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真正的愛情是沒有年齡的界限的,在這個問題上也會有不同的認識。但很大一部分人會認為同齡人在一起還是會比較好相處,有共同的可能性很大,也不會有溝通障礙。但實際情況確實如此嗎?
現實中一部分女性朋友卻希望可以找一位比自己大一些的男朋友,一方面是因為他們會有一定的經濟基礎,另一方面就是會成熟穩重,必竟作為結婚對象還是追求穩定和長遠。而一部分男性也存在戀母情結,喜歡結交比自己大的女性,渴望得到母親般的照顧和溫柔。還一部分男性則喜歡找一個比自己年齡小的女朋友,也許是可以發揮自己的控制欲和自身的大男子主義。
年齡差距大就會得到所要的幸福嗎?在大部分人的觀念裡,年齡差距是容易形成代溝的,也就是兩代之間不同的思想及價值觀,對於行為和生活方式也就會有所差異和對立的問題。西方學者對於年齡差代溝問題卻有著不同的解釋,他們認為所代溝不過是社會關係中一種正常的現象,也有可能人與人起源時並不存在代溝。
有學者對一百對夫妻進行了調查,這裡有年齡相仿,有相差五歲以內,還有些忘年戀。調查結果中,年齡相差十歲左右的夫妻在婚後相處的是非常和諧地,並沒產生所謂的代溝問題。而年齡相仿的夫妻,面對婚姻生活缺少克服困難的勇氣。有心理學家經過社會調查後,得出了夫妻最佳年齡差,是在三至五歲之間,原因便在於這樣的年齡差距更容易進行性格等方面的互補。
從戀愛到結婚是一個愛情升華的過程,這需要兩人可以共同去面對生活的幸福與困難,所以婚姻關係的基礎也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年齡差的合理性。婚姻不僅有甜蜜和激情,同樣也包含關爭吵和矛盾。共同生活的契合度太低,那麼也會讓婚姻走到盡頭。
相互吸引可能是因為長相,可能是因為氣質,也可能是因為對方的性格。彼此建立了更的共同因素,對未來的共同生活的基礎越牢固,比如家庭背景、性格特徵、價值觀、生活態度等等。這些都需一定成熟的心理,而成熟度也往往是一個人的年齡所決定的。之所以說夫妻最佳年齡差是三至五歲,原因便在於在這個基礎了二人的關係可以做到相對的穩定。夫妻中需要有一方足夠成熟卻包容對方,但兩人都處在不同程度上的成熟時,那這段感情會走向瓦解。
其實婚姻裡年齡的差距只是其中一個因素,最融洽的相處方式還在於不要刻意地去控制對方,讓二人的關係越來越緊張。愛一個人是要給對方幸福,而不是把自己所需要的東西強加給對方。即便你付出了更多,但對方卻感到有太多的壓力。彼此忠誠,相互信任,不管你們是否有年齡差,都會有幸福的家庭。
總之,婚姻是需要雙方的付出,夫妻便是合作的共同體,只有兩人融洽的相處,懂得如何卻愛對方,為了家庭的幸福共同努力,才會將這份愛情升華,才會讓婚姻更穩固更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