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一線醫護人員的急呼:「應隔盡隔」,儘快切斷醫院內患者與家屬...

2020-12-18 中國經濟周刊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郭芳 | 北京報導

這些天,武漢發起了總攻,舉全市之力對「四類」人員進行了拉網式排查,要求不落一戶、不漏一人。雖尚未能完全實現「應收盡收」,但也的確取得了很多積極進展。

不過,相比嚴峻的形勢和中央的要求,武漢的執行和落實還需要更細、更實、更快。收治和隔離仍然是當前壓倒一切的事情。

按鍾南山院士的最新判斷:武漢現在還處於一個相當困難的時期。「武漢到目前為止也沒有完全杜絕人傳人的問題,武漢市需要大力加油。」

這正是問題的根源所在。如果不能杜絕人傳人,新的傳染還是會每天不斷發生,那麼武漢的病床增加多少也不夠,戰疫也將會無限拉長。

所以,鍾南山著重強調,在武漢,首先要做到的是把有病和沒病的分開,讓沒有病的不要再被傳染。

那麼,有病和沒病的還沒分開的有哪些情形?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從一線醫護人員了解到,他們現階段最擔心、認為是最嚴重的人傳人的一種情形是,新冠肺炎病人和防護措施薄弱的家屬之間,即患者家屬在醫院裡為患者掛號、繳費、拿藥、送飯等等。

一位一線的醫護人員發出警示說:在醫院的留觀室,新冠肺炎病人與家屬在一起沒有隔離,家屬正在成為病人反覆向外傳播病毒的通道。

這被認為是當下最大的風險之一。

「應隔盡隔」,刻不容緩。

醫院內,患者與家屬之間還存在人傳人的巨大風險

一位來自武漢某醫院感染科留觀室的一線醫生反映:在其所在的感染科留觀室,基本都是新冠肺炎疑似或確診重症病人,但每天仍然還有家屬反覆出現在那裡掛號、繳費、拿藥、送飯、開死亡證明,他們就成了病人向外傳播病毒的通道。

看到這樣的情形,醫生也非常著急和痛心。這些家屬再回到家庭、社區和在所活動的軌跡上就是一個移動的傳染源。

而在武漢疫情大規模爆發的初期,正是因為大規模的病患和家屬長時間聚集在醫院,並在多家醫院的發熱門診之間奔波,再回到家庭和社區,成為疫情擴散的主要源頭,導致家族式聚集發病以及社會層面交叉感染嚴峻。

這個教訓極為深刻。

如果在醫院的感染留觀室不能做到病人與家屬之間的隔離,家屬就必然成為反覆向外輸送病毒的通道。全武漢有多少這樣的病人,又有多少這樣的家屬?多少家屬因此被感染?還會導致社會層面多大的交叉感染?這些問題應當得到重視。

來自一線的這位醫生呼籲:病人一旦確診或疑似新冠肺炎,即使只是在觀察室未能收治入院,也應該像真正的隔離區那樣徹底與外界隔離,禁止家屬與病人近距離接觸,禁止家屬過來探視、繳費、掛號、送飯、送別,以及辦其他手續。

患者看護等服務,可否用社會力量來解決

但如果留觀病人的家屬不過來,掛號、繳費、拿藥、送飯、開死亡證明等等這些工作就沒人來幹。在醫護人員緊缺的情況下,這些問題醫院也沒有辦法來單獨解決。

怎麼辦?能否暫時免除掛號繳費的手續?能否依靠社會力量而不是家屬來滿足患者生活所需?能否通過機器人或現代科技來代勞?這是醫院不能解決的問題,而政府必須下決心來解決。

當然,這並非意味著政府要大包大攬。政府可以轉變思路,善用市場和專業的力量。特別是在信息科技的時代,市場主體專業化運營的能力已經遠超一般政府部門,政府不妨讓專業的人幹專業的事。

之前也有一些成功的例子。比如,武漢方面指定當地醫藥流通企業九州通醫藥物流公司協助武漢紅十字會負責捐贈物資的物流運營管理,九州通在一天之內建成了一個現代物流系統。雖然不像網傳的「2個小時完成入庫到出庫全流程」那麼誇張,但毫無疑問極大地提高了效率。

又比如,火神山醫院的物業管理請了萬科物業來支援。萬科物業派出20名志願者前往武漢火神山醫院為醫護人員生活和工作區域提供物業服務。

充分調動社會的力量,無論是掛號、付費,還是送飯、拿藥等等這些,相信都會有足夠的市場化和專業化手段來解決。

千方百計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染途徑,控制疫情擴散,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在拉網式排查的當下,感染留觀室存在的「病毒外傳的通道」必須被切斷。

中國工程院副院長、中國醫學科學院院長王辰此前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坦率地說,武漢到底有多少的病人,這個數目並不是十分清楚。我們期望病例數不多於現在所設計的一兩萬張的『方艙醫院』的床位數。但是如果說社區的交叉感染不制止的話,這個數還是一個未定數。」

如果感染留觀室病人和家屬交叉感染不制止的話,這個數會不會也是一個未定數?

無論如何,這絕不應發生。

相關焦點

  • 堅守崗位 守護患者|透析患者|朱百奇|血透室|新冠肺炎|武漢兒童醫院
    在對抗新冠肺炎的這場戰「疫」中,廣大一線醫護人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越是艱險越向前。他們夜以繼日、廢寢忘食地工作在抗疫前線,身著厚重的防護服,守護轉動的血泵,守護著透析患者的「生命線」;他們透過層層醫學影像,爭分奪秒找尋毫釐之間的病灶,被譽為臨床一線的「眼睛」、新冠肺炎的「偵察兵」。
  • 瀋陽義工聯盟慰問瀋陽維康醫院馳援武漢醫護人員家屬
    為響應省民政廳和市民政局發布的「向逆行者學習,為奉獻者奉獻」 的號召,瀋陽義工聯盟開展慰問馳援武漢醫護工作者家屬的活動,為瀋陽維康醫院馳援武漢醫護工作者的家屬們送去溫暖。 來自配液中心的於亭護士長和安馳護士,面對肆虐的「新肺疫情」,毫不退縮。她們主動請戰,將請戰書遞交到市衛生者協會,成為了馳援武漢的醫護工作者。
  • 醫護人員一線奔忙 社會各界送上關愛
    (記者周倩 通訊員 郭岱炯)每4小時一輪換 切實保證休息時間市三院為一線醫護人員保駕護航深圳晚報訊 (記者王宇)疫情期間,國家感染性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是深圳抗擊疫情的主戰場,為了保證醫護人員始終保持戰鬥力,市三院推出一系列舉措為他們保駕護航
  • 英國醫院,一線醫護人員只穿著塑膠袋圍裙,皮膚暴露在外
    3月30日,《鏡報》的頭版頭條被一組英國新冠肺炎患者抓拍到的照片佔據:一名工作在一線的護士僅穿了一件塑料布製作的圍裙、帶著短塑膠手套作為防護裝備。(阿姆格德·哈瓦尼醫生)3月29日,英國國家醫療服務中心證實,55歲的耳鼻喉科專家、高級醫生阿姆格德·哈瓦尼(Amged El-Hawrani)在萊斯特的格倫菲爾德醫院去世,其新冠病毒檢測結果呈陽性。英國國民保健署稱哈瓦尼是第一位死於新冠肺炎的執業醫院醫生。
  • 「堅持下去就是春暖花開」——來自武漢抗擊疫情一線醫護人員的故事
    新華社武漢1月23日電 題:「堅持下去就是春暖花開」——來自武漢抗擊疫情一線醫護人員的故事新華社記者黎昌政、廖君他們是這場疫情防控戰的逆行者。疫情面前,他們的選擇令人動容。
  • 患者家屬致謝九江學院附屬醫院醫護 稱讚醫技醫德雙馨
    8月7日,一位患者家屬給我院微創外科魏遠江醫生的微信發來一段感謝文字,話語中滿是對魏醫生及全體醫護人員悉心醫治的感激和敬意,以及對我院診療服務的認可。79歲的患者劉婆婆,於7月23日來到我院微創外科就診,經檢查初步診斷為闌尾周圍膿腫,肌酐、尿素值均高於極限,由於患者病情緊急,微創外科及時聯繫ICU進行會診,後建議轉入ICU;但考慮到家庭經濟困難,患者家屬和魏醫生進行充分商量後,決定在微創外科繼續治療,經過積極診治和精心護理,患者腹痛逐漸好轉,身體各項指標也慢慢恢復正常,很快康復出院。
  • 深晚報導|這家公司很貼心,向一線醫護人員捐了價值百萬元的內衣
    當無數關愛匯聚湖北的時候,深圳一家公司也用自己的行動為湖北一線醫護人員獻上了一份沉甸甸的心意。這家公司捐贈的物資有點特殊 -- 價值 100 萬元的內衣。▲整理、清點愛心內衣這批愛心內衣是深圳深圳市維和華服飾有限公司捐贈的,公司總經理藍河是哈爾濱人,從事內衣行業 20 餘年。
  • 「醫患故事」克服手術恐懼,切除巨大包塊,患者家屬寫信致謝醫護人員
    近日,長沙市第一醫院婦科就收到了這樣一封手寫信件,字裡行間裡透著患者家屬對醫護人員的感謝之情。感 謝 信長沙市一醫院:我是市一醫院婦科九床患者的家屬。自本月11月12日我妻子入院以來,我都在身旁守護,目賭了婦科病房的醫師、護士每天的工作狀況。
  • 王忠林致敬致謝火神山醫院醫護人員:「一個個治癒數字的背後,是...
    作為用於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專門醫院,武漢火神山醫院至今已累計治癒新冠肺炎確診患者超千人。3月6日,湖北省委常委、武漢市委書記王忠林來到火神山醫院指揮中心,看望慰問奮戰一線的部隊醫護人員,代表武漢市委、市政府向他們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最衷心的感謝。目前,有超過4000多名部隊醫護人員奮戰在武漢抗疫一線。王忠林說,這次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傳播速度最快、感染範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 德陽市二醫院啟動14天輪班制 保障醫護人員充足休息
    同時,每個到發熱門診支援的醫護人員第一關就是培訓,必須明確知道自己如何做每一步,以及潔淨區、半汙染區、汙染區每個區域的防護級別。醫院將各區域的防護步驟要點,放置在醒目處,以便醫護人員隨時得到最正確的信息。
  • 簡陽綠光水岸愛心草莓送一線 醫護人員心裡甜
    「你們採摘草莓的時候注意下,摘又紅又大又甜的,這是送給一線醫護人員的。」 2月23日上午,小者看到,在簡陽市的楊家鎮金星村綠光水岸草莓基地,幾位工人正在草莓大棚內,忙著將一顆顆新鮮的草莓採摘到籃子裡。綠光水岸漁業專業合作社王剛介紹道:「疫情當前,我們採摘草莓送給人民醫院一線醫護人員,每天送去200斤,送5天時間。今天,我們要為醫院援助湖北的醫護人員家屬送去草莓,表示我們一點點心意!」據綠光水岸草莓基地胡駿草介紹,我們種植的草莓有100多畝,主要種植有巧克力味、奶油味草莓。我們草莓基地嚴格按照復工復產要求,每日安排專人對草莓種植園區進行消毒處理。
  • 用心用情用力做好定點隔離和患者救治工作 關心關愛一線工作人員和...
    楊曉和調研檢查疫情防控重點任務落實情況時強調用心用情用力做好定點隔離和患者救治工作 關心關愛一線工作人員和廣大醫務工作者柴寶良參加調研檢查1月15日上午,市委書記楊曉和採取不打招呼、隨機抽取的方式,先後到廣陽區、安次區疫情防控定點隔離場所進行暗訪檢查,
  • 三級醫院評審應知應會(三)
    為順利推進三級醫院等級評審工作,幫助我院廣大職工更好地學習掌握等級評審相關知識,醫院評審辦現推出「三級醫院等級評審應知應會」專欄,請全院職工組織學習。 一、核心知識點 1、什麼是危急值?危急值報告及處理程序?
  • 醫護人員應當怎樣預防醫療糾紛
    在遇到這類難題時,對於病人的家屬,有很多醫療糾紛是由於醫護人員服務態度和專業技術水平比較差造成的,所以醫護人員有責任避免產生醫療糾紛。那麼今天就從一個醫護人員的角度來分析,醫護人員應當怎樣預防醫療糾紛呢?以下是找...
  • 百年老店 守護家園 內聯升為抗疫一線醫護人員捐贈醫護鞋
    面對突然來臨的新冠疫情反彈態勢,醫務人員再次衝上一線,7月1日,京城百年老店內聯升向承擔防疫重任的西城廣外醫院定向捐贈一批急需的防護物資,這批價值7.2萬元的醫務用鞋今天上午前由專車送抵醫院。作為以製造手工布鞋而聞名的中華老字號,內聯升還有一個不為人知的強項,即以牛皮護士鞋和醫務用鞋為代表的職業防護用鞋,這些鞋履以舒適耐用的特點,在北京市內各大三甲醫院醫護用鞋市場佔有較大份額。
  • 向一線醫護人員致敬,杭州這些景區對醫護人員免費開放
    境外領隊想盡辦法購買防護用品,境外遊客接力運送回國,捐贈一線。為了向奮鬥在戰「疫」一線的醫護工作者們致敬,杭州部分收費景區對醫護人員推出了免景區門票、景區內餐飲五折等活動,待出暖花開時再一起共遊杭州山水。
  • 天津市衛健委調派328名醫護人員接管泰達醫院
    泰達醫院出現陽性病例後,醫院第一時間封控。連日來,泰達醫院的情況如何?在昨日(24日)召開的第155場天津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記者獲悉,該院患者已分級分類處置,市衛健委同時調派328名醫護人員接管泰達醫院,首批244人已到位。
  • 我們把安心褲送到了湖北黃岡4家醫院一線醫護人員手裡
    2月14日,人民日報一條「婦聯支援一線女醫護人員衛生用品」的新聞,終於把疫情中女性工作者普遍缺乏衛生用品的現象,帶到了大眾的視野中。 根據熱心公益人士梁鈺(微博@梁鈺Stacey)的粗略估計,目前在湖北一線女性醫護人員起碼超過10萬人。一線女性醫護人員的年齡層集中在中青年,按照每月3天經期、每天換兩片的最低配備標準,這些一線的女性醫護人員每個月最起碼需要60萬片衛生巾。
  • 一封來自海南抗疫醫護人員家屬的感謝信,用心又用情!
    隨著馳援湖北抗疫的白衣戰士一批批派出,由海南省婦聯、海南省衛健委、海南成美慈善基金會聯合開展的「致敬逆行英雄,巾幗愛心瓜菜免費送您家」活動越來越受到援鄂醫療隊隊員及家屬的歡迎。家屬們紛紛表示疫情當前,不能面謝,但求見字如面!特寫感謝信來表達他們的感激之情。
  • 武漢2名醫生被患者家屬毆打,醫護:無法形容我的心情
    自從1月以來,多名醫生奮戰在一線,就是為了抗擊此次疫情,今年的春節,對於醫生來說,他們過得更加艱難。病毒肆虐,我們還能待在家休息,囤積一些零食,一邊吃一邊看電視,可是醫生卻在醫院裡和病毒搏鬥。都這個時候了,為什麼還有患者的家屬冥頑不化呢?記者從武漢第四醫院多名醫生處了解到,1月29日,該醫院的兩名醫生遭到一名新型肺炎患者的家屬毆打,防化服也遭到了暴力撕扯,疑似因為患者死亡而毆打醫生洩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