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2月到現在一直都沒有更新文章實在慚愧,除了懶以外,還有就是覺得自己的知識實在太有限,而寶石背後的方方面面實在是太複雜。
圖片出自《Ruby&Saphire》2017版
一說到彩色寶石,顏色自然就成為了話題的重中之重了。藍寶石除了我們常見的藍色以外還有白色、粉色、紫色、黃色、綠色和其它一切你可以想到的顏色。
圖片出自《Ruby&Saphire》2017版
隨著黃鑽的日漸風行,黃色藍寶石作為黃鑽的替代品,以其極佳的淨度、閃爍度還有超高的性價比吸引了越來越多的珠寶首飾愛好者。高品質的黃色藍寶石通常給人一種高貴的氣質,這是其它色系的藍寶石無法給予的。欣賞一下莫文蔚為《 BAZAAR Jewelry》拍攝的寫真,手上的黃色藍寶石戒指十分簡約優雅!
黃色藍寶石主要產自斯裡蘭卡、馬達加斯加、坦尚尼亞和泰國。相對於其它色系的藍寶石,黃色藍寶產量較豐富,大顆粒的也容易見得到。市場上絕大多數的黃色藍寶石都是經過加熱處理的,沒有經過加熱處理且顏色又豔麗的天然黃色藍寶石數量相當少,而且絕大部分天然無加熱的黃色藍寶石顏色看起來都非常淺,而加熱過後的黃色藍寶石顏色看起來會更加豔麗美觀。
左邊為加熱金黃色藍寶石,右邊為天然加熱淺黃色藍寶石,圖片來自GIA
黃色藍寶石在藍寶石這個龐大的家族裡應該算得上一個特別的品種 ,為什麼這樣說呢?主要是因為黃色藍寶石太多變,市場上的黃色藍寶石有太多種:天然無加熱的、加熱的、表擴散的,合成的,還有常規方法無法檢測鈹擴散的,輻照處理的。當然做為寶石人,一般來說貨源都會很有保證,所以不會拿擴散的寶石來欺詐買家。不過有一種黃色藍寶石實在是讓人頭疼,那就是會褪色的黃色藍寶石。
常言道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溼鞋,做為寶石人,也是在嘗試各種教訓交了各種學費之後才得以成長。我記得去年在寶石城,我看到了一個顏色非常漂亮的天然無燒金黃色藍寶石,是那種一看到就愛上的顏色,當然價格也比平常的黃色藍寶石貴了許多,由於價格談不妥所以猶豫之下沒有把寶石收下來。也非常慶幸自己沒有收下那一顆寶石,因為過後的一個月又遇到了那一個寶石,對於在一線的寶石人,很多寶石不管是大還是小,是美還是醜真的是過目不忘,所以一看我就記起來了那是我曾經非常想收下的那一顆黃色藍寶石,可是讓我非常失望和驚訝的是她不再像我曾看到的那樣豔麗漂亮,呈現在我眼前的顏色變得淺淡且蒼白不再迷人。為什麼會這樣呢?
當時的那顆黃色藍寶石顏色是淺了很多,當然褪色的效果沒有上圖裡的顏色對比那樣明顯,不過有的黃色藍寶石褪色程度真的和上圖的一樣嚴重,我也實實際際的遇上了,不過褪色的只有克拉出頭,寶石價值並不高所以想想還是挺有趣的。我身邊的許多寶石人也有類似的遭遇,也正是因為吃過虧所以才有了經驗。
一直以來我都很好奇,為什麼有的寶石是綠色有的是紅色而有的是藍色或是其它顏色,我百思不得其解。慢慢學習寶石學之後,一點兒一點兒地明白了顏色成因背後的一些小知識,不過所能理解的也僅僅是冰山一角罷了。寶石的顏色成因是一門非常龐大且複雜的學科,沒有紮實且深厚的物理和化學知識,很難真正的去理解背後的方方面面。對於我這樣的一個文科生,從晶體場理論、分子軌道理論和能帶理論去深入理解寶石的內部構掌握顏色成因的本質,小的我實在做不到呀!LOL,不過還是得硬著頭皮使出洪荒之力去死磕!
一聽到黃色藍寶石會褪色肯定有小夥伴開始心跳加速了,請不用擔心!並不是所有的黃色藍寶石都會褪色!
Q:那什麼類別的色藍寶石才會褪色呢?
A:拋開合成的黃色藍寶石不說,一般自然光下出現褪色現象的多為天然無加熱由輻射產生不穩定色心致色的黃色藍寶石。加熱的黃色藍寶石通常顏色都非常穩定。
黃色藍寶石的顏色形成一般來說,有的是鐵元素致色還有的是雜質染色,而有的是因為晶體結構缺陷產生色心而致色。所謂色心,就是在寶石晶體結構中能選擇性吸收可見光能量並產生顏色的晶格缺陷。這些缺陷(與晶體內部質點的熱振動、外界應力作用、高溫高壓、輻照等有關)可能在寶石還在地下生長的時候產生也有可能由輻射導致,而這種輻射有可能是天然的也有可能是人工的。由輻照產生的色心,有的在一般光照下很穩定,而有些卻不穩定,在自然光下發生褪色現象的黃色藍寶石多數是由輻照產生的不穩定色心致色的。在礦區,有一些黃色藍寶石在出土之後不久顏色就褪去了,有的過了一定時間才會變淺。
輻照前顏色蒼白(上圖),輻照處理後顏色變為金黃色(下圖),變化十分明顯。反過來可以這麼看,經過輻照後的金黃色藍寶石(下圖)在一段時間的光照過後會慢慢地褪色回到最初的顏色(上圖),圖片來自GIA。
幾乎無色的或是淺灰黃色藍寶石在輻照下顏色不斷加深到金黃色(也有很多到橙黃色),在光照下(常為自然光)或是加熱下(速度更快)顏色會褪去,這種褪色速度在不同的寶石上可能不同,有的會褪得快一些,有的則會慢一些。
一路走來,越往深處走,在腦子裡就有了越來越多各種各樣的問題,很多問題都沒辦法通過自學去尋得答案。我記得,在學習寶石鑑定的時候,老師就常說,在寶石的世界裡,不要總是問為什麼為什麼,因為很多問題真的暫時沒有答案或是受限於知識結構真的難以解釋和理解,還有就是會讓老師會很生氣很生氣LOL!再說了,以我們目前的知識水平,很多理論真的無法理解!所以即使我腦子裡有無數的問題,也不敢問老師!只能悶在心裡讓自己難受!開玩笑了,是我太鑽牛角尖!
天然黃色藍寶石一直都備受爭議,輻照處理不像熱處理那樣會改變內部包體的形態,所以一般的實驗室在做常規檢測的時候也只是從寶石內部包體的變化來判定寶石是否經過了熱處理也就是有燒無燒,而是否有輻照處理則難以檢測。
也就是說,即使一個天然黃色藍寶石經過了輻照處理,出證書時也只會備註:No indication of heating 或是No indication of thermal treatment.也就是指:沒有發現熱處理跡像。雖然寶石是天然無加熱的,但是這證書並不能保證證書中的黃色藍寶石不會發生褪色現象。這悲劇我就曾經歷過,去年買過一個豔黃色的無燒黃色藍寶石,出了證書的確是無燒,但是過了一段時間,當我再次拿起寶石的時候,我竟然不認識了!因為顏色變得非常蒼淺,只剩餘一點兒黃色!所以在購買無燒黃色藍寶石的時候要留個心眼。
有了前車之鑑,後來的後來,再也很少碰無燒黃色藍寶石了,因為風險就在那裡。不過遇到好的還是不會猶豫,只是要比以前多做了一道程序,那就是把寶石放在鋼板上放在太陽下暴曬幾個小時或是一到兩天,如果寶石的顏色沒發生變化那就可以大膽收下寶石了!這方法是比較簡單可靠的,如果寶石在醫院做過「手術」,那經暴曬之後,顏色肯定會變淺或是回歸原形。
話又說回來,為什麼有的由輻照產生的色心會比較穩定而有的卻非常不穩定呢?比如淺色的碧璽經過輻照以後會變成暗粉色或是紅色,在正常光線下不會褪色就像天然的碧璽那樣穩定持久。而為什麼有的經過輻照後的黃色藍寶石在常光下顏色會褪去呢?背後的原因到底是啥?
欲知詳情,望高人指點!LOL,日後再與大家分解!因知識有限,有不到之處敬請諒解!歡迎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