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溧水:5年集聚20萬人口 跑出「引才」加速度

2020-12-21 人民網江蘇頻道

事在「人」為,產城融合關鍵在「人」。南京市溧水區深知這一點。「十三五」期間,溧水圍繞「人」構建了一個系統工程:政策支持、產業帶動、服務優化、環境提升等。截至今年10月份,當地總人口5年間由40萬增至60萬。與之相伴的是,溧水實現了從南京「郊區」到「副城」的歷史性轉變,全區產業蓬勃發展、空間不斷優化,並邁進江蘇高質量發展第一方陣。

圖為位於溧水區的長安新能源汽車基地。溧宣攝

產業興旺吸引人

做大做強特色產業是擴大就業容量、增強人口吸引力的關鍵。5年來,溧水區通過產業引進人才10餘萬,其中高端產業引才4萬多。

新能源汽車產業是溧水主導產業之一,當地已聚集南京金龍、南京比亞迪、南京長安等6家整車企業以及欣旺達新能源、中歐威能為代表的近百家關鍵零部件企業。

12月初,溧水區工信局走訪欣旺達新能源時了解到,該企業二期項目將進入試生產階段,需要引進更多人員。「了解企業訴求後,我們幫其牽線搭橋聯系專業的人力資源公司。這家企業今年竣工的一期項目已經引進四五百人,明年的二期項目將引進2000多人。等三期項目全部竣工投產後,企業用人需求量將達到8000到10000人。」該局有關負責人介紹。

今年7月,總投資135億元的欣旺達新能源項目一期工廠量產交付儀式在溧水舉行,這是該企業在華東區域建立的首個大型動力電池基地。「選擇落戶溧水,主要看中這裡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增長快、集聚程度高、產業配套完善。我們可以與一大批新能源汽車整車企業以及核心零部件企業、新型研發機構協同發展。」在欣旺達創始人王明旺看來,此項目建成後,將服務整個華東地區新能源汽車企業,帶動區域高端研發、技術及管理等人才的聚集。

欣旺達、艾歐史密斯、我樂定製家具、萬達新能源、晨光環衛車……一批省市重點項目竣工或投產,為溧水集聚各類人口提供了有力支撐。

「4年多來,我們組織轄區內企業赴南京醫科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等高校舉辦現場招聘活動394場。同時,我們還與陝西省商南縣、安徽省濉溪縣、河南省開封市等地建立勞務合作關系,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合作,為製造業企業儲備技能人才。」溧水區人社局副局長芮明翠說。

「十三五」期間,溧水總人口從40萬增長到60萬。人口的集聚和遷移,是「用腳」對一個區域的「投票」,折射出當地的吸引力和競爭力。

圖為金陵中學溧水分校。溧宣攝

優化環境留住人

萬畝黑莓、萬畝藍莓、萬畝草莓、萬畝青梅、萬畝茶葉……溧水是農業大區,經過高標準農田整治,該區培育了一批萬畝以上農業產業。2019年,溧水被評為全國農村創新創業典型區,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位列省市前列。

農業迅速發展的背後,當地為集聚現代農業人才頗費苦心。2012年,學習園藝專業的施小青通過校園招聘來到溧水華成蔬菜專業合作社。「當時,合作社隻有一個我大學生。經過幾年歷練,我現在負責合作社的電商銷售平臺,我愛人也從主城區一家企業辭職,到合作社承包了300多畝地種植蔬菜。」她說。

如今,施小青夫婦年收入有40多萬元,在溧水買房安家時,兩人還享受了20萬元的購房補貼。不僅如此,施小青還拿到了南京市青年大學生新型職業農民學費補助。「我上大學的近3萬元學費政府都補給我了。公司政策好,溧水政策好,我們能看到發展前景,當然要留在這兒。」她笑著說。

為了讓更多新溧水人享受人才安居政策,該區擴大了人才安居購房補貼範圍。南京市人才安居辦法規定A、B、C類等高層次人才可以享受購房補貼,該區在市級政策的基礎上將D、E、F類人才也納入購房補貼範圍。截至2020年,南京市享受購房補貼共318人,其中溧水區112人,佔比35%。

既有優渥政策,也有真金白銀。數據顯示,根據《南京市引進青年大學生新型職業農民學費補助實施辦法》,2016年以來,溧水區對符合條件的青年大學生30人共兌現補助67.05萬元。此外,全區已累計發放購房補貼1074萬元﹔為896名機關事業單身人員發放租房補貼613.73萬元﹔為高校大學畢業生發放租房補貼1476.02萬元﹔為1233人發放面試補貼123.3萬元。

要想各類人才栓心留人,教育方面的保障也要到位。溧水與多所名校開展合作辦學,引入優質教育資源。據溧水區教育局統計,4年多來,該區28所新建中小學、幼兒園已投入使用,共招錄新教師840人,引進優秀成熟教師67人。金陵中學溧水分校2017年創辦,如今已引進區級以上名特優教師15名。在首屆生源並不理想的情況下,今年中考這屆初三畢業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我家孩子上幼兒園了,後面小學和中學也都有不錯的學校。」談及子女教育,施小青說,溧水教育整體比較均衡,所以不用為孩子上學操心。

溧水城區圖。溧宣攝

人口集聚反哺城

「過去,溧水籍的教師紛紛往南京主城區學校跑,如今家鄉發展好了,不少人又選擇考回來。加之從外地引進的名師,這些變化為溧水教育發展注入動能,又反過來成為溧水吸引更多人口的一大『磁石』。」溧水區教育局副局長張方健感觸頗深。

外出打工的人逐步回流,參與溧水建設的外地人才一天比一天多,溧水籍人才回家鄉發展不再是新鮮事……溧水區發改委綜合規劃科張煜注意到當地的幾個變化。「『十三五』之前,溧水主要是受南京主城輻射,『十四五』我們要為南京發展做出更大貢獻,成為全市新的增長極之一。」他說。

事實証明,人口集聚的歷程與溧水的快速發展相輔相成。

依託南京空港國際博覽中心、江蘇白馬農業國際博覽中心兩大會展中心,當地將會展業定為經濟新引擎之一。「受疫情影響,各類展會從今年5月開始逐步恢復正常。我們算了一下,到今年11月,全區共舉辦展會44場,參展人數累計超過70萬人。」溧水區文旅局有關負責人介紹,展會還帶動了餐飲、住宿、交通等多個產業的發展。比如,今年9月和10月的十餘場展會帶動酒店、餐飲消費6000多萬元,兩家會展中心周邊酒店常常爆滿。

因愛人在艾歐史密斯公司工作,周青也選擇從南京主城到溧水的我樂家居智能製造有限公司工作。「溧水的各類政策都不錯,我們公司人員規模也在不斷擴大。我第一年來時,公司年銷售額6000萬元,今年預計將達到6億元。」她說。

「十三五」時期,伴隨高素質人口不斷集聚,溧水也積累了深厚的綠色發展動能,初步形成了新能源汽車、臨空、健康三大千億級產業地標,並獲批全市唯一的製造業高質量發展試驗區。

不過,溧水也清醒地認識到發展所面臨的挑戰,包括經濟總量偏小、自主創新能力有待加強、高素質人才吸引力仍需提升等。

在溧水區「十四五」的藍圖上,當地明確圍繞「南京南部中心、健康活力新城」的目標定位,力爭成為南京「一核三極」中南部片區先進制造極的中心和南京「十四五」期間重要的人口承載地。

通過激發人的內生動力和創新活力,讓區域擁有發展加速度。展望未來5年,溧水區依然將「人」放在突出位置。「在城市發展邏輯由『產人城』向『人城產』轉變的大背景下,滿足不同人群多樣化需求將成為提升城市活力的關鍵。」溧水「十四五」規劃提出,要以更具競爭力的產業、更加優美的生態環境、更富活力的城市功能來集聚人氣,走出一條人與城市和諧共生的健康活力新路徑。 

(責編:張鑫、吳紀攀)

相關焦點

  • 5年集聚20萬人口 南京溧水跑出引才加速度
    南京市溧水區深知這一點。「十三五」期間,溧水圍繞「人」構建了一個系統工程:政策支持、產業帶動、服務優化、環境提升等。截至今年10月份,當地總人口5年間由40萬增至60萬。與之相伴的是,溧水實現了從南京「郊區」到「副城」的歷史性轉變,全區產業蓬勃發展、空間不斷優化,並邁進江蘇高質量發展第一方陣。圖為位於溧水區的長安新能源汽車基地。
  • 人民日報:南京溧水生態宜居聯通四方 宜業宜家
    《 人民日報 》2020年08月27日 第 14 版 版面截圖 原題:生態宜居、聯通四方、宜業宜家—— 溧水,來了都說好在三葉夢華苑體驗花藝茶藝表演,在紅色李巷打草鞋、磨豆漿,重溫紅色歲月……溧水吸引了眾多遊客。 發放補貼近1.5億元、補貼項目700餘個,這是溧水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助力區內企業復工復產的紮實舉措。「補貼兌現很快,政府有擔當有魄力。」南京創維電器公司負責人張錦旗說,2月底他的公司就拿到首筆設備補貼50多萬元。
  • 14個大項目籤約,溧水製造業高質量發展邁出「加速度」
    >製造業高質量發展邁出「加速度」 12月18日上午,作為南京市唯一的製造業高質量發展試驗區——溧水區,赴京舉辦2020南京製造業高質量發展試驗區推介會,14個高端製造項目籤約落戶,投資總額96億元,這是溧水首次圍繞製造業高質量發展試驗區這一主題赴京進行推介。
  • 全球引才南京又出手
    交匯點訊 5月19日,一場連結全球的線上直播——「才匯金陵、共創未來」人才雲聘雲創活動在南京舉行。  在這個面向全球、線上線下同步呈現的直播中,南京發布人才政策、「四新」新產業人才需求和雲聘崗位需求,省委常委、南京市委書記張敬華等領導分別為科技貢獻突出的高層次人才、人才服務機構和引才用才示範企業頒獎頒證,並正式成立市級人才基金暨創投聯盟,為獲得人才基金投資、大學生創業項目接力投資和擔保貸款項目舉行「雲籤約」,啟動江蘇省2020年青年雙創大賽。
  • 40年奮進 我旗服務業跑出「加速度」
    40年奮進 我旗服務業跑出「加速度」 2020-08-21 11: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南京溧水晶橋鎮:踐行「兩山」理念 從「化工重鎮」到「健康江蘇...
    晶橋鎮作為民革中央康養產業實踐基地、「健康溧水」核心區,已吸引了綠地控股集團總投資150億元的綠地·中國中醫健康養生示範區等20多個康養項目正式落地。新建三類以上公廁31座;深入開展以村口塘口門口、潔化綠化美化「三口三化」提升人居環境行動,探索出一條以「小支點」撬動村居環境大變樣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新路徑,鋪開了一幅「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江南鄉村美麗畫卷。
  • 澄城縣項目建設跑出「加速度」
    恢復窄屏  澄城縣項目建設跑出「加速度」 索引號 016024605/2020
  • 14個「北京系」高端製造業項目落戶南京溧水 總投資96億元
    推介會籤約儀式 溧水區委宣傳部供圖人民網南京12月18日電(耿志超)18日上午,南京市溧水區赴京舉辦2020南京製造業高質量發展試驗區推介會,14個「北京系」高端製造項目籤約落戶,投資總額96億元。會上,溧水區長張蘊用「五個一」的故事進行推介:「有一個人叫周邦彥,見證了溧水古風古韻的千年文脈;有一座山叫無想山,呈現了溧水真山真水的生態本底;有一條河叫胭脂河,串連了溧水融合融通的開放格局;有一尊塔叫永壽塔,銘刻了溧水敢打敢拼的城市精神;有一輛車叫金蛙車,開啟了溧水興業興盛的美溧時代」。
  • 黨建引航「N+集市」模式 京口文旅融合跑出助企「加速度」
    該區依託八佰伴、蘇寧廣場、商業城、第一樓街等樓群密集優勢,突出旅遊購物主題,形成大市口商圈;依託鳳凰廣場、招商北固灣等文創集聚優勢,突出文化休閒主題,形成北固文化休閒灣區;依託學府路沿線好吃街、東風步行街等餐飲企業眾多優勢,突出美食文化主題,形成學府路美食體驗街。「一圈一灣一街」,更多地融入了「吃購娛樂」等文化旅遊要素,實現了文旅消費的疊加效應。「電影+集市」尋回記憶。
  • 爭分奪秒「跑出」建設加速度
    5月8日下午,記者在項目現場看到,這個省級重點工程正在爭時間、搶速度,熱火朝天加緊施工。「我們這個項目,就是建起標準化廠房,進行招商租賃,為中小微企業提供廠房,拎包入駐,購買設備,直接生產。」朔州經濟開發區創新投資建設管理有限公司副經理薄元峰告訴記者。
  • 2020中國(南京)國際智慧節能博覽會在溧水開幕
    2020-09-17 07:33圖文來源: 南京日報 國際智慧節能博覽會在溧水開幕
  • 《重慶日報》報導丨梁平智能化發展摁下「快進鍵」 跑出「加速度」
    梁平智能化發展摁下「快進鍵」跑出「加速度」全自動封邊機、全自動打磨機、電腦雕刻機……9月7日,梁平智慧小鎮智能製造一期1號廠房投產。今年1月-7月,平偉5G射頻項目實際完成投資1.5億元,450臺設備安裝到位,年底前將實現部分投產。
  • 南京溧水草莓滯銷,百果園最大草莓供應商敞開收購
    而在南京溧水,由於當地一家省龍頭企業敞開收購,草莓種植戶們增收有了保障。「今天我送了150斤草莓過來,主要是大果和中果兩個品種,這裡免費提供框子、海綿和蛋糕紙。每次送過來之後,再帶回去重複使用。感謝金色莊園,感謝吳總,不然我這一年的辛苦就打水漂了。」來自南京市溧水區東屏街道的草莓種植戶李文華激動的說。
  • 威海乳山:跑出動能轉換「加速度」
    通過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培育壯大新興產業、推動產業向「三化」轉型這「三駕馬車」的帶動,乳山市「3+3+3」現代產業集群愈發完善,新舊動能轉換跑出前所未有的「加速度」。  裝備製造、食品加工、紡織服裝3大傳統優勢產業,一直是乳山新舊動能轉換的「重頭戲」。
  • 打好創新這張牌,南京江北新區「研創產業」逆勢崛起
    5年時間,2名諾獎得主、近60位中外院士落戶於此;2019年南京市新型研發機構績效考核中,這個新區蟬聯榜首;2020年一季度,還是這個新區GDP同比增長7.4%,實現逆勢上揚……  作為全國第十三個、江蘇省唯一的國家級新區。
  • 擠出10億元寧聚10萬人,這筆帳南京市委書記這樣算
    南報融媒體記者 董家訓 攝在實施「寧聚計劃」,每年吸納20萬以上大學生在寧就業創業基礎上,南京寧聚人才政策升級,招才攬才再出「大招」。7月21日上午,南京市委、市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正式發布《戰疫情促就業十萬研究生寧聚行動方案》,南京將面向碩博研究生等優秀人才提供10萬個以上「就業見習崗位」,為此專門拿出10億元資金。
  • 廈門市住房局:奮力百日衝刺 跑出幸福民生加速度
    原標題:廈門市住房局:奮力百日衝刺 跑出幸福民生加速度    市住房局持續吹響百日衝刺攻堅號角,在加快保障性住房配租配售、大力發展住房租賃
  • 自助列印+智能審核 助力「紙黃金」跑出加速度
    為了幫助無錫企業充分利用好原產地優惠政策,尤其是開拓「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市場,提高籤證效率,南京海關所屬無錫海關積極推廣原產地證書自助列印,在政務大廳設立原產地證書自助列印示範點,配備電腦、印表機等硬體設施,關員現場一對一指導首次開展自助列印的企業,手把手教會企業完成從系統登陸、電子印章和籤名上傳、信息錄入、證書列印的「一條龍」操作,得到了企業的廣泛響應。
  • 國產美妝品牌跑出了加速度
    這些人群被稱為「Z世代」,也就是1995-2010年出生,受網際網路影響很大的一代人。完美日記、花西子、珂拉琪等僅成立幾年的國產美妝品牌,都跑出了加速度。1「Z世代」消費力崛起 國產美妝跑出加速度在北京一家銷售國產美妝的線下集合店,記者遇到了18歲的小陸。
  • 宜都:「多規合一」跑出規劃審批「加速度」
    宜都:「多規合一」跑出規劃審批「加速度」 2020-12-02 16: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