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嘉慶皇帝是一個怎樣的人?

2020-12-13 公子霜塵

自打清兵入關至宣統退位,滿清統治的268年裡面,其中的康雍乾三朝,總體上是一個盛世。所謂物極必反,又言「人無百日好」,權力集中於帝王的封建時代,帝王的優劣很大程度決定了國家興衰的走勢。在位60年開創盛世的康熙,晚年也倦怠了,兒子雍正的勤勉,讓國家又轉入了正確的軌道;前期乾隆在雍正的基礎上,使得清朝的國力達到了頂峰,後期呢,乾隆也開始怠政,逐漸清朝顯露出衰落的跡象:

首先是吏治鬆弛,腐敗嚴重。代表人物當屬「二皇帝」和珅,其仗著乾隆的寵信獨攬大權,貪贓枉法,賣官鬻爵。和珅被治罪後抄家,所折合的白銀數量堪比國庫。在和珅的「示範」之下,官員有樣學樣,利用職務之便謀取不義之財,給百姓帶來無限的痛苦。在治理河道方面,歷來被清朝歷代皇帝所重視,但此時的河官卻對河患漠不關心,關心的是可以從中剋扣多少銀兩落袋;其次是國庫空虛。清朝自入關不斷積累,至乾隆執政前期,根據戶部的記載,國庫庫存一度達到了8000萬兩,乾隆常常有「國帑之多,不知如何去用」的煩惱。正所謂「由儉入奢易」,當乾隆真正學會花錢後,也是不含糊的,可使勁地造了,這些錢花在了各地的巡幸以及興建園林上。根據學者統計,在位的60年間,乾隆巡幸各地達到了150餘次;興建的宮殿、樓閣、園林約為240處。此外,所謂的「十全武功」,也是耗資巨大,僅兩次平定金川之亂,就多達7000多萬兩。

乾隆

面對這個有點「爛」的攤子,那麼嘉慶「同學」準備好了嗎?首先,嘉慶的即位有點出乎意料,因為乾隆一生有17個兒子,其排行老十五,非嫡非長,繼承皇位的順位不是很理想。但乾隆的嫡子好像中了魔咒,兩次公開立儲後不久後便夭折,加上其他英年早逝的皇子,嘉慶出生時,14個兄長中有8個已經逝世,幾年後,連五阿哥永琪也離世,使得乾隆的選擇餘地變得很小。

即便如此,嘉慶還是經過了22年的漫長考察,最終成為新君,可見,乾隆對於嘉慶應該不是十分滿意的。不能否認的是,嘉慶讀書方面還是比較有資質且很勤奮,6歲起讀書,13歲便能通五經,此後跟隨多位老師學習今體詩和古體詩,文化基礎是相當堅實的,其中一位老師朱珪,是嘉慶的智囊,為其制定了「小心謹慎,為人做事」的行為標準,在角逐皇位增添了重重砝碼,最終成功打動乾隆。

我們常說的五經六藝,「五經」指的是詩(經)、書(經)、禮(經)、樂(經)、易(經);而「六藝」是指禮、樂、射、御、書、數。可見,兩者有三樣重合,這是為何呢?原來,「五經」中禮、書、樂,說的是理論方面;「六藝」中禮、書、樂,說的是實操方面。或許嘉慶在學業方面,是個好同學,但遺憾的是,乾隆並沒有給嘉慶,太多歷練政務的機會。

六藝

尚未登基之前,乾隆也給過差事,只不過是讓嘉慶照看皇孫、皇曾孫、皇玄孫的學習,相當於現在大學的助理班主任;等到嘉慶登基後,在乾隆這個戀權的貨看來,退居「二線」並不意味著退休,是退而不休:

1、 退位不讓權。雖然退位,但乾隆還是包攬了批閱奏章、頒發敕指等皇帝的主要「業務」;

2、 禪讓不隱退。退位後,乾隆並沒有搬出養心殿,令到嘉慶還是居住在太子住所毓慶宮;

3、 年號並存。皇宮之外使用的是嘉慶的年號,但在皇宮之中卻仍然沿用乾隆的年號。

情況一直持續到了1799年(嘉慶四年),乾隆去世,嘉慶才開始親政。政務能力上的缺失,唯有靠勤奮彌補,其這樣描述自己:朕早膳後批閱奏摺,召對引見,至晚膳後則批閱本章。常多至百十件,從未嘗以填為煩。可見,嘉慶過得還不是「996」的生活,很可能過得是「697」的生活,即早上6點上班、晚上9點下班,一周七天。

厭不厭煩不知道,起碼嘉慶是這樣要求自己和別人的。1807年的一天,嘉慶比以往起得更早,因為他要去探望四女兒莊靜固倫公主,出宮之前,嘉慶照例先處理完了奏章。等到回宮之後,有些倦意的嘉慶打起盹來,醒來發現天色已暗,卻不見一人前來奏事,也沒有一份奏章。

莊靜固倫公主

次日,嘉慶卻一下子收到了十幾份奏章,馬上意識到有人積壓了奏章,馬上令人查實。果不其然,原來昨天奏事處官員出於好心,看到嘉慶過於勞累而沒有進呈奏章。為此,嘉慶罰奏事處的官員發往伊犁,充當苦差。出使的朝鮮使臣回國後,向朝鮮國王匯報,也說嘉慶:紀律頗嚴,事務無滯

僅僅靠「勤」是不夠的,嘉慶的「勤」,能「勤」過祖父雍正嗎?比起父輩,嘉慶的差距不小。一則是「老司機」乾隆沒有著力培養;其次面對乾隆留下的這個攤子,嘉慶政務才能有限,對於其顯然是超「綱」了。儘管經過多次整飭,嘉慶朝的勤政方面大為改觀,但又有什麼用呢?這只是效率而已,此時清朝需要的是效果,解決問題的人。正如同足球比賽中,一邊是嚼著口香糖,躺著也把球擋進球門;一邊是滿場飛奔,到頭來還輸了比賽。

所以面臨相似的情況,用人方面,嘉慶也比不上祖父雍正,其唯有身先士卒,起到模範帶頭作用。每年農耕時節,嘉慶都會在先農壇舉行耕作的典禮,以示對農業的重視。在這項活動之中有一項,需要皇帝親自下田,驅使牛耕種,當然只是意思意思。頗為尷尬的是,有一次相關官員沒有做好功課,準備的黃牛,任憑嘉慶怎麼驅使,還是一動不動,換了備用牛,依然如此。最後在十幾位御前侍衛的生拉硬拽下,手忙腳亂的嘉慶,才勉強完成這次的典禮。

嘉慶

使出渾身解數的嘉慶,沒能使清王朝得到根本性的變化,只好重啟捐納。此前康雍乾三朝,開捐主要是為了籌集軍餉、治理河道、賑災的費用,旨在通過捐納用於國家的建設和社會秩序的安定,結果卻適得其反,反而刺激了這些捐「官」們的貪慾,加重了對百姓的盤剝。看出弊端的乾隆,果斷下詔停止捐納,並要求後世子孫永遠「奉以為法」,不得再開捐。

冒天下之大不韙,重啟捐納,只能說是嘉慶迫於無奈,誰讓自己有個會花錢的爹呢。與此同時,白蓮教、河道泛濫、軍備等方面又急需用錢,只好出此下策。表現出父輩光環之下,嘉慶治國才能相對平庸而又希望國富民強的急迫,希望藉此扭轉乾坤,殊不知是飲鴆止渴,反而加劇了清王朝衰落的速度。

相關焦點

  • 乾隆之後的皇帝是誰?歷史上嘉慶的生母,究竟是誰
    近期很多清宮劇都在熱播,在大部分清宮劇的男主角都是乾隆,大家都知道歷史上的乾隆,將皇位傳給了嘉慶帝,歷史上的嘉慶帝究竟是什麼樣的一個人呢?乾隆為何要將皇位傳給他?嘉慶帝的生母是孝儀純皇后魏佳氏,這孝儀純皇后可不是個簡單的女人,她是那個時期非常有名的令妃娘娘,是乾隆最寵的一個女人。這魏佳氏僅用了十年的時間,從一個小小的宮女爬到了皇貴妃的位置上,生下來六個人孩子,在繼後那拉氏被打入冷宮時,還掌管了後宮十多年,代理皇后掌管六宮,成為眾妃之首。
  • 歷史上真實的令妃,嘉慶的生母,不是一個沒心機的人
    看過《還珠格格》的人,都知道裡面的令妃。人們都很喜歡令妃,因為她美麗,善良,賢惠。曾經多次幫助小燕子他們躲過一次次的困難,用現在的話來說,令妃簡直就是一個家庭裡面的賢妻良母。
  • 「躺槍」皇帝嘉慶
    要說起清朝皇帝的名字,比如康熙、乾隆分別叫玄燁、弘曆這誰都知道,像順治叫福臨、宣統叫溥儀也是知名度很高,但要問乾隆的繼任者嘉慶皇帝的名字,恐怕很多人就懵了。他叫顒琰,寫出來也不一定人人都能讀對的兩個字,其實這個名字很好記,讀作yongyan,還記得《還珠格格》裡五阿哥叫永琪麼?
  • 嘉慶皇帝的苦與樂
    其實,令貴妃和乾隆皇帝完全想不到,這個孩子會是後繼之君,因為永琰出生的時候,雖然嫡子永璉和永琮不在了,但是在世的其他皇子的資歷或者出身都比永琰要高。在後來的日子裡,永琰的兄弟們一個個的歸天或者過繼,才讓永琰撿了個漏。
  • 她是嘉慶皇帝的生母,魏瓔珞的歷史原型,出身卑微卻被寵冠後宮!
    她是嘉慶皇帝的生母,魏瓔珞的歷史原型,出身卑微卻被寵冠後宮!近日來,湖南衛又開始重播《還珠格格》了,小夥伴們有沒有一絲絲的欣喜和親切感呢?說到《還珠格格》,這可以稱得上是一部國民劇了,即使過了這麼多年,《還珠格格》在人們心中的地位依舊無法撼動。在《還珠格格》中有一位溫柔賢惠,心地善良,關鍵時刻對小燕子她們出手相救的人物,那就是令妃娘娘。
  • 嘉慶皇帝的「三年之癢」是如何度過的?
    自從秦始皇統一六國、並設立了「皇帝」這個特殊的職業之後,皇帝就成為封建歷史上最具權威的人,一直延續到封建社會終結。皇帝被譽為「天子」,擁有生殺大權,舉手投足間就可以將人「滿門抄斬」、或者「誅滅九族」,到後來甚至有了「君讓臣死,臣不得不死的」說辭,這都是對皇帝權力的肯定。正因為皇帝有太多的特權,故而,皇位始終是皇子們爭奪的對象。
  • 清朝嘉慶皇帝的兒子都是誰?嘉慶的兒子們最後結局是怎樣的?
    嘉慶帝接過來的是乾隆留下的爛攤子,嘉慶也是一個平庸的天子,他既沒有政治膽略也缺乏革新精神,既沒有理政才能又缺乏勇於開拓的魄力,嘉慶朝是清朝由盛及衰的時代。皇二子旻寧即後來的道光皇帝,生母為孝淑睿皇后喜塔臘氏,於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出生,當時他的母親是皇子嫡福晉,嘉慶帝去世後旻寧繼位,年號道光,在位30年,死於1850年,享年69歲。皇三子綿愷,其生母為孝和睿皇后鈕祜祿氏,於乾隆60年(1795年)出生,當時他的母親還只是皇子側福晉,,嘉慶二十五年被封為惇親王道光十八年去世,時年44歲。
  • 乾隆禪位之後,嘉慶成了皇帝,為何和珅卻還不討好嘉慶
    和珅之死罪有應得,但卻存在一個違背常理之處:乾隆傳位嘉慶之後,做了三年太上皇,又庇護了和珅三年,但既然江山遲早是嘉慶帝的,為何在這三年內和珅不趁機討好嘉慶?筆者認為,乾隆、嘉慶、和珅三人的性格關係,決定了和珅根本無法討好嘉慶!
  • 乾隆皇帝死後,嘉慶皇帝是如何處理乾隆的50多位妃子的?
    乾隆皇帝是我國歷史上有名的風流皇帝,後宮佳麗三千,令人驚奇的是像這樣一個風流皇帝,竟然非常的高壽,在位60年,活到了89歲,在古代帝王中都名列前茅。那麼,在乾隆皇帝死後,他的兒子嘉慶皇帝是如何對待乾隆的50多個妃子的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一探究竟。
  • 鐘錶傳奇系列:嘉慶皇帝恩人的懷表
    這兩塊琺瑯懷表,畫面豔麗細膩,做工精緻,應為皇室內廷用物,很可能是嘉慶皇帝賞賜給丹巴多爾濟的。為什麼嘉慶皇帝要把這樣貴重的皇室珍玩御賜給丹巴多爾濟呢?丹巴多爾濟又是怎樣的一個人?且聽小白龍為你細細道來……
  • 和珅能百般逢迎乾隆皇帝,為啥不提前討好嘉慶皇帝?
    我們閱盡鉛華,只為呈現不一樣的歷史。嘉慶四年(1799年)正月,當全國老百姓還沉浸在過年的熱鬧氣氛中時,乾隆皇帝病逝。那時候,和珅還負責總管乾隆皇帝的喪事。他做夢也沒有想到,短短幾天之後,自己就被嘉慶皇帝傳旨逮捕,以二十條大罪賜獄中自盡。幸運地是,嘉慶皇帝看在和珅是前朝重臣,又是乾隆皇帝兒女親家的份上,允許他回到家裡,用一匹白綾自盡。
  • 從對和珅的態度上,乾隆和嘉慶兩位皇帝,誰更勝一籌?
    不要抱怨手下全是庸才,而是要把他們放到正確的位置上。嘉慶劇照 圖源網絡嘉慶作為大清帝國的最高管理者,並沒有因為身份的至高無上而感到驕傲,反倒覺得每天很累。國庫沒錢是常態,啥事都得皇帝幹。這哪裡是當皇帝,明明是在做保姆!
  • 乾隆皇帝死後,嘉慶皇帝是如何對待乾隆的50多個妃子的
    乾隆皇帝死後,嘉慶皇帝是如何對待乾隆的50多個妃子的? 形容古代皇帝的幸福生活,往往有後宮佳麗三千這個詞語,但是真正達到三千的少之又少,因為後宮的宮女們經常更換,正所謂鐵打的皇宮流水的宮女。
  • 嘉慶皇帝犯了老百姓什麼眾怒,明明犯病而亡,卻被編排成給雷劈死
    可以說在清朝歷史上,嘉慶的存在感一直很低,很多人甚至不知道清朝有這麼一位皇帝,基本是個小透明。而知道嘉慶的人,也大多對他嗤之以鼻,沒有什麼好感。根據史料記載,嘉慶是病死的,但也許是因為人們痛恨他,所以關於嘉慶的死因,民間就流傳出了很多版本,大多不雅,其中最有名的莫過於嘉慶是被雷劈死的。
  • 為什麼有人說嘉慶皇帝是清朝最悲劇的皇帝?
    嘉慶皇帝的悲劇程度要看怎麼說了,要是比起他前面的那幾位皇帝,嘉慶皇帝的處境肯定是最悲劇的皇帝,可要是比起他之後的幾位皇帝,嘉慶皇帝處境是最不錯的,那為什麼還會有人說嘉慶皇帝是清朝最悲劇的皇帝呢?,讓他立刻放下手中至高無上的權力,乾隆皇帝自然是不願意的,可是自己的話,已經說出去了就要實現,於是乾隆皇帝雖然心裡不情願,但是表面上也裝作願意的樣子在禪讓禮上圓滿的完成了權力交接。
  • 乾隆這位高壽皇帝去世後,嘉慶是怎樣安頓他留下的嬪妃的?
    在歷史上,不同朝代會有著不一樣的選妃制度,但總結起來都是大同小異,選妃之頻繁是古代選妃制度的共同特點。比如說:漢代的選妃制度是選民間之「良家女「,其中《漢儀注》記載」八月初為笄賦,故曰笄人。「意味著:每年的八月初,朝廷徵收賦稅,賦稅的種類有很多,其中就包括笄人,也就是民間的妙齡女子。
  • 嘉慶皇帝真的是被雷劈死的嗎?
    因為永琰小時後非常的聰明,永琰七歲的時候就知道去盤山行殿拜謁孝聖憲皇后,所以他很受乾隆皇帝的寵愛。在正史上,清朝的皇帝死得都很正常,即使是突發性猝死,也都會記錄得非常冠冕堂皇,例如清太宗皇太極的死,正史就記載的是"端坐而崩」。然而,野史和傳說就不同了,可謂是五花八門,讓後人一頭霧水。在清朝的皇帝中,嘉慶皇帝的死因最為離奇,野史上說他是被雷給劈死的,而且是眾說紛紜。
  • 《如懿傳》乾隆重視嫡子,但歷史上他的願望被嘉慶完成了
    歷史是什麼:是過去傳到將來的回聲,是將來對過去的反映。——雨果(法)文章分類|歷史奇聞文章字數|810字,閱讀約2分鐘電視劇《如懿傳》快結束了。該劇講述了乾隆年間乾隆皇帝與后妃們的故事。素馨感染痘心,故意接近皇帝七世永琮,害永琮早死。這些事情不僅讓富察郎楊儀絕望,也給乾隆造成了巨大的打擊。無論是在《如懿傳》中,還是在真實的歷史中,乾隆都非常重視自己的兒子。乾隆一直想讓自己的兒子繼承皇位,但老天似乎跟他開了個玩笑。富察皇后有兩個兒子。永廉一直被秘密立為太子,卻在九歲時感冒而死;永聰不到兩歲就死於天花。
  • 嘉慶皇帝猝死之謎!專家:史書上都不敢記載,太慘了!
    嘉慶皇帝一輩子過的非常憋屈,錯過了大清王朝最好的盛世,接手的卻是一個千瘡百孔、內憂外患的爛攤子,顒琰生於1760年,是乾隆皇帝的第十五個兒子,乾隆三十八年的時候,他被秘密立儲,公元1796年,乾隆禪位,嘉慶皇帝登基,然而在此後三四年中,嘉慶皇帝仍然受乾隆的控制,乾隆雖然禪位,但是對權力的欲望沒有絲毫的削減。
  • 永琰的生母是令妃嗎 真實歷史上嘉慶生母就是令妃
    最近宮廷劇很火,《延禧攻略》和《如懿傳》都是講述乾隆時期的故事,劇中十五阿哥永琰也就是後來的嘉慶帝是令妃的兒子,在歷史上真的是這樣嗎?   電視劇《延禧攻略》將在本周收官,相信很多人都十分不舍吧。而在《延禧攻略》最近的劇情中我們可以看到,魏瓔珞已經徹底的愛上了乾隆,並且為他生下了三個孩子,兩個女兒一個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