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短視頻盛行的時代,熱門話題總是層出不窮。而最近,關於「大學學生會」的話題在各大短視頻平臺掀起一股熱潮。各種視頻博主通過拍攝與「大學學生會」有關的視頻獲得廣泛關注,視頻內容多是以批判學生會為主流,少數為「學生會」說話的人,也鮮有人關注。一時間,網絡上充斥著對於「大學學生會」鋪天蓋地的抨擊,評論區幾乎也是一邊倒,似乎所有人都在為此憤憤不平,但是,我認為輿論的主流方向並不能說明一件事情或者一個東西的對與錯,校園學生會到底是怎麼樣的,我想談談我的觀點以及想法。
首先對於學生會,我覺得在大部分人心中就是一個給老師跑腿的工作,屬於吃力不討好的類型。這種映像大多在中學時期就會逐漸形成,從而使得大家從一開始就對學生會的本質有所誤解。我上高中時,曾經在一檔深夜廣播節目裡聽主持人談論大學的學生會,稱其實際上就是校園裡的一個小社會。如果沒有充足的心理準備最好不要輕易涉及。把學生會比喻成「小社會」並不為過,但是既然是「社會」,那就一定會有正反面,而目前網絡上過度黑化學生會的一些陰暗面,讓一部分不明所以的人,尤其是大一新生們誤入歧途,對學生會有了極為錯誤的認知,牴觸學生會。我認為這是不能被原諒的。
存在即是合理,學生會的存在必然有其作用,如果真的像網絡上說的那般不堪,它也不至於存在這麼長時間。之前有段時間網絡上形容一些學生會的學姐、學長在招新時對大一新生十分熱情,而正式面試的時候卻滿臉冷漠,問這問那,刻意刁難,顯得極其虛偽。這種現象確實存在,但我不覺得有任何問題。首先,招新和面試本身就是兩件事,招新時對你熱情一方面因為你是大一新生,我們歡迎你們。另一方面,我們也是衷心希望你們能加入我們學生會。而面試是一個極為正式的場合,如果此時我們依然嬉皮笑臉,我想這不僅是對你們的不尊重,更是對面試這件事情的不尊重。
另外網上說得最多的還是關於學生會面試學長學姐的「刻意刁難」。很多視頻博主都拍過此類視頻,視頻裡對學姐、學長的「醜陋嘴臉」有著深刻的描述。的確,我們不排除學生會裡確實有一些素質低下的人,通過面試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但是這些只是極少一部分,並不能代表所有。而一些視頻博主上來就是以「大學學生會成員」怎麼樣怎麼樣為標籤,似乎有意引導輿論的方向。另外,學生會之所以會提出一些問題,只是為了能更了解你。畢竟大家都是第一次見面,第一次打交道。只有更多地了解你的,才能確定你適合在哪一個部門,讓你的能力可以得到展現。畢竟我相信,沒有哪個部門想讓自己到最後一個人都招不到。
網上關於學生會的另一個誤解,就是覺得學生會的人都很「拽」。很多視頻博主都拍過學生會查寢的視頻,有些是搞笑視頻可以理解,但是有些很明顯是把學生會放在對立面,視頻裡對學生會的描述是醜陋的,狂妄的。但是現實根本不是這樣!有些博主拍的視頻讓我開始懷疑自己上的是不是大學,視頻裡學生會成員囂張的樣子,誇張的動作,都讓我難以忍受,真想對他說請停止對學生會的抹黑!
首先,學生會查寢,並不是為了炫耀。這些都是為了同學們的安全考慮,也是學校要求學生會這麼做的。其次,不知道其他學校如何,但是在我的大學,基本上查寢的都是大一新生幹部,很少出現視頻上那些「我是學生會我就牛逼」的現象。不過,也不排除一些同學確實違反了住宿規定,使用違規電器,或者夜不歸宿。學生會按照規定可以要求改正。有些人可能說話語氣重了些,讓一些人不舒服。甚至覺得自己被小瞧了。所以才會到處傳播學生會成員很拽的謠言,妄圖抹黑學生會。其實只是自己的利益受到了損害而作出的報復性行為。我不敢說這種現象一定不會存在,但它的存在只是個別案例,並不像視頻裡說的那樣普遍。
學生會有很多部門,工作也有很多種類。但有一點是共同的,就是為學生服務。確實,學生會的隊伍裡存在一兩個對自己認識不清,素質低下的人,但不能因為一粒老鼠屎,壞了一鍋粥啊。很多人認為留在學生會裡得靠關係,看臉色,受委屈。其實這些都是那些不了解事實的人一廂情願罷了。學生會不能說絕對公平,但是相對的公平肯定是有的。關於幹事的去或留,該有的考核肯定會有,以及你對學生會工作的貢獻率,參與度。並不會因為你和某位學長關係好,你就一定會留下來。你和某個學姐有矛盾,你就一定會離開。
學生會部門之間或許會有一些小矛盾,小摩擦。但是一個部門內部,是團結的。大學和中學最大的差別就在於,你和班上的大部分同學不會經常打交道,除了上課時會在一起,其餘時間不會有什麼交集。和你玩得來的,或許只有你的室友。而學生會為你提供了一個平臺,一個叫交友平臺。你可以和不同專業的人成為朋友,你可以獲得更多的經歷。有什麼事情大家一起面對。真的不用擔心會有學姐針對你,如果真的想針對你,當初就不會把你招進來。你只要給予學姐學長應有的尊重,學姐學長也會真心對你。
學校裡的大部分活動,不管是文藝匯演,還是籃球賽,排球賽。不管是志願活動還是學分活動,基本上都是學生會一手策劃,並且舉辦的。為了讓大家的才能得以展示,為了豐富大學生活,什麼歌手大賽,書法大賽,學生會都會申請舉辦。元旦晚會,迎新晚會學校是很少參與的,都是由學生會主辦,有的部門申請場地,有的部門拉贊助,有的部門負責技術,有的負責節目的篩選和晚會的策劃。如果你加入學生會,那麼你得到的鍛鍊肯定不會少,我知道現在的公司招人不會在乎你是不是進過學生會,是不是做過學生會主席。但是鍛鍊自己,是為了自己日後在遇到一些問題時,能比別人更好地完成。鍛鍊是不會浪費的。如果你沒有加入學生會,學校裡依舊會有很多活動共你去參與,只要你稍微積極一點,學分完全不是問題。需要強調的是學生會的活動並不會阻礙你的學習,學生會裡的學姐學長成績都很優秀,你成績的好與壞,只與你是否努力有關。
之所以想談這個話題,一方面是忍受不了那些短視頻一味地抹黑,另一方面也有我自己的親身經歷。作者也是大學生,也是學生會成員。相信我,學生會真的沒有那麼黑暗,那麼複雜。而且學生會也是受學校管理的,如果真的有個別學生會糟糕透頂,我想這與學校本身也有很大關係。請學弟學妹不要被錯誤的輿論帶偏。
對於每一個大一的新生,學姐學長都是十分歡迎的,也會很熱情地給你們解答問題。前提是,你能給予相應的尊重。你可以不喊學長學姐,沒有人會因此強迫你。但是請你在問我問題的時候,請我幫忙的時候禮貌一些,而不是上來就「餵、那誰、你」。除去大一新生的關係,我和你並不熟。我也沒有義務告訴你。我印象深刻的是開學時學生會自發組織的迎新活動,幫助學弟學妹搬行李,帶新生逛校園的活動。參與這些活動確實可以拿到學分,會有志願時長。但是與我們做的事情相比,我並不覺得自己多拿了什麼東西。
我和其他學生會的同學前一天晚上就擺放好了接待用的桌子,帳篷。因為是疫情期間,還給每個寢室都發放了口罩,消毒液和礦泉水以及一本校園指南。第二天早上我們六點就起床,到達自己的崗位,準備好一切,等待著新生的到來。確實很累,但是我們心裡更多的,是對你們的期盼。但是現實卻給我們澆了一盆冷水。作者和幾個部門成員被安排在女生寢室搬行李,因為是男生,力氣大。有些女生住在五樓,四樓。行李基本都是學生會幫忙抬上去的,女生的箱子出乎意料的很重,有的甚至需要三個人扛。這份工作並不輕鬆,但是沒有人叫苦,因為我們覺得值得。早上7點到9點的第一批,基本都是住在五樓四樓的,帶的行李也很多。搬到最後,我們所有男生幾乎腿都開始發軟,手臂發酸,大口喘氣。我們只能自嘲是「無情地搬行李機器」。我們並不指望每個人都能說聲謝謝,但至少,給予我們一些尊重。
大部分新生都很客氣,很有禮貌。但是也有一部分似乎是受到網絡的影響,本來對學生會就牴觸,更別說是男生在女生寢室搬行李。她們覺得似乎所有的學長都不懷好意。有些幾乎不用正眼看我們,有些我們搬上去了和她說話她也不搭理。甚至有一個女生,我和另一個男生拼死拼活把她那巨大的箱子搬到四樓,臨走時還聽到她抱怨說學校怎麼可以讓男生進女寢,多不方便。我真的很想告訴那個學妹,除了我們,哪還會有人主動給你們搬行李,除了那些想找你們辦卡的人。我們給你們幫忙,不求回報,也不求感謝,只希望能有最起碼的尊重。忙活了一早上,大家心裡多少都有些不悅,然而我們中午也是草草的吃了飯,因為擔心有下午到的新生沒人接待,大家都吃得很快。
進班級的招新時也有調戲學姐的,也有惡言相向的。這些大家都忍了,也沒有人因為這個就在面試的時候刻意刁難誰。這樣看來,似乎這屆新生問題更多。我說這些並不是為了批判誰,我也沒有這個資格。我只是想讓那些大一新生們能夠正確地看待學生會,而不是盲目的跟從網絡上的輿論一邊倒地抹黑學生會。大家加入學生會,都是為了讓大學生活更加充實,更加美好而已。醜陋的人確實存在,但不能斷章取義,更不能以偏概全。
各位,耳聽不為實,眼見也不一定為實。只有親身實踐,才有資格發表看法。大家已經是大學生了,應該有自己的看法。而不是被牽著鼻子走。以上只是我自己的觀點,希望對一些人能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