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子,是夏季常見菜蔬,原產亞洲熱帶,全世界都有分布,以亞洲最多。中國各地均有栽培,因其美味,又因其在照相時爭相呼之而為人喜愛,不信,請你說出「茄子」兩個字,你的嘴角一定有了美麗的笑。
種類
植物學將茄子分為三個變種:(1)圓茄:植株高大、果實大,圓球、扁球或橢圓球形,皮色紫、黑紫、紅紫或綠白。不耐溼熱,北方栽培較多。多數品種屬中、晚熟,主要品種有北京大紅袍、六葉茄、九葉茄,山東大紅袍和天津二敏茄等。(2)長茄。植株長勢中等,果實細長,長達30釐米以上,皮色紫、綠或淡綠,更為畫家所喜。耐溼熱,中國南方普遍栽培,多數品種屬中、早熟。有南京紫線茄、北京線茄、廣東紫茄和成都黑茄等品種。(3)矮茄:植株較矮,果實小,卵或長卵形。籽兒多,品質劣,多為早熟品種,有濟南一窩猴、北京小圓茄等。
吃法和功效
茄子營養價值很高,古代曾被列為御膳食材。茄子吃法繁多,葷素皆宜。既可炒、燒、蒸、煮,也可油炸、涼拌、做湯,《紅樓夢》裡還介紹了茄子的貴族吃法。
常吃茄子有以下功效:(1)清熱解暑。茄子味甘、性涼,入脾、胃、大腸經;具有清熱止血,消腫止痛的功效,對容易長痱子、生瘡癤的人,尤為合適。腸胃較弱者則不宜多食。(2)防治胃癌。茄子中含有龍葵素,對胃癌、直腸癌有抑制作用,可防治內痔便血。(3)防治高血壓。茄子纖維含有一定量的皂草甙,並且茄子中含有較豐富的維生素P。每100克中即含維生素P50毫克,這令許多蔬菜水果望塵莫及。維生素P能使血管壁保持彈性和生理功能,防止硬化和破裂,所以常吃茄子,有助於防治高血壓、冠心病、動脈硬化和出血性紫癜。(4)防治便秘。茄子含有較多的膳食纖維,能夠促進胃腸蠕動,對防治便秘十分有益。(5)抗衰老。茄子含有維生素E,有防止出血和抗衰老功能。常吃茄子,還可使血液中膽固醇水平不致增高。
由於茄子含有一種帶澀味的生物鹼,因此茄子應熟食而不宜生吃。
素炒茄絲
茄子具有降血脂功效,經常食用可吸收體內油脂,所以茄子最好採取清淡的辦法製作,像燒茄子、炸茄盒等做法,雖然美味,但食材飽吸油脂,自然就失去了原有功效。茄子又因含有生物鹼而不宜生吃,所以最推薦的做法為素炒。
茄子去皮(個人更喜歡圓茄)切成細絲,切時須心平氣和,刀工務求細緻,否則切成粗粗茄條,極影響口感。茄絲入水焯一下,去其澀味。炒鍋內放素油(也有以葷油炒之者,味美但養生功效降低),放蔥花薑絲炒香,下茄絲,放生抽、老抽(一定要少,不放也可)、鹽、雞精或味精調味,反覆翻炒,待茄絲炒透(定興話叫炒癱了),淋香油裝盤即可。還可根據個人口味愛好求變——
變化一:出鍋前,放入拍碎的蒜瓣,迅速翻炒幾下,不等蒜完全熟透即出鍋,取其蒜香,風味獨特,為很多人所喜愛。
變化二:加西紅柿一隻,西紅柿去皮切碎,與茄絲同炒,直至西紅柿「化於無形」。這款炒茄絲湯色青紅,味道甜鹹適中,吃起來尤其舒服,還具有養胃、預防血栓之功效。
變化三:尖椒切細絲,與茄絲同炒,出鍋後,碧綠的(或紅色的)尖椒絲為菜品增加亮色,味道微辣鹹香,食之美極,令人慾罷不能。
百歲老人杜品華說:茄子賽御膳,越吃體越健。那麼大家覺得,上面哪一種素炒茄絲,更得您喜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