管你是用相機拍攝的照片,還是用手機拍攝的照片,都可以當作攝影作品來對待,拍出一張好照片關鍵不在於攝影的器材,而是在於攝影器材後面的人,一個人有好的攝影水平,總能比一個不會使用相機拍照的人拍攝的照片更有水平,所以你還在覺得自己不會拍照嗎?照片還能這樣拍?
  • 為什麼單眼相機拍的照片色彩不如手機
    我們知道相機是專業拍攝圖片的工具,尤其是單眼相機拍攝出的照片不但非常清晰而且色彩還原都是非常好的,那麼有的人用單眼相機拍攝照片,拍出來的照片的色彩還不如手機拍攝的,很多人都認為是單眼相機還不如手機呢?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為什麼單眼相機拍的照片色彩不如手機。
  • 智慧型手機和單眼相機拍出的照片,畫質到底差距有多大?
    隨著智慧型手機的普及,很多朋友外出旅遊或者公司活動等,大都不帶專業的相機了,佔地方不說,還要時刻注意這個「大」傢伙丟掉,現在的人們,出門一部手機搞定,現在的手機像素都很好,拍照、視頻都是很清晰,還能隨手拍幾張照片、拍幾個視頻發個朋友圈,而專業的相機還要導出來,再導進去,很是麻煩,畢竟術業有專攻嘛。
  • 一次性膠片相機也可以拍出好的照片
    其實這才是一部分 然鵝我們今天就和大家聊一下這臺一次性膠片相機上圖的這臺相機是富士一次性相機裡的一個經典款,相機自帶閃光燈,裡面的膠捲是一個400度的卷,總共可以拍27張照片,使用方法非常便捷,攜帶也很輕便。
  • 拍一張理想的照片要花半個月時間
    在張和平的家裡,一間房子是專門擺放他拍微距使用的設備,用顯微鏡鏡頭加接到相機上,旁邊還有升降載物架、燈光設備等。張和平介紹說:「這些設備都是我自己製作的,需要熟知各種機器性能與理解鏡頭的特性,通過不同的鏡頭組合才能抓取理想的效果。」耐心,是張和平在與記者交談中反覆強調的兩個字。
  • 學生時代最後一張照片,一定要這麼拍
    見過我素顏,睡過一張床,點菜我不用說就知道我要吃什麼。這樣的姐妹絕對值得一張《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一起吃過土,半夜一起敲過寢室大媽的窗,必須拍個《寄生蟲》記錄一下我們的同甘共苦。其實現在手機修圖軟體這麼發達,某紅書上那些漂亮妹妹,照片不都是拿手機拍的麼。只要擁有這幾個好看濾鏡,用自拍杆和手機定時,同學之間再互相拍一拍,你的照片就跟那些畢業照攝影師沒有距離了!
  • 當失明者拿起相機,會拍下怎樣的照片?
    但是,你有沒有想過,如果不對焦、甚至不用眼睛也可能拍下好的照片呢?《失明的攝影師》一書的攝影師們就是這樣完成了一次又一次創作。他們來自英國、中國、墨西哥、玻利維亞。他們如何能成為一名攝影師?當他們按下快門,相機記錄下的物體他們自己並不能看到,這可以稱之為攝影嗎?作為習慣用眼睛來觀察和判斷事物的大多數人,我們極少有誰會走近失明者的世界,去體會他們感知世界的方式。
  • 從4個方面告訴你,數位相機和膠片機拍的照片不一樣
    從四個方面告訴你,數位相機和膠片機拍的照片不一樣一、首先是原理的不一樣,數位相機是通過鏡頭的光線投影到感光原件上感光,形成的是電子信息,而膠片相機是投影到膠片上感光,是有實物的。膠片攝影師有時會說膠片才是有靈魂的攝影就是這個意思,光線在膠片上進行不同程度的感光,從而形成影像。
  • 6個不起眼的相機功能幫你拍出專業級照片
    1.它開箱即用,只是提供了太多的光線,導致用閃光燈拍出的照片往往無法直視。關鍵是要調整閃光曝光補償減少輸出。在曝光補償輸出這一項裡,從它默認的值,往下調至負二層(-2),這樣補償的光,是非常柔軟的光。如果你需要補充更少的光,可以進一步降低到負三層。當然,如果你需要的話,你也可以調到(+2)、(+3)。你只需記住,利用閃光燈是為了柔和光線,而不是為了消除陰影。
  • 農民攝影師拍攝農村40年 只拍「積極向上」的照片
    拍窮人的窮人謝萬清展示他從火災中搶救出來的照片謝萬清攝影作品《渴望》謝萬清攝影作品《徵服》拍了40年農村,農民攝影師謝萬清說自己只拍「溫順」的照片。他拍陝西老家的春種秋收,也拍老人小孩。他的第一張照片是在山上放牛時拍的。
  • 相機拍出來的照片沒有手機鮮豔、畫面發灰、怎麼辦
    剛買了相機的新手朋友滿心歡喜地拿著相機出去拍照,但拍出來的照片色彩都不怎麼鮮豔,看上去灰濛濛的,遠沒有手機拍出來的色彩漂亮,那怎麼才能解決相機拍出來的照片不再灰濛濛的呢?且往下看!1.照片灰濛濛的原因分析拍出來的照片發灰,主要原因有以下4點:①對比度偏低:如果相機中的對比度調得過低,這樣照片中的高光部分和陰影部分的區別會不明顯,導致色彩偏向中灰,這樣就造成照片出現發灰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