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醫生,您好,您給我看看我耳朵怎麼了,最近老覺得耳朵脹脹的,還很癢,尤其是晚上,癢得我都睡不著覺了。
(詢問病史,詳細體格檢查後……)
佛山市中醫院三水醫院耳鼻喉科的江澤敏醫生就來給大家講講耳朵「發黴」的事。
外耳道真菌病是由真菌感染引起外耳道炎症的一類感染性疾病,致病真菌種類很多,常見的有麴黴菌、青黴菌及念珠菌等。由於真菌容易在溫暖潮溼的環境中生長繁殖,所以外耳道真菌病在春夏季節高發,而且相比於北方,南方氣候溼熱的省份更多見,部分長期在潮溼環境工作的人員或有長期使用抗生素液滴耳者,也較易受到真菌感染。臨床中,我們也常見到因不潔採耳後發病的。外耳道真菌病輕症者可無明顯症狀,僅在行耳朵檢查時被發現;症狀較重者,一般會有耳內發癢及悶脹感,有時奇癢,以夜間為甚;合併感染時,會引起外耳道腫脹、疼痛和流膿,檢查可見外耳道及鼓膜表面覆蓋黃黑色或白色粉末狀或絨毛狀真菌,除去後可見患處充血腫脹潮溼。
如果不慎出現上述情況,請務必到正規醫院耳鼻喉科就診,由專科醫生行詳細檢查,確診後給予治療,一般需要對外耳道內的所有真菌痂皮和分泌物進行清除,然後塗上抗真菌的藥膏或噴灑相關抗真菌的滴耳液,一般不需要全身應用抗真菌藥,局部抗真菌藥治療療程一般需2周以上,症狀嚴重者甚至需要更長時間。
預防方面,保持外耳道乾燥,若耳朵不慎進水,應及時用棉籤拭乾,生活中儘量避免不潔採耳,如有人喜歡在髮廊洗頭時一併採耳,請務必保證所使用器械幹潔,以避免交叉感染。
作者:耳鼻喉科 江澤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