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陶瓷古國,瓷器的形成有著悠久的歷史,遠在新石器時期,就出現了一些簡單的彩繪藝術。再由原始的彩陶至我國的漆器,魏晉南北朝的青瓷發展到唐代三彩陶的盛行等。陶工們長期辛勤製作與經驗的積累,使陶瓷裝飾技法不斷豐富。景德鎮被稱為瓷都,具有淵遠的文化歷史。它有四大名瓷包括:粉彩、青花、顏色釉、雕塑,而粉彩作為四大名瓷之一,以豐富的表現形式,特有的藝術風格而獨樹一幟。在《陶雅》稱其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鮮嬌奪目、工致殊常」,粉彩作為我國陶瓷藝苑中的奇葩,永遠煥發著特有的光彩。
藏品介紹
中文名稱:乾隆本金藍地加彩浮雕歸田園居紋梅瓶
英文名稱:Qianlong principal blue ground plus color relief to return to the field yuju grain plum bottle
類別:瓷器
規格:一件(高47.6釐米,直徑24釐米)
品相:美品
《歸園田居》是晉宋時期(南朝宋)文學家陶淵明的組詩作品,共五首(一本作六首)。第一首詩從對官場生活的強烈厭倦,寫到田園風光的美好動人,農村生活的舒心愉快,流露了一種如釋重負的心情,表達了對自然和自由的熱愛。第二首詩著意寫出鄉居生活的寧靜,以樸實無華的語言不加雕飾地描繪出一個寧靜純美的天地,表現了鄉村的幽靜和作者心境的恬淡。第三首詩細膩生動地描寫了作者對農田勞動生活的體驗,風格清淡而又不失典雅,洋溢著詩人心情的愉快和對歸隱的自豪。第四首寫作者親自參加勞動和對勞動的熱愛,表明他不但沒有因早出晚歸地辛苦勞動而減少對勞動的興趣,反而加深了他對勞動的感情,堅定了他終生歸耕的決心。第五首詩講述了作者耕種歸來的活動,表達其欣然自得之情,內蘊醇厚,情感真摯。第六首詩講述了詩人一天的勞動生活,最後揭示其勞動的體驗、田居的用心。末首諸家以為非陶詩,而蘇軾以為陶作,並評曰:「淵明詩初看若散緩,熟看有奇句。」
這件瓷器有五彩的硬度,琺瑯彩的亮麗,表面浮雕,又有漆器的藝術風格在釐米,以藍為天,黑為上紅,粉,橙表現花卉,幾間房屋坐落其中,為眾山環抱,一副與世隔絕的景象,是一副萬人嚮往的桃園生活,此瓷器工藝複雜,工序較多,製作極其困難,具有極高的收藏價值。
底部為古幣型底,形似一個古錢幣,外圓內方,內方孔內落款大清乾隆年制六字陽刻款,字體精美,落款居中,是官窯器的特徵,而古幣自古象徵著招財進寶,瓶頸畫芭蕉葉,寓意長壽,瓶肩與瓶足畫牡丹富貴紋,整體色彩斑斕,立體感很強,為觀賞之精品瓷器,關注小編,鑑賞更多精美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