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APP都是騙人的!餘杭已有人被騙數萬元

2020-12-13 舟山網警巡查執法

近日,餘杭公安

聯合阿里巴巴、餘杭區檢察院等單位

發起「9·19」全民反詐公益日

通過「線上+線下」等形式

如火如荼地開展了反電信網絡詐騙宣傳

努力提升群眾的反詐意識。

在移動網際網路普及的當下

APP成為電信網絡詐騙的「高發地」

詐騙分子以「金融」、「財富」、「快貸」

等字眼誘導群眾下載並實施詐騙

甚至還冒充正規平臺誤導受害者跳入「陷阱」。

今天,蜀黍結合近期一些詐騙案例

再次給大家提個醒

請警惕這些APP!

有些平臺看似李逵實則「李鬼」

下載使用務必通過官方應用市場!!

「貸款APP」,讓你越貸越窮

對於急需要用錢的人而言

貸款無疑是一個好辦法

網絡貸款方便快捷,更為吸引人

但這往往是騙局的開始

如果不懂網絡貸款詐騙的套路

不但貸款貸不成,反倒越貸越窮!

↓↓↓

真實案例

貸款詐騙

1、9月16日,劉先生報警稱:其在餘杭良渚街道某公司內接到一個貸款電話,對方問其是否需要貸款,後其通過QQ聯繫,按照對方要求下載了一個「安逸花」APP,並在平臺上註冊了相關信息並申請了貸款,後對方稱需要其繳納保證金,其就通過手機網銀轉帳給對方帳戶3000元,當對方還以其他理由讓其轉錢時,劉先生意識被騙,損失價值3000元。

2、9月7日,葉先生報案稱:其在位於餘杭區喬司街道五星村某租房內通過手機下載了「魏麗貸」APP並申請了貸款,貸款未審批下來,其聯繫客服,客服讓其繳納保證金,又稱其銀行卡卡號填寫錯誤等理由讓其轉帳,葉先生分3次轉給對方4萬元,損失4萬元

貸款請警惕這些APP

↓↓↓

「投資APP」,讓你血本無歸

隨著網絡在國內普及和經濟的飛速發展

網絡APP投資平臺上經常會出現

「高級理財師教你投資」

「低門檻高收益」

「隨進隨出,速度快」等字眼

這些充滿誘惑的詞彙

總是讓投資者蠢蠢欲動

那麼,「APP投資」真的安全嗎?

真實案例

投資詐騙

1、9月11日,譚先生報警稱:8月下旬,其在位於餘杭區喬司街道的租房內,通過「連信」聊天APP認識一人,對方稱帶其網上投資數字貨幣,通過對方發來的二維碼下載了「財富火幣」。9月10日,其轉給對方1萬元往平臺內充值進行投資,後提現13328元。9月11日下午,其分3次轉給對方45000元往平臺內充值,發現無法提現,遂知被騙,損失41672元

2、7月31日,嚴女士報警稱:7月17日至7月30日期間,其在餘杭區喬司街道家中通過QQ認識一名網友,對方稱帶其賺錢,其信以為真,通過對方發送的安裝包下載「國投瑞銀」APP,按照對方指示操作進行充值,後發現無法提現,遂知被騙,損失約20850元

投資理財請警惕這些APP

↓↓↓

「刷單APP」,連本帶息被騙

兼職刷單詐騙處於高發案態勢

不法分子四處散布刷單廣告

以高額佣金為誘餌誘導被害人

按照其要求下載「任務助手」APP

後以各類費用名目要求轉帳的實施詐騙

真實案例

刷單詐騙

1、7月26日,解先生報警稱:其在餘杭區喬司街道家中,看到微信群中有人發布兼職消息,後其添加對方微信,對方讓其下載了一款「微脈圈」APP,並按照對方給的連結下單,其支付了共計81651元,後發現未能拿到返現,遂知被騙,損失價值81651元

2、7月23日,馮女士報警稱:其在餘杭區運河街道家中添加了一個刷單的微信,對方問其是否需要刷單,其表示需要,對方讓其下載一款「掌心寶」APP,其往對方銀行卡內轉帳,其的掌心寶APP內會有對應的金額,然後在掌心寶APP內搶單,搶到之後對方就會返款,其用同樣的方式一共充值了8次,卻發現對方一直沒有把錢返還給她,意識到被騙,共計損失8667元

刷單刷信譽類詐騙APP

↓↓↓

不勝枚舉……

類似的APP更新非常快

蜀黍再給大家講一講

↓↓↓

一、虛假貸款APP詐騙類

詐騙手段:

騙子以門檻低、利息低、無抵押為由,以收取手續費、繳納保證金、刷資金流水為藉口,引導受害者提供銀行帳戶支付密碼、驗證碼或者要求掃碼支付等方式騙取錢財。

防範提示:

1.要求繳納「包裝徵信費」、「解凍費」、保證金等各種手續費的一定是騙子。

2.聲稱銀行卡資金流水不足和要求驗證還款能力的一定是騙子。

3.陌生的網址連結和二維碼不要點擊和掃描,更不能填寫銀行卡號和密碼,防止銀行卡被盜刷。

二、投資理財APP詐騙類

詐騙手段:

1.誘惑。騙子首先利用網絡平臺發布「外匯、股票」等APP投資廣告,再用「理財專家」、「炒股專家」、「金牌講師」、「高額回報」等字眼誘惑受害人。

2.小利引誘騙取信任。投資人在第三方平臺進行投資後,開始會讓投資人獲得些許利潤,取得受害人信任。

3.繼續誘導。利用「內部信息」、「大行情」等虛假消息誘導其繼續加大投資額度。

4.詐騙成功,退出平臺。最後謊稱「帳戶異常」、「被凍結」等情況致使投資人血本無歸,不僅如此,有的微信群一旦得手後就立即解散,銷聲匿跡。

防範提示:

網絡投資需謹慎,不要輕信所謂的「理財專家」,特別是說是能帶你賺「大錢的」都是詐騙。

三、刷單APP詐騙類

詐騙手段:

1.嫌疑人在QQ、微信等社交平臺上發布刷單的詐騙廣告,以退還本金並獲取提成佣金為誘餌,誘騙受害人進行刷單。

2.要求受害人下載其推薦的「任務助手」APP實施操作,在受害人操作中,通過該APP盜刷受害人支付寶或借唄裡面的錢財。

3.再以連環刷單任務、返利系統卡頓、資金凍結等理由麻痺受害人,拒絕返還本金和佣金,並誘騙受害人繼續加大資金刷單,騙取錢財,直至受害人錢財被騙光。

防範提示:

1.千萬要牢記,所謂網絡刷單100%是詐騙,不要輕信!

2.任何要求墊資的兼職和刷單都是詐騙,不要有「貪圖小便宜」和「輕輕鬆鬆賺大錢」的心理,不要輕信所謂的高額回報,不要輕易點擊陌生連結。

3.找兼職工作要到正規的招聘、中介平臺或公司,籤訂詳實的勞務合同,以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4.遭遇詐騙要及時報警,並將對方的電話號碼、QQ、微信、聊天記錄等留存提交給警方,以便警方破案。

儘管騙子費盡心機,萬般包裝自己

但騙術的背後其實就一件事

↓↓↓

誘騙轉帳匯款!

所以,生活中我們要提高警惕

始終牢記「不聽不信不轉帳」

一旦遭遇電信詐騙

請第一時間撥打110報警電話

或直接撥打全國反詐熱線

96110

和市反欺詐中心電話

0571-81234567

同時保存匯款票據等信息!

相關焦點

  • 看到這款APP千萬別下載,深圳已有人被騙!
    經偵君可要提醒大家遇到這款APP千萬別下載深圳已有人被騙!2020年5月至7月,短短三個月時間內,深圳寶安就已發生42起「京東白條」APP詐騙案件,涉案金額達近60萬元。急需用錢的她來不及多想,便按指南下載APP並填寫自己的個人信息資料,申請貸款1萬元。
  • 這種APP千萬別下載!無錫已有人被騙
    大熊貓、梅花鹿、金絲猴……在這款「動物世界」APP裡,不僅可以搶購到這些動物,還能靠投資它們賺錢,5天賺15%,9天賺18%。心動了?萬萬不可!經統計,一周以來,就有21名群眾上當受騙,共損失168萬元,話不多說,直接上真實案例。11月21日下午,蔣先生到錫山公安分局查橋派出所報警,稱網上投資被騙。今年8月17日,他的微信網友介紹了一款名為「動物世界」的手機軟體,聲稱可以用來賺錢。
  • 舟山這些人因為同一款交友軟體被騙光,你中招了嗎?
    一、交友變博彩12萬打水漂今年11月10日,單身女青年小謝經朋友推薦,在普陀區家中用手機下載了「soul」app,隨後添加了一名男子為好友,對方男子對小謝花言巧語博取其好感。不久,對方稱可以帶小謝在某博彩平臺一起賺錢,小謝信以為真,並且通過網銀在該平臺連續充值三次,資金凍結後,對方還假意承諾出7萬元一起湊錢幫忙解凍,後發現被騙,共計損失人民幣12萬餘元。
  • 杭州男員工報警:女老闆給女主播刷了100多萬元禮物!
    付先生是餘杭一家酒水快銷公司的銷售經理,最近卻為了自家不靠譜的女老闆發愁得很,因為女老闆喜歡上了一個女主播,成天給女主播刷禮物、打賞用了很多錢。最後,付先生自己報了警,他擔心客戶被騙。客戶確實被騙了,騙人的就是他的頂頭上司沈總。沈總,江蘇籍,一位35歲的成熟女人。「我認罪,我承認我騙了別人的錢發不出貨,還不止一個客戶。」
  • 網上買特效藥被騙數萬元 三無保健品暗藏斂財陷阱
    網上買「特效藥」被騙數萬元  當心網上「三無」保健品暗藏斂財陷阱  廣東茂名青年小何摔了一跤後手上留下一個明顯的疤痕,上網搜索祛疤產品時點擊進入了一家推銷「疤無痕」產品的網站。然而,當他下單購買這款產品後,竟落入了一個「連環套」,先後被騙去2萬餘元。
  • 用「喵喵」app網上「養貓」6000多人被騙 多地警方已立案
    網上「養貓」6000多人被騙,多地警方已立案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8月26日消息,一個網絡貼吧廣告宣稱,只要在網上養貓就能賺錢,而且還是高額回報!相信很多人看到後,都會一笑了之,知道這是騙人的。但現實卻是,在高額回報的誘惑下,仍有6000多人跳入「陷阱」,不僅沒有見到高額回報,網上養貓的本錢也被跑路的老闆捲走。
  • 「付款成功」再次騙人 價值二萬多項鍊被騙走
    今天,南川區一家珠寶店的營業員爆料說,店裡前段時間也遭遇了同樣的事情,價值2萬多的黃金項鍊被騙走了,從畫面和手法上看,懷疑是同一個人所為。綜合分析之前我們報導的類似案例,手段和過程都是如出一轍:先是挑最貴的貨品,然後謊稱微信沒錢,只能通過手機銀行銀行卡轉帳,再然後,出示付款成功的截屏,最後大搖大擺的拿著貴重物品離開現場。
  • 媒體還原:清華教師1760萬元是怎麼被騙走的
    儘管近年來警方和銀行都在防此類電信詐騙方面做了很多宣傳工作,但是仍有人不慎上當。  被騙巨款的來源是否合法?  8月31日,北京青年報記者在被騙老師所居住的藍旗營小區8號樓附近發現,相較於前日,單元樓下新增了兩三名保安。保安稱,因有居民反映近日小區內到訪的人員較多,影響居民正常生活,所以特意加強了巡邏。
  • 都是套路!南陽社旗一男子被騙走48萬元
    家住南陽社旗縣饒良鎮的袁某某,無意間通過微信添加了一個「李興娜月色不夠溫柔」的微信號,本以為兩人相見恨晚,有聊不完的話題,但是萬萬沒想到,對方滿滿的都是套路,在對方的引誘下,袁某某投注了境外賭博網站,最終被騙走48萬元。2020年11月2日,社旗縣饒良鎮袁某某報警稱自己在某賭博網站上以賭點數、押大小的方式進行賭博,前後輸掉48萬元。
  • 最近已有人被騙……
    當田女士稍微信任後,對方又說田女士所購買的該款貴婦美容膏出了質量問題要全部召回,並且說賠償的錢需要田女士從借款app中提現,然後這些錢理賠公司會再墊付。之後對方讓田女士添加QQ號,暱稱:理賠通道000111為好友。
  • 8男子被騙後跟著去騙人
    交980元當「會員」 被騙後跟著去騙人   去年10月,楊某華(另案處理)虛構國家扶貧辦設立的「託底扶貧」項目,冒充該項目會長,採用微信推廣的方式,逐級發展會員組成網絡犯罪集團。該集團組織固定,層級分明,以會長、團隊長、小組長分級管理並發展下線。
  • 平臺突然關閉,全國數萬人疑因炒作數字貨幣被騙
    原來他們參與了一個叫做「頭寸管理」的項目,有人聲稱是兼職工作,可用生命確保資金安全,結果刷單的MARK平臺在10月17日突然關閉,數萬人疑似被騙數億元聲稱是兼職工作 通過買賣數字貨幣賺錢這些來自泉州各地的投資者,他們告訴記者,2019年前後,一個叫做楊某輝的人,在上級李某衛的帶領下,
  • 冒充屈臣氏新店開業一折送福利騙錢 我市已有人中招
    根據牟阿姨提供的線索,記者在調查中發現,網際網路上官方LOGO名稱相近或者高仿的連結內容、圖片信息,確實讓人真假難辨,並且今年上半年起在我國其他省市就已有人落入這個「李代桃僵」的騙局中。騙局直到現在仍禁而不止。
  • 快遞小哥陷入「桃色陷阱」被騙數萬元 義烏警方「順手」搗毀一個...
    得知騙走自己3.4萬元的「女主播」竟是個「摳腳大漢」,義烏快遞小哥小李懊悔不迭。近日,一個藏身四川成都高檔寫字樓的詐騙團夥被義烏警方一舉搗毀。這個詐騙團夥披著「網絡文化公司」外衣,讓所謂的「助理」假扮女主播,以戀愛交友為名對進入直播間的男網友進行詐騙。
  • 他們已經被騙得血本無歸!
    在高額回報的誘惑下有6000多人跳入「陷阱」但他們不僅沒有見到高額回報網上養貓的本錢也被跑路的老闆捲走採訪中,有多名被騙人員至今還不知道自己打出去的錢是幹嘛用的,也不知道網上養貓究竟是何意,他們只記得有「高額回報」。那麼,這些人是如何被騙的?這個APP又是如何騙人的?
  • 嵊州有人被騙30萬元!小心詐騙套路
    之後,俞某越想越覺得不對勁,這才意識到自己被騙,於是報警。俞某共計被騙307218元。警方提醒:接到「退款」「返錢」類的電話不可輕信,應第一時間通過網購平臺聯繫商家核實確認,如情況屬實,務必通過網購平臺正規渠道退款;對方一旦讓你操作轉帳、掃碼、提供驗證碼等,一定是詐騙,統統不要理會。
  • 已有人中招!
    還有要注意的是,有不法分子效仿電商發紅包的做法,發布山寨網頁,藉此收集網友的個人信息,或是通過點擊量來增加公眾號的閱讀量,因此都不可信。 目前已有人支付被騙
  • 輕信彩票APP刷單能賺快錢 寶雞男子被騙走6.5萬元
    如果知道會被騙走這麼多錢,李先生寧願不去找網絡兼職。28歲的李先生是陝西寶雞人,今年2月底,受疫情影響一直在家,想著自己沒有工作要還房貸,便在網上找兼職。2月底,李先生在網絡兼職平臺接觸到一個兼職項目的工作人員,對方說可以帶他賺錢,但需要先下載一款名為「幸運彩票」的APP。
  • 「探探」上交往「香港男朋友」 廈門女子被騙走30萬元
    就這樣,短短兩個月的相處,袁女士就被騙30萬。廈門市民袁女士今年37歲,在交友軟體「探探」上認識一名自稱「李鑫」的男子,該男子自稱香港人,今年36歲,在香港某金融公司工作。聊了一段時間後,雙方確定了男女朋友關係。
  • 網上刷單就是騙人的鬼!哈爾濱一男子因輕信刷單騙局損失現金1萬元
    網上刷單就是騙人的鬼!哈爾濱一男子因輕信刷單騙局損失現金1萬元 2020-04-10 11: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