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總會喜歡一些充滿歲月感的物件。隨著時間的流逝,這些物件變得更具格調,或者飽含了歲月的滄桑,這可以理解為,情懷。
說到情懷,又怎麼能少了復古和文藝,抱著這種情懷,我做了第一隻文藝復古公文包,並在此篇中記錄一些製作的過程,分享給大家。
也許大家對公文包的印象都比較商務化,先來看看幾組國外的手工公文包。
公文包的歷史起源開始於14世紀,也叫公事包,據說最早流行於律師行業,主要用來收納文件資料等。公文包的基礎款型,分為箱式公文包、傳統英式公文包、翻蓋式公文包和手拿包幾種。
箱式公文包的菱角分明,款式最為經典和傳統,有古典英倫高貴的氣息。箱式公文包一般帶有鎖扣,箱狀的包型對物品的保護作用很好,缺點就是自重比較重。
這種是傳統英式公文包,也可作郵差包,有肩帶款式,風格清新文藝。
翻蓋式公文包略顯休閒,一般商務人士在正式場合不會使用翻蓋式公文包。但是作為日常的英倫範穿搭,文藝復古和英倫紳士的氣息撲面而來。
手拿包一般理解為用手提著或者是夾在腋下的手包,這種手提款型,在日本稱為杜勒斯包,得名於美國前國務卿杜勒斯,因為他非常喜歡拿著這樣的公文包,後來就被廣泛的稱為杜勒斯包。
之所以喜歡手作和皮雕,大部分原因是因為通過手工一點一滴的完成一件屬於自己的作品,就仿佛賦予了這件作品一個生命。這有區別於市場上買到的批量商品,當這件作品拿在自己手上時,還能不斷的想起當時製作時的每一個細節,每一處針腳和雕線都如此清晰。
好了,不廢話,下面分享此次的公文包製作過程。
製作之前需要版型設計圖紙,有能力的可以自己設計,如果對版型設計不熟悉還是建議在網上買一些現成的版圖,然後按著紙板裁皮即可,我就是買的是現成的版圖,再做些小改動和皮雕元素植入。
網上買的紙板都可以選擇相應的五金配套,我這裡選的包口叫醫生口金,就是上圖的金屬片,這種包口最經常應用於醫生的工具包上,打開方便,故得名「醫生口金」。
按照紙板的裁皮下料過程不難掌握,需要注意的是五金配件安裝的部位,在皮上開孔時不要手抖打歪了。
縫合時斬位要先打好,算好斬位再縫合。皮層較厚的材料如果不粘合可以用夾子先固定兩塊需要縫合的皮面,這樣對正斬位縫合比較輕鬆。
處理完大片材料的縫合,就可以把小的裝飾片做好準備合袋。這小片的裝飾,我雕上了小塊的唐草圖案。
背面做的小LOGO,烏暗熊,哈哈。
合好袋之後的樣子,之前的口金已經做好,接下來做提手。
提手完成,完成後先將提手安裝在口金上。
上鎖扣,順便曬一下皮雕,因為是復古文藝範,所以不適合大面積的雕花,我只是在右下角雕了這個圖案,讓包包看起來不會太素,又不缺失皮雕風格。
上鎖扣時還出了幾次小錯誤,第一次是不小心把鎖弄壞了(其實是不知道怎麼開鎖,愚蠢如我...),第二次是把鎖上反了。誒,折騰了好久,最終才弄好,搞得我後來看到這個鎖都莫名崩潰。
開始上口金,上好口金和提手,整個公文包製作就基本完成啦~
搞定...來一波成品圖。
做這個包整個過程歷時一個星期,由於是第一次做大件,還是比較生疏,下次再做的話時間應該能縮短不少。本次的分享不是教程式的,僅是把一些製作過程展現出來,把我那文藝復古的小情懷,重新闡述一遍。
手工作品總會帶有那麼一點點瑕疵,但是因為這些瑕疵和疏漏,才會讓一個簡單的物品充滿故事,從而賦予生命,以及心中所懷的念想。
感謝關注
草熊君的原創內容