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子東在鏘鏘三人行裡介紹青年時期影響他的一本書,是《馬丁.伊登》。由此找來,一發不可收拾。
這本書整整聽了兩個月,期間被其中文字和情景吸引。眼睛離不開書頁,頭腦離不開馬丁。
打架、喝酒、討女人喜歡的青年船員馬丁.伊登第一次出現在貴族羅絲家,第一次看見如此富麗堂皇的廳堂,頭暈目眩、跌跌撞撞,完全控制不了自己的身體,尤其是那寬闊的肩膀。出得門來,依然雲裡霧裡,巡夜人認定他又喝醉了。
那晚,馬丁被吸引,被震撼。世上還有這樣的生活,還有這樣的女子,他從未見過。他渴望擁有這一切。一是書。進入羅絲家客廳,桌上有馬丁熟悉的兩本書,書櫃裡是層層疊疊的書。馬丁過去的生活中,原本對書有天然的興趣,這晚把這個興趣明確地挖掘出來。從此陷入長達數年的讀書漩渦,不能自拔。口袋裡有一點錢,絕不浪費時間去工作。每天埋在圖書館,無論自然科學還是人文科學,無論哲學的基礎讀物還是高端文章,只要是一本書總能讓他忘掉一切。當所有的物品都進入當鋪後,當沒有一分錢飽腹時,他才不得已去找一個遠洋輪船打工。船上的日子依然也是除了工作只有看書。
二是羅絲。居然有如此優雅美麗的女子!無論是與他握手的方式還是她母親出現時母女倆禮節性擁抱,那些美好在馬丁的階層從未看見過。他被羅絲深深吸引,想盡一切改變自己,以配得上她。無論是穿戴還是談吐,還有財富。他先拿自己的褲子開刀,用姐姐家的熨鬥熨褲縫。細細琢磨單詞發音,儘量用靠近上層社會的語言說話。想方設法接近羅絲,逐步參與到羅絲大學同學的聚會討論中,從中得到學習的方法,直至擁有自己獨立的思考能力和獨特的思想。羅絲從一開始對另一個階層的馬丁充滿肌肉、力量的男青年的好奇,甚至有點一見鍾情,到一點一點愛上。馬丁因為不願放棄他熱愛並作為謀生的寫作,不願意去羅絲家族工作掙錢,逐漸被羅絲父母反對。因為被媒體報導,誤解為激進的社會主義者,羅絲決心斬斷感情。馬丁痛苦不堪。
當馬丁的稿件突然被各大出版商採用,成為名人,權貴們紛紛示好,馬丁極不情願出入在資產階級上層社會餐桌上,羅絲也屈尊企圖挽回愛情。
馬丁充滿疑惑的痛苦問羅絲:「想當初,我沒有工作,我餓著肚子,可是跟如今一模一樣,也是這麼一個人,這麼一個藝術家,這麼一個馬丁·伊登,那時候,你為什麼不放膽幹呢?好多天來,我一直對自己提出這個問題——這也不僅僅就你一個人來說,而是就大家對待我的態度來說。你知道,我沒有變,然而我一下子表面上身價十倍了,使我不由得時常對自己肯定地說,我真的變了。我現在包在骨頭上的肉還是過去的那些,還是那十個手指、十個腳趾。我還是老樣子。我沒有增添什麼新的力量,也沒有養成什麼新的美德。我的頭腦還是過去的那個。我關於文學或者哲學,連半點新的結論也沒有概括出來。我現在本身的價值,跟過去誰也看不起我的時候不相上下。叫我想不通的是,為什麼如今大家都看得起我了。他們看得起的明明不是我的本身,因為我還是他們過去看不起的那個人呀。這麼說,他們看得起我,準是為了什麼別的原因,為了什麼別的我身外的東西,為了什麼別的不是『我』的東西!要我告訴你這樣別的東西是什麼嗎?那就是我得到的聲名。這聲名不是『我』呀。它只存在於別人的心目中。」
這世界被馬丁看個透亮。
許子東說,只有文學才能讓人容易成功。馬丁.伊登將這條道路細化:
1、學習時間。
2、學習方法。
3、獨立的見解。
4、做事必須做細、做好的死磕精神。
5、一次次將吃飯的錢買郵票寄稿件的執著。
6、變通。自己堅持的文學方式沒有得到認可時,寫其他賺錢的作品維持生存費用。
目的不重要,過程帶來所有的價值。許子東教授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