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視聽語言、敘事架構、主題思想解讀《菊次郎的夏天》的經典意義

2020-12-21 碧海微光

文/碧海微光

大多數了解北野武的觀眾,大概都知道他擅長以暴力美學展現電影內涵,但是1999年上映的《菊次郎的夏天》,卻一反他的慣常作風,沒有寡言、沒有血腥,全片用充滿幽默、溫暖、明朗的敘事方法,講述了一段關於成長和療愈的溫情故事。該片被稱為北野武最溫情明媚的作品,上映後獲得多項國際大獎提名,豆瓣36萬人打出8.8的高分。

《菊次郎的夏天》講述的是小男孩正男自小喪父,和奶奶相依為命,暑假到了,看到同學們都各自和父母家人團聚出行,正男做了一個決定:拿著媽媽寄信的地址,走上尋找媽媽的旅途。在鄰居阿姨授意下,「流氓」大叔菊次郎受命陪伴正男踏上尋母旅途。一大一小兩人,一段有淚有笑的旅途故事就此展開。

整部電影在張弛有度的幽默與歡樂劇情的融合中,把所要表達的精神內涵潤物無聲地傳給觀眾,給人以笑中帶淚、悲戚中感受溫暖的內心衝擊。

《菊次郎的夏天》全片以絕佳的視聽語言呈現出故事的奇妙情境;採用雙線交叉式敘事架構,構造出兒童視角和成人視角不同的故事脈絡,在雙線交互中給人以穿透內心的情感共鳴;通過荒誕幽默的公路故事傳遞出最溫情的主題思想:與過去和解,才能找到自我、療愈人生,縱然滿身傷痕,也要以愛面世,溫暖世間,做一個溫暖純良之人。

接下來,我將從影片的視聽呈現、雙線交叉敘事架構、主題思想三方面淺析《菊次郎的夏天》的主要價值。

1 豐富的鏡頭語言帶給觀眾真實又唯美的視覺體驗,優美的配樂烘託出電影深層藝術魅力

視聽之間具有聯覺效應,亦稱為藝術通感。在電影中,視覺觀感和聽覺享受是電影的兩大主體要素,也是影片主旨故事以及精神傳達的最直接表現形式。《菊次郎的夏天》採用多種鏡頭語言,交互使用的靜態構圖、剪輯蒙太奇及特寫鏡頭帶給觀眾震撼又真實唯美的視覺享受,配以久石讓唯美靈動的音樂,烘託出影片的深層內涵,以聲傳情,引人走入故事的內涵,感受到影片的精神主旨。

一、鏡頭語言:運用靜態構圖、剪輯蒙太奇及特寫鏡頭,呈現出層次分明的故事意境鏡頭語言是電影展現的重要組成元素,它能夠準確表達出導演要傳遞的思想和精神。《菊次郎的夏天》運用最多的是靜態構圖和剪輯蒙太奇,以靜態定格畫面,留出故事空白,剪輯蒙太奇又能銜接起故事的發展,令影片脈絡清晰順暢,同時通過人物、細節的特寫鏡頭烘託出故事深層情感,暗含影片的主題價值。

菊次郎向正男許諾說今天一定要去找媽媽的場景中,先是用靜態構圖定格菊次郎毫無表情的臉,接著配以剪輯蒙太奇跳躍到兩個人站在賭場裡的情景,鏡頭拉伸過程能夠讓觀眾深刻體會到菊次郎的不靠譜。

同樣的構圖方式,在兩人遊泳池的場景中再次呈現。靜態構圖定格菊次郎帶著遊泳圈被淹在泳池的畫面,接著用剪輯蒙太奇跳轉到正男和工作人員一臉無辜的表情,再跳轉到工作人員把他救上岸後的畫面,靜態構圖加剪輯蒙太奇的鏡頭運用,既呈現出影片的幽默效果,又深刻反應出菊次郎不成熟、有缺失的內心狀態。

同時,影片特別注重細節特寫展現人物性格和內心情感。影片對小主角正男總是低垂著頭、雙臂僵直下垂的細節刻畫,展現出小男孩因為缺少關愛而自卑、孤獨的性格,也為後續影片情感表達做好了鋪墊。

影片後半段,菊次郎在養老院遙望自己母親的那個特寫鏡頭,沒有特效、沒有臺詞,只是一個滿含深情的眼神和飽經滄桑的面容特寫,就把人物內心情感的波濤湧動、內心的成長曆程表現出來,特寫鏡頭不僅升華了影片內涵和故事意境,也帶給觀眾更深刻的感染力。

靜態構圖、剪輯蒙太奇和特寫鏡頭的交互使用,不僅突顯出人物的性格特點、構造出層次分明的故事意境,又能層層深入引觀眾走入影片核心,體驗到真實唯美又令人動容的視覺享受。

二、優美靈動的音樂,烘託影片主題,提升觀眾的觀感體驗「音樂具有滲入人的心理最隱秘的深層的驚人能力」。好的電影音樂,能讓觀眾更真切感受到影片人物的心情變化和故事情節發展,步步深入地把觀眾帶入到影片情境中,肩負著升華影片藝術價值的作用。

《菊次郎的夏天》的電影音樂,是世界著名的電影配樂大師久石讓操刀製作,以靈動優美、清揚歡快為主旋律,在以聲傳情中精妙絕倫地烘託出影片的整體意境,讓觀眾享受到自然唯美的陶醉感。

影片開端引入主旋律《summer》,節奏先是歡快悠長,進而在大提琴的頓弓演奏下轉換到略微激昂,再突然轉入落寞的鋼琴主旋律,配著正男一路跑過的場景畫面,在淡淡的憂傷中突顯出正男孤獨的心情,拉開了整個故事的序幕。

影片開端音樂的引入,既鋪墊出整體的情感基調,又體現出人物的內心世界,為接下來的故事發展鋪墊好情感基調。

全片多次在重要節點中引入音樂輔以情感表達,在兩人偷計程車時是歡快明亮的音樂背景,四人組和正男遊戲時是輕快又具有節奏感的音樂,表達出影片幽默歡樂的氣氛;正男看到媽媽已經另組家庭時,配樂用弦樂配合零星出現的豎琴音色,顯現出悲愴蕭瑟的感覺,菊次郎看望母親時背景音樂略帶傷感中又顯出一絲溫情,和人物內心的情感變化完美契合。

音樂與故事場景完美融合的表現手法,實現了影片從視覺到聽覺、從架構到情感的共融共通,故事表達更加順暢清晰,更易獲得觀眾的情感共鳴,也能夠進一步提升影片的藝術魅力。

2 雙線交叉的敘事視角:外在是孩子尋愛的成長之旅,內在是成人正視內心的缺失、實現內心世界成長的過程

《菊次郎的夏天》採用了雙線交叉式敘事視角,以獨特的敘事方法賦予了影片孩童視角和成人視角下不同的故事情境。雙線敘事的故事表達,彼此補充、相互輝映,呈現出一段旅途對孩子和成人的不同成長作用。

一、兒童視角下,正男尋愛的成長之旅影片以正男的視角作為敘事主線,為觀眾呈現了男孩正男暑期尋母的經歷,以圖畫日記的形式向觀眾講述了正男與菊次郎的追尋之旅,共分為9個小段落:朋友們、可怕的叔叔、奇怪的叔叔、不行呀、天使的風鈴、叔叔和我玩兒了、從樓梯落下來的叔叔、章魚男人、再見。

正男的故事就是一個自小缺愛的孩子,在暑假裡突發奇想踏上了找媽媽的旅途,這段旅途因為有了菊次郎叔叔的陪伴而變得另類又荒誕。一路上,正男進過賭場,被老變態騷擾過,體驗了兩日夜在荒僻車站無人搭載的無助,也體會了媽媽另結幸福後內心的落寞和孤寂。然而,也是這段旅途,他享受到了陌生人給予的毫無保留的愛和關注,熱戀中青年男女對他無微不至的照顧,菊次郎、流浪作家和機車黨叔叔為搏他歡笑,盡顯花招,變章魚、變外星人,與他露營遊戲、帶給他溫暖歡樂。這段旅途是正男的一次成長和轉變之旅,他從初始的低眉搭眼落寞自卑變成了一個陽光愛笑的孩子。

孩子視角的敘事,不但把菊次郎帶回到了童年,還把所有的觀眾都帶進了影片故事之中,通過正男的所見所聞,看到一個缺愛的孩子在陌生人的幫助下,感受到被愛、被關心後的成長和轉變。

孩子視角下的敘事,故事表達更加直接、簡單,情感傳遞更加純粹真誠,以孩子的口吻講故事,能給人以直擊人心的衝擊力和沁入肺腑的感染力,讓觀眾由故事引發思考,去探究影片背後的精神價值。

二、成人視角下,菊次郎的內心成長之旅影片的第二敘事視角是菊次郎,小男孩找媽媽的故事背後,影片真正要講述的是成人菊次郎在陪伴孩子的旅途中,實現自我內心成長的過程。成人視角的敘事和孩子視角下的故事形成互補,影片故事表達更加豐富、具有層次感。

影片開端,菊次郎是個有些市儈的流氓、惡棍,行為智商異於常人,是個懵懵懂懂極不靠譜的大男孩。他會騙取正男的錢財去賭博,也會逞能讓自己淹沒在遊泳池中,還會在氣憤時把貨車玻璃打破,但是隨著旅途的進行,他知道正男和自己有著極其相似的童年後,開始正視自己的過往,看見自己內心的缺失,也慢慢從一個混不吝的二愣子成長為溫暖、善良的好大叔。

影片後半段,菊次郎看到正男因媽媽另嫁而傷心落淚時,會安慰他「我們一定是找錯地方了」,他會蠻橫地從機車黨手中搶到天使之鈴,只為給正男心靈的慰藉,也會想盡辦法給正男以溫暖和歡樂,認真地承諾正男「下一次我還帶你去找媽媽」。

整個影片的敘事,表面故事是菊次郎陪伴正男,而導演要表達的另一層故事是正男陪伴著菊次郎重回童年內心世界、找到童年的缺失、正視內心的遺憾,從而彌補創傷,完成內在自我成長的過程。

北野武採用正男和菊次郎兩個視角敘事,彼此交叉,相互襯託,既增強了敘事的豐富性,又層層深入的剖析出影片的核心故事,把孩子尋愛的成長和成人內心的自我成長同步展開,令故事情節更加飽滿,情感表達更加濃鬱,也遙相呼應地表達出影片的藝術價值,豐富了觀眾的觀感體驗。

3 影片意義

一部好的影片,一定能給觀眾精神層面的力量。《菊次郎的夏天》在搞笑詼諧、又帶有心酸感動的荒誕故事裡,闡述出童年缺失後自我療愈的重要,同時又暗喻關於愛的精神指引,以愛對人、以愛面世,才能收穫自在人生。

一、與過去和解,才能療愈人生,面向未來奧地利精神學家阿爾弗雷德·阿德勒說:「幸運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

這影片《菊次郎的夏天》的意義,也是北野武賦予這部影片的真正價值:與過去和解,療愈童年的傷,才能勇敢面向未來。

菊次郎和正男一樣,自小缺少父母關愛,母親曾三次改嫁。在他前幾十年的人生裡,他對母親有著無窮的恨意,他所有看似懵懂、無賴的行為背後,都是童年內心缺失的表現。直到他通過正男勇敢正視自己的過往和缺失,選擇到養老院看望母親,選擇和過去和解,內心的積怨和心結才得以解開。

童年的缺失會成為命運的結,唯有成年後自己慢慢去解,才能獲得精神上的重生。菊次郎正是從幾十年的逃避和積怨中走出來,選擇了與歲月和解,才成長為成熟、溫暖、又能帶給別人溫情的菊次郎。

北野武曾說:「人生最重要的結局是,我們終有一天,要學會和自己平凡不完美的父母達成和解。我們終有一天,要學會和自己、和這個世界達成和解。無論它在你看來美麗,或醜陋。」

《菊次郎的夏天》帶給觀眾最深刻的精神價值就是:無論父母是否稱職,無論童年有多少遺憾,我們總要學著自己長大,學著放下心結、放下怨懟,學會自我治癒、與人生和解,才能擁有自在的人生。

二、縱然滿身傷痕,也要以愛面世,溫暖世間,做一個溫暖純良之人《菊次郎的夏天》在一場關於追尋與療愈的故事背後,更深層次的意義是倡導每一個人懷有以愛對人、以愛面世的精神。

無論是有著內心缺失的菊次郎,還是流浪詩人好人先生、機車黨重磅先生和光頭先生,他們都是社會底層的邊緣人物,也都是內心缺失、生活窘困的普通人,正是這些滿身傷痕的平常人,在自己苦悶生活之餘給予了正男最需要的溫暖陪伴和無私愛意,讓觀眾看到了最深情的溫暖、最明媚的愛,也是這份純愛讓正男走出了內心的沉鬱,收穫了充滿希望的未來。

愛很簡單,也許一個微笑,一次陪伴,一個擁抱就可以讓別人感受溫暖、重拾對世界的信心。以愛對人、以愛面世,給別人溫暖的同時,也是給自己人生點亮一道光,讓光照進斑駁的人生,增添生活的色彩。

《菊次郎的夏天》之所以稱為溫情治癒電影,最重要的意義是告訴觀眾要學會和自己、和父母、和世界和解,而能夠治癒人生的最佳良藥就是愛,愛是連接自己和別人的橋梁,能夠給人溫暖、也能慰藉自己的心靈。愛也是化解人世間所有煩惱、怨恨和隔閡的良藥,唯有不放棄愛的本能,才有感受幸福、成就自我的無限可能。

4 結語

導演北野武,以其獨特的視聽呈現手法,引領觀眾走進他要講述的故事情境中,又以雙線交叉的敘事方法,層層鋪墊地烘託出影片的精神內涵和社會意義,讓觀眾在輕鬆幽默的氛圍中,感受到關於人生、關於療愈、關於愛的溫暖,同時又在歡笑淚水並存的故事中引導觀眾去思考人生的課題,是一部具有現實意義和精神引領的經典電影。

《菊次郎的夏天》,初看時能讓人笑到抽筋,看完後又能讓人哭到不能自已,在荒誕滑稽的故事中,帶給觀眾最深刻的生活頓悟和靈魂啟迪,讓人收穫精神的力量,這是它能夠成為經典的最重要原因。

-END-

碧海微光:以手寫心的情感作者,願用文字點一束微光,伴你看生活萬千,隨你走歲月長河!

相關焦點

  • 從敘事結構、視聽語言、現實反思三層面來解讀《來電狂響》
    《來電狂響》從劇情上看,是意在探索「虛擬社交對人際關係的影響」,但是我認為《來電狂響》應該是具有更深次的探索主題,因為在劇中更多的是反覆地講述一個「具有哲學性」的話題——感情危機。而今天我也會從「敘事結構、視聽語言、現實反思」這三個層面,來解讀這部意在展現「現代人在感情問題下的困惑與迷茫」的愛情電影——《來電狂響》。敘事結構:綴合式團塊敘事,深化人物與主題。
  • 從治癒電影《菊次郎的夏天》看北野武:兒童視角下的孤獨內心
    我們就從兒童視角入手,去解讀影片的敘事結構、人物形象、視聽語言和深層內蘊。>>>>什麼是兒童視角?視角,是創作者講述故事、表達情感以及看待世界的角度。簡言之,不同的人,就是不同的視角。採用哪種視角,就決定了創作者如何表達意圖。
  • 《菊次郎的夏天》看中年大叔如何在這場夏日之旅中治癒親情的缺失
    北野武拍攝《菊次郎的夏天》是他發自內心的情感呼喚,這也是他渴望父愛的一種表達。下面本文從"敘事手法、視聽語言、主題呈現"這個三個方面,講述這部電影中,兩個人在旅途中相互治癒了童年,同時也通過主題表達了大人們和孩子之間互動中成長的夏日溫情。
  • 《美麗人生》:從敘事手法、視聽語言、主題呈現解析電影魅力所在
    《美麗人生》的敘事結構主要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平民主角圭多和貴族小姐多拉的愛情故事,在義大利傳統的觀念下,導演故意將圭多設置成小人物形象,圭多的善良、樂觀、積極,內心最赤誠的愛和熱情,使他即便面對各種阻撓,依然積極克服,追求幸福,這一部分幽默自然,消解了沉重的傳統觀念和社會背景,敘事非常生動。
  • 有「靈魂」的語言——電影《菊次郎的夏天》中的「鏡頭藝術」賞析
    不同於北野武一貫的暴力美學,《菊次郎的夏天》是北野武自導自演的一部溫情版「尋母」電影,在1999年日本上映之後,獲得了「金棕櫚獎最佳影片」的提名獎項,迄今為止,在豆瓣上也有8.8分的高分,取得了票房和口碑的雙豐收。
  • 《菊次郎的喜愛》久石讓鋼琴作品視聽音樂會天津站驚豔來襲!
    盛夏來臨之際,最愜意的事情莫過於聽一場關於夏天的鋼琴音樂會了,《菊次郎的喜愛》久石讓鋼琴作品視聽音樂會天津站驚豔來襲,相約天津大劇院音樂廳,一起重溫經典旋律,找回往日浪漫吧!《菊次郎的夏天》是日本導演北野武自編自導自演的一部關於親情的電影,該片以尋找母親為主,講述了地痞市民菊次郎幫助天真無邪的正男尋找母親的故事,這部電影除了劇情之外,最不能忽視的便是貫穿電影始終的主題曲《Summer》。
  • 《菊次郎的夏天》:兩個孩子的「尋母之旅」對應,突出成長的意義
    時隔20年,一部充斥著動漫風音樂的電影《菊次郎的夏天》順利定檔,將於9月25日全國上映,抓住夏天的小尾巴,帶我們感受那年夏天的溫馨和快樂。菊次郎的夏天也許是久石讓老爺子配樂的緣故,再加上溫馨中帶點淡淡憂傷的主題,《菊次郎的夏天》帶了些許宮崎駿老爺子動漫裡的感覺,此次黃海老師的海報也用了動畫畫風,藍天白雲加上天使之鈴,
  • 從敘事手法、鏡頭語言及主題寓意探析《羅拉快跑》
    提克威導演採用別具一格的敘事方式,遊戲娛樂式的媒介語言,呈現了具有深刻寓意性的故事內容,形式與內核中兼具創新性,成為獨特經典之作。因此,我將從敘事手法、鏡頭語言、主題寓意及現實意義解讀影片的深刻內蘊,在剖析影片表現手法的同時談談該片對我們現實的啟示。
  • 《菊次郎的夏天》其實是北野武寫給父親的一封情書
    周末的時候發現還有影院在上映《菊次郎的夏天》,雖然影院有點遠,但也算是給自己不虛度白天最後的時光找到了一個動力。乘坐地鐵大概半個小時,出站後往電影院溜達著走,正好是傍晚時刻,心裡想著,就這麼慢悠悠走在看電影的路上應該是自己人生中的幾大樂趣之一。
  • 在心情不美麗的時候,重溫一遍《菊次郎的夏天》,馬上就笑出聲來
    阿姨叫她的流氓老公菊次郎,帶著正男去找媽媽。菊次郎,無所事事的中年大叔,欺軟怕硬,愛貪小便宜,小心眼,報復心重,這麼一個不靠譜的人,帶著小小正太,一路上鬧出不少笑話。這部電影表面上講的是親情的尋找,隨著劇情的推進,你會發現最終主題走向兩個孤獨者的互相取暖。
  • 為什麼玩樂器的人都不放過《菊次郎的夏天》?
    每一個學音樂的人都可能有一版屬於自己的《菊次郎的夏天》,不過在一些特別豪橫的姑奶奶和大少爺那兒,《菊次郎的夏天》恐怕就得是《菊次郎的菜園》了。視頻裡的這位大哥竟然胡蘿蔔吹出了尺八的感覺,還有,被敲打出前奏聲音的是不是土豆,是不是洋芋,是不是馬鈴薯?看完了《菊次郎的菜園》,我們來看看《菊次郎的新婚》吧。嗩吶可謂正義中透著股妖氣!
  • 餘音繞梁丨音樂分享:菊次郎的夏天和楊大郎的夏天
    梁言相勸:語言的終極本質是能量,能量的功能是喚醒,喚醒的生命才具有溫度和意義。這首《Summer》,大名鼎鼎,一是因為,它是出自大師久石讓的經典,二是因為,它是知名電影《菊次郎的夏天》中的插曲。我特別喜歡《菊次郎的夏天》這部電影,曾經引用它做過多次培訓。
  • 草根評《菊次郎的夏天》:溫情治癒 純真童趣
    旅行的情侶,環遊全國的詩人,還有騎著摩託的可愛二人組,以及直到影片最後才知道原來菊次郎是那個滿嘴髒話的大叔。觀影結束的時候不禁為北野武的思想感動,通過旅程中遇到的人,來給了陰鬱小朋友一個完美的結局。推薦大家去看,順便跟這個夏天說拜拜。
  • 觀《菊次郎的夏天》有感
    《菊次郎的夏天》是北野武成熟時期的一部作品,也可以稱作是最溫情的一部,描述了無所事事的中年大叔菊次郎在妻子要求下陪伴鄰居家的小學生正男前往愛知縣尋母的夏天。本應是小學生正男尋母的夏天卻被稱作「菊次郎的夏天」,足以看出導演在塑造菊次郎這一人物時傾注的筆力與深情。實際上,就連菊次郎這個名字本身也有著特殊意義,它恰好是北野武父親的名字。北野武年輕時是漫才演員出身,這種經歷讓他的喜劇具有了別具一格的幽默感,尤其是把自我消遣做到了極致,而那些層出不窮的笑料和創意很大一部分來自他成長的家庭。
  • 《繡枕》:從敘事策略、象徵意義、主題呈現解讀凌叔華小說的魅力
    為了更好理解《繡枕》的藝術魅力,本文將從敘事策略、象徵意義、及「閨秀派」小說意蘊主旨這三個方面,由淺及深為大家進行解讀。1、純客觀敘事大量留白、場景並置的「快慢」節奏直擊人的內心敘事策略是小說的精髓和靈魂所在,「閨秀派」小說就很注重故事的建 構 、情節的曲折 、效果的出人意料 。
  • 四個經典的視聽語言案例
    周傳基:「電影的表現媒介是視聽語言,這個視聽語言不是文字符號,是聽得見、看得見的」。這段視頻剪輯了周傳基老師曾經在教學視頻中使用的四個案例,個個案列都是很高級的,商業領域內的廣告拍得那麼豐富、漂亮,現在依然歷歷在目,並對這樣的視聽語言感悟至深,這是電影獨有的語言,區別於戲劇、小說、音樂、繪畫等媒介語言。
  • 北野武經典電影《菊次郎的夏天》確認引進
    8月10日,由北野武執導的經典電影《菊次郎的夏天》發布中字海報及劇照,影片確認引進內地,具體上映日期尚未公布。據悉,這將是北野武的作品首次的內地院線公映。  坎城提名豆瓣8.8口碑佳片 溫情治癒引國內觀眾期待  電影《菊次郎的夏天》講述了自幼喪父同奶奶一起生活的小學三年級男孩正男(關口雄介 飾)為了尋找母親,暑假中在鄰居阿姨(
  • 《菊次郎的夏天》夏末上映,北野武的故事為何穿越20年仍是經典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劉雨涵北野武導演的經典之作《菊次郎的夏天》今日發布了中文海報,這部影片將於今年夏末上映,但是具體檔期未定。這部由北野武自編、自導、自演的影片於1999年在日本公映,時隔21年,《菊次郎的夏天》將正式與內地觀眾在影院見面,這也將是北野武的作品首次在內地公映。《菊次郎的夏天》由北野武執導、編劇,北野武、關口雄介、岸本加世子等出演。
  • 《菊次郎的夏天》:如果每個混蛋心中都有一個天使就好了
    《菊次郎的夏天》是一部由日本導演北野武導演和主演的喜劇電影,這部電影的背景其實很傷感。一個是和奶奶住在一起的男人,另一個是無事可做、與生活格格不入的菊郎,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他們都是被母親遺棄的窮人。兩個孤獨的人上演了一部溫柔的明朗互助電影。歡快的音樂、生動美麗的夏日氣息和陌生人的善良打破了影片的悲傷背景。
  • 從鏡頭語言、象徵意義、主題呈現解讀女性電影《鋼琴課》的魅力
    因此,本文將從「鏡頭語言的呈現、事物的象徵意義、主題的呈現方式」這三個方面,從微觀到宏觀來為大家進行深度解讀:鏡頭語言的呈現:影片畫面整體陰鬱且細膩,襯託出了艾達內心的抑鬱與苦悶事物的象徵意義:鋼琴、鏡子、裙子上的破洞等事物都極具深刻的象徵含義,值得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