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榮的17首歌和他離開的17年

2020-12-21 騰訊網

武漢加油 共渡難關

向白衣天使 抗疫英雄們致敬

對於萬千喜歡Leslie的樂迷來說,1989年如同2003年一樣,一樣令人心碎。那年,張國榮正式宣布退出歌壇。在告別演唱會上,他用一首首音樂作品回顧著自己的演藝生涯,最後對臺下的觀眾說:「你們來送我,我很滿足,謝謝!」

Leslie是最好的舞臺表演者,他在臺上流淚,臺下觀眾陪著流。那種心心相印的感情交融,實在無法用簡單的語言描述。不曾想過,當時的香港紅磡體育館承受了多少淚水與不舍。Leslie封麥的瞬間,所有人都經歷了一場肝腸寸斷的生離。

但更加令人無法接受的是,2003年4月1日,一個喧鬧又荒誕的日子,在香港東方文華酒店二十四樓,他縱身一躍,拂袖而去。從那時起,再不見哥哥風華絕代的回眸、如沐春風的淺笑、放縱肆意的舞姿。

每個喜歡Leslie的人,想必都有屬於自己的紀念方式。17年來,也有無數篇文章以各種角度寫過他的一生。而我始終覺得,喜歡一個創作者最好的方式,不是八卦他的生活,亦不是搜尋他的隱私,而是回歸他的作品。因為,每當熟悉的音樂響起時,我總會覺得,他從未離開過。

在這個特別的4月1日,不如讓我們帶上耳機,打開騰訊音樂娛樂集團旗下的QQ音樂、酷狗音樂、酷我音樂三平臺為榮迷特別定製的張國榮專屬歌單,一起穿越時空,遇見哥哥。

誰能代替你地位

Leslie正式進入歌壇是在1977年,那時的他憑藉一首《American Pie》獲得了麗的電視亞洲歌唱大賽香港區亞軍。在後續的兩三年裡,雖然他也推出過一些英文和粵語專輯,但並未激起水花。

直到1982年,Leslie加入華星唱片,在恩師黎小田和經理人陳淑芬的幫助下,一曲《風繼續吹》終於讓他一夜成名。這首歌改編自山口百惠的《さよならの向う側(再見的另一方)》,因為旋律實在太動聽,就連當年臺灣當紅歌星歐陽菲菲也拿它來翻唱。在榮迷心中,《風繼續吹》是永遠不會抹去的記憶。

若《風繼續吹》僅僅是講戀人間的小情小感,它或許不能紅遍兩岸三地。這首歌足夠出色大概是因為滿足了每個人的英雄情結:「心裡亦有淚不願流淚望著你」 、「要強忍離情淚,未許他向下垂」 。Leslie的演繹不動聲色,不著痕跡卻又盡顯風流。雖然看似淡定坦然,但歌中愁緒早已讓人心神領會。

如果說,《風繼續吹》讓Leslie成名,那麼《Monica》便是奠定他歌壇巨星地位的一首歌。很多人不理解《Monica》的走紅,早已過時的曲風,陳舊的MTV……但是,1984年的香港流行樂壇基本都是以情歌、慢歌等一些中規中矩、以旋律見長的歌曲為主,但橫空出世的《Monica》改變了一切。

獨特前衛的舞蹈手勢,簡單上口的動感旋律,加上Leslie性感醇厚的嗓音,放在當時是極具突破和震撼的,歌曲也因此入選了港臺「世紀十大金曲」。十年前聽了《Monica》,十幾年後還是覺得這歌很有意思,這,就是經典。

明白是得失總有定

伴隨著《風繼續吹》《Monica》的成功,Leslie漸漸走向了人生黃金時代。1985年,他在紅館連開十場個人演唱會,直接打破了香港歌手初次開演唱會的場數紀錄。在1986年香港「十大勁歌金曲」季選中,Leslie竟有7首歌曲入選,當年香港電臺龍虎榜上他也有5首冠軍歌曲。

讓人更加印象深刻的是,Leslie憑藉一曲《有誰共鳴》獲得當年十大勁歌金曲的壓軸大獎「金曲金獎」 。從此之後,香港樂壇便出現了「譚張爭霸」的局面。

作為Leslie演藝生涯中具有裡程碑意義的作品,《有誰共鳴》一定是許多榮迷的心頭愛。Leslie初嘗成功滋味後也曾流露出少年成名的輕狂,如同歌詞中寫的「從前是天真不冷靜,愛自由或會忘形」。在批評聲中,他才慢慢地學會穩重,開始長大,「明白得失總有定」。

記得Leslie唱這首歌時說過這樣一句話:「多謝對這首歌有共鳴的朋友,多謝!」和哥哥一樣,仿佛我們年齡越大,經歷越多,越能產生共鳴,越能懂得此曲的深意。

獲得過掌聲,也承受過非議,就這樣,Leslie在不那麼好走的人生路上變得越來越強大。笑罵由人,灑脫做人,人生方能無所拘束,活得精彩。就像在當時愈演愈烈的「譚張爭霸」中,面對各方的輿論壓力和口誅筆伐,他只需用一曲《沉默是金》做出回應:任你怎說,安守本分。始終相信,沉默是金。

哥哥別怕,就算沉默,榮迷也會一生懂你。

人生是夢的延長

曾經有人這樣評價Leslie,「和他的才華相比,他的顏值不值一提」。對他的喜歡,是會隨著時間越發深沉的,也是從來不會受到國界限制的。

在眾多香港歌手裡面,Leslie絕對是有自己鮮明特色的歌手,而這份成就,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親自參與許多唱片的幕後製作,能夠把自己對音樂的理解、對個性的把握貫注到唱片裡面。

從這個角度來說,專輯《愛火》無疑是Leslie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因為這一次,他終於開始擺脫香港八十年代流行曲固有的機械氣味,逐漸找到自己的風格:在舒緩的歌曲裡面表現情緒的起伏,而不是一味依賴快節奏舞曲來製造太主流太沒有性格的暢銷大熱門金曲。

同時,也正是因為這張專輯中的《當年情》(電影《英雄本色》主題曲),Leslie的音樂影響力開始不僅僅局限於中國。

這幾年裡,Leslie先後發表了數部經典作品:《愛慕》《無心睡眠》《倩女幽魂》《風再起時》……

他不僅因此獲得一個接一個的大獎,而且衝向世界,輾轉於洛杉磯、舊金山、溫哥華等地舉行北美巡迴演唱會,之後又於巴黎、吉隆坡、新加坡、東京等地舉行演唱會。

對榮迷來說,Leslie的音樂人生夢正處於耀眼之時,但對於Leslie自己來講,他卻期盼娛樂圈外更多舒適自由的空間。於是1989年,Leslie在最風光的時候選擇退出樂壇。

我就是我

1989年,Leslie告別樂壇,讓人理解又心碎。1995年,Leslie復出樂壇,讓人驚喜且珍惜。

有「詞神」之稱的林夕,80年代末與Leslie一見鍾情。兩人性格相似,對藝術追求都很執著。林夕更是公開說過,只有哥哥才能把我的歌詞完美表達出來,除了聲音就是氣質,這一點無法替代。1994年,也正是因為林夕為Leslie度身創作的《追》,令哥哥試唱完後決定復出樂壇。

和之前的作品很不一樣的是,《追》是對人生的追求和境界的渴望。在Leslie一度陷入抑鬱的人生階段,這首歌對他重拾音樂確實有很大啟發。他的聲音和感情飽滿且收放自如,「追」時放,「笑」時收。多了一份豁達和徹悟,少了那些縈繞在心頭的糾纏。

無論是《追》,還是《當愛已成往事》《月亮代表我的心》《春夏秋冬》等任何一首歌,Leslie永遠是發自內心歌唱的。因為用了真情,所以動聽。就像榮迷在QQ音樂評論中說到的:「哥哥每首歌都是有故事、有生命的!」

不難發現,Leslie的「真」貫穿了他整個音樂人生,復出之後更是如此。1996年,他發行唱片《紅》。在這張專輯裡,林夕對歌詞的全面接盤,作曲家C.Y.Kong加入後的首次英倫搖滾電子碰撞,共同讓它成為了Leslie在音樂進化道路上的重要節點。

之後的作品《夢到內河》也是融合很多非主流元素的突破之作,可以說是亞洲主流音樂的一次巨大突破。

這時的Leslie,已經用完全的自我的表達主宰一切,描出一筆屬於他的絕色。「我就是我,是顏色不一樣的煙火」。他懷著天地初開以來就存在的單純與自豪,向世人宣示自己的與眾不同。理想的世界是多麼公平而美好,沒有歧視沒有戰爭,自我本色便能獲得最大的認同和尊重。

「I am what I am」,這樣的張國榮怎會被遺忘?

打開騰訊音樂娛樂集團旗下的QQ音樂、酷狗音樂、酷我音樂,每一年每一日,在哥哥的歌曲評論區裡,榮迷都留下了他們縈繞心懷的多年情愫。

QQ音樂用戶Zero :「在每一個《春夏秋冬》裡想你,在風觸碰指尖的時候想你,在每一個平凡無聊的日子裡想你,在看見溫暖的回頭微笑的時候想你。」酷狗用戶Chanrichy:「小樓依舊當年貌,世間已無程蝶衣。笙樂仍奏破婁音,芸生不見張國榮」。酷我粉絲「與你」:「忘了你卻太不容易。」

騰訊音樂娛樂集團和用戶間的紐帶是音樂,而背後是建立在更深層的情感連接上。

為粉絲搭建一個情感出口的歌單,讓粉絲能夠透過好的音樂作品去觸達心中最想靠近的那個人,騰訊音樂娛樂集團一直希望讓更多人能夠感受音樂帶來的力量,並從音樂中發現快樂、發現愛,讓音樂成為突破隔閡、跨越時間的橋梁。就像哥哥和榮迷,無論他去了什麼地方,時間過了多久,榮迷未曾忘記過。

張愛玲說過:「一個人一生中會死三次。第一次是腦死亡,意味著身體死了;第二次是葬禮意味著在社會中死了;第三次是遺忘,這世上再也沒有人想起你了,那就是完完全全地死透了。」

從2003到2020,17年已過,張國榮不但沒有被遺忘,而是越發鮮活。因為我們都知道,哥哥的音樂已被時間珍藏,他從未離開過。

【抗疫獨家專訪系列】

【抗疫啟示錄系列】

鏡像娛樂(ID:jingxiangyule)原創文章

轉載請註明來源、作者、編輯署名,違者必究

━━ 已入駐平臺 ━━

商務合作、投稿、應聘可添加微信:

ID1:love-travis

ID2:CourserLee

既然未能遇見,那就即刻聽見

相關焦點

  • 張國榮逝世17年,唐鶴德發文緬懷張國榮,經典永流傳
    張國榮1988年巨星演唱會結束時,友人前來祝賀,給他倒了一杯水,而他笑著說:「趕緊給我一個蘋果」。原來,觀眾為了呈現最好的演出效果,已經有好幾個小時沒有進食了。從這方面可以看出「哥哥」的對待事情一絲不苟的態度。1988年,張國榮的一位粉絲得了骨癌,時日無多。
  • 4月1號是愚人節,也是哥哥張國榮離開我們的第17年
    有人說,一半在慶祝愚人節,一半在紀念哥哥張國榮。沒錯。到今年4月1號,哥哥張國榮抑鬱離世已有17年。其實在他離開的那一年起,對很多人來說,4月1號已不再是是愚人節,早已轉變成一個一群「哥粉"悲傷的特別紀念日。
  • 張國榮離開的這17年裡,唐鶴德沒有結婚、無兒無女,他仍沒能放下
    時隔17年,唐鶴德仍不忘張國榮,在2020年4月1日,也是張國榮逝世17周年時,零點一過,便在社交平臺上寫了一段情深意重的話。 言語之間,傳達出了他對張國榮的思念,並配了一張曾與張國榮的合影照,令人不由感觸,時光荏苒,轉眼張國榮已離開我們17年,而唐鶴德一直深情不變,如今已61歲,依然孤身一人,未曾結婚生子
  • 2020年4月1日,張國榮逝世17周年紀念日,有多少人還記著他
    2020年4月1日,張國榮離開我們17年後,《霸王別姬》第三次在韓國公映。最後一部重拍是哥哥去世14周年。它在三年中已經展示了兩次,這是獨一無二的。張國榮一直是韓國最受歡迎的中國明星,韓國人民中最好的「兄弟」,他兄弟的電影經常出現在韓國熱門影片《請回答:1988》中。
  • 20年的陪伴,17年的天人永隔,張國榮和唐鶴德是什麼樣的神仙愛情
    每年的4月1日「哥哥」張國榮總是會被大家不斷的提起,作為哥哥生前的摯愛,唐鶴德也在社交平臺上曬出了他與張國榮的舊照。照片中的唐鶴德撐著傘,右手搭在張國榮的肩膀上,兩人臉上帶著笑意,氣氛甜蜜。在17年前的今天,香港的文華酒店24樓,張國榮縱身一躍,結束了短暫的一生。本來那天他和唐鶴德還一起相約去打羽毛球的,但天人永隔。
  • 張國榮逝世第17年,唐鶴德曬出與張國榮的合影
    2020年4月1日是張國榮逝世的第17年,唐鶴德曬出與張國榮的合影,並配文:「17年前你離開了我們,但我知道你在另一個國度裡時刻都想念著我們,特別在這嚴峻的時候會給我們鼓勵、打氣,希望大家一起加油、努力,共同度過這一次的疫情。
  • 17次緬懷張國榮:唐鶴德發文懷念張國榮
    4月1日既是愚人節也是張國榮離開這個世界的日子,17年前的他就好像在愚人節跟大家開了一個天大的無法挽回的玩笑一樣,就這樣離開他喜愛他的所有人。 今年是哥哥張國榮逝世的第17個年頭,無數影迷粉絲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追憶哥哥,而不久前,哥哥生前的摯愛唐鶴德先生,也是發文緬懷哥哥。
  • 張國榮離世17年,兩部影片修復重映:哥哥,我想你了!
    張國榮是家裡第十個孩子,卻和自己的哥哥姐姐年齡差距很大,他們都不喜歡和他一起玩。張國榮身邊只有一個叫六姐的傭人照顧他,就像活在音樂盒中的孤獨娃娃。12歲時張國榮便出國留學,走時轉身離開,對家沒有半點留戀。異國他鄉的孤獨,唯有音樂可以。
  • 張國榮去世17年,袁詠儀等眾星發文悼念,最揪心的還是唐鶴德
    張國榮去世17年,袁詠儀等眾星發文悼念,最揪心的還是唐鶴德相信17年前的今天,一定是不少人沉重的日子。哥哥張國榮選擇在愚人節這天,用這種方式與所有喜歡他的人說再見。哪怕這件事情已經過去了17年,但是每到愚人節這一天,粉絲們還是對於這段記憶過分悲痛。張國榮究竟有多大的魅力,在向世界告別17年之久,依舊有那麼多粉絲記得他,有那麼多圈內藝人記得他。相信這樣的偶像,才是粉絲們心中的光。張國榮離開大家這麼多年,可是卻依舊有很多人在社交平臺發布動態懷念他。
  • 他是張國榮的愛人:生前相伴二十年,收骨灰17年,61歲仍孤身一人
    張國榮去世已經17年了,然而時至今日,無數人提到張國榮,還是會用風華絕代來形容,每年的張國榮去世的那一天,還有張國榮名壽的那一天,都會有無數人懷念,而每年堅持懷念張國榮的就是他的愛人唐鶴德了,隨著時間越久,人們越為他感到傷心。
  • 17年前張國榮去世了,他現在喜歡的唐鶴德先生是什麼?
    在香港娛樂圈,有一段時間張國榮被稱為張國榮,當時張國榮是無數女孩的夢中情人,在演技方面,張國榮也受到了所有人的尊重和喜愛,他之所以受到別人的尊敬,是因為他在日常生活中會尊重別人,這樣一個閃亮的星星是一個在黑暗中閃耀的星星,然而他並不是一個明亮的星星,而是像一顆流星,穿越天空後,只留下了一個絢麗的瞬間,雖然墜落,但讓人記憶猶新。
  • 17年了,他是最像張國榮的人
    2016年,在參加《對口型大作戰》中,尹正表演了張國榮的《我》和《Monica》,結果在表演《Monica》時,開場就不小心滑了一跤,但他馬上爬起來接著唱。可沒想到的是,在唱到高潮部分,尹正跳起後再次滑到,身體向後重重摔倒在地上。
  • 張國榮逝世17周年,懷念哥哥,今生今世為你鍾情
    天也老任海也老唯望此愛愛未老願意今生約定他生再擁抱這是張國榮著名歌曲《今生今世》的歌詞。這是一首旋律非常感人的情感,加上哥哥那很有磁性的低音才能充分發揮這首情感的魅力。《縱橫四海》張國榮今天是哥哥逝世17周年,唐鶴德緬懷張國榮說:「17年前你離開了我們,但我知道你在另一個國度裡時刻都想念著我們,特別在這嚴峻的時候會更加給我們鼓勵、打氣。
  • 張國榮逝世17周年,唐先生準時發文,字裡行間都是對哥哥的想念
    17年前,他從24層露臺跳出,縱生一躍與世人告別。17年對你鍾情不忘只怪你過分美麗。逝世15年時,唐先生在ins上,引用了《春夏秋冬》的一句歌詞:春天該很好,你若尚在場。哥哥一直是一個喜歡熱鬧的人,唐先生就比較低調,他們之前同性的愛情都受禁令,但是卻是很美好的,儘管張國榮離開了,但是唐先生一直都不忘對張國榮的愛情,並和他的朋友一起聚會,一起緬懷故人,互相安慰對方。正是因為唐先生人特別的好大家也都愛和他交往,對他也是贊口不絕,怪不得張國榮會對唐先生那麼好,真是一個十分具有度的人。4月1日,每到這一天大部分的人總記得是愚人節。
  • 張國榮逝世17周年!盤點張國榮的十大往事,哪個最讓人難忘?
    2003年的4月1日是個令無數粉絲都非常心痛的日子。因為在那一年的那一天,粉絲心中的男神,風華絕代的張國榮給所有人開了一個永遠無法挽回的「玩笑」,他的縱身一躍解脫了自己,卻令無數愛他的人痛斷肝腸。如今又到4月1日了,是張國榮逝世17周年的紀念日,很多明星和粉絲都在懷念他。
  • 1980年寫1首歌3000元的他,如何捧紅林子祥、張國榮,陳百強
    一天他在電視節目中聽到了一首歌,被歌中雅致的詞句所深深吸引,此時的黃霑,隔著屏幕仿佛看到了一位挑戰自己地位的絕世高手,於是他下決心要見到這首歌的填詞人,通過各方渠道打探才知道,此人便是鄭國江。同路風雨曲隨想,漫步紅塵醉燭光鄭國江與徐小鳳第一次合作時,本想寫一首類似於《何日君再來》那種柔情蜜意的歌,但是徐小鳳卻表示不想延續那種纏綿的愛情作品,希望有所拓展和突破,於是鄭國江為徐小鳳打造出全新風格的勵志歌曲《風雨同路》,這次徐小鳳的歌風轉變,讓新專輯《風雨同路》在1978年創造了20多萬張的銷售奇蹟
  • 17年前,張國榮離開了我們,如果沒有程蝶衣,他還會走嗎?
    17年前的愚人節,張國榮用生命跟這個世界開了一個玩笑好多人都在每年的4月1日緬懷張國榮,香港也有追思會,很多大腕明星都會到場。他飾演的程蝶衣更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絕美的容顏和精湛的演技,把時代的悲劇體現的淋漓盡致,把悲劇描繪的深入人心,蝶衣與段小樓的故事畫上了悲痛的句號。此前他一直在為香港電影付出自己的心血,出演《霸王別姬》是他首次來北京拍攝,不遠萬裡從香港來到北京,就是為了通過京劇來展現角色。
  • 張國榮逝去17年,你該知道了:不是同性戀,不是你想像中的抑鬱症
    張國榮離開我們已經整整17年了。17年來,每到4月1日,總有無數人追思他的逝去。追思者眾,可真正了解他的人,卻少之又少。他離開的這17年,正是網絡飛速發展的時代,網絡上流傳著各種各樣的「知音」式故事,過多的信息反而成為一種幹擾,令很多後來者在各種聲音中迷失,一味地追思著那個自己想像中的人。很多人都對他有誤解。第一大誤解,是性向。他是同性戀嗎?
  • 紀念張國榮逝世第17周年,時過多年,他還有什麼好祭奠的?
    17年前的今天有個人從都市的23樓縱身一躍,和世人開了個玩笑,46歲的生命在那天戛然而止。張國榮離開後,從此風華絕代這個詞孤獨了好多年。張國榮逝世之後他的價值還是一直被世人肯定:2005年入選中國電影百年百位優秀演員;2007年,張國榮主演的《霸王別姬》在日本橫濱的藝術展被列入中日交流年官方活動;2010年入選美國CNN評出的「史上最偉大的25位亞洲演員」。
  • 17歲謝霆鋒17歲陳冠希,17歲劉德華,都比不過17歲的他
    17歲的謝霆鋒,17歲的陳冠希,17歲的劉德華,都比不過17歲的他尊龍1952年出生的尊龍,原名叫吳國良,畢業於美國戲劇藝術學院,在冒險電影《金剛:傳奇重生》中飾演一位中國廚師,從而正式出道!張國榮1956年出生的張國榮,是大家心中的「哥哥」,他的事業非常成功,歌手、演員、音樂人,影視歌多棲發展的代表之一,當年憑藉《風繼續吹》成名,他演唱的《Monica》是香港歌壇第一支同獲十大中文金曲、十大勁歌金曲的舞曲!在80年代中期將事業重心移至影壇,成功塑造了寧採臣、旭仔、程蝶衣、歐陽鋒、何寶榮等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