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個擁有126萬微博粉絲的女明星沈佳欣,在微博平臺上質問鍾南山鍾院士:「敢問鍾院士,這次疫情中,你整天忙碌在鏡頭的一線,有什麼研究成果,發明了什麼藥?
微博一出,頓時四海震動,立馬將這位名不見經傳的18線藝人送上熱搜。
沈佳欣,在社交平臺認證為中國內地流行樂女歌手、演員,華誼兄弟旗下藝人。
也不知道是沒文化還是寫得太匆忙,將鍾院士的鐘寫成種子的種了。
難道是即將一夜成名的光明前景令她打字的手都顫抖到難以自控?
在網上搜索了一下她的名字,甚至連基本的資料簡介都沒有,而她的作品在網絡上也很難被搜到,這個無名女「明星」奇突的言論一出,因為接近詆毀,直接被某平臺禁言15天。
翻看她的微博,心裡頓時有了數:這實在是一個蹭「熱」好手,丁真火了踩丁真,辛巴賣貨翻車又贊辛巴,最近凡有熱度的人和事她一個都不放過,一個都不能少,感覺她學過熱傳導。難怪引起網友群嘲:"想紅想瘋了吧"、"這藝人沒腦子,蹭熱度也不能這麼蹭吧",更有網友用"譁眾取寵"四個字概括沈佳欣的行為,驚嘆她"為了火啥也敢說啊"。
有網友甚至呼籲封殺她,繼而一想,從未紅過又談何封殺?
由此聯想到今年2月份北京衛視一名女記者採訪鍾南山的視頻同樣被罵上熱搜的事件。
在採訪視頻中,那位「養生堂」欄目女主持人在車內採訪鍾南山院士。她妝容精緻,笑容明燦,在特殊時期也並未佩戴口罩。
因為當時正處於抗疫的嚴峻關頭,大家都內心沉重、沉肅與沉痛的緣故,所以對那位年輕女記者陽光燦爛的笑容格外難以容忍,一時輿論沸騰,批評她缺乏基本的職業素養,北京衛視與那位女記者當時都為此承擔了很大的壓力。
至於不戴口罩的問題,視頻的錄製顯然是利用鍾南山趕路的時間在汽車裡抽空完成,鍾南山當時沒戴口罩,記者也因此沒戴口罩,很可能她覺得這樣對自己的節目有利,而且也是對鍾院士的一種尊敬。
所以,胡錫進認為聯網的價值標準有時過度嚴苛,用這套標準去衡量現實生活,難免主觀片面而欠缺包容。在疫情嚴峻大家都閉門不出的時候,去攻擊一名實地採訪一位多次進出疫區的專家的普通記者,實在是有些過於苛求。
所以說,同樣遭到群嘲,這位女記者只是因為工作態度問題,而這個叫做沈佳欣的所謂「明星」也許乾脆就是別有目的的有意為之。
作為抗疫過程中毋庸置疑的功臣,鍾南山院士在形勢最為嚴峻的時刻前往武漢,為了對抗疫情全力以赴,鞠躬盡瘁。
他的功績肯定是要載入史冊的。
沈佳欣,如果你不知道鍾院士做了什麼,我可以帶你復盤一下鍾南山在疫情期間的日程表,讓你了解一下一個八旬老人為國之重任民之安危究竟能有多拼!
你還記得1月20日晚鐘南山與白巖松那場萬眾矚目的直播連線嗎?
「肯定是有『人傳人』!」「大家儘量不要去武漢!」這兩句話為億萬民眾敲響了警鐘。
可是當時直播中有一個鮮為人知的細節,那就是當白巖松問了一個問題,鍾南山面露迷茫,半天沒有回答上來。
結束直播後,鍾南山才對秘書蘇越明說:「我的腦子都已經木了,我好像沒聽到白巖松老師在問什麼,我想了一下,才記起來要回答什麼問題。」
大家都不知道的是,當時鐘南山已經連續工作了52個小時。他1月18日下午5點多與秘書擠上高鐵餐車,深夜抵達武漢。19日前往武漢市金銀潭醫院。
當天晚上10點抵達北京開會,凌晨2點多結束會議後回酒店休息。
第二天早上7點半到國務院匯報工作並列席重要會議。
下午5點召開高級別專家組新聞發布會。
晚上9點半,已經忙碌奔波了52個小時的他又準時坐在鏡頭前,開始接受白巖松的直播專訪……
試問這樣繁重的工作強度,即便一個風華正茂的年輕人都會感到力不能支,更何況一個八旬老人,能不倍感疲憊嗎,腦子能不「木」嗎?
沈佳欣,你不是問鍾院士都幹了些什麼,面對這個日程表你有何感想?
你質問一個為國家民族做出重大貢獻的科學家,那你又為國為民為疫情做了什麼呢?
如果這份日程表還不令你感到信服的話,那麼再請看一張疫情暴發後,鍾老緊急奔赴武漢時在高鐵餐車上小憩的照片。
他的秘書蘇越明接受採訪時回憶:當時鐘老其實並沒有睡著,他的眉頭還緊皺著—他正在思考。
10分鐘後,他說「了一句我想到了」,又補充了幾條對疫情形勢的最新研判……
這張照片當時發布後全網刷屏,網友紛紛表示「心疼」、「淚目」。
時至今日,鍾南山院士依然未曾鬆懈,一直為疫情殫精竭慮奔走不休。這樣一位高風亮節之士絕不該成為被利慾薰心之人蹭熱度的對象。
所以,沈佳欣,作為一個演員(你真的算不上什麼「明星」)要想紅想火也是人之常情,但如此挖空心思無所不用其極,甚至不惜任何代價,未免有些吃相難看。
一個藝人不紅算不得什麼,但若被網友評論為「你想紅的樣子,真醜」,我以為那才是一種精神人格的重大損失。
但她一定會這樣回懟,與金錢利益比起來,「人格」值幾個錢?
我是仇意,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