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故事嗎?我有一雙好耳朵,等著你來找我喲!
點擊右上角「關注」,每天為你分享情感故事。
作者:餘小滿
原創不易,抄襲必究
01
最近,劉濤接了boss直聘的廣告在各大平臺輪番播放。有些無釐頭的廣告詞:如果找到工作,你就拍拍手!找工作上BOSS直聘,我要跟老闆談!配上劉濤的職業精英形象,恩,莫名的有些洗腦。
可以看出,boss直聘在找她做這個廣告的定格為也是在35+的職場人的需求:有一定的專業技術,但是卻處在了35歲的裁員節點上。
就在去年年底,華為總裁任正非宣布裁員7000名。為此,華為可能會因為裁員賠償近10億元。
即便如此,任正非還是義無反顧的選擇了裁員。
對此,任正非曾經解釋:對於一個企業而言,想要長遠的發展下去,企業的員工不能太過安逸,這樣公司的氛圍會非常懶散,從而失去危機意識,在發展這麼快速的時代,沒有狼性般的競爭容易被社會淘汰。
華為的這一舉動,再一次引發了一場全民職場焦慮症。其實不光是華為,在眾多的公司中,都有這樣心照不宣的先例,過來35歲的員工,體力精力不如年輕員工充沛,而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的生活現實,難免會分散一個人的精力。因此,這個年齡段對於職場的焦慮是空前的高。
而boss直聘應該就是抓住了這個痛點,請了同樣35歲+的劉濤來做代言人。不的不說用心良苦。
其實,不僅在普通人的職場有這樣害怕被淘汰的焦慮,在娛樂圈也是同樣盛行。在娛樂圈,許多有演技的演員在各種場合說到自己無戲可拍。就連海清這樣的一線大咖,都在電影節上懇求臺下的導演,需要用人的時候一定要來找她。
許多人覺得他們是矯情。其實不然,在這一兩年,橫店開機的影視劇縮減了大半,就連迪麗熱巴這樣的人氣小花都發現自己的工作量越來越少。
在這樣的情況下,許多明星開始往綜藝等地方尋找自己的發展空間和賺錢渠道。
如果說,做綜藝除了賺錢,還可以籠絡大量粉絲這樣的好事。那麼明星做直播,代言微商在眾人眼裡就是很low的事情。
02
劉濤就因為代言了微商品牌「姬存希」,被推到了輿論的風口上。先是品牌名字和「紀梵希」相似,讓許多人吐槽「滿滿的山寨感」,而最重要的是:劉濤之前接的廣告可是「蘭蔻」之類的國際大牌。而以她一線女星的身份,接微商廣告實在是掉價。
無獨有偶,在過節前夕,陶虹和張庭一起參加微商年的照片發到網絡上也引來了粉絲的不滿。
有人說:「唯一的缺點就是和張庭做了朋友,還搞微商」也有人說「如此有顏有天分的藝術家,不明白為啥要去投資TST」。
說來說去,還是面子問題。在大眾的眼裡,明星們是光鮮亮麗,但是明星也是人,也需要生活呀。何況賺錢有什麼錯呢?微商也並不犯法呀。
許多人認識張庭是她和徐崢搭檔的《穿越時空的愛戀》裡,她飾演的穿越女小玩子,活潑可愛的表演,受到大眾的喜愛。
然而,在演員的道路上她並沒一直走下去,轉頭做起了微商。許多人覺得她
是降低了自己的身份,可是如今的她,品牌合法納稅21億,在這次新型冠狀病毒的肺炎疫情發生後,她和先生林瑞陽所持公司捐款2000萬元。
這個時候,還有人覺得面子是不可跨越的坎兒麼?
03
哥哥張國榮在成名後的採訪中說,自己剛剛出道時,參加公開表演,臺下的觀眾看到時新人,對著他狂噓,讓他早點下臺。一時興致所至,把帽子扔下臺去,飛了一圈,又被觀眾扔回臺上。他仍舊堅持微笑著唱完再下臺。再堅強的人也有受傷崩潰的時候。他也會在無人的洗手間哭上一場,再準備第二天的演出。
他坦然面對噓聲,「我知道你們不喜歡我,但我依然會努力的唱,直到你們喜歡我為止。」
正是因為他的堅持,不在乎一時的面子才有了後來的巨星張國榮。
所謂面子,不過時自己退縮的一個藉口。想要成功,就要放得下面子,磨練出自己的真功夫。
憑藉一部網劇《鎮魂》大火的朱一龍,在他走紅之前,也有人說,你不適合做演員,他在心裡冷笑默默的想到,我可以。正是這個我可以讓他在之前的十年,從默默無聞的小角色演起,堅持到如今,成為當紅演員。
可以說面子是這一個世界上最不值錢的東西。擁有實力才是硬道理。
如今很流行一個詞:體面。男女分手要體面,不要糾纏不休;與人交往要體面,不要斤斤計較;中年婦女們要體面,時刻要以光鮮亮麗示人,不可抱怨嘮叨,最重要的是賺錢要體面。
所謂體面就是「面子」。
而這些體面正在一點點的讓我們走像深淵。
月薪幾千塊的小年輕,背大牌包,買大牌化妝品,穿高價潮鞋,為了滿足這些所謂的體面,不惜靠借貸過日,當貸款利息像雪球一樣越滾越大,無法承受的時候,不得不選擇絕路。
什麼是面子,賺錢不分貴賤。明星接演電影大片是賺錢,微商代言也是賺錢。而普通人,做都市白領是賺錢,當外賣小哥也是賺錢,只要是自己雙收賺來的錢,供養自己和家人的生活,這就是面子。
接微商代言的劉濤不是low,生活面前,放不下面子的人才是l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