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人掌及多肉植物園
多肉植物( Succulent) 是指植物營養器官的某一部分,如莖或葉或根( 少數種類兼有兩部分) 具有發達的薄壁組織用以貯藏水分,在外形上顯得肥厚多汁的一類植物。在植物分類上包含仙人掌科、大戟科、景天科、番杏科、百合科等幾十個科。
它們具有形態千奇百怪、異於普通植物的外觀; 生理活動也非常獨特,多為景天酸代謝: 夜間吸收二氧化碳等廢氣,同時放出氧氣,該類植物適於現代城市種養。
仙人掌及多肉植物園基於自身區域位置、氣候條件、品種資源以及自然環境的優勢,提出仿植物原生境的設計方法,針對多肉植物荒漠、稀樹草原、海島及熱帶雨林的多種生境特點,結合自身的區域自然條件特徵,營造地形地貌到基質、植物等都與之相匹配的景觀,豐富遊覽體驗,建設品種展示豐富、景觀類型多樣、富有科學內涵和科普教育意義的多肉植物專類園區。下面以廈門植物園沙生植物區為例介紹仙人掌及多肉植物專類園。
仙人掌植物展館
廈門植物園經過多年的引種栽培、遷地繁育,現有多肉植物約3000種,涵蓋約40科,種類居全國前列。加之廈門自然氣候條件和地理優勢,廈門植物園創新多肉植物走出溫室,營造露地景觀 。
該展覽溫室根據植物植株體量的大小,將室內展區分為景觀區與精品展示區。景觀區根據植物的生境、生長特性及類群演化關係等因素進行植物配置,結合閩南地區、萬石山的地域特色採用花崗巖、砂巖等石材搭配特製的種植土,模擬仙人掌植物的生境,給人直觀的視覺感受 。
多肉植物展館
主要展示龍舌蘭科、百合科、大戟科、番杏科、景天科的多肉植物。館內考慮植物自身的文化內涵、外觀特性、遊客的可接受度和觀賞位置等因素,科普性布置植物景觀。利用植物生境組團展示草樹、蘆薈、仙女之舞等中型植物; 利用同類植物群落展示番杏科、大戟科、景天科等植物群落等。
森林性多肉展館區
森林性多肉植物館也是國內首個「森林性多肉植物」展館。館內面積約 600 m2。主要以森林性多肉植物為主,突出森林性多肉植物附生性特徵,如蘿藦科、桑科、西番蓮科、夾竹桃科等多肉植物。
該類植物大多喜歡高溼的環境,將水體景觀引入展館內部,結合噴淋系統,營造高溼海島的植物生境; 實現植物和水景的集合展示,增強遊覽者的參與性,提升感官體驗。以假樹、倒伏的樹幹及莖枝的樹洞為載體,結合西番蓮科、桑科、漆樹科、夾竹桃科、福桂花科等灌木狀多肉植物配置,設置霧森噴淋的環境; 模擬森林性多肉植物的生長環境、自然有趣、營造逼真的多肉植物景觀效果。
仙人指 + 曇花 + 魚骨令箭荷花森林性多肉植物生境展示
廈門植物園選址萬石山,園區內巖多石眾,地形起伏有致,以緩坡地為主,自然環境優美,稍加布置即成天然的室外展覽區。多肉植物漿多肉質,與巖石的剛硬形成鮮明的對比。室內外展區用展廊、旱河、山路、巖石等自然環境結合配置各類多肉植物,布置成天然的多肉植物生境景觀,形成獨具一格的廈門植物園多肉植物生境。
仙人掌及多肉植物園既能豐富植物景觀,強化園林主題,又有科學研究和科學普及功能,同時又是植物種質資源保存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重要基地,更對仙人掌多肉植物在城市園林景觀的推廣運用上具有積極深遠的意義。
參考來源:
[1] 顏佩楠,李兆文,李傳睿.淺談廈門植物園仙人掌多肉植物專類園規劃設計[J].福建建築,2016(04):4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