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症是一種起病於嬰幼兒時期的廣泛性發育障礙,核心症狀是社會交流障礙、行為和興趣刻板狹窄,該病不但嚴重危害著患兒的身心健康 ,也給家庭及社會帶來了沉重的負擔。
目前針對孤獨症的幹預方法有很多,如ABA、PRT、丹佛模式、地板時光、音樂治療、繪畫治療、遊戲治療等等。今天,山東大學齊魯兒童醫院兒保所醫生來談一談繪畫治療方法。
繪畫治療是美術治療的方法之一,是讓繪畫者通過繪畫創作過程,利用非語言工具,將繪畫者的內心體會與感受呈現出來,並且在繪畫過程中得到放鬆與滿足,從而達到溝通與治療的效果。孤獨症孩子存在溝通交流障礙的問題,但是他們卻有著和常人一樣的觀察力和審美能力,甚至有的繪畫能力比正常孩子還要突出。
對於孤獨症患兒來說,有些事他無法用語言描述,但是在繪畫中,孩子們會用線條來表達他們精妙的感覺和細膩的情感。繪畫就是一種語言,一種最自然、最直接的訊息傳遞,是患兒表達自己的最重要途徑之一。它不需要過多複雜的口頭表述語言,卻能展現孤獨症患兒豐富的內心世界,有助於他們的情感抒發和情緒宣洩,幫助我們走進他們的內心世界。
ABCD快樂育兒法是山東大學齊魯兒童醫院(濟南市兒童醫院)孤獨症訓練中心一直在用的治療方法之一。通過前期準備和深入的研究以及結合臨床試驗,她們在ABCD快樂育兒法的基礎上嘗試將其與繪畫治療相結合,通過繪畫這種形式與孤獨症患兒進行交流與溝通並達到治療矯正的效果。
自2017年起,中心的張小夢老師就嘗試在孤獨症患兒中開展繪畫治療,通過繪畫治療發現,孤獨症患兒並非像大家想像的那樣,只是沉醉於自己的世界中,一些多動、刻板動作明顯的孤獨症患兒,在拿起畫筆後,卻能安靜的繪畫,其繪畫能力有的超出常人。
他們也會觀察世界、感受世界。患兒的語言能力、社會交往能力在繪畫治療中得到逐漸提升,進一步證實了繪畫治療對於孤獨症兒童來說是一種有效的治療方法。繪畫治療重視孤獨症患兒發展規律的幹預,而不是機械重複的訓練,具有一定趣味性,不沉悶、不死板,讓他們更容易融入和堅持,同時能夠樹立家長對孤獨症兒童的康覆信心,積極配合治療老師,提升治療效果。
您能想像下面的圖畫是這麼一群特殊孩子的作品嗎?分明是聰明小畫家的傑作啊!
做為孤獨症患兒治療的引導者,訓練中心的醫生和特教老師要讓孩子們在繪畫中發揮主體作用,把繪畫變成特殊兒童控制情緒、改善行為、自由想像、大膽創作、體驗快樂的治療方法,並在短短的幾年時間裡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山東省藝術培訓行業協會舉辦的「山東省校園學生才藝展示大賽」;濟南市《書畫濟南,魅力濟南》青少年兒童美術書法比賽;第五季齊魯文化書畫大會《眺望青春STAR》;百度濟南「童」心戰役繪畫大賽。以上比賽兒保所參與繪畫治療的孩子們取得了涵蓋三等獎到一等獎的好成績,並順利通過社會美術水平考級1-2級證書。
同時,中心應用的繪畫治療在國內同領域無論在治療理念和治療方法方面都全面領先。其中,指導老師張小夢在趙冬梅主任的指導和幫助下,對於新的矯正方法的研究也更加系統和深入。全體醫生和指導老師對於孩子們細心的工作和耐心的教導,在家長和社會層面得到了較好的評價和反饋。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張如意 通訊員 張小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