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汀的摯愛,滾石的偶像,搖滾樂的另一個名字是他

2020-12-13 黑膠盒子

「如果你嘗試給搖滾樂取另外一個名字,那它也許就叫做Chuck Berry。」

——John Lennon

一月到來的時候,我們還不知道帶著春節的二月會被病毒裹挾的如此難過。恐慌、悲傷、停滯,二十天的時間足以讓爆炸式的信息帶給我們過多種的情緒。

於是二月的黑膠月推,希望帶給大家多一點快樂的分享,一起回到搖滾樂的開始,一起回到Chuck Berry踏著鴨子步搖翻貝多芬的音樂裡去。

理論上講搖滾樂的起源當然可以一路回溯到教堂音樂以及紐奧良田地裡黑人們工作中隨意哼唱的小調,但就以樂隊形式演奏的當代搖滾樂來說,根源大概還是50年代從Chuck Berry開始了颳起的真正的搖滾風潮。

Chuck Berry,1926年出生於美國,1955年出道並開始音樂創作。起初,這位黑人歌手並不受到大眾的歡迎。相反,比他晚一年出道的Elvis Presley也就是被稱為搖滾樂第一個巨星的「貓王」,搶佔了Berry的全部風頭。直到50年代末期,Berry憑藉自己獨特的音樂創作風格和樂隊的演奏形式,才逐步迎來自己事業的第一個高峰期。

而這張專輯《Chuck Berry Is on Top》正發行於1959年,不僅給他帶來了市場上的大獲成功,同時也標誌著這位黑人歌手在鄉村音樂和布魯斯二者的融合創作上逐漸走向成熟。專輯中的《Johnny B. Goode》、《Roll Over Beethoven》、《Little Queenie》等也都成為Chuck 整個創作生涯中極為重要的優秀作品。

12首歌的專輯中幾乎包含了Berry從出道以來最精華的作品。1955年,剛剛籤下唱片公司的Berry憑藉一首《Maybellene》大獲成功!而他這首第一張專輯的主打歌曲也被收錄在《Chuck Berry Is on Top》這張專輯中。

最精華的爵士樂律動節奏被融合進充滿鄉村的歌詞中,加上帶有啟蒙意味搖滾吉他演奏技巧,在不經意間已經為之後的搖滾樂鋪下了重要的原始因素,即使在有色人種仍不被重視的歷史背景下,仍然成為Berry整個音樂生涯的第一首大熱曲目。

更有趣的是,據說歌名Maybellene就是Berry隨意在Chess唱片公司地板上看到一隻美寶蓮的睫毛膏而命名的。美寶蓮真的不考慮給搖滾Girl出一個聯名紀念款麼?

《Johnny B. Goode》可以說是Chuck Berry最為人熟知的一首作品了,也是至今世界流行音樂中最知名的搖滾樂單曲之一。Berry的歌詞大多都是構建一個生活化的場景,但在這首歌中卻完完整整的講了個故事,而毫無疑問,那個歌詞裡常常抱著吉他唱歌的小男孩,就是Berry自己。

除了包含個人情感的歌詞外,這首歌大獲成功的原因很大一部分還是在於那段讓當時所有人為之驚豔的前奏riff。以及其中包含的更多精妙複雜但和諧流暢的演奏技巧。Berry的演奏將搖滾樂最重要的搖擺感以及歌詞推動下的行進感展示的淋漓盡致。毫不誇張的說,Johnny B. Goode真正體現了搖滾樂的美學價值.

更值得一提的是,這首歌曲甚至已經被帶到了太空之中。1977年,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錄製了一張旅行者金唱片,並將其在太空播放。唱片中包含了能代表世界各地的經典之聲,除了Johnny B. Goode代表美國外,代表德國的則是巴赫和貝多芬。

被帶上太空的旅行者金唱片

說起貝多芬,就不能不提專輯中另一首分量極重的《Roll Over Beethoven》。充滿挑戰意味的歌名起初只是Berry回憶起童年總是用古典樂搶佔鋼琴的姐姐所做的歌曲,但卻沒想到,他這一搖,卻真的搖出了個新的時代,Roll Over Beethoven,也成為了新時代最重要的搖滾宣言!

民謠詩人Leonard Cohen曾說,「如果不是他搖翻了貝多芬,我們中的任何人都不會在音樂史上有一席之地。"

在藝術的時間軸上,Berry童年的時代是德彪西,勳伯格的音樂影響還在世界上大行其道的時代,即使當代音樂已經開始在新大陸初露鋒芒,但古典樂仍在世界大部分的區域中作為一種集體意識而存在。因此可以想像這時的這句Roll Over Beethoven,含量不亞於當年馬奈在沙龍中拿出的那副《日出·印象》。

在這個維度上講,Chuck Berry是幸運的。

緊接著Roll Over Beethoven的是一首《Around And Around》,如果你將這張唱片按順序聽到這裡,就會感覺到這首歌的節奏明顯的同之前的有了變化,尤其是中間吉他的部分,極具特點的斷點方式,據說是Berry當時最喜歡用的一種節奏方式。

整首歌都沉浸在一種微醺的搖晃中,搖擺但不吵鬧,像極了深夜的聚會。難以想像這樣的歌在數以萬計的音樂節現場演出時是怎樣快樂的場面。Berry的歌裡面總是很輕鬆的小場景搭配詼諧的歌詞。加之獨有的「鴨子步」,怎麼看來都是太獨特的存在了。

Chuck Berry經典的鴨子步表演

對於我們這個年紀的人們來說,Chuck Berry幾乎是一個完全陌生的名字,但我們卻不一定是第一次聽到他的作品。事實上,他本人的音樂創作幾乎在上世紀70年代末就停滯了,但依靠著前期作品巨大的影響力,在各個領域都不斷湧現出翻唱、引用、致敬的作品、加之持續的現場演出,讓Berry的藝術生命得以更長久的延續和更新。

Chuck Berry 和 MJ

1985年,《回到未來》第一部上映,主人公馬丁回到了1955年給父母愛情助攻,在舞會上演奏了這首當時還沒有發行的《Johnny B. Goode》(首發於1958年)同時也把Berry著名的鴨子步等誇張的演奏方式一同帶到臺上

此時甚至還在片中穿插了一處彩蛋。一個黑人小哥打電話給自己的堂兄Chuck 讓他聽這個他一直想找的聲音,實在是太有趣了!

1994年,昆汀的代表作《低俗小說》上映,說起這部電影,即使沒看過的觀眾也都記得其中經典的扭扭舞片段。而這段所使用的背景音樂正是Chuck Berry在1964年創作的作品You Can Never Tell。這首歌在此之前由於同過往作品完全不同的曲風特點,幾乎成為Berry塵封的作品之一,但卻因在電影中恰當的表現,再次被世人所接受。

Chuck Berry的音樂除了電影中的出現之外,還更多的被後面一代代的搖滾樂人不斷的進行翻唱,滾石、貓王、披頭四、AC/DC、The Beach Boys、Elton John等等等等實在數不勝數。

對於搖滾樂之王、搖滾樂第一人之類的這一系列的稱號,至少有六七位老爺子排著隊拿。在整個五十年代,Chuck Berry、「胖子」喬.特納、小理察、bbking、Muddy Waters等這些從三四十年代就開始創作的先鋒,都開始或多或少的意識到,他們這個時代,距離某一個偉大的樂種越來越接近,甚至敏感一些的唱片製作公司也開始意識到了這一點,因此才推出了貓王這樣的人物,打開更多白人的搖滾市場。

這些站在歷史邊界線的大佬們,都開始向各個方向試探著,也都在更細化的種類下稱王稱父。但事實上,最後打開搖滾樂大門的這臨門一腳,還是Chuck Berry踹開的。

為了紀念搖滾樂誕生50周年,美國著名流行音樂雜誌《滾石》曾推出了《改變搖滾樂歷史最重要的50個瞬間》的專題文章,其中第二條便是1955年5月 Chuck Berry引領搖滾樂隊的演出形式初步確定,即一支搖滾樂隊由主唱(節奏吉他手)+主、音吉他手+貝司手+鼓手等四名樂手組成。

因此,即使每個人對於搖滾之父的稱號都在心裡有一個自己的名字,但Chuck Berry依舊是其中最濃墨重彩的一筆。

就像這張專輯的名字一般,Chuck Berry is always on the top!

*本文圖片均來源於網絡

*本文首發於「黑膠盒子公眾號」

相關焦點

  • 名人談鮑勃-迪倫:他是這個時代的偶像
    他是民謠之王,是美國傳奇,他究竟影響了多少人?看這些星光閃閃的名字向你描述他們心中的Bob Dylan。  史蒂夫-賈伯斯(蘋果公司現任首席運行官)  鮑勃迪倫是我們這個時代最受敬重的詩人和音樂家,他也是我心目中的英雄。
  • 迴響·1968年|搖滾樂就這樣改變世界
    而當風起雲湧的60年代來臨,被稱為「民謠女皇」的瓊·貝茲(Joan Baez)佇立於狂歡的人群之前,口中呼喚的,卻是一個歿於半個世紀前的遙遠名字:喬·希爾(Joe Hill)。她懷念著那位活躍於20世紀初的工人運動家與民歌手,他於1915年在猶他州鹽湖城被以殺人罪處決,而無論是當代輿論或後世歷史研究都認為他唯一的罪名是寫了那些挑戰資本主義的歌。
  • 被罵人渣、偽神,但他讓搖滾樂100年不死
    他們嘗試把當時難登大雅之堂的搖滾樂搬上舞臺,充滿活力的旋律和變化多元的曲風隨即打破了當時初沉悶乏味的音樂體系。 他們的風格也成為了後來諸如滾石(The Rolling Stones)、「誰人」(The Who)等英國殿堂級樂隊的啟蒙先驅。 當時地球只有披頭四的粉絲和外星人 披頭四用俏皮可愛的樂隊氛圍和實驗先鋒的搖滾精神,徹底改變了流行樂的方向。
  • 昆汀和他的戀足美學
    正如昆汀郵件中所說的:「愛撫碧傑莉·沙阿的腳趾,作為他的早餐」。昆汀,就是那個拍出了低俗小說,殺死比爾,無恥混蛋的那個著名導演,昆汀的母親和他的養父親們生活在洛杉磯南灣附近一片破舊不堪的社區裡。當母親決定和其中一位父親結婚之後,他就成為了昆汀·扎斯託皮爾昆汀愛腳,路人皆知。一個藏不住心事的白羊男,總在向影迷訴說他對腳的迷戀。這項特殊的癖好,讓素來以變態胡鬧著稱的昆汀,更增了幾分鬼畜的氣質。人們不得不在重口味的刺激中默默承認,人如其片的他,真要是好這口也是情理之中。
  • 搖滾樂手的身高問題
    但本文沒有任何歧視的意思,只是想拋出一個統計學問題:所以,那些似乎永遠示人以高大形象的搖滾樂手們,真實身高究竟是多少?文丨魚老師以下搖滾樂手集中於嬉皮年代。我找到這批圖以後,對有幾位老炮的身高刮目相看,對個別老炮的身高表示懷疑,以及,最高的那位真是沒想到。
  • 鮑勃·迪倫,60年代美國青年的精神偶像
    鮑勃·迪倫(Bob Dylan)是美國20世紀60年代最具影響力的歌手,他的歌聲領導了一個時代的音樂潮流,他本人則是整整一代人的精神偶像。1941年5月12日,本名羅伯特·齊默爾曼的鮑勃·迪倫出生於明尼蘇達州的一個小城市,祖父母輩是來自俄國的猶太移民。他10歲開始寫詩並自學彈奏吉他和鋼琴。
  • 歐美六支殿堂級搖滾樂隊,滾石樂隊最長壽,披頭四影響力無法取代
    許多熱血青年受了感染,瘋狂愛上了搖滾樂;他們的另類音樂風格,獨立音樂創作的特點都影響了整整一代人是公認的另類流行搖滾樂風格的宗師之一。老鷹樂隊喜愛英文歌曲的人沒有幾個不知道"Hotel California"(加州旅店)和"Take It Easy",這兩首空前絕後的鑽石級金曲是20世紀最著名的流行音樂作品,他們的成功之處是在於把搖滾、流行和鄉村音樂很好地結合在一起,他們的音樂符合各個層次的欣賞者,成了名副其實的"大眾偶像",1976年到1980年是Eagles
  • 他是MJ的偶像,披頭四也深受其影響
    如果你是個資深樂迷,尤其是搖滾樂迷的話,一定不會對Little Richard(小理察)這個名字感到陌生,因為它會高頻地出現在各種搖滾類紀錄片裡或某個音樂大咖的傳記中。消息剛一出,就登上twitter的熱搜,並引發了音樂人們的集體悼念,《滾石》和《紐約時報》也報導了他的死訊。滾石樂隊主唱米克·賈格爾在推特上表示:「聽聞小理察離世的消息,我感到非常難過,他曾是我十幾歲時的靈魂導師。感謝你為流行音樂做出的巨大貢獻,上帝保佑,我們都會想念你!」
  • 《滾石》最新版500張專輯榜,衝進了哪些新生代?丨夜問
    那時候比較權威的音樂媒體是Billboard,並沒有一本專門針對搖滾樂的刊物。彼時披頭四、鮑勃·迪倫等音樂人越來越具有影響力,需要有一本嚴肅雜誌來記錄迅速發展的搖滾界。媒體人拉爾夫·格裡森(Ralph J. Gleason)比溫納大了近30歲,兩人一拍即合。他們構思了很多名字,但最終決定用「滾石」來作為雜誌的名字。
  • 從鬼才導演昆汀的電影,偷窺他的威士忌酒單
    眾所周知,鬼才導演昆汀-塔倫蒂諾(Quentin Tarantino)的電影以一針見血的對白、對過去電影時代的致敬以及血肉橫飛的暴力美學為特點。但除了這些以外,他的電影還經常出現一個主題:威士忌。昆汀與《好萊塢往事》在電影中,有時威士忌只是一個用來暗示和影射的道具,有時它也在劇情中扮演關鍵角色,總之每一次出現在昆汀的電影裡,它的存在都帶有目的和意義。
  • 滾石40年,致敬前浪_環球人物網 - 有溫度的人物網站
    「老段」,是滾石唱片的創始人之一段鍾潭。1980年,臺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290巷三號樓,剛剛服完兵役的段鍾潭與二哥段鍾沂一起,成立了一家名為「滾石有聲出版社」的小公司。之前的路也「很難」。1976年,熱愛音樂的兄弟二人做了一本名為「滾石」的雜誌,意在介紹西方搖滾樂。「滾石」二字,就是對英國搖滾樂隊「Rolling Stone」的致敬。
  • 心目中的搖滾樂-ROCK&ROLL
    最近在B站看了一些歌手,樂隊的所有專輯的全球銷量排名,單一專輯銷量排名,發現了一個現象,發覺有好多的都是搖滾樂隊,感覺搖滾樂在20世紀佔據了樂壇很重要的一個地位,這裡,和大家聊聊我心目中的搖滾樂吧,當然,沒有對錯,只是我心裡所知,所想的搖滾樂
  • 四十年的滾石裡裝著你我光陰的故事
    這不是他們的第一顆「滾石」。四年前,熱愛音樂的兄弟倆搞了一本介紹西方搖滾樂的雜誌,名為「滾石」,意在致敬英國搖滾樂隊「Rolling Stone」。雜誌賠錢。還完債後,兄弟二人決定換種形式繼續做音樂。滾石唱片當時的目標是:製作華人自己的流行音樂。
  • 滾石樂隊全球首家旗艦店在倫敦卡納比街開業
    9月9日,英國搖滾傳奇——滾石樂隊(The Rolling Stones)將在倫敦Soho區的卡納比街(Carnaby
  • 搖滾明星 Keith Richards 和他的骷髏配飾(圖)
    每一個搖滾樂界的藝人都用不同的方式佩戴骷髏配飾。」 該品牌是搖滾明星們的摯愛,從 Steven Tyler 到 Axel Rose。「我們有一款裝飾著小骷髏造型的手鍊銷量很好,」Rhona Bartolacci 說,「男人們都喜歡它。因此,我不認為骷髏造型將銷聲匿跡。」 當然,骷髏符號早於現有的時尚而出現,骷髏是搖滾的標誌,它來源於海盜的黑旗圖案,已存在了上百年。它是反叛者和亡命之徒的象徵,這些人遵照異於常人的規則生活。
  • 音樂分類知多少——搖滾樂
    早期搖滾樂很多都是黑人節奏布魯斯的翻唱版,因而節奏布魯斯是其主要根基。搖滾樂分支眾多,形態複雜。主要風格有:民謠搖滾、藝術搖滾、迷幻搖滾、鄉村搖滾、重金屬、朋克等,代表人物有:埃爾維斯·普萊斯利(貓王)、鮑勃·迪倫、披頭四樂隊、滾石樂隊等,是20世紀美國大眾音樂走向成熟的重要標誌。
  • 昆汀具有爭議性的作品《被解救的姜戈》,暴露了昆汀短板(上篇)
    眾所周知,昆汀有三寶:血漿、話嘮、配樂好!之所以能成為"寶",一是因為這三點已經成為了昆汀電影中最具有標誌性的特質,而這些特質在其他導演的電影中是很難找到的;二是因為這幾點被昆汀在他的電影中玩出了花,產生了完美的化學反應,讓人樂此不彼。
  • 時尚與抽象,是日本搖滾樂的「新文化運動」
    80年代的北京,只要你坐計程車,就會發現幾乎所有計程車都在播放《一無所有》,司機會跟你唱一路,你還不能投訴他,畢竟,人家真情流露了半天,好歹還是要捧場。於是乎,聽過崔健現場的和聽過崔健卡帶的這一批人,開始被搖滾樂的魅力所感染。
  • 【重返90年代之搖滾樂】是黃金歲月還是轉瞬即逝的春天?
    這場名為「中國搖滾樂勢力」的演唱會,主角是臺灣滾石唱片公司下屬魔巖唱片的三位籤約藝人——竇唯、張楚和何勇,他們被合稱為「魔巖三傑」。彼時,搖滾樂正在中國大陸的土地上努力悄悄「突圍」,為自己爭取一小塊「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