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德林社
「挑戰30天不在股市賺錢,現在是第1253天」。許多年前,炒股的朋友發起一項挑戰,挑戰很成功。每天開盤,他都是鬥志滿滿,想著在股市大幹一場,等到收盤,被股市幹得服服帖帖。
股市虐我千百遍,我待股市如初戀,「扶我起來,我還能加倉」。你可能沒有這麼慘,但有一點是肯定的,你不甘心在股市做一顆韭菜。
2020年還有19個天,你可能沒賺到錢,或者賺得不多,再或者錯失了機會,走了一些彎路。比如,白酒股暴漲前夕猶豫了,科技股回調時候上車了,一年到頭勉強保本兒,還慶幸自己沒抄底仁東控股。
相信你一直在總結方法,但是很多問題還是沒想好。比如白酒的機會在什麼時候?新能源車的空間有多大?科技股還能捲土重來嗎?牛股的篩選標準是什麼?怎麼根據股價走勢判斷買不買……
如果你現在沒有答案,那你一定要好好看完這篇文章,花不了幾分鐘,但可能對你2021 年的投資收益有很大影響。
12月12日,我們在北京舉辦了「機會·2021」尺度年度投資峰會,請來了國內頂級經濟學家、私募投資大咖,他們有的掌舵券商近萬億資管,還有的曾管理過社保等國家隊資金,有的是北向資金操盤者,還有的是各大排行榜上的最佳私募。
他們十幾年甚至幾十年鑽研投資,他們對於2021最新投資機會的研判已經出來了。現場的小夥伴忙著做筆記,不在現場的你不要著急,我們把精華內容整理出來。
「機會·2021」尺度年度投資峰會現場
1
投資界有句話,大的投資機會來自於宏觀周期背後的主導產業變遷,這就是「站在未來的風口上」。說白了,想賺錢你得清楚宏觀經濟背景。
萬博新經濟研究院院長滕泰,他對2021年中國經濟的展望關鍵詞是「創造新需求」。
滕泰認為,新供給創造新需求,並帶來新的經濟增長。新需求在哪裡?滕泰列了新金融、軟價值製造業、信息產業等六大方向,還分享了創造新需求的五大方法。
萬博新經濟研究院院長滕泰在峰會現場分享
同樣是宏觀趨勢研判,尚雅投資創始人石波分析的是股市大勢。石波認為,市場風格將由流動性驅動轉變為基本面驅動,A股盈利增速呈現「√」型走勢,2021年一季度將會在低基數的影響下實現盈利增速的大幅提升。
尚雅投資創始人石波在現場分享
石波認為,市場風格的轉變下,將出現五大拐點行業,其中就有汽車、白酒、醫療等熱點行業,他們被炒作的邏輯都會發生變化,相應的配置思路也會發生改變,石波的判斷引發場下觀眾熱議。
最近一段時間,白酒大漲,科技回調,投資者調侃,A股科技龍頭是茅臺科技、五糧國微、瀘州半導、洋河精密、酒鬼光電……
科技股還有機會嗎?德林社二掌柜李德林主持的圓桌論壇告訴你答案,論壇的主題是《科技競爭時代:新賽道與新機會》,從主題也能看出來,科技股是長期的新機會。
參與論壇的不僅有尚雅投資創始人石波,還有神州信息董秘劉偉剛、紫光國微副總裁蘇琳琳以及漢王科技董秘朱德永。私募大佬和科技股的高管坐在一起,他們的對話讓在場的投資者議論紛紛。
李德林對話私募和三家上市公司高管
2
以上提到的是大背景下的大行業,哪個行業最受關注呢?投資大咖們認為是大消費。太平洋證券研究所所長、新財富最佳分析師黃付生,就詳解了2021年內循環下的大消費機會。
太平洋證券研究所所長黃付生在現場分享
黃付生認為,在內循環+雙循環的產業趨勢下,大消費領域將會形成百花齊放的格局。他提到家電領域智能化產品不斷滲透、汽車領域電動智能化助力彎道超車、白酒領域周期性減弱,白酒企業增長中樞下移……
要說大消費,新能源汽車絕對是重要一極。榕樹投資創始人、17 年私募股票多空策略季亞軍翟敬勇認為,新能源是人工智慧時代的重要組成,他說偉大的企業不需要賣,追加買入等於持有。他還認為,美國的臺積電、特斯拉、蘋果,在中國都或有對應的企業。
榕樹投資創始人翟敬勇在現場分享
在2020年的峰會上,翟敬勇提出一個投資觀點——因為相信所以看見。他的投資邏輯是尋找偉大企業,堅定擁抱未來,讓現場價值投資者深有同感。
掌舵券商近萬億資管,華泰資管總經理王錦海的觀點和翟敬勇有些相似,他認為投資重要的事,就是投資符合未來經濟結構的方向。未來經濟結構的方向是什麼?包含信息科技、新能源、醫療健康等五大板塊。
華泰資管總經理王錦海在現場分享
黃付生、翟敬勇、王錦海三位大咖分享結束後,德林社大掌柜黃利明又把他們請上臺來,就《後疫情時代:消費修復與升級》這個話題做了深入探討,讓大咖的觀點面對面碰撞。
黃利明對話三位投資大咖
3
細心的小夥伴能看出來,以上的內容偏向於行業、公司「機會」的展望。投資不僅需要知道機會,還需要了解資金該如何配置,接下來的內容,偏向於「投資」實戰。
中國人的資產除了股票,還有什麼?很多人會說是房產。後疫情時代,中國房地產行業該怎麼看?「房住不炒」緊箍咒下,地產行業將會發生什麼變化?
恆大研究院副院長夏磊對房地產有獨到的見解,她認為房子是大類資產配置最好的工具,可以穿越周期。但投資價值在分化,需求向主要城市群集中。
恆大研究院副院長夏磊在現場分享
什麼是好資產?一線城市的房子肯定是,其他產業呢?
數次獲私募基金金牛獎獲得者、明達資產董事長劉明達觀點獨特,認為尋找好資產有兩個方向,一是「十四五規劃」孕育出來的新機會,包括綠色新基建的光伏、大國崛起的保障的軍工。另一個方向是成熟的核心資產,他認為長期高成長不可持續,最終企業的成長會回歸穩態,好資產進入了慢牛和長牛時代。
明達資產董事長劉明達在現場分享
相對於其他大咖提到的大消費、房地產,中央建言獻策專家財金組秘書長、約瑟投資董事長陳九霖的方向獨樹一幟,分享的是「石油資產周期能否回歸」這一主題。
約瑟投資董事長陳九霖在現場分享
陳九霖介紹,疫情衝擊下,各國通貨膨脹,黑石和凱雷都看好石油資產,認為石油資產是抗通脹的重要手段。
三位大咖分享之後,二掌柜李德林組織了《資產配置:2021錢該投向何處?》的論壇,從主題來看,直戳重點,乾貨也很多。除了劉明達、陳九霖兩位嘉賓,景林資產董事總經理田峰也談了自己的觀點,景林資產管理規模近千億,田峰的視角確實獨特。
李德林對話三位嘉賓
4
「投資」實戰的產業已經分享完了,如何找到其中的好公司呢?康曼德資本創始人、首支百億公募基金經理丁楹分享了他的投資哲學,開放、系統化和成長,其中還有細分指標,比如成長指的是低估值、高成長、好賽道。
康曼德資本創始人丁楹在現場分享
值得注意的是,丁楹重點分析了光伏行業,而且提出了5條主線,並分析了其中的代表公司。
中微金融中國區執行總裁、北向資金操盤者喬三東分享了三大行業,金融地產、先進位造、消費,三大板塊又包括七個子板塊。喬三東認為優質資產有一個指標:ROE長期穩定且高於20%。喬三東還介紹了他的投資之路三重門,見天地、見眾生、見自己,你屬於哪個階段呢?
中微金融中國區執行總裁喬三東在現場分享
好公司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低估值。曾管理過社保等國家隊資金的昊希投資董事長朱進明,分享了2021年的絕對收益策略與機會,絕對收益的來源在哪裡?大類資產配置是否繼續有效?怎樣擺脫估值陷阱?
昊希投資董事長朱進明在現場分享
除了成長性、低估值這些投資邏輯,好公司的股價走勢是怎樣的,《股票大作手回憶錄》譯者、技術分析「教父」丁聖元從技術分析角度講述好公司的特徵,現場投資者表示,技術分析的方法相當實用。
技術分析「教父」丁聖元在現場分享
四位大咖分享後,二掌柜李德林組織了《機會 2021:如何發現有價值的好公司》為主題的論壇,大咖們圍坐一起,就有價值的好公司的特徵進行深入探討。
李德林對話四位嘉賓
以上是上下午場的內容,現在將要進行的是價值投資之夜。
今年疫情特殊情況,還是有眾多的小夥伴來到投資峰會現場,我們將持續攜手投資大咖,為小夥伴們提供優質的有價值的內容。感謝一路支持德林社的小夥伴們,我們明年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